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6日,星期一,李自远走出家门搭乘地铁去上班。对于很多在上海工作的人们来说,这一天是疫情后第一天正式上班,上海市宣布6月1日开始全面复工复产,大部分公司在6月1日和2日都在做复工的准备工作,包括打扫、消杀等,随后是3天的端午节假期。
6月1日之后,李自远就可以正常出门,但是直到上班这天,他才真正感觉到“上海恢复了”。地铁车厢里人很多,百度地图显示,当天上午8点至9点,上海市中心不少路段都出现了拥堵。
时隔两个多月回到公司,李自远并没有具体的工作要做。他在一家知名生鲜电商平台上班,封控期间暂停了上海的线上零售业务,开工第一天他看到了销售部同事在过去2个月的业绩,第一名销售额超过4000万元,前十名的销售业绩加起来约2亿元,“原来有很多同事一直都在工作。”
杨泓泽是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车联天下的董事长。在去往宁波杭州湾的路上接受了财经记者的采访,此时,他的无锡工厂里生产和物流已经基本恢复了正常,但困难还在。他此行的目的,是和客户讨论如何处理因疫情延迟的交付进度。
车联天下的研发部门在上海,因为疫情,杨泓泽在上海被困了77天。3月底,他看到情况越来越失控,为了卡住交付节点,他和40多名上海的员工入住隔离酒店集中办公,同时,安排了一部分同事在此时离开上海,到客户处驻场开发。
“但是谁也没想到要这样持续将近三个月。”杨泓泽说,封控期间,他比平时更忙碌,从早到晚不停开会,协调各种资源,“要管生产、研发、协调供应链,还要抢菜、管后勤”。仅仅是为了解决样机生产,由于供应商所在地处于封控管理状态,他们需要协调十几方资源,花了日常6倍费用调用专车,最终在高速路口,双方完成了交货。
上海封控的2个多月里,尽管正常出行变得困难,物流交通阻力重重,出不了差,见不到客户,这座城市依然保持着工作状态。
有人通过过去积累的资源,在2个月里完成了以往1年都做不到的营业额;
有的企业想尽一切办法“能复工一个人就送进去一个人”;
货车司机们把自己锁在驾驶舱里,日夜兼程,赶在被隔离前,再多送一趟货。
浦东一家制造业公司复工后,司机正在送货/照片采访对象提供
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重要一极,以汽车、芯片、高端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为主,同时也是消费市场主力。产业链呈现错综复杂的网状结构。突如而来的疫情和防控,几乎一夜之间,产业链中断流动。不同企业之间如同一个庞大机器里互相咬合的齿轮,从停滞到重新带动整个机器运转,要有一个逐步启动的过程。
目前,长三角这个对全球而言都举足轻重的巨大生产基地还在恢复之中。过去的两个月里,在上海的企业为了不“躺平”,努力克服了各种想象不到的困难。
提前把人留在公司
3月27日上海发布封控消息之后,上海热处理厂有限公司就紧急动员了40名员工进入工厂,原本预计到4月1日可以解封,只做了5天的预案。但没想到封控一直持续,到4月中旬,工厂产能需求不足,生活物资也出现困难。总裁左孝顺告诉财经记者,通过与政府沟通,将大部分员工送回了家,只留下自己在内的14名员工在工厂闭环生产,这14名员工,一直守到6月1日才出工厂,维持了工厂的间歇性生产。
封控来得突然,又比预计的时间要长。上海热处理厂没能来得及提前解决住宿,员工不能出工厂,只能把厂区里的公司办公室开辟出来解决睡觉的问题。左孝顺说,有三个驻厂的资深工程师都已58周岁左右,每人睡一个办公室的大桌子,下面垫着被褥,一个工程师跟他开玩笑说,每天睡觉都害怕一个翻身就摔下来。
“确实谈不上任何保障质量,好在这期间上海的天气不是很冷,这要谢天谢地。”左孝顺说。
数字化服务商旷通科技的总部在上海,工厂在昆山,昆山的防疫要求几乎与上海一致,为了保障生产不停工,CEO刘曙新提前留了4名员工在工厂里,1名员工在上海办公室里,闭环管理。他以为员工们最多要在办公室里住一个星期,没想到住了两个多月。
在办公室的这位员工,1个人对接公司130多个居家办公同事的需求,搭建远程测试环境,调试设备,调整样机,整栋办公楼里只有他一个人,“我觉得他当时已经到极限了。”刘曙新说,“本来挺帅的小伙子,现在胡子、头发长到看不清脸。”
直到5月,他听说有一项政策是可以申请“点式复工”,刘曙新立刻向街道和园区不断申请,经历了一系列的麻烦,要证明公司确实有非常紧急的需求,同时获得园区、街道和居委的全部同意,还要解决点式复工的员工去公司的通勤问题,防护问题。
刘曙新花了3天时间,申请到了两个点式复工的名额,他觉得这已经很顺利了。两名员工穿着防护服,几公里的路费花了2000元,只被允许在公司待半天。好在他们提前打包了许多新鲜水果、蔬菜、方便速食,带给了一直在公司留守的那位同事。
德国工业巨头西门子在上海有25家运营企业和分支机构,1万多名员工,业务涉及发电、轨道交通、医疗、高端装备、汽车、芯片等多个重要的产业领域,西门子是在上海实体投资和解决本地就业最多的跨国企业之一。
4月下旬,西门子维持了20%的产能,在大范围封控之前,西门子就提前开始闭环管理。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华东区总经理何巍告诉财经记者,闵行的西门子开关公司,提前在工厂附近租用了移动集装箱公寓,为闭环生产的员工提供住宿。
