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成都创业学院:多方整合资源,助力创新创业梦想

  2015年,全国双创工作全面开展,双创热潮此起彼伏,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创新驱动发展”,可以看出创新创业的发展正在不断深入和细化。

  而尽管“双创已经步入深水区”这个声音在2016年就已出现,但2018年尤甚——科技成果转化难、人才稀缺、孵化器众多却都紧抱政策大腿等等一系列问题,让创新创业的门槛不断提高,众多资源陷入沉睡,创业也不再有“白手起家”的可能。

  那么,该如何解决上述难题?在接受创头条记者专访时,对于“科技成果转化难在哪”的问题,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学院院长严光玉表示,“科技成果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对市场体系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搭建“科技成果”和“技术市场”之间的“撮合平台”就至关重要了。

  撮合平台,连接科技与市场双方资源

  近期,不仅国家主席强调科学技术创新重要性,地方政府也在助力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但实际上,我们经常遇到科技成果转化的难题,那么,科技成果转化到底难在哪?又如何让更多的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与市场进行资源对接呢?

  长期以来,科技成果的收益权始终处于难以认定的局面。“尤其是高校和研究院所,其科技成果是否需要审批确认,是否认定为‘职务成果’,其收益权和分配权比例如何界定等,都存在较大争议。”严光玉表示,尽管国家层面也颁布了《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等文件,但文件的准确解读和真正落实,还需要有一定时间。

  除此之外,“一张图纸、一个专利,无法像成熟的商品一样直接市场销售。”严光玉认为,科技成果有一定的时效性,如果错过了最好的转化时效,往往就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若要改善这种现状,严光玉表示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1.共识

  认真解读国家相关法规,组织各个层面的代表达成共识,尽快形成细化的本单位、本部门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方案,在不违背国家法规的前提下,清晰、明确甚至量化科技成果的产权、处置权、分配比例等,维护和激活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2.搭建专业性、综合性的“成果转化平台”

  解决科技人员“信任难”问题,让他们能安心做科研,放心把成果放在“转化平台”。

  据悉,在九三学社四川省委指导支持下,成都创业学院联合九三学社社员企业四川九三创享公司,共同打造了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九三创享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按照“成果转化——技术熟化——项目孵化——商业催化”的“四化流程”,以“科技经纪人”的专业撮合模式,将最初的科技成果按照商业流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给予学生社会资源

  创业更多的是一种资源的调动,对于学生来说,创业的难点不在技术、不在专业性上,而是难在了社会资源的整合上,尤其是人际沟通、团队管理、心态调整等方面。

  “也就是说,学生创业难点不在‘物质资本硬件’,而是‘个人素养软件’。”严光玉说。

  为了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自2011年起,收回学校所有商铺,由学生组建创业团队,经专家评审,免费入驻经营,1年为期,盈亏都退出,再次轮换新的团队。对于这个“大学生特色创业街”模式,严光玉表示:“这样的模式对于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提供了真实的路径。”

  而前段时间爆火的人才争夺战,相信大家并不陌生,送钱送房送户口也已经成为各地争夺人才的常用手段,在此情况下,人才稀缺成为常态。

  与其他园区争抢人才不同,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学院则是在培养人才。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培养‘企业家’、‘商人’,而是‘人才素质提升’。”严光玉对创头条记者说,经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哪怕一生都不创业,但他(她)在就业岗位上,也会比其他同学成长更好。

  早在2013年,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学院就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开始正式行课。据严光玉介绍,园区每年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企业团队来自本校的学生,而且这几年发展态势最好的张书宇团队(跨境电商,年销售额已过1.5亿人民币)、钟磊团队(智能家居,已获2000万投资)、杜伟团队(影视后期,已获国家批文,正式筹拍大电影)等,都是学校创新创业体系下成长起来的优秀代表。

  双创载体,三区资源融合

  “双创已经步入深水区”的一大标志——孵化载体的二房东模式,相信大多创业者都遇到过。而好的双创载体,不仅要提供物理空间,还要给予双创服务、整合多方资源。

  成都创业学院最大的特点就是“三区融合”,即兼具“园区、校区、社区”特色。开放地接纳校外创业青年,使得载体既具备政府园区的政策扶持优势,又有学校校区的青年学生优势,还有社区的项目落地优势。

  据了解,在郫都区建成的“成都创业学院B区”,和高校区的“成都创业学院A区”已形成“双区互动、模式共享”的良好态势。

  目前,成都创业学院开放式地接受成都区域内所有创业青年入驻,据严光玉介绍,成都创业学院每年举行1至2次项目评审会,由校外专家(一般是5人或者7人)组成评审小组,分别按商业模式、团队组成、财务数据、业态前景等方面进行评审,按得分高低,经公示后,遴选排名前列的新创学生企业入驻,具体名额以园区容纳能力为准。

  当然,为了培养学生创业,“每年保证园区在孵学生企业30家以上。”严光玉表示。

,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创业  创业词条  整合资源  整合资源词条  成都  成都词条  助力  助力词条  多方  多方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