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兰人早年靠海上贸易显赫一时,顶了一个世纪的“海上马车夫”名头,看不起南方的这个信天主教的乡巴佬邻居比利时。
NO.138
铁骑如风/文
合久必分
—
校/一条人文主义狗 画/捕风者 图/地缘谷
西欧作为全世界最发达的地区,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有些面积只相当于中国一个市的国家,往往人均GDP爆表,在欧洲乃至世界上都有不小的存在感。比如小国比利时,面积只有3万多平方公里,人均GDP却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强国英国和法国,不仅如此,其首都布鲁塞尔还是欧盟的总部所在地。
布鲁塞尔凯旋门
﹀
但是这个“短小精悍”的国家,直到19世纪才真正建国,还是从另一个面积只比自己大那么一点的国家——荷兰手中独立的。这又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
现在的比利时这块地方,东临德国,南靠法国,北接荷兰,西北部是北海沿岸的弗兰德平原(低地国家称谓的由来),中部是丘陵地带,东南部是阿登山区,地理位置相当抢眼,有种三国时代的荆州夹在曹孙刘三家之间的感觉,在欧洲历史上也总是被抢来抢去的。
弗兰德平原
﹀
比利时在公元前是西欧原住民凯尔特人所居住的地方,后来罗马共和国的领袖凯撒征服高卢,把它划为靠近北部边境的一个行省。到了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新兴的法兰克人占领了这一地区,在西部沿北海的地区成立了一个弗兰德伯国(包括今比利时的东西两个弗兰德省和法国与荷兰的部分地区)。
强大的法兰克王国到了公元9世纪初分崩离析,分成了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三部分。弗兰德伯国被法兰克查理曼大帝的子孙以《凡尔登条约》瓜分,斯海尔德河以西部分归属法兰西,以东则属德意志,自然连带着中部丘陵和阿登山区也归了德意志了,从此开启了比利时地区被法德轮流吃掉的历史。今天的比利时有法语区和德语区之分,就是源自于此。此外,在弗兰德地区也形成了比利时人自己的弗兰德语。
中世纪的西欧在天主教会的封建统治下,出现了很多由法兰西与德意志贵族管理下的,以商贸为主的自由城市和城市公社,弗兰德和布拉班特地区就是典型。这些自由城市在德意志邦国的统治下十分不乐意,先是弗兰德地区在1280年发生了起义,当地人民先是联合法国人打败了德国人,然后又将压迫自己的法国人赶走。
独立就这么简单吗?当然不是。弗兰德地区与其他的比利时城市后来又被强大的勃垦第公国占领,直到15世纪被神圣罗马帝国的哈布斯堡家族统治。同样属于哈布斯堡天主教阵营的西班牙王国统治着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全境和卢森堡,这几个地方组成了西属尼德兰。
哈布斯堡家族,
是欧洲历史上支系繁多的德意志封建统治家族,
1438年开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由哈布斯堡家族世袭。(图为族徽)
﹀
尼德兰北部在16世纪受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发动了反西班牙统治的起义,成立了信仰新教的尼德兰联合共和国(荷兰共和国),而比利时作为剩余的西属尼德兰部分没能取得独立,仍在哈布斯堡的统治下。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荷兰和比利时曾经都是西属尼德兰养的亲兄弟,只是后来分道扬镳了。
到了18世纪初,围绕西班牙王位的继承问题,法国与奥地利等德意志各邦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虽然法国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是根据战后的《乌得勒支和约》,西属尼德兰地区转归奥地利统治,成为了奥属尼德兰。
在哈布斯堡统治时期,弗兰德地区与布拉班特、那慕尔、林堡、赫尼郜等城市加强了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并且度过了一段稳定和平的发展时期。但从1780年开始,奥地利的君主约瑟夫二世之改革引发了奥属尼德兰人的强烈不满,普鲁士又在此时攻占了荷兰共和国,一大批荷兰爱国者逃到了奥属尼德兰。
