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银十其实发生什么大新闻,只是蔓延着各种情绪。有房价上涨的焦虑,有公众号刷量的谴责,有网约车新规的调侃,有支付宝提现加收手续费的骂声。说到底都是为了钱!最近一些热点事件表象背后都是经济不景气的结果。
先谈谈房子。尽管实体经济也在痛骂房地产做流通,把原本银行要贷给企业的钱都卷走了,但依然改变不了地方政府对于地产的扶持,毕竟除了丰厚的地价拍卖收入抵偿债务以外,没有哪个行业能像房产那样快速制造城市“繁荣”的景象呢?
尽管不少人像我这样在农村老家屋前后院,并不缺房子住,但是由于在大城市工作,为了未来小孩的享受更好的教育,又不得不把所有的余钱又押在房子上,而只是80后的缩影,房产市场终究是赢了。讲到这里,突然有点佩服我们家老爷子,十多年钱很值钱,他借钱买地盖楼房、广修后院,现在听说不少农村建房子也需走手续,连享受补贴的农村户口也被传要取消,老爷子曾笑我口念了多年的哲学,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只有农民才懂哲学!”以前有个段子是讲农民把地给政府分一套在楼房,结果还得为下一代再买一套房继续务工,一般80后现在能够买一套房当上房奴也算是混得不错了的。
“互联网+”战略一度给渴望复苏实体经济的传统行业从业者带来强烈振奋,无数创业项目从“双创”的浪潮中进行陌生的互联网领域创业。各种不靠谱的模式爆发,导致资本寒冬蔓延一年多,只有滴滴这种融资到F轮的项目才会被封神,最近也由于北上广深等地出台的网约车新规草案又弄得生存岌岌可危。互联网圈内的泡沫是所有行业中最多的,很容易被误导,整个社会充满着浮躁不安的空气。
另一个制造线上舆情的“虚假繁荣”的就是公众号,在被曝光刷量、养号现象之后,很多靠公众号接单的自媒体也迎来了投放寒冬。科技圈内的骗子那么多,傻子明显不够用了。想想像虎嗅、钛媒体、36氪这样做了四五年、内容优质的科技媒体,他们的订阅号的阅读量才1万多,二条也就四五千,其他没有原创力的公众号竟然阅读量每篇四五万,亲爱的朋友们,你觉得这科学吗?
近期大家抱怨的支付宝提现收手续费,切切实实关乎大家的钱袋子。想想当初大家用支付宝是为了规避银行的手续费,如今银行在余额宝的冲击之下,担心像被边缘化、管道化,纷纷取消了手续费,而支付宝却开始加收手续费了。估计是为了让大家把钱继续留在余额宝中以便于在支付宝口碑中买买买,顺便让大家买一些蚂蚁金服的理财产品,待产品形成海量用户基数之后再寻求上市。问题是,上不上市跟咱们没有毛关系,所谓的普惠金融不过是童话罢了。经济越是不景气,人们就特别需要偶像,伏尔泰说:“没有上帝,人们也会制造上帝!”云栖大会吸引五万人朝圣,马云在他口若悬河地演讲中,把一手捧红的“电子商务”也弃之如敝了。
市场行情好像总是和大众的意愿逆着来的。股民们希望股市上涨,反而一直很少有牛市;买房者都希望楼市房价下跌,但房价在几个小波峰下滑之后很快就上涨了;上班都希望网约车越来越便宜,但是给加税的出租车公司和司机也得吃饭,终于触动了反弹,大家最近能打车尽量多打车,这样的福利并不是一直都能享受到的;大家都希望公众号的阅读量越高越好,想我这样辛辛苦苦原创的作者是最知道行情的,现在吃瓜群众都去直播间看抖胸的美女去了,谁还看这么枯燥的文字。其实很多公众号内容创业本身就是一个很垂直的领域,除非是十点读书这类的大众读物。“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是第一条”,什么行业做的多了,都会成为夕阳行业,到头来还不如坚持自己的特色。
最近我得到的领悟是,经济形势不好,千万别脑袋发热买房创业,创业从来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上班族把身边、手头上做好,不要被热闹的表象困住了,真真假假得交很多学费才换得到“行业认知”。再就是,年轻人则是能买房的早点买房,该结婚的早点结婚,和家庭搞好关系,不管穷人还是富人,都得靠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