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玩实验室作品
在昨天的微博热搜上
蛋蛋姐看到这么一条消息
一生只认识五个字,却是荣誉院士
荣誉院士?
一生只认识五个字?
在蛋蛋姐的记忆里
连院士都很少上热搜
更别提什么
一生只认识五个字的荣誉院士了
好奇心驱使我
看看这人是什么来头
结果让我大跌眼镜
她人称“三嫂”
在香港大学做了44年
助理厨师和保洁员
82岁那年却被评为
香港大学荣誉院士
就在11月25日
90岁的她去世了
按照常理来讲
一个保洁员去世有什么稀奇的
只是
香港各界人士都在追念她
香港媒体刊文悼念:
港大校长马斐森说:
她为港大留下了光辉传承
香港大学甚至特地为她
更新了官网主页:
永远怀念您“三嫂”
在官网上还有一个42秒的短片
回放了三嫂在港大的点点滴滴
那么,三嫂到底是谁呢?
她凭什么做荣誉院士?
三嫂,原名袁苏妹
这个出生于广东东莞的奶奶
没有上过一天学
只会写自己的名字
二战时为躲避战火
跟丈夫一起去了香港
1957年
他又跟随丈夫一起进入港大
自此就再也没有离开
从29岁到73岁
在港大44年
三嫂没有干过什么
轰轰烈烈的事情
只是做了个助理厨师
后来因为健康问题
甚至连助理厨师都做不了
可是,这样一个人
又凭什么让人们记住呢
今年已经77岁的梁乃鹏还记得
当年每逢考试
总是“半夜刨书”
三嫂会给他煲一罐莲子鸡汤补脑
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人
回忆起三嫂的手艺
激动得像个孩子::
你知道吗?
大西米红豆沙里面的西米,
直径足有1厘米,
好大一颗!
许多学生都体会过
三嫂带给他们的温暖
只是他们不知道
在那个没有高压锅的年代
为了把那么大的西米煮软
三嫂要一直站在灶台前
足足两个小时
为了让红豆沙的味道最好
三嫂每次都会找来
最新鲜的椰汁
为了让马豆糕有嚼劲
三嫂要用慢火煲1小时
期间要不停地搅拌
而对于生了病的孩子
三嫂就更是照顾有加
她会特意出去给他们抓药
已经毕业22年的律师陈向荣回忆
那年期末考试
他高烧不退
三嫂花了好几个小时
给他煎凉茶
他第一次体会到
什么叫“茶到病除”
许多远离父母亲人
到港大求学的学生
在最脆弱的时候
都得到过三嫂这样的照顾
然而三嫂永远都是
自己负担车费
自己承担药钱
从来没有向学生收过一分钱
很多已经毕业多年
如今两鬓斑白的学生
回忆起三嫂
无一不是生活的细枝末节
又无一不深情款款:
三嫂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
而三嫂也说:
我当他们个个都是我的孩子
有什么头晕生病当然要好好照顾
的确,他们对她的信任
也像妈妈
男孩子不知道如何讨女友欢心
会找三嫂
女孩子被男友惹得不开心了
会找三嫂
三嫂会笑着告诉他们:
相聚不容易,珍惜眼前人
就连大学堂球队的比赛结果
三嫂也常常第一个知道
等待那群孩子的
永远是三嫂最拿手的菜远牛河
又或马豆糕
然而
除了是学校的助理厨师
三嫂还是5个孩子的妈妈
即使她在学校拼命干活
家里的生活还是十分拮据
她给学校采购的时候
甚至舍不得花钱坐巴士
那么矮矮小小的她
常常会一个人提着40只鸡
一路从街市走回山上的大学堂
家里的重担要担着
学生的心要操着
或许三嫂真的太累了
上个世纪70年代
三嫂病倒了
她的心脏装上了起搏器
她不得不离开她心爱的食堂
转向了保洁工作
只是
三嫂爱着这群孩子的心
依然没有变
她换了一种方式
来爱这群孩子
男生们总是在食堂开派对
常常要到凌晨两三点
那本该是三嫂的休息时间
然而三嫂总是要等到派对结束
看着他们欢快离去的背影
再默默清理那些
剩下的零食、污渍和啤酒
第二天,又给他们一个干净的食堂
三嫂就那么默默地
一直干到退休的那一年
然而他心里依然放不下那些孩子
她每年都会回去
给学生们制作“宿舍之血”
其实,也就是用
生抽、老抽、番茄酱
豉汁、胡椒粉、辣椒酱
制成的“饮料”
然而,所有的学生都说:
除了三嫂
没有人调得出那么正宗的味道
而学生们也默默地感动着
从来没摸过教材的三嫂
怎么也不会想到
她会被编进大学堂迎新教材
在新生必学的宿舍之歌里
学生们这样唱道:
大学堂有三宝
旋转铜梯、四不像雕塑和三嫂
然而,仅凭这首歌
似乎根本不足以表达
大家对三嫂的爱
旧生会一次次向学校提议
要颁给三嫂荣誉院士头衔
这项荣誉向来都是颁给社会名流的
三嫂一个保洁员
又算什么呢
然而他们坚决不放弃
2009年,他们再次提名
所有人没想到的是
三嫂全票通过
这是自1995年以来
香港大学第一次
把这一奖项颁给基层员工
颁给三嫂这个“平民”院士
那一天
与她同台领奖的
是汇丰银行曾经的行政总裁柯清辉
是香港富豪李兆基的长子李家杰
