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看了钟南山家族三代,才知道家风对一个人有...

文 ▏木舒

这几天在网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三山齐聚克难关。”

可想而知,在疫情面前,钟南山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大家心中的“支柱”。

2003年,非典,67岁的他在第一线。那时他说:把病情最严重的病人都送到我这来。

2020年,新冠病毒,84岁的他还在第一线。他劝所有人不要去武汉,不要出门,可84岁的他逆行去了武汉。

2003年,在很多权威人士判定“病原基本可确定为衣原体”,建议使用抗生素治疗时,他多次反对:病原不是衣原体,不能使用抗生素。

2020年,当未知病毒在隐瞒中蔓延,不敢说不能说时,他直接站出来确定:“新冠病毒可以人传人”。

前几天看了他一段采访,在最后他眼含热泪,声音难掩哽咽:“昨天晚上我学生给我了一条讯息,武汉街道上很多人唱起国歌。这个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大家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

这段时间,从他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医学专家的专业性,还有身为一名中国人的民族责任感。

他敢说,也敢做。

在看了他的家族才知道,每一个人物的性格,都能从背后的家庭上找到答案。

家风对一个人,真的很重要。

01:

钟南山出生于一个医学世家,他的父亲名叫钟世藩。

1901年,钟世藩出生,但年幼之时父母就双亡,他从小跟着叔叔生活,就这样,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他努力学习,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北京协和医学院。

从协和毕业后,钟世藩又赴美深造,取得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钟世藩(右二)1930年的协和毕业照

那个年代,能进入北京协和医学院难,能从协和毕业难,出国留学更难,但在国外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后,钟世藩毅然决然的选择回国。

1946年,国民政府建设三家中央医院。

其中贵州中央医院迁到广州,成了广州中央医院。那时,他被任为广州中央医院院长兼儿科主任、岭南大学医学院儿科教授。

但随着解放战争的发展,在1948年,还曾发生过一件事。

那时国民党中央卫生署高官曾晚上3次登门,一直动员他们全家一起去台湾。但钟世藩坚决不同意。

而他不仅人留了下来。

在省医档案室至今还保留着一份档案——《1950年中央医院财产移交清册》。

这本长达410页的移交清册,正是钟世藩向军管会移交财产的清册。

里面记载了钟世藩当时移交的文书、信件、图书、房屋、药品、医疗与生活器材、建筑材料等等。

一笔一笔,清清楚楚。

多年后钟南山聊起那时说到:“父亲于1946年从美国毅然回国,就是想干一番事业的。”

留下来之后,到了50年代,钟世藩创办了中山医学院儿科病毒实验室,利用实验室从事病毒研究及培养研究生。

这是全国最早创办的临床病毒实验室之一。而他也是当时中国医学界赫赫有名的“八大金刚”之一。

在科研的同时,钟世藩身为一个儿科医生,对待病人,也尽心尽责。

下了班,他也给孩子看病,有时孩子太小,还会上门出诊。

坚持大查房。认认真真书写每一份病例,即使非医学专业都能“看得懂”。

能少用药就少用药,能用便宜药就不用贵的药。

这给他的儿子钟南山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原来当医生,既能救死扶伤,还能受人尊敬!”

钟世藩对医学的热爱,是认真的,是认真一辈子的。

后来,70多岁的钟世藩,为了把自己几十年来宝贵的临床经验分享给后人,他每天去图书馆,查资料写文字。

因为眼睛出问题视力减退,他就用放大镜看文献,再后来没办法就请人帮助认字。

但即使这样,他还是花了4年时间,捂住一只眼,一点一点艰难的写下了40万字的《儿科疾病鉴别诊断》,而这本书后来因为畅销,被出版了6次。

而他拿到了1500元稿费,700元他给了帮他抄书的温医生,自己又出钱买了40多本,送给亲戚朋友。

钟南山说:“父亲就是这样,他对事业有着执著的追求,总是希望别人过得更好。”

而我想,这或许就是一个真爱科研的人,最无私的人生追求吧?

