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各大企业已经认识到直播能够帮助企业提升运营效率、节省营销成本
偷漏税的“薇娅”们,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
曾几何时,“双簧式”直播带货层出不穷,即需要销货的甲方,和作为带货主播的乙方同时面对镜头,乙方不断降价,降到甲方和乙方破口大骂,最终以主播成功降价结束闹剧。
起初观众还觉得主播确实为消费者着想, 但这种直播出现的越来越多后,观众也逐渐明白了,这是主播方的套路。至于主播们为什么要如此大费周章,答案很简单,为了挣钱。
虽然我们不知道主播到底能赚多少钱,但是从目前爆出的主播欠缴数目来看,首先是雪梨被罚6555.31万,其次是薇娅爆出高达13亿元的罚款,除此之外,直播带货还频频爆出销售假货以及虚假宣传等事件。
在直播行业乱象横生之时,监管层为进一步规范直播行业,3月30日,再次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直播营利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
该《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网络直播销售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直播发布者、网络直播服务机构严禁利用网络直播平台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得通过造谣、虚假营销宣传、自我打赏等方式吸引流量、炒作热度,诱导消费者打赏和购买商品。
从这份《意见》中不难看出,监管对于直播乱象似乎已经忍无可忍,甚至连引流方式等都被纳入监管范围,但正如我们常听到的那样:“法律是最低的道德标准”,各类监管意见只能起到导向作用,治标而已,想要彻底重塑直播行业风气,还需要各类主播提升行业道德感,自觉遵守相关规定,而不是被人拿着鞭子在后边盯着“好好干活”。
乱象缘起何处
从目前直播种类来看,部分平台一度主推“卖笑、卖惨、卖丑”为噱头的主播,用来吸引所谓“下沉市场”流量,他们认为这样能抓住大量文化不高,但是空闲时间较多,收入稳定的人群,或者是一部分猎奇人群的目光。
或许有人认为,网络直播是由个人依托互联网和手机、电脑等直播工具,在网络直播平台上进行实时互动的一种表演形式,门槛很低,网络平台充斥着“卖笑、卖惨、卖丑”为噱头的主播,主要是因为闲散人员太多,将低俗直播泛滥直接归咎于平台主推,似乎有失公允。
但实际上,网络直播可以看成行业给了普通人机会,也可以认为是平台给了普通人机会。因为个人在平台的所有行为,平台方均可实时监控,当平台直接放弃监管责任,任由低俗直播横行,就是在主动作恶。
从直播类型来看,网络直播大致分为游戏直播;包含电商直播、体育直播等在内的垂直领域直播;泛娱乐直播等。
除体育直播外,其它几个直播类型均需要平台严监管。首先是泛娱乐直播领域,该类型直播内容中充斥着各种套路,不仅是骗打赏的高发区,甚至还有部分主播大打“擦边球”,近年来在监管层引导下,“打擦边球”的情况有所好转,但是骗打赏尚需各方,尤其是作为第一道防线的平台方监管,切实负起责任来。
其次是电商直播领域,头部主播偷漏税是众所周知的沉疴痼疾,你可以认为主播偷漏税问题,主播个人因素占主导地位,但从《意见》中可知,未来主播发生偷漏税情况,直播平台也会被追责。
其次是假货问题,很多人认为这个也是主播个人因素高于平台方,但公开资料显示,在一场直播产生的收入中,平台抽成50%,主播拿走25%,余下的25%用于各种成本支出。头部主播与平台之间的抽成比例或许会有微调,但是大体上不会低于主播抽成比例。
故此,在一场带货直播中,主播也是在为平台打工,直播平台才是最大的获利方,自然也就不会切实发挥监管作用。至于直播行业是新兴市场,规则尚未完善,行业发展过于迅猛,监管难免落后等都是借口,无论这个行业如何迅猛发展,偷逃税的手段无非是谎报、瞒报、虚报、漏报等“常用常新”的老办法,监管方多跑跑,多看看,总能找到蛛丝马迹。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直播平台中流量较高的“抖音”,于4月1日宣布“组建酒水自营电商团队”,虽然平台方表示,此举是为了“拓展用户在酒水购买时的商品丰富度”,但也意味着最为“裁判”的直播平台,已经开始当“选手”了,这是否意味着,未来对直播平台的监管也应该越来越严,直至直接接入官方背景监管方。
全民追求品质直播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直播这种表演形式已经司空见惯,观众对于直播内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伴随薇娅封号,合作企业部分产品销量下降的问题愈发凸显,直接下场带货的企业也越来越多。
