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丁保祥
十年后,国美与格力再次握手。
“消费者需要格力空调,国美就要提供消费者想要的产品。”消费者需求,是国美打破与格力十年不合作僵局的原因所在。昔日傲慢的姿态已经变成了主动合作,向供应商索取返点的模式在改变。
与供应商修好,与对手展开合作,与地方商超合作。悄然间,国美正在低头。
在线上,综合平台的谋划变为专卖电器的垂直电商,避开跟天猫、京东竞争;在线下,继续向三四线城市开新店;对外开放供应链平台,变作地方商超的“代理商”与“服务商”……或许是那场股权争夺风波和2012年的亏损,让国美放低了姿态,变得务实起来。
很痛苦,找方向,找出路
2014年3月21日,春分。“我们完全超越对手,事实证明国美不是千年老二。”国美2013年业绩说明会上,国美高级副总裁何阳青说。2008年底黄光裕被刑拘以来,国美的声音一直没有这样高亢过。
国美的高调有亮丽的业绩在作支撑。2013年,国美摆脱了2012年的亏损危机,营收564亿元,净利润8.92亿元。如果再加上510家非上市门店,营收数字会超过千亿元,利润约有18亿元。这或许让老对手苏宁面子上有些不好看。去年,苏宁也有千亿元的营收,但营业利润锐减至1.61亿元,同比下降94.65%。而且四个季度的净利润是逐季下降。
去年底,国美与苏宁都拥有1585家实体门店,但相同的数字背后有截然不同的内容。2013年,国美收缩电商布局,加大线下业务投入时,苏宁在选择彻底拥抱互联网,大举投入,要彻底转型为“互联网化的零售企业”。
国美本也有不输给苏宁的气场。但是一切都因为2012年的亏损而改变。国美当年亏损超过5亿元,是上市以来首次亏损。2012年国美的员工缩减了四成,降到了38081人。“很痛苦,找方向,找出路。”总裁王俊洲说。管理层诸多问题的负面影响,在这一年集中显现。
纷乱之下的国美要想扭转局面,但并没有人看好。
于是在2012年底,国美发布了新三年战略:巩固一级市场优势地位、扩展二级网络,2013年在二线市场开200家新店;重点进攻三四线城市,使其未来或占收入的25%;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发展,构建可盈利电商平台、强化供应链……这些都是国美扭亏的举措。
针对这次亏损,前任董事长陈晓,在离开国美之后说过一句话:“国美今日之亏损并非突然发生,而是走到一个节点的必然反应。在一个整体处于下滑曲线的行业,国美因为自身矛盾表现得更为脆弱。”
这种说法对吗?如果说行业处于一个下滑通道,那么国美在2013年的止亏盈利,是对行业颓势的逆转,还是对自己命运的修补?
电商收缩:忘掉平台,忘掉百货
国美2012年的亏损,电商业务的烧钱是一大因素。
国美的电商业务其实布局得很早。2003年1月,国美电器网上商城成立,但它只是一个展示平台。2010年末,国美又拿4800万元并购了库巴网,这比苏宁通过并购红孩子来扩大规模早了两年多。当时国美还定了一个很大气的理想:到2014年,国美在电子商务领域市场份额要占到B2C市场规模的15%。
收购库巴后,国美在两年多时间里一直坚持电商双品牌运作。2012年前三季度,国美亏损金额达8.29亿元。但当年的“双十一”电商大战,国美积极参战,甚至不惜巨资4亿元拿下央视广告。可惜国美、国美在线和库巴并没有再形成合力。库巴的电商经验与国美的供应链优势并没有很好地结合,而且国美又没有对这两个网站的定位作出合适的协调。
当年年底,国美开始调整电商业务,将库巴和国美网上商城合并为“国美在线”,减少投入,结束双品牌战略。之后,库巴仍然作为一个购物网站存在。直到2013年12月,库巴网完全并入国美在线,与世作别。
之后,电商的预算虽然减少,但是“B2C+实体店”模式被正式确定为公司的核心战略。国美在线在logo中悄然拿掉了电器二字,这暗示了一个变革方向:国美在线希望通过引入体育、家纺、母婴、文化产品等百货类产品,打造一个综合电商平台。
这个理想没有实现。在2013年底,国美在线的全部交易额在B2C市场只占0.4%。2013年国美电商收入约占总收入的8%。而苏宁的相应数字则是20.7%。无论是营收还是业务地位,国美在线势必要调整。
于是,现在的国美在线只好低头认输。放弃平台战略,做垂直的电商门户了,专注于电器和3C产品。同时,国美已经开始与平台型电商的合作。比如,国美在线入驻了天猫、当当网,变竞争为合作。
国美在线与库巴,分兵两路使国美失去了集中力量做强电商业务的先机。而且,电商业务的持续亏损让缺少互联网基因的国美更加畏手畏脚。再加上管理层争夺控股权的内斗,国美电商业务在纷扰中一再错过了机遇。
“在后台没有能力的情况下,前台的投入是浪费。我们必须把后台建得更加扎实,才能在2014年、2015年去前台发力。”王俊洲这样说,当年投入巨资的豪气已经变作务实和低调。
点评:在平台电商中,以阿里和腾讯为代表的生态圈已经具备一定的垄断优势,特别是在腾讯入股京东之后。国美在线全面扩张品类并形成优势难度较大,借助家电的供应链优势,老老实实专注于家电是比较务实的选择。而向平台型电商转型的苏宁势必会承受更大的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