不被金钱、名利所绑架,只要能为人类创造点东西,那就没有白活。

而这种大无私的奉献精神,也影响了钟南山,成就了现在的钟南山。

都说孩子其实生下来是一张白纸,未来就是一个家庭合作推出的作品。

有的时候父母真的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无论好坏,到最后,我们的性格、三观、习惯中总会多少长成了和父母相似的模样。

而这或许告诉了所有家长:不要自己碌碌无为荒唐度日,还绑架着孩子必须功成名就。

想要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自己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02:

钟南山的父亲很优秀,钟南山的母亲也是一样。

钟南山的母亲廖月琴,出生于鼓浪屿有名的廖家。

这个廖家,算得上是英才辈出,廖月琴所属的这一系,几乎全是国内知名的医学专家。

而廖月琴本人,毕业于协和医科大学的高级护理专业。

后来她曾担任现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是广东省肿瘤医院的创始人。还曾被派到美国波士顿学习高级护理。

回忆起母亲,钟南山提起了几件小事。

其实钟南山在读小学的时候成绩不好,经常逃学,还留过两次级。

“五年级时有一次考试我偶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妈妈知道了很高兴,她对我说:南山,你还是行的啊!”

“那时我觉得妈妈一下子把我的一个亮点找了出来,我有了自尊心,觉得有人赞美我,从那时起我就开始认真读书了。”

想想有的时候真的是这样,现今很多家长信奉着“挫折教育”,永远都在挑孩子的不好。

她们自以为用“激将法”,能激励着自己的孩子更加的努力,可殊不知,不断的否定可能成为困死孩子的魔咒,只会让他自我否定,越来越没自信,充满着戾气,最终情绪崩溃。

有的时候父母的鼓励和认证,会给孩子带来莫大的鼓励。

而除了鼓励之外,廖月琴还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

小的时候,他看到别的孩子有自行车,非常羡慕。小学六年级时,妈妈对他说:"你要是小学毕业能考到前5名,我就奖你一辆自行车!"

1949年,他在岭南大学附小读书,因故不举行毕业考试。后来,学校根据平时的成绩发了一份成绩单,他排在第二名。

但他当时不敢说,因为妈妈说的是考试,这次严格算起来不算是考试。而且,那一年因为通货膨胀,家里生活的很困难。

可他没想到,自己没提起,妈妈依旧给他买了辆自行车。

后来钟南山说:“从那时起,我就记住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只要你答应的事,就一定要做到,这就是妈妈教给我的。我现在对我的孩子、对我的研究生也是这样,要么不答应,答应了我就一定要做到。”

还有一件事。

钟南山考上北京医学院后,他以前的一位同学考上了北大物理,因为没钱,坐不起火车,找他借钱。

那时他家的条件已经很困难了,但在出发前,妈妈还是凑了20元给了他,让他借给同学。那时的20元,已经算很多钱了。

那一次事,让钟南山深有感触:

“我到现在我还记得这件事。”

“我觉得,在治学严谨上,我受的是父亲的影响,但我对人的同情心是从妈妈那里学来的,我到现在还记得妈妈是怎么对待其他有困难的人的。”

03:

好的家风成就了钟南山,让钟南山也成为了一名严谨但又不失温暖的医生。

19岁的钟南山,受父母影响,考入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

但上了大学之后,钟南山在体育上,算得上是大放异彩。

游泳、田径、篮球等等,他都很喜欢。1959年,还在首届全运会上夺得了400米栏的冠军。当时,北京体校还曾对他发出了邀请,但最终他还是没去。

但这么多年,钟南山对体育的热爱从没停止过。

现在他80多岁了,篮球、跑步、撸铁、游泳......这些成为了他“年轻的秘诀”

