作者丨超妈
来源 | 超级父母(ID:edu809)
我们总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但是习惯培养不仅仅在于孩子,更在于父母本身。
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过:“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
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大于老师45分钟的课堂教育。
因此,想要让孩子有好习惯,家庭教育才是关键!
没有天生的问题孩子,只有错误的教育方式和失责的父母。
以下是失败家长的9个坏习惯,一条没中的都是好父母!
手机不离手
在现在的都市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父母对手机的热爱有甚于对孩子的关注,很多现代家庭甚至都会出现过这样的现象:
下班了,一身疲惫的爸爸回到家一屁股陷进沙发里开始不停地刷着手机,忙着点赞评论。
而妈妈则更热衷于将孩子的生活点滴公之于朋友圈,收获着点赞和评论。
反倒是孩子,则成了夫妻二人之间最大的忽略和尴尬。
李玫瑾说:“孩子的心理问题,所有的表现,都一定是折射父母的水准。”
父母常玩手机,或把手机当保姆,将来孩子回馈给父母的,也是同样的冷漠、忽视,沉迷手机。
不遵守规则
等红灯时,看到这样一幕:
一位年轻的妈妈却牵着孩子的手就要过马路,孩子使劲拖着要往前走的妈妈说:“红灯不可以过马路的!”
妈妈却不以为意:“又没有车,有什么关系。”
生活中不乏有这样的父母,一边嘴上教育着孩子要遵守规则,一边带着孩子挑战规则。
父母图一时的方便,影响的的却是孩子的一辈子,孩子的认知大多数来自父母,看到父母不遵守规则,孩子也会不把规则当回事。
就拿闯红灯这件事来说,孩子习惯性不遵守交通规则,其实是给自己留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要知道,规则不只是用来约束我们的,更是用来保护我们的。
从小教会孩子了解社会规则,明确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开始会很难,但孩子成长后,会明白父母的苦心。
习惯说脏话
从一岁半左右,孩子开始学说话,3-6岁,是孩子语言发育的敏感期,语言能力开始快速发展,大人说什么,孩子一听就能学会。
并且这个阶段的孩子尤其喜欢模仿父母,如果父母自己总是说脏话,并且不小心被孩子听到了,孩子也会跟着说脏话。
他们发现,自己说的这些话能让成人产生强烈的反应,便越发地喜欢说这些话,一些孩子还会用说脏话的方式引起父母的注意。
虽然大多时候,孩子都是依样画葫芦,但是在陌生人眼中,他却成了没教养的坏小孩。
父母要做好榜样,在孩子面前注意语言文明习惯,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脏话,因为你说的每句脏话,都有可能会从孩子的嘴里说出来。
总是爱抱怨
成年人的生活中有很多烦恼和不如意的事情,尤其是为人父母后,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的生活全在自己肩上,压力自然很大。
有些父母往往认为,自己人生的不够完整,不够好,原因都在于生活的负重或孩子的不懂事。
于是总是满口抱怨,抱怨工作不如意,抱怨家务太繁杂,抱怨经济压力大,抱怨伴侣不给力,抱怨孩子不听话......