是曾获铜紫荆星章的资深大律师郭庆伟
而三嫂的学历:
没读过小学
工作经历:
从29岁到73岁
在香港大学的大学堂宿舍
先后担任助理厨师和宿舍服务员等职
然而,那一天
在众多名流聚集的典礼上
三嫂被安排压轴出场
没有任何人觉得有丝毫违和
讲台上的三嫂
穿着学生们资助定制的紫红长衫
她颤抖着双手接过证书
站在她身后的
是曾经的港大学子们
如今的他们
一个个已经是香港政商两界名流
然而他们全然不顾形象
兴奋地跳起来
为三嫂欢呼尖叫
仿佛比他们自己拿了荣誉还要高兴
工作人员甚至不得不走过去
打断他们:
不要太激动,保持安静
港大的这场典礼
历来都是全英文进行
然而为了三嫂
他们破天荒的用了中文
港大给三嫂的颁奖词
这么写道:
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学生的生命
是港大的灵魂
是当之无愧的香港大学之宝
典礼结束后
学生们为三嫂摆了30桌酒席
300多个毕业多年的学生
赶到现场为三嫂庆贺
有人问三嫂
怎么能跟学生相处的这么好
三嫂说:
就是拎出个心来对人
的确
面对这些已经毕业几十年
甚至头发都白了的学生
三嫂居然记得
他们每个人的名字
甚至是他们历任女友的名字
她还特地自制了300多张感谢卡
上面打印着:
读书口既,学业进步
做生意口既,生意兴隆
揸车、坐车口既,出入平安
。。。
这还不够
这个只会写自己名字的三嫂
花了整整两天时间
学会了“三嫂”两个字
在三百多张感谢卡上
三嫂一一认真签上
三嫂说
她最怕的事
是自己哪天老年痴呆了
会忘了他们的名字
第二天
香港几乎所有的报纸上
都报道了三嫂的事迹
大家热切地赞扬着三嫂
不断地引用着那句:
大学堂有三宝:
铜梯、四不像和三嫂
三个宝贝搬不动,移不走
三嫂永远是大学堂之宝
亦是香港大学之宝
只是
三嫂真的再也不会
忘记他们的名字了
就在上个月
这个香港大学的宝贝
这位被许多人称为妈妈的人
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网友们纷纷留言悼念
我想,很多年以后
人们一定还会想起三嫂
会想起她的马豆糕
她的大西米红豆沙
她的“宿舍之血”
她茶到病除的凉茶
。。。
会想起在人生的低谷
三嫂讲给他们的那些
不华丽却最本真的道理
那是人生艰难时的力量
是照亮前行道路的生命之光
蛋蛋姐想起了自己本科的时候
入学前半年
没有和宿舍楼里的阿姨
说过一句话
然而有一天路过的时候
她居然叫住了我的名字
还说出了我的宿舍号
她说她记得这栋楼每个人的名字
着实是让我吃了一惊
后来有一年冬天
一直在忙一个项目
每天回宿舍的时候
都已经熄了灯
在门口不好意思地喊着阿姨
那栋漆黑的小屋里
突然亮起一盏灯
阿姨披着衣服走出来
嘴里嘟囔着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手上却慢慢地开了门
跟阿姨讲明了情况
阿姨叮嘱着要注意身体
然后叹了口气说:
以后门给你留着
你会来的时候记得锁上
要为这么多同学的安全负责啊
当时感动地眼泪差点没掉下来
后来大四那年
我没有在学校
阿姨还特地跑去问我室友
问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儿
所以休学了
但其实我只是去实习而已
那种你身在远方
却被人默默惦念的感觉
真的很好
后来回学校毕业答辩的时候
我特地买了水果去找阿姨
两个人聊了很久
阿姨一边问这一年的生活
一边说着一些祝福的话
那种发自内心的真诚
真得无论如何都掩饰不了
我想我们很多人
在大学的时候
或许是跟宿管阿姨
又或许是食堂师傅
再或者是保安大叔
都或多或少
会有那么一段
在那时看来没有什么
后来回想起来
却被默默感动的经历
他们的确不伟大
但却以自己平凡的生命
用他们所特有的方式
悄悄地温暖着少不更事的我们
他们把那份爱
凝成一束光
透进我们生命的缝隙里
而在这个世界上
又哪里有什么卑微的工作
哪里有什么卑微的生命呢
给我们送快递的小哥
递上热腾腾外卖的配送员
给家里装修的工人
每天在我们上班前
已经清扫完街道的清洁工
建造高楼大厦的农民工师傅
。。。
办公室的白领
敲代码的程序员
西装革履的金融人士
。。。
我们所有人
都不过是在那个
或许看起来平凡
又或许看起来光鲜的岗位上
在我们所生活的
这个最美的世界里
肆意绽放着
自己此生仅有一次的生命
有人说
万物皆有裂痕
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也许在你不知道的时候
你已经成为了
照进别人生命裂隙的那束光
酷玩实验室(ID:coolla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