而或许也是因为对体育的热爱,让他认识了妻子李少芬。

李少芬是我国第一代女篮国手,也是第一代北京女篮主力。38岁退役后,又担任广东女篮教练、广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篮协副主席等职务。

从北京医学院毕业后,他留校任教了。后来,他曾因为WG被发去做锅炉工,回来之后,去了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工作。

1978年,他获得赴英国爱丁堡大学深造的机会。在那里,他对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研究取得了6项重要成果,完成了7篇学术论文。爱丁堡大学还极力挽留他留下来工作。

但和当初他的父亲一样,钟南山也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回国。做老师,进入呼研所工作,1996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再后来,就是03年非典时,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那个“硬核”钟南山。

非典时期,钟南山忙的38小时未合眼,发烧到肺炎,在自我推测不是非典后,他在家自我隔离治疗,几天后,肺部阴影消失,又回到了一线。

非典爆发之时,全世界的专家都在关注着,那时很多专家称:病原基本可确定为衣原体,并建议使用抗生素治疗。

就在大家都认为这是一条“对的路子”时,钟南山一直在“反对”:“病原不是衣原体,不能使用抗生素。”

这在那时,就是一种“对抗权威”的行为,但在钟南山看来,这是关乎着人命啊,不能瞻前顾后,走向错误的方向。

当然,最终的结果也证实了他的理论。

而那时,新闻发布会上官 员宣称“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他在后来面对着媒体,直接反驳:“现在病原不知道,怎么预防不清楚,怎么治疗也还没有很好的办法,病情还在传染,怎么能说是控制了?我们顶多叫遏制,不叫控制!连医护人员的防护都还没有到位。”

而到了这次的冠状肺炎,之前其实已经发生大半月,却始终没被揭开遮挡布,钟南山一去当晚就在媒体上公布了“人传人”。

一直以来,他都坚持认为,信息公开是疫情防治中重要的一环:“对疫情发展实情的信息发布越是透明,公众就越是稳定,诚实永远是上策。”

而除了疫情防控、病毒研究之外,钟南山和他的父亲一样,也一直坚持着临床治疗。

每周四下午,只要没有特殊情况,他都会出现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接待病人。

而从他1992年刚到医院时开始,每周三上午,他就会带着学生、护士、医生大查房。

现在,钟南山已经84岁了,却仍在一线。

他透支着身体,开会、研究、为疫情防治尽最大的努力。

就像他的父亲一样。

04:

一代钟世藩

二代钟南

钟家的三代也在严谨的家风中延续着。

钟南山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他们也一样,认真、低调、务实的生活着。

他们的女儿钟帷月,像妈妈,做了一名游泳运动员,1994年打破过短池游泳的世界记录,获得过世界短池锦标赛100米蝶泳冠军。

他们的儿子钟惟德,像爸爸,成了一名泌尿外科的医生。

他现在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而他,也热爱着篮球。

看下来其实总觉得很熟悉。

钟南山这一生,似乎真的活成了他父亲的翻版,用一生去“治病救人”。

而钟惟德,也在继续延续着钟家良好的家风。

钟南山曾提到,钟家的优良传统有两个:

一是要永远有执着的追求

二是办事要严谨要实在

而这我想也该是每个家庭都该学习的。

做父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不需要考试,不需要资格证,也不会下岗。

但是做一个好父母,是一件很难的事,却也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

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也没有完美的家长。

孩子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在改变自己不完美的过程。

而家长的成长,也是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断地反思和改变。

最优秀的家长,永远都是在做孩子的榜样。

想教会孩子什么,首先自己就做到什么。

最优秀的家长,也永远都将双方放在平等的水平线。

不是独裁、控制,而是宽严相济,赏罚分明,有理有度。

对一对父母最大的认证,就是孩子想成为和你一样的人。

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教育,而是家风。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钟南  钟南词条  三代  三代词条  家风  家风词条  家族  家族词条  知道  知道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