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周五开始,实体商品O2O的小玩家便开始人心惶惶了。先是京东43亿入股永辉超市加速布局O2O,重点放在生鲜领域。再到昨日阿里宣布283亿战略入股苏宁云商,借助苏宁广泛的线下布局来打通线上线下业务。
巨头巨额收购,所为都是难以补齐的那一半
O2O业务看似光鲜,实则对互联网企业要求极高。对巨头电商来说,流量不愁,但要解决有形商品的存储、物流和供应量,绝非易事,其所需资金、人才与时间可能超出想象。这一点京东和阿里都心知肚明。
京东入股永辉超市,除了获取仓储物流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要进入“生鲜”这最后一个价值高达万亿的市场。
资料显示,永辉超市目前在国内有300多家大中型超市门店,入股之后这些门店都可以看做是京东生鲜的仓库和冷链运输站。生鲜电商的冷链运输一直就是创业者的痛点,沱沱工社、本来生活这些生鲜电商一方面面临聚集流量的问题,一方面也面临着如何解决冷链问题。而京东在已经拥有了线上流量和用户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与线下商超的合作就很好地避免了这个难点。这也是京东用来与阿里的天猫超市竞争的一记大招。
但是阿里同样也不会坐以待毙,补充超市合作的信息,阿里在日化和生鲜领域已经有所布局。此次入股苏宁云商就表现出阿里将要在3C领域跟京东抢夺市场的决心。苏宁云商旗下的苏宁电器拥有广泛的3C商品资源,入股苏宁之后阿里在3C的销售方面将会更有话语权。加上阿里旗下的菜鸟物流,想要实现3C产品的急速送达并不难。
截至目前,苏宁物流拥有452万平方米仓储面积,4个航空枢纽、12个自动化分拣中心、660个城市配送中心、10000个快递点,未来苏宁物流将成为菜鸟网络的合作伙伴,合作后的物流几乎覆盖全国所有2800个区县,服务阿里巴巴和苏宁,未来亦有望向第三方开放。
经历野蛮生长,中国电商已经进入红海竞争阶段,战火已经由标准商品逐渐进入非标准商品领域,O2O一经出现便成为电商巨头的斗法场。待京东和天猫完成超市领域布局之后,势必在生鲜等领域展开激烈斗争。有形商品O2O正在进入收官战,一方面,中国网民可能要吃上便宜猪肉了,一方面O2O领域的很多创业者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
实体商品O2O 落入巨头之手,创业者们怎么办?
两大巨头的竞争对于创业者来说不算是利好消息,未来标准化的、高频使用的商品是各大巨头竞争的重点。众所周知,一般的商家都是采取高频打低频的策略,例如生鲜和日用品这样的高频消费产品势必会带动诸如3C这类的低频消费商品。京东入股永辉就是针对自身业务作出的发展高频消费的改变,阿里入股苏宁完善了配送体系,也会加速带动高频消费。那么如果高频消费被阿里和京东占领了,对于想要从中分一杯羹的实体商品O2O商家,一定要好好想清楚了。
O2O行业的准入门槛相比智能硬件和互联网金融来说是比较低的,只要能开发一款APP再与线下商家谈成合作,几乎任何人都能做出来O2O的项目。不管是3C还是日用品,O2O的需求一直存在,但是如何整合好线上线下的资源,是O2O创业公司的痛点。这些痛点首先就是在线上获取流量和用户资源,其次是协调好线下的商家,然后最难的是配送问题。
京东和阿里的线上流量自不必说,如今京东和阿里在各自的物流体系下联合了线下的巨头永辉超市和苏宁云商,再对各自的业务进行整合就简单多了。
而对于沱沱工社、本来生活、Dmall和爱鲜蜂这样的O2O商家,自建冷链物流就已经拖累了各自发展的步伐。除此之外还有考虑获取用户的流量的问题,让小商家停滞不前。在得到了足够的资本青睐之后,生鲜电商靠烧钱进行的发展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未来想要跟京东阿里竞争还需要考虑其他的出路。
虽然面对京东和阿里的入侵,小商家更不要坐以待毙,要积极寻求出路。比如被收购、构建精细化的品牌、进驻其他的大平台获取更多的流量入口。抛开生鲜和3C这样的细分品类不看,单看电商这个领域大的玩家就已经只剩下了京东、阿里、腾讯这几家,其他活的还好的电商基本都是小而美的类型,比如有货yoho!、蘑菇街、还有一些跨境电商等。能在大平台的光环下活下来的电商都是各具特色的,实体商品O2O未来的发展也应该如此。
总而言之,标准化的实体商品O2O创业需要谨慎进行,不过个性化的O2O到家服务似乎还存在发展空间。面对京东和阿里这两条大鱼,小型的O2O商家要做的就是不被吃掉,要长大要个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