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一次朋友聚会,在一家金融公司工作的马涛(化名)由于工作不顺心,接受朋友提供的冰毒后染上了毒瘾。两个月前,他被送到了位于顺义的北京市公安局监制管理总队强制隔离戒毒所。原本以为会遭遇到“虐待式”治疗的他发现,这里的环境和想象中完全不同。11月2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进入强制隔离戒毒所,在这里每个戒毒人员更像是参加了一次特殊的心理训练,戒毒所以“周”和“月”为周期单位,依次对马涛这样的戒毒人员进行躯体脱毒、心理干预等。
戒毒所的工作人员表示,虽然冰毒、海洛因等传统毒品仍在戒毒人员吸食的毒品中占据相当的比例,但新型毒品目前已经成为流通在瘾君子手中的“主流产品”。
瞒着家人吸食冰毒两年
今年34岁的马涛是天津人、家中的独子,已有两年吸毒史。
“当时一个酒吧老板店庆,很多认识的朋友被邀请到现场捧场。”马涛说,第一次接触冰毒是在酒吧的店庆宴会上。
虽然当天喝了很多酒后许多细节已经完全想不起来,但是马涛清楚地记得,酒水中有“那东西”。
“当时很多朋友在一起玩,可是我想着自己已经是30多岁的人了,凭借现有的自制力应该能控制住自己,碰一次没有太大关系。但事后发现我想得太简单了。”马涛说,第一次吸食毒品并没有为自己带来过多的快感,相反他吐了。
第一次的呕吐并没有让马涛对冰毒产生过多的反感,当时醉酒的他反而记住了一些不该记住的感觉。
“非常不喜欢当时的工作,看不惯一些人拍马屁、为人处世的精明。而自己总是没办法违心地去做这些事情,导致人际关系越来越紧张。”在一家金融公司上班的马涛主动找上了毒品,“压力太大就想到了它。”
在此后两年的时间里,马涛自称吸食的次数并不频繁。不过两个月前的一次尿检中,马涛被检测出毒品阳性,在拘留所待过15天后就被送到了强制隔离戒毒所。
“我妈今年64岁了,还有心脏病,当时差点儿就过去了。”马涛说,之前自己一直瞒家人瞒得挺好,母亲和妻子都不知道他吸毒。
和想象中不同的戒毒所
在进入强制隔离戒毒所之前,马涛对强制戒毒充满了各种想象:“自己想着会不会像电影中那样用绳子把我绑在凳子上,会不会被管教打骂……”
不过在强制隔离戒毒所中,马涛过上了“军训”一般的生活。在这里戒毒人员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10点睡觉,其间每段时间都有各种事项的具体时间安排,在戒毒民警的看护和指导下进行矫治学习。
强戒所的工作人员介绍,对戒毒人员的治疗分为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在生理上,长期吸食毒品的人会在身体上有一些疾病反应,主要表现为睡眠障碍。同时,吸毒人员对疾病的抵抗力相对较差,普通人正常的感冒可能很快就能康复,而他们就需要更加细致的治疗。
生理上的问题用药物就能解决,心理治疗是强戒所面临的更重要的任务。在北青报记者实地探访期间,恰逢女区正在开早会。在管教的带领下,女学员围坐一圈,各自分享人生格言,对每天的心理状态进行汇报。
每个吸毒人员“生理脱毒”之后,强制戒毒所还要对他们进行“心理脱毒”、身心康复、行为矫治和社会环境与适应能力矫治,戒毒人员可以定期与家人视频通话,接受探访。
“我觉得我妈挺坚强的,60多岁的老人在每个月的探视时间总会亲自过来看我,鼓励我在这里好好改造。我媳妇儿也在等我,她们都没有放弃我。”马涛说。
新型毒品成“主流产品”
在强制隔离戒毒所内,像马涛这样吸食冰毒的人员并不在少数,但是和冰毒、海洛因等传统毒品相比,更多的吸毒人员接触的是K粉、咖啡因等新型毒品。
北京师大英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心理老师邵然已经与强制隔离戒毒所合作了10多年的时间,她的主要工作是每周为戒毒人员进行一次心理辅导。
“传统的毒品像海洛因有很明显的生理反应,毒瘾上来就会打哈欠、没精神,甚至导致自残。”接触了众多吸毒人员的邵然说,现在的吸毒人员接触的主要是新型毒品,新型毒品对人的伤害主要在于心理方面,长时间不吸食在生理上并不会出现过于剧烈的痛苦反应,“常常给吸食者一种错觉,认为这种东西可以被克制、不会上瘾,也不会对身体造成过多伤害。”
邵然说,新型毒品的伤害是在无形之中形成的,一旦沾染,人们会对它产生心理上的依赖,一有些小情绪小压力就会想去吸食,长此以往就会精神萎靡、出现幻觉,甚至出现被迫害妄想症以致对自己和其他人造成伤害。
从警方近期查获的贩毒案件来看,新型毒品的花样越来越多,今年8月北京警方破获了首例销售“邮票”毒品案。“邮票”又名“LSD致幻剂”,因被制成邮票状而得名。吸毒者只要将这种毒品含在口中,就可通过唾液将其中的毒品分解吸收,口含约1平方厘米的“邮票”就能使人产生强烈的幻觉。
“遗憾的是,很多人缺乏对毒品必要的识别能力,民众对常规的海洛因、K粉、摇头丸等还比较了解,但是现在很多毒品会被做成果冻、口香糖等食品的模样,很难被分辨出来。”邵然说。
那些需要重塑的内心世界
对于邵然等人来说,只有帮助戒毒人员重塑起强大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避免复吸。
一年多前,强制隔离戒毒所开始使用新型电影疗法。邵然介绍,这一疗法的运用在国内处于前沿,运用起来效果也不错:“主要是让戒毒人员观看一些电影,重塑他们的内心世界。”
邵然称,对戒毒人员来说,彻底戒除毒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戒毒并不是单个人的事情,亲人和社会的帮助同样重要”。
1995年9月成立的强制隔离戒毒所于2006年由房山迁入顺义新址,拥有戒毒床位240张,民警68人,还配备有医疗、护理、心理专业人员。
管教常松和段金芳是一对夫妻,常松负责男区,从事管教工作已经有13个年头;段金芳负责女区。
夫妻俩本来住在房山,戒毒所迁址后他们也把家搬到了顺义,但是由于所里需要24小时有人值班,夫妻两人无法同时上班,通常只能在上下班交接时见一面。
两人有一个女儿,现在已经上了高中,由于工作太忙,只好选择让女儿寄宿在学校。“孩子小的时候太难了,家里老人不在身边,也没办法帮忙照顾,每次轮到丈夫照顾孩子的时候都很头疼。现在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在段金芳负责的女区,有一个17岁的女孩,是目前整个女区年龄最小的。段金芳说,由于这个女孩跟自己女儿年龄相仿,“每次看到她都会心疼,想到这个年纪应该是父母家人疼爱的阶段,所以会经常抱抱她,给她鼓励。”
在常松负责的南区,马涛正在重新拾回过去的一些乐趣。此前虽然业余爱好音乐制作,但马涛已经生疏很久,在强制隔离戒毒所里他和新认识的朋友陆续创作了10多首歌曲,“内心前所未有的平静”。
对于以后的日子马涛还没有太多打算:“先好好改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