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力充足?拿骑手成本换的
“王兴觉得如果外卖市场再扩大几倍,骑手数量是不是也只能线性增长?增长之后的管理效率如何?或者能不能不以人数的增加来推动市场份额的增长……”
美团相关负责人的这段话非常精准地点出了王兴目前最大的担忧。
当下的外卖市场,美团是当之无愧的霸主。但是随着业务的飞速增长,美团外卖却面临着市场份额扩大必然导致人力成本急剧增加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所幸,科技时代赋予了美团另一种选择。
正如盒马CEO侯毅所说,数字化是提升零售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美团也早已走上了一条用科技“上天下地”之路。
从2016年开始,美团就启动了W项目组开始探索无人配送。2017年12月,美团第一代自动配送车“小袋”落地。
一直到2018年9月,美团无人配送车产生了第一个用户实际订单。
很明显,美团并不满足于只能在地上跑的无人车,还盯上了“低空领域”的无人机。
2017年,美团启动了无人机配送服务的探索,并于去年年初在深圳完成了面向真实用户的第一单。
无人配送也的确为美团带来了一定单量的提升,填补了外卖小哥日常工作中的空白。
目前,美团无人机配送已在深圳5个商圈落地,服务近两万户居民,完成面向真实用户的订单累计超过10万单。
(图源:南方网)
无人机配送在深圳取得初步胜利后,近日美团无人机在上海的首条航线正式起航,用户下单后最快15分钟内送达。未来,美团将在华东地区建设完善的“3公里15分钟送达”低空智慧物流网络。
日前,美团为了搭建以包括无人机在内的服务机器人为核心的开放创新平台,还专门成立了“深圳市美团机器人研究院”,体现了其大力发展无人配送的坚定决心。
事实上,美团对于运力效率的提升已经越来越迫切了。
美团三季度财报称,“向骑手支付的季节性补贴令我们餐饮外卖及美团闪购业务的单均配送相关成本增加”,骑手成本一直是王兴的心头大患。
早在今年年初,王兴就抱怨过,外卖每送出一单,公司就要亏一元钱。
是不是真的每送一单就亏损1元钱不好评判,但是美团500万骑手带来的成本压力确实不可小觑。
财报显示,2021年美团在外卖骑手身上投入的经济成本高达682亿元,占外卖总营收的71%。
其中,71%的比例还建立在美团没有为外卖骑手解决“五险一金”问题的基础上。
面对社会越来越多关于责任的拷问,美团的投入成本只会继续增加。
此外,美团提出的万物到家概念中,支撑万物到家实现的核心便是运力。实现这一梦想,美团不可能只靠人力的增加。
“我一直认为美团是一家科技公司”,用科技来驱动各项业务的发展,美团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二、即时配送需求爆发,京东、顺丰、美团争抢新市场
即时配送需求的爆发,催热了无人配送新业态。通过科技手段来减轻人力成本并提高配送效率,成为行业共识。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即时配送服务行业订单规模为279亿单,同比增速32.9%。
预计今年,我国即时配送服务行业订单规模将达到380.7亿单。
(图源:观研报告、偲睿咨询)
国家层面,多项“十四五”发展规划鼓励推动无人配送发展。被称为“世界无人机之都”的深圳计划到2035年,将实现城市物流转运中心5公里覆盖率达90%以上,打造“低空-路面-地下管廊”全方位的物流体系。
重重利好之下,能够提高作业效率、节省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服务水平的无人配送便得到了巨头们的纷纷加码。
不过,京东、顺丰、美团各自把无人配送应用到了不同的业务场景。
无人机配送成了京东智慧物流的关键一子。京东曾经表示,将在全国建设上万个无人机机场,所有的商品都能在24小时之内送达消费者。
对于京东而言,无人机配送最大的意义便是帮助电商业务扩展至物流落后的农村地区。
农村地区交通建设的不发达以及开阔的面积,反而为京东发展无人机配送提供了一个更加容易的切入点。
说到物流野心,自然少不了快递“一哥”顺丰。
今年初,顺丰拿到首个支线物流无人机运营许可,成为全国首家可以在特定场景下开展吨级大业载、长航时支线物流无人机商业试运行的企业。
此外,无人机急送也成了顺丰应对同城物品急送的全新解决方案。
和前两者不同,美团则是基于主营的核心外卖业务,来构建“空地协同”的本地即时配送网络。
最重要的原因是无人机比无人车的成本更低且空中航线更加畅通。
有关机构测算,如果不考虑前期投入,无人机配送单个包裹的运输成本约为1.15元,与人力基本持平。而无人配送车仅设备成本就是无人机的两倍以上。
更何况,无人机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数据显示,预计到2026年全球民用无人机产业市场规模将达41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
就国内而言,预计到2022年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1195.9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2.35%。
但是因为技术限制,现在无人机的成本还有很大的降低空间。此外,大家愿不愿意为无人机的配送成本买单还是一个未知数。
近日,因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快递、同城配送平台等等纷纷爆单,人手告急。
这样的情况下,UU跑腿、达达快送、美团跑腿、饿了么跑腿等多家企业都开展了骑士招募计划。仅达达快送,已经新增1200人上岗工作。
虽然各平台都在加紧招人,但是短时间内人手短缺的问题还是难以缓解。
除了大力招人、设置自提点等常规操作,无人配送也成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手段,分担社会运力压力。
从今年10月开始,韵达无人车就装满了包裹,游走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大街小巷。
目前,韵达北京某网点,因为无人车的使用,每天可稳定派送8000票快件,大大缓解了实际到岗人员不足的压力。
每辆无人车相当于四名工作人员和一辆电动车,部分地区已经兴起了无人车配送的小高潮。
但另一方面,尽管无人配送技术已经开始落地,但是距离大规模普及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要想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化运营,无人配送必须在安全、成本、运营、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性的成果。现在谈无人配送的未来,还为时尚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