一份网络研究调查表明,在爱抱怨和诉苦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有着这些表现:
会察言观色、敏感、容易自卑、很多事不敢跟父母说,选择默默承受,怕麻烦别人,再好的天赋再多的想法也不愿表达……
父母的脸色,就是孩子情绪的晴雨表。
爱抱怨的父母,养不出幸福快乐的孩子。
经常发脾气
有位教育学家说过:这世上有一种东西是百害而无一利的——那就是发脾气。
发脾气是教育的最大死敌,脾气越大,教育效果越差。
孩子不听话,犯错了,父母当然应该教育,可是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教育,从来只存在理性的父母之中。
心平气和地和孩子沟通,客观冷静地指出孩子的错误,这才是父母该做的。
我们必须明白:生活的重担和压力,和孩子无关;自己的情绪和脾气,不应该迁怒在孩子身上。
坏脾气的父母只会把家人当做发泄情绪的垃圾桶,而好脾气的父母会把负面的情绪挡在门外,把愉快和温馨带给家人,让他们能感受幸福的味道。
凡事爱攀比
孩子们最不喜欢父母说的话中,必定会有这一句:你看别人家的孩子/你看看别人。
父母本想给孩子树立一个学习的好榜样,却总在不经意间通过这个“别人家的孩子”来打击自己的孩子。
这种打击虽不伤身,但攻心,伤害指数还特别惊人。
经常被数落、埋怨甚至批评的接踵而至,并且引发孩子误以为自己不被爱。
心理学的暗示效应告诉我们,父母无端的对比、否定、会给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并转化为孩子“内在的批判声音”,潜意识否定自己。
有多少父母喜欢拿自己和别人家孩子比较,就有多少孩子心里受过伤。
孩子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拼的就是父母的付出和引导。
与其羡慕别人家孩子省心,不如脚踏实地的付出,用行动来托起孩子的未来。
不遵守诺言
很多父母,在给孩子定目标时,总是轻易把承诺说出口:
只要你这次考第一名,我就......
于是孩子为了父母的承诺,拼命努力考了第一名,但是父母答应的事情,却始终做不到。
父母随随便便的一个承诺,在孩子看来,就是一份满满的期待。
你随便糊弄过去,毁掉的可能是孩子的一生。
《小王子》里说:“永远都不要小瞧语言的威力,特别是在对孩子说话的时候。”
父母千万别把孩子对你的信任,当做你欺骗他们的资本。
信任一旦失去,孩子和父母之间沟通的桥梁也就断了。
而不守承诺的父母,丢掉的是自己的威信,以及孩子毫无条件的信任。
总是在哭穷
“我们家条件不比别人家,你不要和其他孩子比吃穿,你要和他们比学习。”
“我们挣钱不容易,你要懂事一点。”
这样的话,父母总是不经意说出口,本意是让孩子从小学会节俭,学会不虚荣。
但是对于孩子而言,父母的每句哭穷,都是在打压他们自尊,让他们自卑到骨子里。
从小就不得不学着压制自己的欲望,想吃的零食不敢要,想穿的衣服不敢要,内心深处对金钱充满强烈不安感。
我们不否认孩子或许会因为父母经常性“哭穷”而变得节俭了,但经济上被严格管控,物质上总是无法得到满足的孩子,内心的匮乏感会伴随他的一生。
太保护孩子
陶行之说,生活即教育。
父母的生活,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不舍得孩子动手,什么都替孩子包办好,就别怪孩子长大后生活无法自理;
不忍心拒绝孩子,对孩子有求必应,就别怪孩子总是无理取闹,得寸进尺;
不愿意对孩子放手,总是对孩子的一切指手画脚,就别怪孩子成为一个长不大的巨婴。
父母武装到牙齿的保护,恰好剥夺了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会成长的好机会,当孩子独立去面对世界时,吃到的将是一碗“苦果”。
孩子只有在一次次的实践、思考中,不断长大,独立,然后超越父母,才能真正长大。
能力,不亲自做,是永远不能培养出来的。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师萨提亚,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
“孩子永远没有错,如果错了,一定是父母的错。”
很多时候,孩子身上的各种问题,追根溯源,还是父母身上的问题。
教育孩子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自己的方向正确了,孩子自然会跟着往正确的方向走,自己的行为正确了,孩子自然会规范自己的行为。
正如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所说:“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
父母的言行,其实就是子女最好的榜样,要想造就一流的孩子,家长们首先就要成为一流的父母。
亲爱的,如果我们的文章对你有帮助,就把我们设为“星标”吧!
这样就不会错过每天推送啦!笔芯~
*来源:超级父母(ID:edu809),父母成长一小步,孩子成长一大步。每天分享最好的育儿、亲子文章,让你成为超级父母。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