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不是罪孽,而是一种不幸,当穷人为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付出“贫穷”的代价之后,他们就已经不欠这社会什么了。
1:
我生活的地方处于中部欠发达地区。近些年,中部地区城乡面貌发生了一些变化,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提升了不少。最明显的感受,就是过年回老家,村里的小汽车比以前多了。尽管年后,汽车都随人们外出务工开回了城里,村子又变得冷清、凄凉,依旧破败不堪,留守的老人和小孩又恢复到孤独、寂寞,但是庆幸的是至少人们的经济条件确实比以前好了。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村民们陆陆续续抛下难以养家糊口的农田,进入沿海发达城市务工。极少数人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运气干出了一番事业,实现了发家致富。但大多数人只能依靠出卖廉价劳动力,赚取为数不多的工资,他们年复一年地辛苦打工、攒钱,艰难地赡养老人、抚养孩子,并经过多年不懈努力终于盖起了楼房。还有一部分人因为年纪大了或者身体有残疾,而无法外出打工,他们只能留在农村艰难挣扎。好在现在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强劲,农业合作社解决了一些老弱病残的就业问题,让他们不至于活得毫无尊严。
其实,大多数农民和城市底层群众的生活是非常脆弱的,他们只要娶一个媳妇,或者在城里买一间百余平方米的房子,就有可能倾家荡产。更别说家庭中的任何一员一旦不幸患上重大疾病,那简直就是灭顶之灾。
很多人经常说,贫穷的人之所以贫穷,是懒惰、不努力造成的,因为自己不努力、不争气,赚不到足够多的钱,所以买不起房子、娶不起老婆、治不病也怪不得谁。这样说未免过于残忍。懒惰、不努力的人确实存在,但我认为那是极少数。背负着生存压力的人,谁没有努力过?那些依靠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人只是百里挑一的佼佼者,其余的大多数人却没有那么幸运,他们一辈子非常努力却依然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2:
我觉得,不能把贫穷的原因全部归结为穷人自身的问题。当然,穷人自身的确是有问题,但社会环境也难推其责。
首先,人的心智水平有差异。每个人的心智水平各不相同,而心智水平的差异会给每个人的一生带来无法估计的价值差异。有的人天生聪慧,即使读书少、受教育程度很低,也能够凭借自身聪明才智迅速致富;有的人天资平平,读的书几倍于聪明人,付出的努力也几倍于聪明人,却始终赶不上聪明人,甚至一直处于贫困当中无法自拔。更要命的是,当他们发觉通过努力读书学习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时,便萌生了“读书无用”的思想。看到几个没读书的人暴富就认为“读书无用”,这是认知能力的欠缺。其实富人并不是不读书,他们可能是没有机会读书而已,一旦有机会,他们会如饥似渴地读书,所以很多企业家创业成功后主动到高校学习深造。他们的天赋加上努力,让穷人更加望尘莫及。
其次,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不平等。就拿义务教育来说,从小学开始,户籍以及家庭财产状况就决定了一个人将受到什么样的教育。比如一个家庭条件一般的农村孩子,父母在外地打工,他在农村小学上学。因为城乡教育资源的严重失调,他无法享受到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又因为他的父母暂时无力购买打工地或者家乡县城里的房子(县城学校要持有县城房产证才能就读),他无法获得城里孩子一样的受教育机会。
无奈之下,那就安心在农村小学好好读吧。可是,农村小学教育是什么样的状况呢。就我所了解,农村教师其实大多无心留在农村教书,师范学校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被分配到农村小学,待个一两年甚至几个月就跑回城里了,剩下的都是些快退休的老教师,而这些老教师往往是没受过正规教育和培训的,他们看鸭子似的管教孩子,上课期间也不忘摸几把麻将。很多农村贫苦孩子就是在这样的学校教育环境下成长,加上家庭教育的缺失,他们早早地走上了社会,要么凭借聪明才智自学成才,拼出一番事业,要么从事低端的、出卖劳力的工作,从此淹没在庸碌无为的人群中。而条件稍好的农村家庭可以选择在城里购买房产,这样,孩子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进入城里的好学校接受良好的教育,从而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再次,阶级壁垒难以突破。哈佛公开课《公平的起点是什么》中指出:“即使是努力本身,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幸运的家庭环境。”家庭在个人的教育、成长、命运以及所能达到的社会地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美国经济学家Clark在他的著作《The Son Also Rises(二代崛起)》里提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及收入与祖辈之间的相关性约为0.75。通俗来说,就是你赚的一块钱里面,有七毛跟你的父辈相关。
而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只能靠自己,如果没有天分的话,那么光是活下来就得倾尽全力。因为缺钱,他们不得不住在农村或离城市偏远的地方,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在路上,所以用于提升自我的时间越来越少;为了应付房租和生活成本,他们得不承担更多工作或兼职,从而渐渐沦为一个工作机器,疲于生存,根本没有时间思考生活与未来。于是,他们陷入恶性循环,始终处于社会分工的金字塔底端。而且穷人承担风险的能力很差,导致穷人往往无法获得更高的收益率,而这必然会使穷人在社会财富竞赛中被富人甩得更远。
3:
一个人从他沦为社会底层的那一刻,绝大多数时候,他在做的事、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用双手紧紧抠在这个极速向前的社会的一个小小的凸起上,保证自己不被甩开太远。至于追,至于翻身,说真的,仅凭一句“努力”是很难实现的。
当我们向那些通过自身努力而脱离社会底层的人投以敬佩的目光时,千万不要鄙视那些正低头“承受”的人,哪怕他们的未来一眼就能看穿,也请别挥舞着“不努力”的大棒去敲打他们。因为贫穷不是罪孽,而是一种不幸,当穷人为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付出“贫穷”的代价之后,他们就已经不欠这社会什么了。
况且,从世界的角度看,穷人是社会的基础,这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尤为明显。比如当今的中国社会正在形成“土字型社会结构”,社会下层比例、数量巨大,工人、农民、农民工占据了社会群体的主要比例,中产明显缺失。巨大的底层群体的衣食住行,以及他们的种种活动,培养了社会的庞大需求。他们并不只是劳动力,还是消费者,是富人财富的源泉。
同时,穷人是永远的弱者,而提升弱者的地位是人类文明得以生生不息的基础,也是人类世界区别于动物世界的表现。但是人性又决定了富人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并不会停下来等穷人。所以,无论是谁,都得撒开腿快跑!
(作者:芗柏 公号:xiangbai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