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豆浆油条起家,直到打造出誉满京城的知名“中国饭”品牌,王冬花了19年。在餐饮界摸爬滚打,而关于创业王冬只有一句总结:“坚持是胜利的唯一标准”。
正在刷屏的连续剧《在远方》以中国快递行业“草根创业”为主题,主人公不屈不挠的创业精神引起了共鸣。王冬创业的年代,和《在远方》一样,正值中国市场开放,无数新思潮、新理念涌入中国,为有梦想的年轻创业者打开了机会之门。
钛媒体最新推出的「这个老板有点酷」系列企业家报道,视角关注那些草根创业、有性格亦有坚持的企业家们,挖掘他们生意背后的创业精神和时代担当,诠释他们内心深处的使命感。
二十年如一日,他把油条豆浆——这份国民心目中不可撼动的“黄金搭配”做到了极致;
从1992年的第一家小面馆,到小吃城,再到如今开遍京城的几十家中餐连锁店,他从不盲目跟风洋快餐,坚持做“中国味道”;
他痛恨洋快餐,尊重中国传统烹饪文化,看不惯中餐经营者不敬畏传统文化的弊病;
他最懂中国人的胃,曾经坚决反对“外卖”模式,因为他做出来的中国饭,必须坚守“锅气”……
这个有点儿酷的餐饮老板,叫王冬,他是阳阳·中国饭的创始人,更是七零一代创业者的代表。2000年,他在北京南城开出了第一家“阳阳·中国饭”,如今,阳阳已经打造成了知名中式连锁快餐品牌,誉满京城。
他的创业故事,更是一部关于中国菜回归中国胃的故事。
成长于艺术之家,却入坑“烹饪”事业
七零后的王冬出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画家,母亲是位摄影家,家庭艺术氛围浓郁。
在王冬遥远的记忆里,受到父亲影响,经常到各家饭馆“蹲点儿”,在家也有自己的拿手菜。做饭,在王冬眼中是一件能带给人快乐的事,他对做菜产生浓厚兴趣。
“从小耳濡目染,到现在为止,我做得最好的一道菜,就是老北京焦溜肉片。”对餐饮的喜爱在王冬心里种下了种子。
17岁中学毕业后,王冬的家庭横遭变故,作为家里独子,他退出学业,另谋生计,彼时他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学开车,要么学摄影。但他没有多少犹豫,凭借热爱一头扎进了烹饪行业。
烹饪是一门学问,拜师学艺必不可少。按照旧制,一般都是按照打杂(打荷)——墩子(副手)——炉子(师傅)循序渐进,短则三年、长至五年才能出师。
不过,脑子活络的王冬不愿守这种规矩,他认为想要真正了解中国烹饪,就必须弄清各种菜系的门道儿,而不是花好几年时间拜师学习单一菜系。
打定了主意,王冬跟着一位粤菜师傅学了半年,打下扎实基础功,又拜了其他几位师傅,细细打磨烹饪技能。此后,又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学习了烹饪理论,补足了知识层面上的短板。
学艺的日子充实却也清苦,王冬早出晚归打零工,挣得一些零花钱交了学费,这才换来烹饪厨艺飞速进步。
经过六、七年的磨炼,他对烹饪的理解愈发深入,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菜,“忽然有一天就通了”。
在38岁的时候,王冬对餐饮的感悟达到一个高峰。王冬对钛媒体总结说,中国烹饪最重要的一点是合理搭配调料。“咸为百味首,不管南菜还是北菜,盐、酱油用好了,味道自然就出来了。”
“中国菜,其实就是一种无形的太极。把所有的武功烂熟于心,掌握好基本功,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王冬说。
从4平米“包子铺”到28家连锁店
阳阳品牌已经发展了近二十年,而王冬做餐饮则要追溯到更早的90年代初。
1992年,最早还是一名“厨子”的王冬,开出了第一家饭馆名叫“京城小面王”,主营炸酱面、打卤面。当时,这个60平米的饭馆,“一天能实现1000元流水”,成就了王冬创业的第一桶金。
然而,小面馆的好光景,仅仅持续了半年。不安分的王冬从友人口中得知,凭他的手艺把餐馆开到国外更赚钱。王冬转让了面馆,半年来挣的钱,凑足10万块钱,打包并往国外邮寄了所有的餐饮设备和工具。
不料,一切石沉大海,王冬第一个出国淘金梦就这样夭折了。
但他没有一蹶不振,继续蛰伏在餐饮圈。他在大兴区一家淮扬菜系饭店短暂做了一年大堂经理之后,重新开出一家京城小面王。这一次生意更加火爆,但没有料到的是,由于年轻的王冬不善经营,第二家饭馆再次被欠款拖垮……
