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受访高校创业教师认为,国内创业教育不会演化为一个独立学科。”在2016年KAB创业教育年会上,KAB创业教育(中国)研究所所长李家华说。台下来自全国各高校创业一线的教师掏出手机“咔嚓咔嚓”地拍下屏幕上的数据。
李家华发布的是《高校普及类创新创业教育高校调研报告》。报告由KAB高级培训师刘帆执笔。调查共收集有效样本1516个,学校覆盖676所,包括12所985高校,35所211高校,97所一本,198所二本,64所三本,270所高职高专。受访高校教师中男性更多,学士占27%,硕士占66%,大部分来自人文类的学科,13%的样本是副教授。
这是在“双创”背景下,面对创业课程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挑战,对国内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状况进行的一次细致描画。
从整体上看,高校当前基本均是学生处(含就业中心)在开设创业类课程,占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单位的59.8%。排名第二的单位为其他院系部门,其中团委占11.6%,创业(教育)学院或中心占10.6%,经济管理学院占15.8%。
大班授课(上课学生没有经过线下筛选)是当前主要的开课形式,选择比例为48.7%。68.1%的创业课程教师由辅导员等负责学生工作的教师担任。专业授课教师占38.7%,外聘创业导师占29.7%。
其中,211、985院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部门明显更多一些,除了学生处还有团委或者经管学院也会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这些高校,全校性创业课程更多为校公共类选修课程,而在非三本院校中更普遍的是必修课程。
高职院校更多会将创新创业课程融入就业指导课程创业模块中,由专业授课教师来负责。
值得注意的是,受访教师所在的高校中,目前还有十分之一的高校没有开设课程,十分之一的高校没有师资。
当被询问对本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评价时,35%的受访高校创业教师比较满意,8%的人表示非常满意,15.6%的人则坦言比较不满意或者不满意。
在对本校创新创业教育打分时,5分为总分,全部高校平均得分3.35分。这个分数略高于及格水平,显示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有非常大的改进空间。
此外,受访高校创业教师对于当前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多个方面显示出中立的判断。其中,对于校内实训实践和校外实训实践的满意度分别得到了3.34分和3.40分,教育方法满意度则是3.31分。
“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或企业管理实践经验的教师”和“有过创业经历的教师”则显示出明显不足。受访高校创业教师对这两项的满意度都在3分以下。
从整体上看,大部分(七成)受访高校教师均考虑过自主创业,三成人不仅考虑过,还一直在准备。但在全部受访高校教师中,超过四成并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
数据显示,211或者985的受访高校创业教师更满意目前的创业教育,二本和高职学校样本则面临各方面资源的差强人意。211、985高校在教育师资和创业基金的支持上有不可忽视的优势。在协同创新创业方面也更受教师认可。
二本高职院校则遭遇尴尬。在校内外的实训实践,211、985、一本、三本的受访高校创业教师表现出很高的满意度,二本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满意度更低。对组织领导体系,211和985、一本、三本教师表现出明显的更高满意度;二本院校、高职学校教师并不满意。
报告还调查了全国不同区域的高校对创业教育的满意度。调查标准为课程设置、创业教育师资、创新创业教育方法、校内创新创业实训实践、校外创业实训实践、创新创业基金支持、协同创新创业、组织领导制度体系这8个维度。
数据显示,“东北”区域的受访高校创业教师对本校的这8个维度均有着明显更高的满意度。相对而言,“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受访高校创业教师对于教育方法、组织领导制度体系并不是十分满意。“华东”区域的受访高校创业教师对于教育方法,校内外实训实践,基金支持和组织领导体系则比较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