借着法国大革命的风潮,奥属尼德兰城市列日和布列班特于1790年爆发了反抗奥地利统治的起义,并将奥军赶了出去。各省代表齐聚布鲁塞尔,以美利坚合众国为样板,宣布成立“比利时合众国”。可是新政权内部人心不齐,很快奥军就卷土重来,镇压了这次独立运动。
比利时人又开始学他们的先人,选择加入革命法兰西阵营,有列日和布列班特顾问在内的法国军队热马普战役中击败了奥军。随后法国雅各宾派领导人组织公投决定列日等比利时城市是否与法国合并。比利时人自然不同意,在1793年3月和他们的先人一样将法军赶出了那慕尔、根特等城市。结果奥地利马上补位,梅特涅伯爵重新统治了它们。
法国雅各宾派领导人罗伯斯庇尔虽然对内采取了严酷的革命政策,但却对外反对征服其他国家民族的方针。结果在他被处死后,新上任的热月党人想要彻底把比利时地区吃掉。1794年6月,法军通过弗勒吕斯战役重夺比利时,并将其划为9个省,在这些省份实行法国法律。
弗勒吕斯战役
﹀
在1797年击败了第一次反法同盟后,法国迫使奥地利承认奥属尼德兰地区归属法国,同时镇压了根特等地区发生的暴动。从此比利时人不能够再“拉一派打一派”了,只能安心做一段法国治理下的良民。在统治了比利时的同时,法军于1795年从普鲁士手中夺取了荷兰,将其改为巴达维亚共和国。就这样,比利时和荷兰同时在法国的控制下度过了十几年。
拿破仑成为法国领袖后,同时在多线开展对外战争,在其中大量抽调比利时人与荷兰人参与作战。旷日持久的战争与严苛的经济政策给比利时和荷兰带来了沉重的剥削与负担,法国政府甚至禁止比利时人讲荷兰语,导致两地人民从原来以革命的法兰西为榜样的态度转为不满甚至仇视。
1813年拿破仑在莱比锡战败,阿姆斯特丹等荷兰城市乘机发动反法起义,引诱反法同盟的军队进入自己的底盘“解放”自己。比利时人与荷兰人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摆脱了法国人的统治。拿破仑也没想到,1815年那场让自己彻底失败的战争,竟然是在比利时境内的滑铁卢发生的。
滑铁卢之战
﹀
比利时人也很快发现,摆脱了法国的统治后,他们也没有自决权。反法同盟中的俄国、英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在维也纳签订合约,以比利时和荷兰虽然分离了200多年,但仍有一些相似性为由,决定将比利时与荷兰合并为“尼德兰联合王国”。这个王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荷兰和比利时的代表在议会中各占一半,但国王由荷兰人威廉一世担任,其宪法也在众多的反对声中获得通过。
尼德兰联合王国
﹀
“巴黎和会”式的强融注定是不持久的
我们都还记得,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各帝国主义国家基于殖民利益分配的考虑,决定将原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结果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在这100多年前的“维也纳和会”上,原反法同盟各国也是出于利益分配目的,将比利时和荷兰两国强行融合,却没有顾及到两国间语言(法语、弗兰德语与荷兰语)、宗教(新教与天主教)和习俗等方面的巨大差异。
荷兰人早年靠海上贸易显赫一时,顶了一个世纪的“海上马车夫”名头,看不起南方的这个信天主教的乡巴佬邻居比利时。而比利时人也讨厌北方这些长期与他们进行商业竞争,眼里只有金银的新教徒。
“海上马车夫”
﹀
通航全球的荷兰阿姆斯特丹港
﹀
威廉一世在执政期间也从经济、教育等方面大力加强比利时地区的荷兰化,对比利时人的经济活动课以重税,迫使300多万人口的比利时人使用只有200万人口的荷兰人的语言,对天主教活动加以限制,并在就业方面对比利时人予以差别对待,还让比利时人偿还合并之前荷兰人的外债。种种措施都是赤裸裸的对比利时人的歧视,这就让他们非常不高兴,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威廉一世
﹀
比利时各语言分布
﹀
比利时教会教会不断在比利时人中散布反荷兰的情绪,这毫无疑问加剧了这两个群体的对立。当时比利时人分为自由主义者和天主教徒两派,之前一直没有达成合作的默契。现在在这位专断的荷兰国王威廉的“挑唆”下,两派一起组成反对者联盟,共同反对政府的这些歧视政策。
比利时天主教堂
﹀
反对者联盟开始时是想通过议会斗争的方式反对这些政策。但是其中一些激进的,如查尔斯先生这样的天主教徒已经在试图推动比利时从荷兰人手中摆脱出来,这毫无疑问是一种颠覆王国政权的行为。他们借着新闻界的影响力,一步一步推动威廉的政府在议会中对财政预算、语言、宗教等问题让步。