但这一次失败,对于王冬十分重要,他从此领悟到了做餐饮的精髓,“要把最好的食材,拿给最好的客人,挣最少的钱,剩下的就交给时间来解答”。
王冬做餐饮,可谓“屡败屡战”。结束了自己“面馆时代”后,他开始转换思路,他观察和审视大众的习惯,发现早点和快餐可能是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
早点,作为忙碌一天的开端,不占用太多时间、更追求便捷和健康,事实上也是国人最看重的一餐。
经过实地考察,1995年,他在大兴区星城商厦租了一间4平米的小店,卖包子、盒饭、肉夹馍三种特色快餐。
“肉夹馍一天能卖出500多个,2元一个的炸春卷,一天能卖出两千多个,一年能挣100万。”王冬向钛媒体回忆道。
彼时,中国餐饮业的连锁思维刚刚萌芽,全聚德提出特许经营思路,宣称要打造中国的麦当劳。这让王冬意识到,想要做大做强,必须要扩大现有店面规模。
三年之后,王冬将星城商厦约500平米的美食广场店面重新装修,做成了“阳阳小吃城”,分布有10多个档口,经营南北各类小吃。价格实惠、口感优质,生意好得不得了。
在采访中,回顾起自己创业的小吃城,王冬端起一杯茶一饮而尽,他对当年的创业有了新的感悟。“当年做的阳阳小吃城,就是一个孵化器,孵化了我对快餐的理解,孕育了未来阳阳·中国饭的雏形。”
2000年,家住大兴的王冬注意到,仁和医院看病的患者及附近的居民,吃饭难成了问题。
凭借极高的商业敏锐度,他酝酿出一个想法,之后果断行动。
当年4月,阳阳第一家连锁经营性质的快餐店就在医院附近落成,经营盖饭、粥类、小吃、面条、包子、馄饨等60多个品种,覆盖早、中、晚餐三个用餐时段。最具特色的是,它抛弃了传统快餐蒸煮袋形式,坚持现场制作,保证了最好的口感。
阳阳·中国饭(仁和店)
阳阳的事业刚刚开创,就遇到了难题。
2003年的非典,给刚开业的阳阳新店带来了一场“危机”。“4月8号开业,十几号非典就来了,一个团队都傻了。”非典突然来袭,卫生和健康成为民众最关心的问题。王冬早年耳濡目染美学根基,在此时派上了用场。
阳阳采用的明档厨房,成了非典时期的优势,顾客隔着玻璃就能看到食物制作过程,给顾客带来极大的“安全感”;明亮的招牌、温暖的灯光,保证顾客心情愉悦地就餐。为了进一步消除顾虑,王冬要求服务员全部戴上口罩服务顾客。
一系列举措,效果立竿见影,一时之间阳阳门庭若市,在非典期间名声鹊起。
时至今日,王冬都要感谢自己当年在“非典”中没有放弃。阳阳仁和店的经营模式,为此后阳阳连锁品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至今整个阳阳体系还是沿用这家店的模式,包括菜品也是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
阳阳开出几家分店之后,王冬认识到,想要扩大经营规模,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将生产工艺集约化,这就需要自建集散中心及生产基地。王冬把赚来的钱继续投入,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完成投产,阳阳由此迈上新台阶。
阳阳餐饮总部生产基地工作间
时至今日,阳阳在北京市场的连锁店达到28家,每日客流量达3万。此外,阳阳也在海外新西兰建有店面,王冬的事业版图逐年扩大。
到2018年,王冬又干了两件大事,与时俱进。
第一,阳阳将“经典酱肉包”确立为核心招牌产品,企业全面展开与首都第二国际机场、盒马、万达、央企中心食堂、社区便民店等新渠道合作计划,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
第二,耗费巨资建立起现代化供应链系统,后端总部的供应链与前端的收银系统打通,极大提升了运营效率。阳阳品牌负责人杜妮娜对此印象深刻,“打个比方,前端卖了50屉包子,由收银系统导入后台供应链系统,可自动计算出需要多少原材料,总部根据这一数据进行精准、高效地匹配,从而将库存积压降至最低,有效保证食材的新鲜度。”
在移动互联网洪流之中,以美团、饿了么为首的外卖模式兴起,首先席卷的就是快餐行业。
快餐行业和外卖生意经历了一场博弈和“互利”的过程,阳阳·中国饭也不例外。
王冬起初不接受外卖,认为外卖方式会“破坏饭菜口感、毁了中国人的胃”,但最终,他说服自己决定尝试和新事物融合——做出这个决定,对于那个执着甚至有些固执的王冬,并不容易。
“外卖是时代的产物,阳阳抵抗不了。但(即便是做外卖),也只能按我们的方式来经营。”
