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工龄可以视作缴费年限,退休金跟个人的缴费年限有密切关系,缴费年限越长,退休金也越高。除此之外,工龄没有其他的影响。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国在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后,是以实际缴费年限来计发养老保险待遇的,个人的工龄对其没有影响。即便是连续性工龄,现在也照样视同缴费年限,不会影响实际的养老金计发。每个人都需要缴满15年养老保险,才可以办理退休,享受养老金待遇。个人累计缴费年限越高,则养老金也越高。
而每个人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两部分构成的。也是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等因素来确定的。
可见,影响养老金的因素,除了缴费年限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缴费基数。
只有你的缴费年限长,缴费基数高,你的养老金才高。而如果你的缴费基数低,即便你的缴费年限很长,你领取到的养老金也不会高。
目前缴费基数从高到低,一共分为九个档次,最低为当地年平均工资的60%,最高位为300%。最高和最低之间相差240%
如果一个人选择300%的缴费基数,另外一个人选择60%的缴费基数,即便前者的缴费年限少于后者,他最终领取到的养老金也会高于后者。
因此,如果只是觉得自己的工龄长,就应该领取更高的养老金,其实是不对的。我们在退休前应该也注意缴纳基数的问题。
有人问,怎么看到政策上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倾斜呢?那是照顾一些偏远地区或者高龄老人等特殊群体的,比如对于年龄70岁以上的老人,会有一些补贴。但这是针对年龄的,而不是针对工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