荷兰的议会代表对这种趋势感到惊恐,为了避免国家的分裂,他们于1829年在海牙组织会议,试图让比利时代表同意对那些歧视政策做修正,而不是反对王国本身。可是在议会同意实行彻底的宗教与语言自由的政策后,比利时代表仍在1830年6月退出了会议,似乎是在酝酿着更大规模的反对浪潮。
布鲁塞尔起义:我们要当家做主
事实上,当时并不是所有比利时人都想独立建国,有相当一部分人只是想在王国内取得和荷兰人同等的法律地位。但是1830年7月法国爆发了革命起义,推翻了波旁王朝,这一事件如同当年的法国大革命一样,给比利时人带来不小的轰动。
比利时人的民族意识可以说彻底觉醒了,很多人在布鲁塞尔的大街上张贴反荷兰人和独立的标语。王国当局惊慌失措,决定暂停庆祝国王的节日,结果这一举动反而加剧了比利时人的愤怒。8月24日,布鲁塞尔爆发了大规模的骚乱。此后的几天内,大批的爱国者和革命分子借着《对祖国神圣的爱》等歌剧造成的影响,开始冲击当局大楼。其他的城市如列日等,也爆发了不同程度的骚乱。
当时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尾声时期,王国的贵族和大资本家们对底层民众多有剥削,因此这次起义活动有大批的贫民和工人参加。有部分反对起义的市民在退役军官的租住下,组成国民自卫队,通过暴力镇压的方式试图平息运动。这种举动招致更多的革命群众来到布鲁塞尔,局面更加不可收拾了。
布鲁塞尔起义
﹀
起义者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有的要求比利时与荷兰分治,有的要求威廉一世让位给自己的儿子奥伦治亲王。这样的局面被威廉一世知晓后,心力憔悴的他先是派出了奥伦治去南方各省进行“招抚”,但是因措施不能满足比利时人民的要求而归于失败。
奥伦治亲王
﹀
招抚不成那就武力镇压,威廉一世派另一个儿子弗里德里西率1.4万荷兰军队前去平叛。布鲁塞尔的革命群众在比利时贵族和资产阶级的组织下击退了荷军,并趁此机会组成了比利时临时政府,于11月组织了国民会议代表选举,并于18日宣布脱离荷兰独立,荷兰王室不得继承比利时的王位。
国民会议经过讨论,并没有像当初那样模仿美国建立合众国,而是通过宪法宣布建立君主立宪政体,这也是符合比利时人长期生活在君主制国家下的习惯的。但是在选谁当国王的问题上费了一番周折。
临时政府原本希望让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的儿子登基,但是与法国作对的英国威胁比利时:如果你让法国人坐上王位,我们就不支持你独立。无奈之下,出身英国王室的萨克森王子利奥波德登基,成为比利时王国的开国国王。
利奥波德一世(1790年-1865年)
从一个小公国到遍布欧洲的萨克森·科堡·哥达家族的首领,谋略家。
比利时的第一位国王,他的执政时期是从1831年到1865年。
﹀
比利时独立后,荷兰军队又想来征服比利时,结果被前来支援的法国军队打败。比利时能够取得国家独立,实在与认了这么个讲义气的大哥分不开啊。在1839年的《伦敦条约》中,包括荷兰在内的欧洲列强最终承认比利时的独立,其辖有西弗兰德斯、东佛兰德斯、布拉班特、安特卫普、哈诺、纳姆和列日,以及卢森堡和林堡的一部分。
独立后的比利时
﹀
至此,比利时的独立运动才算成功落定,只不过不是从殖民者手中解脱出来的,且比利时北部一大块地区是荷兰语区。
后话:欧洲小国的分离,何尝不是一种“返璞归真”
欧洲由于复杂的血缘、宗教、民族和语言关系,在历史上除了罗马帝国等做了统一欧洲的努力之外,其他时间都是在几十甚至是数百个国家之间争来斗去,没有像中国一样实现一个“欧罗巴民族大一统”。
欧洲这些小国,虽然有像德国、法国这样的地区强国进行过整合,但主流仍然是“分分分”,荷兰好不容易独立又要把比利时分出去,两次世界大战后又分了多少小国出来,这在中国人眼里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在欧洲人眼里却习以为常。
只能说欧洲众多小国的分立,才是他们历史的主流。二战后的欧洲精英们看到了欧洲分立会削弱自己的力量,于是建立了欧洲联盟。但是这个联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脆弱的,英国脱欧就是明证。英国不仅脱欧,其国内的苏格兰都差点分了出去。
英国脱欧游行
﹀
参考资料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 英 . C. W . 克劳利
世界大历史 . 美 . 弗兰克 · 萨克雷 、约翰 · 芬德林
1830年比利时革命 . 吴志刚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缘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