阳阳的对策是,成立了外卖炒菜团队,现场烹饪出食,保证良好口感,因此销量一样漂亮。截止2019年8月,阳阳·中国饭完成了“430万份”的业绩,被誉为北京区域的“盖饭王”,在大兴区及全北京市的评选中也获得第一。
尊重传统,才能理解“中国菜”
品牌更迭极快的餐饮市场和中国人的胃,过去十年间都发生了巨大变革。
从80 年代起,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品牌随着开放政策进入中国,风靡一时。如今,那些曾经让人趋之若鹜的西式快餐,早已开始走下坡路。
在王冬看来,中国人的胃,已经回归到对油条和豆浆的热爱,随着餐饮消费升级,健康、营养成为大众的新需求。然而,目前市场上的中式快餐,经历了“盲目跟风”的二十多年,到现在依然走不出困境。
对于这些现状,王冬有太多的“看不惯”。
首先,大多数快餐品牌经营者过于求快,却忽视了菜品质量,根本上就是背离了中国烹饪原理。
“譬如说,一些便利店卖的快餐,早上淀粉勾芡完,直到中午才做出来供顾客食用,食材之间达到一个临界值,就会起化学反应。” 此时的王冬,敢言敢语。
更有的中式快餐,为了刺激大众消费推出的所谓菜品创新,也背离了原本的“中国味”。
王冬认为,“我们中国人就应该吃中国人自己的东西,要理解自己传统的东西,做中国菜,意境可以变,但你不能做味道的改变。宫保鸡丁就是宫保鸡丁,你就得拿鸡丁做,你不能拿豆腐做。”
辰智餐饮大数据显示,在餐饮业高速发展的2018年度,截止第三季度市场上有745.5万家餐饮品牌,其中,中式快餐占到44.8%。
但这些中式快餐品牌鱼龙混杂,认为“门槛低”而加入餐饮行业的创业者不在少数。
王冬认为,中式快餐做不好,根本原因是对中国菜没有敬畏。
“如果你真把它当成一个职业,就要尊重它。大伙儿要是为了挣钱才来干(餐饮),谁也到不了今天的规模。只有把它当成毕生的事业之后,你才能更爱这个行业。” 王冬告诉钛媒体。他创办阳阳,不仅是一份终身事业,更代表了他多年对于发扬“中国菜”的坚持。
“可以说,自从有了火就有了烹饪艺术。”王冬告诉钛媒体,在他看来,烹饪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琴棋书画没有本质的区分。
“我们把做菜这件事当成中国传统文化来传承,才敢说真正的理解烹饪、理解中国菜是什么东西,坚持我们的初心。”
几年前,王冬在一次日本考察中再次印证了自己的坚持:为何日本的寿司在全世界都很有名气?
“他们就是精益求精,尊重自己的烹饪传统。”
再回到中国人的习惯,“早餐一碗小米粥,两个包子,吃完能暖和一天,而吃冷汉堡、冷三明治这种快餐,中国人的胃根本受不了。”因此,王冬认为,做中国烹饪必须要发扬中国自己的民族特色,并传承下去。
王冬的使命感在于,能不能做好中国菜,关乎于国人的“文化自信”。
2010年,“阳阳小吃”更名为“阳阳·中国饭”,王冬在当时提出了一个口号:做“有锅气”的中国快餐品牌。
所谓“锅气”,就是放在锅里的食材,通过火和铁产生的温度烹饪而熟,热气腾腾的,放到嘴里吃都是烫香的。
这就是王冬理解的中国特色。
这份对于传统烹饪文化的传承之心,让阳阳的品牌印记更为鲜明,“这是阳阳得以立身的根本。”
家住大兴区黄村镇的安师傅,全家人吃阳阳早餐吃了快20年,他用两个字形容这家快餐店带给他的味觉感受:地道。
今年10月,阳阳·中国饭的大兴新机场分店开业,坚持同城同价同质。王冬坦言:“我们把最好的国粹,用最低的价格卖给顾客,就是在用实际行动肩负起中国烹饪的传承重任。”
阳阳·中国饭入驻大兴国际机场
创业多年,王冬却对于市场化资本保持谨慎的态度,“阳阳不融资、不上市,控制好店面经营即可。融资都有对赌协议,不利于阳阳可持续发展”。
在阳阳之后,王冬又先后创办了藏素和善膳两个中国菜品牌。在王冬的规划中,前者定位是“中国菜的顶级”,主要开发中国融合菜,后者则定位为“家庭菜的顶级”。至此,王冬和他的餐饮事业三大产品线逐渐清晰。
对于新品牌,王冬的策略是专注经营一家店,暂时不打算扩张。创业维艰,王冬为何要再做新品牌,再次创业?
“想要挑战一下我自己的烹饪极限。”
说到激动处,王冬又补充说,“大家伙都说’王总只能卖包子’。我想说的是,我做精品菜一样能成!”
餐饮对于王冬而言是毕生事业,理应生生不息,正如他在回答钛媒体问题“您当初拜师学艺一共学了几年”时,脱口而出“至今仍在学艺”。(本文首发钛媒体,采访、整理/贾博鑫,作者/贾博鑫,编辑/葱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