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屠呦呦再获大奖的消息登上热搜。
10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2019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赤道几内亚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获奖名单,屠呦呦名列其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示,屠呦呦的获奖原因是,她在寄生虫疾病(疟疾)方面的研究成果。
这已经不是屠呦呦第一次进入大众和媒体视野:
2011年,获得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拉斯克奖”。
2015年,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今年1月,英国BBC新闻网的“偶像”栏目发起“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的评选。在“科学家篇”最终名单里,屠呦呦与居里夫人、爱因斯坦、艾伦·图灵一起入选。
BBC给出了屠呦呦入选三大理由:“艰难时刻仍秉持科学理想”、“砥砺前行亦不忘回望过去”、“她的成就跨越东西”。
对于现在的中国年轻人来说,“疟疾”一词似乎比较陌生。几十年前,疟疾的阴影也曾笼罩中国,大家“谈疟色变”。
但经过长期的相关工作,中国在2017年已经首次实现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即将成为全面消除疟疾的国家。
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有关于疟疾流行的记载。
在过去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中,疟疾一直是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威胁,世界各国的同胞做了大量的研究与尝试,想办法与其对抗。
受当地公共卫生体系和基础设施的限制,许多非洲国家的疟疾控制仍然面临严峻挑战。
世界卫生组织的公告显示,他们推荐把基于屠呦呦团队发现的全新抗疟疾药物青蒿素的复合疗法作为一线抗疟治疗方案,
使非洲疟疾致死率下降了66%,5岁以下儿童患疟疾死亡率下降71%,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2:
在老师、同学和同事的眼中,屠呦呦一直是个低调、勤奋的人,她的性格冷静、克制,喜欢独处,仿佛为科研而生。
热闹的社交场合里几乎看不到她的身影,大部分时间,她不是在图书馆里读书、查资料,就是在实验室里埋头搞科研。
屠呦呦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生药学专业,师从于为中国生药学奠定重要基础的楼之岑教授。
该专业的主要方向是对天然药物进行分类、鉴定和开发,需要用到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等知识。
1959年,工作4年后的屠呦呦参加了卫生部中医研究院“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为后来的中医药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她还深入药材公司,向老药师学习、请教中药鉴别和炮制技术,将一个个“土法子”整理记录,铭记在心。
所以,即便后来被别人称作“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位、无留洋背景、无院士头衔),也丝毫不能妨碍她在人类科学史上大放异彩。
所有耀眼成绩的取得,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来自于长年累月的坚持不懈、脚踏实地的点滴积累。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在进行抗疟研究之前,屠呦呦其他的研究成果已经在业内激起小小浪花。1969年,她临危受命,被选为抗疟研究小组课题组长。
这一次,屠呦呦依然没有辜负大家的希望,作为牵头人,她先是用两个月,系统收集、翻阅和整理历代医籍、草本,走访名老中医。
在2000余方药的基础上,她编写了一本以640种药物为主要内容的《抗疟单验方集》。
之后两年多时间里,屠呦呦和团队对几百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夜以继日,不知疲倦。
遇到过瓶颈,也取得过突破,历经了380多次失败,反复修改方案,一次次从头再来。
为保证研究顺利推进,屠呦呦只能把大女儿送去全托班,小女儿则被送回宁波老家,由老人照料。
后来,屠呦呦的小女儿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那时候,我就不能理解他们为了科学为了事业能舍弃自己的家庭,连孩子都不要。”
1971年,对鼠疟原虫抑制率达到100%的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终于被成功发掘。
在由动物试验转向临床试验阶段,不能确保青蒿素对人是否无毒的情况下,屠呦呦亲自带头试药。
在之后的数年中,屠呦呦和团队又对这一研究进行着持续不断的精进…
3:
2015年,在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上,屠呦呦说:“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
屠呦呦拿到的诺贝尔奖金是46万美元,折合成人民币300多万元,她将其中100万捐给了北京大学医学部,100万捐给了中国中医科学院。
获奖后,面对媒体铺天盖地的采访邀约,屠呦呦基本都拒绝了。她以80多岁的高龄,继续回到实验室,投入到新的研究中。
就在今年的6月17日,“屠呦呦团队青蒿素新突破”的消息登上热搜,她的团队提出了应对“青蒿素抗药性”的治疗方案,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等方面也取得新进展。
面对现在接踵而至的荣誉,屠呦呦依然表现出超乎常人的淡然和冷静。她说:总结这么多年来的工作,我觉得科学要实事求是,不是为了争名争利。
老子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道: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屠呦呦不仅是一位令人仰止的科学家,她60多载的科研之路,正是在以身践行着上述的中国古训。
淡泊名利,不为外物所乱,不忘初心,为自己所爱的事业,几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坚守、坚定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