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年以来,阿里巴巴在文化传媒领域的投资和并购真是越来越密集了。 6月,斥12亿元人民币巨资入股第一财经集团,欲打造中国版彭博社;7月,入股博雅天下,而后者拥有包括《博客天下》《财经天下》和《人物》在内的主流杂志的经营权;9月,与财讯集团、新疆网信办联合投资亿元人民币,组建立足于“一带一路”的移动新闻客户端无界新闻。 进入10月,阿里在该领域的投资动作更为迅猛,先是蚂蚁金服据传斥资1.5亿美元战略入股创业媒体平台36氪,之后更重磅的消息是,阿里砸下45亿美元全资收购了改名为合一集团的优酷土豆,紧接着就在10月28日,又爆出阿里斥资1亿元人民币联合四川报业集团《华西都市报》成立定位为“个性化定制”新型主流媒体的封面传媒。 于是,阿里巴巴在文化传媒领域的巨大野心在公众面前也逐渐清晰和活跃起来。为了将阿里投资文化传媒领域背后的逻辑看得更明白,品途网小编觉得很有必要先对阿里在此领域的入股、并购路径进行一番盘点。
盘点阿里并购、投资的文化媒体公司
当然,以上绝非阿里集团投资或并购的文化传媒公司的全部,肯定还有一些案例并未被媒体公开报道。有消息说,仅垂直类科技媒体,除虎嗅和36氪之外,钛媒体、猎云网等也有被阿里注资;在国内都市报方面,除北京《京华时报》和成都《华西都市报》之外,还有一些主流城市的都市报,背后也有阿里投资的身影。另外,甚至还有传闻说,今年底之前,阿里不仅要全资收购新浪微博,甚至可能会将整个新浪全部吞下。
阿里“传媒帝国”未成时
应该说在2013年初入股《商业评论》和新浪微博之前,阿里并没有很强的收购媒体的意识和意愿,它也只是在自己变得较强(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香港挂牌上市是在2007年11月)之后的2009和2010年,分别跟当地的浙报集团、浙江出版集团合资组建了“淘宝天下”和“天下网商”,当然了,这两个媒体集团是直接为阿里电商业务服务的。所以不在本文论述的范围内。 从上表或可看出,阿里在文化传媒领域的投资和并购是从2015年6月才走上快车道的,也正是从这一时间节点才逐渐有章可循的,也就是说,显示出了阿里在该领域日渐成熟的思路、打法和巨大野心,它才更有自觉意识,将之前零散的不成系统的该领域投资、并购案整合起来,也才更强烈自觉意识将文化传媒产业打造成一个类似于“第二阿里”的庞大帝国。 把阿里从2013年4月到2015年5月这两年有余的投资、并购说成“零散的不成系统的”,并不是以金额大小计,而是以它的投资、并购行动来作为最重要的思考的标准。比如,入股新浪微博的当时,阿里想的可能是跟微博在“数据交换、在线支付、网络营销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从在收购将近60%股权的方式战略控股文化中国3个月后就将其整合成阿里影业的思路来看,这只是阿里自己想要进军影视剧产业吧,不过,随后很快入股华数传媒,再加上一年半后入股华谊兄弟,以及之后又入股光线传媒,这条整合影视、娱乐产业的思路显现出来。 另外在这里还产生一个疑问:阿里在2014年6月斥资5亿入股21世纪传媒集团之后,后又在2015年6月耗资12亿成为第一财经集团第二大股东,同样是国内非常具有影响力的财经商业类媒体集团,为什么?如果将它们比作阿里文化传媒战略的两颗棋子的话,更合理的推测似乎是,连阿里自己也没想到前一颗棋子在半年后几乎“废”了,于是又寻觅、布局一个新的更好的棋子来代替。
阿里疯狂打造“传媒帝国”意欲何为
人变得强大了就容易滋生出野心,一个有很多心怀巨大野心的管理者所领导的企业就更是如此了。 阿里,其实早已不仅仅拥有体量庞大的电商体系了,它业已开辟出一些新的领域,而它的眼睛注意到并紧紧盯住跟互联网本就如影随形的文化传媒产业其实毫不奇怪。因为几乎所有巨头,国外的苹果、Facebook,国内的如腾讯、百度、万达等,都将文化传媒作为主要业务或者正在拓展、转型的业务之一。阿里自然要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布局,做好自己的全文化产业链。并且对巨头来说,最好最快的布局就是并购、投资,就是土豪任性拿钱砸。 以国内来看,阿里在文化传媒领域内最大最强劲的对手是腾讯,甚至可以看出阿里做文化产业链似乎就是要跟腾讯对抗:入股新浪微博以对抗微信;入股第一财经以对抗财新传媒(腾讯入股);联手地方都市报来对抗腾讯地方站大燕(渝成粤等)网;收购优酷土豆对抗腾讯视频……不过现在看来,在这一领域的实力,阿里跟腾讯还有一定差距,毕竟腾讯由强大流量和社交属性支持的媒体太厉害了,况且腾讯起步要远早于阿里。 从整个商业生态圈来观察,阿里也早已不满足于做电商做平台,它投资文化传媒产业也是为打造更大的生活化的生态圈,也就是说,它不仅为了媒体空间,还要谋求让阿里成长更强大的生活空间,以容纳它在物流、商超、本地生活、O2O等领域的野心。并且,像入股第一财经这么专业化的财经媒体集团,阿里与其合作能够将自己的大数据跟一财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有利于双方的更大商业价值。 另外,众所周知的是,掌握了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其实就是掌握了话语权,能够引导甚至控制舆论导向,这一点阿里肯定也极为看重。因为毕竟阿里(也包括所有的大公司)的发展,还有马云等人的个人形象都需要不断地建设和维护,而媒体能为其提供一个通道。你当然不能够(完全)屏蔽或删除掉所有的负面报道,但你可以通过你自己掌控的媒体资源让负面报道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这对于掌管着万亿资产的阿里至关重要。 还有一个短期的目的或许是,为了直接套现,这当然不只是针对文化传媒公司。马云本人也投资入股了一些文化传媒公司,如果被入股的是上市公司,马云又需要现钱时,他可能就会选择直接套现了。比如马云就曾多次从华谊兄弟成功套现,获利百倍。 除上述这些原因之外,可能还有一个更个人化的原因,就是马云想要玩文化。马云曾说过,中国现在的问题是有钱没脑子,所以阿里投了文化传媒领域很多钱。从个人玩票的角度来说,马云本人似乎对文化很感兴趣,大家熟知的是马云自比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的风清扬大侠,在央视重拍此剧时,还曾毛遂自荐出任风清扬这一角色;这还不算,他还跟李连杰一起合作太极禅院;虽然画画和书法都不怎么样,但仍要时不时出来玩玩,还能拍卖出好价钱。而马云这种对文化的亲近态度也就成为阿里投资文化传媒产业的一笔有意思的注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