总部设在瑞士苏黎世的工业巨头ABB在上海康桥、闵行、临港有三个制造基地,其中就包括其全球最先进的机器人工厂。ABB(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康亮对财经记者表示,3月底封控后,其三个生产基地共有约300名员工驻守工厂,全封闭管理,保障核心工序运行。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到5月底有约1400名员工返岗进入闭环运营。6月初以来,三个生产基地和市中心的两个销售办事处和分公司都已顺利复工,正努力争取早日恢复满负荷运转。
ABB运动控制事业部上海基地员工闭环生产,坚守一线/照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能够做到提前预判,把员工提前留在公司的企业并不多。更多的企业把希望寄托在自4月11日开始的复工复产“白名单”上。
白名单
5月初,芯片设计公司雪湖科技联合创始人王韵听到消息,想复工复产的企业可以申请进入“白名单”。早在4月11日时,上海就公布了第一批复工复产白名单企业,共666家,主要是半导体相关企业和汽车供应链相关企业。
4月中旬开始,上海市就多次强调要逐步推动“复工复产”。5月2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上提到,企业可以申请“复工证”。王韵询问了他所在的园区,相关负责人告诉他,他申请下来的可能性极低,因为他不属于芯片生产制造和汽车供应链领域。
王韵很着急,所有员工都远程居家办公,办公室环境不稳定,4月的时候就有一台服务器宕机了。在平时只要重启,1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却什么都做不了。
他还是填了申请表,区里的科委也联系了他,让他填问卷,包括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求,但他的复工申请一直未被批准。直到6月1日,上海市取消了复工复产白名单,宣布全面复工复产。
6月1日全面复工复产后,写字楼前的人明显变多了/《财经》记者 刘以秦摄
位于浦东的一家上海芯片配套企业,是上海第一批666家白名单中的一家。该公司CEO告诉财经记者,能上第一批白名单有两个原因,一是公司本身的性质,二是“市政府对我们的工作很支持”。
在上白名单之前,这家公司也没有停工。上海疫情出现后,他安排员工轮流上班,所以封控后,公司里还留了部分员工。但还有不少员工被封闭在小区里,无法出门上班,复工比例并不高。
他想办法拉来了消杀业务订单,让员工以“出去做消杀防疫工作”为由,向居委会申请出小区,并承诺在小区解封前不回来。
通过这样的方式,他把部分员工安置到了工厂里,进行闭环管理。闭环管理的要求是,每个员工都有独立的住宿环境,工厂里住不开,他把自己在工厂附近的房子也拿出来,给员工住。
他所在的园区里,一共有4家企业提前复工,包括2家电子制造公司,1家医疗器械公司,都是知名大企业。
该CEO告诉财经记者,他们属于非常“幸运”的公司,没有停工过,在此期间还拿到了很多新的政府订单,收入比往常还要高。对于这段时间去公司复工的员工,除了包吃包住,公司还额外提供每人每天500元—1000元的补贴。
还有一些公司也幸运地申请到了白名单。
5月2日,3D视觉相机公司图漾科技创始人费浙平和张江管委会“软磨硬泡”,以处理紧急安全事项的理由,送了2个员工进公司。他把这称为“非正式复工”。
直到5月18日,图漾科技终于拿到了正式的复工名额,可以复工8个人,这次是属于“局部复工”。他们得到了浦东区科经委的审批同意,每一个复工的员工都要提前上报个人信息及所在小区,并向小区承诺在社会面解封前不能回家,这样才能从小区里出来。
费浙平申请复工的过程并不容易。最早申请的时候,相关负责人告诉他,他们公司被归类在软件企业里,而软件企业不符合复工标准。他不能理解,因为图漾科技是一家硬件公司,产品出货环节都要在公司完成,他必须要送人进去,不然所有业务都要停摆。
图漾科技的复工员工睡在办公室的帐篷里/照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他给每一个相关部门都反复打电话,最后终于成功被认定为“硬件企业”。图漾是“上海人工智能Top50”企业,还承担了好几项科委、经信委的政府资助项目,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对公司有所了解,在沟通和争取政策支持的时候得到了不少支持。
费浙平说,他所在的园区大约有二三百家企业,到5月底,能够“局部复工”的大概不到10%。
想要进入白名单,除了公司性质,还需要公司有硬性条件。以图漾为例,复工8名员工,就需要公司能提供10几个有独立通风条件的房间,用作静默区、隔离区、生活区、餐饮区,都有工作人员提前做现场检查。“对于很多在写字楼里的企业来说,是拿不出这么多房间的。”
即使有足够多的独立房间,费浙平还是让员工们带了帐篷去公司,因为如果有人检测异常,不能及时接走,要能实现“闭环里的闭环”。
他说,当得知公司申请到8个复工名额时,很多员工抢这个名额,“他们不想在家闷着,也不想自己做饭了。”
西门子的工厂纳入白名单之后,开始努力恢复供应链。何巍表示,4月份的时候还可以依靠库存来生产,进入5月,工作重点就转移到了如何支持供应商复工复产,让供应商进入后面批次的白名单,同时尽量寻找替代,到5月中旬,有一半左右的供应商进入白名单,到下旬,随着更多供应商进入白名单,以及物流的逐步打通,情况就好转很多,产能可以恢复到80%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