毕竟规范化运营的企业,对其口碑重视度远高于签个合同的乙方,尤其是薇娅这种头部主播,一年净利润,恐怕部分上市公司也难以望其项背。
据同花顺数据可知,在已公布2021年财报(业绩预告)的1243家企业中,2021年盈利的有1159家,利润过亿的仅894家,过十亿的仅265家。
虽然企业直播越来越多,但仍然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首先是企业直播互动体验差、玩法少,如何提升企业直播,将一场直播活动,延伸为可持续的营销方案,成为拉开企业差距的关键,这也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点。
众所周知,在直播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数据,对于企业直播而言更甚。其中会涉及多样化的操作对象,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首先是开播前受众关注程度,其次是直播时收看情况与转化率,最后是结束后回放量与整体效果分析等。
为提升直播质量,企业需要在积累大量数据之后,通过数据的可视化处理产出分析结果,帮助企业客观衡量单场直播的成效,此外,企业还应该根据用户画像进行分层,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或管理策略,辅助精细化用户运营,并支撑后续直播流程的改进和直播策略的优化。
为进一步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直播高研院甚至探索出一套“品质直播三支柱七维模型”,而数据沉淀只是这七个维度中,最后一个。
就目前而言,由于企业直播用户越来越多,相关产业链也愈发成熟,相关产业链已经形成上中下游共同协作的局面,其中上游主要是第三方技术服务提供商;中游为企业直播服务商,主要是为客户提供直播软件服务及平台搭建解决方案;下游则是直播内容的媒体投放、物料制作服务提供商。
企业直播未来几何?
在愈发完善的企业直播产业链下,企业直播已经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
这个趋势其实也不难理解,“薇娅”等头部直播,虽然有属于其自己的,经过验证的方法论和固定的庞大的受众群体,但是根本不是不可替代的。
企业和这些主播合作,无非是为了增加销量,受众选择头部主播,一是因为其口碑,二是头部主播可以从企业拿到更大的折扣,回馈以消费者更低的价格,但这个决策权是在企业手中,更低的价格也不过是传统的“薄利多销”而已,企业自己直播带货,不仅避免了“薇娅”们种种劣迹导致的封号停销,还可以避免主播给出价格,高于官方价的尴尬出现,比如去年“双十一”的欧莱雅。
在此之前,企业之所以不愿亲自下场直播带货,主要是因为获客成本高,很难和头部主播们抢用户,而为从用户规模来看,国内互联网用户规模已经接近于饱和,但如今“薇娅”们自断生路,无异于给企业直播提供前所未有的良机。
而且就目前来看,营商环境愈发考验每个企业的精细化运营能力,企业不再能单纯依赖拉新来支撑业务增长,像企业直播这样能够以直播数据分析提升新用户转化率与留存率、以多样化的直播功能深耕现有用户的运营工具显得格外重要。
但想要填补“薇娅”们留下的市场,并不是简单地出现在用户视线范围内就可以,因为现阶段尚有“李佳琦”等正常运营的KOL账号,他们仍旧占据大量用户,且“薇娅”们的用户,本就和“李佳琦”们的用户高度重合,企业直播想直接接手“薇娅”们的用户,并非易事。
实际上企业直播,在主要面向外部客户/用户进行直播的情况下,直播效果、价格合理性、功能是否贴合企业的需求,系统操作便捷性是对外直播的企业客户更为关注的几个因素。
但当企业客户仅对内部员工进行直播时,他们会更关注直播服务商保障数据安全的能力、直播服务商提供的售后服务是否足够专业及时、直播系统的兼容性和直播服务商的规模大小这类因素。由于直播面向对象的不同,使得两者呈现出了较大的偏好差异性。
据艾瑞咨询数据,现阶段的企业直播客户,有63.6%都认为现有的直播系统已经可以满足其大部分的需求了,还有23.4%的客户至少是可以基本满足其直播需求。
艾瑞咨询在对这两类客户需求进一步挖掘可知,系统稳定性、直播效果和操作方式是目前客户呼声最高的仍有待提升的三方面。此外,直播系统的数据服务、技术支持等方面也有客户提及,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现如今,各大企业已经认识到直播能够帮助企业提升运营效率、节省营销成本,相信在未来的时间里,将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直播行业,从而推动业绩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