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上白鹤(富书专栏作者)
01:
小青,我于昨晚(农历八月十五)走了,走时心如止水。这世道无论达官贵人与无名小卒均相互尔虞我诈令人可怕,好在这大千世界很公正,人,都是匆匆过客,无一幸免。
当你接到通知来办丧事,首先将床头柜中钥匙放在身上,再让小根放水拖干净地面浮灰(不能扫),而后用湿抹布擦去桌椅凳上的灰尘,开窗通风才不会染病。
最后再打开橱柜和抽屉整理东西。
遗体速火化,一切从俭。
这是一封81岁独居老人的遗书,字体娟秀,读来令人辛酸不已。遗体两个月后才被人发现。
12月25日,各大报纸都发了这个新闻:2017年12月21日,南京六合区一栋老居民小区里,有邻居闻到对面屋子传来一股异味。
邻居立即反映给社区。社区工作人员赶到后敲门无人应答遂报警。警方赶到现场,打开三道房门后发现老人已经死亡。
遗书用夹子夹在墙上。
这名独居的81岁老太,疑为在10月5日死亡,至被发现时已过去2个多月。
警方辗转联系到老人在外地的儿子,儿子才赶回来处理丧事。
顿时,网上唏嘘一片,老人为什么会写下这样一份遗书后离去?从遗书里我们看懂了什么?
我们看懂了老人的绝望。
老人已经81岁,理应是享受天伦之乐颐养天年之时,可她至死都孤独一人。
他的儿子理应照顾母亲,不管有多忙,路有多远。从遗书中的“浮灰”我们可以读懂,老人知道自己死后,她的儿子一定会过好长一段时间后才会知晓。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儿子好久没有跟老母亲联系了,不仅仅是死后的两个月,以前应该已经有一年半载不联系了吧。
长期不联系,使老母亲的心彻底绝望了,原本她也想和儿子孙辈一起其乐融融啊。
我们读懂了老人的从容。
在经历了八十一载人世间的风雨沧桑后,她已经看透了人生。
觉得人生只不过是这样一场旅途,而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最后都殊途同归,于是她心止如水,从容面对死亡。
我们读懂了老人的宽容。
遗书中她并没有片言只语对儿子的埋怨,相反,为儿子考虑,让儿子到来时先不要扫,而是先用水来拖地上的浮灰,再用湿抹布擦桌椅凳。
这样的用意是长时间没人来,她的遗体会腐烂发臭,如果贸然扫地会使儿子传染。真是个有大爱的老人。
我们读懂了儿子的不孝。
无论有多忙,无论有多远,母亲总要赡养总要照顾,没能亲自前来照顾,也总得找个人照顾。
做不到每天联系问候,每周甚至每月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总可以吧,可是,什么都没有。生而为人子女,却不尽孝道,何其悲哀。
遗书字字句句拷问他的良心:他将如何面对自己的后辈?他为自己后辈做出了怎样的示范?他也会老去,他将选择怎样地老去?
我们读懂了邻里社区的冷漠。
老人长达两个多月不出门,邻居不知道,社区也不清楚。
只有当臭味散发出来时才想到老人已经太久没出门了。由此可见我们的邻里关系是多么疏远,社区服务是多么差强人意。
这份沉甸甸的遗书不仅是这位老人的养老之痛,也是全中国所有老人的心头之痛。
孟子说: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 ,语人曰:“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是啊,没有赡养好自己的父母,不是做不到,而是不去做。
白天事业忙,晚上娱乐忙,千忙万忙,白发父母不能忘。
02:
近日,天津南开区有一位85岁的独居老人在公交站张贴纸条,寻求收养人。
老人自己已经独自生活33年。他退休金每月有6千,足够他的生活费用,同时身体很壮实。
他希望能找到爱心人士“收养”他。他在纸条上写着:“我不去养老院,我想有个家。”
他没有孩子吗?
不,有,而且有两个。一个儿子和儿媳带着孙子早已移民国外多年,还有一个儿子在当地医院工作,但也很少来看望。他就跟没有儿子一样。
这位85岁高龄的独居老人,缺的不是钱,缺的是一个真正的家,缺的是亲人的温暖。“我想有个家”,呐喊出了多少独居老人绝望的心声。
康德说:“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
可是像这位85岁老人这样的人比比皆是,不但没有自己应有的夜曲,而且还在没有尊严地苟且生活着。这是我们时代的悲剧。
养老问题已经越来越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50后不必多说,60后、70后已经开始面对,就连90后也马上要面临这个问题。我们如何面对养老问题?
目前,我国一般养老的方式无外乎以下几种: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养老院养老。
现在有政府开设的养老院和民办养老院,能够解决一部分老人的养老问题。
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等问题,很多老人不喜欢去养老院养老,还是喜欢呆在家里养老。
这就造成了老人和家人之间的矛盾,从而产生了那么多的独居老人。
03:
养老也需要创新。
前段时间,杭州王阿姨和老伴倡导的抱团养老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杭州王阿姨和老伴住着200多方的三层农家小别墅,有鱼塘、有菜地、有果树,但是子女工作比较忙,平时家里有点冷清。
今年5月,他们两老就联系报社,提出了抱团养老的计划。接下来一个多月,王阿姨夫妇在家接待、面试了20多对夫妻,从中挑选了几对夫妇。
7月3日,三对夫妇入住老两口的农家小别墅里,“抱团养老""的生活正式开始。
后来又陆续入住几对夫妇,现在一共有6对夫妇跟王阿姨夫妇一起居住养老。
他们签订《结伴养老协议书》,按协议居家养老,大家互助互爱,生活和谐。
这里的每个老人都笑容灿烂,房东朱大伯说:“我们大家都过得很开心……我们融合在一起,愉愉快快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这可能是中国首个“抱团养老”的成功案例。
“抱团养老”不仅能够帮老人们解除孤独和寂寞,还因为老人之间年龄、健康各异,可以互相帮助照顾,是一种居家养老的好办法,为子女和社会减轻了压力。
当下社会,跟抱团养老类似的还有旅居养老、互助养老、寄家养老、会所养老、医养结合养老等模式,这些模式将逐渐成为一种新生代的养老潮流。
04:
而我最推崇的则是瑞士的“时间银行”养老模式。
“时间银行”是由瑞士联邦社会保险部开发的一个养老项目,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人们在年轻时可以申请照顾老人,申请者必须身体健康、善于沟通和充满爱心,每天有较多的时间去照顾老人。
其服务时数将会存入社保系统的个人账户内,这个账户就是我们所说的“时间银行”的账户。
等到将来自己老了、病了或需要人照顾时,可以凭手里的“时间银行卡”去“时间银行”支取“时间和时间利息”, “时间银行”会指派义工到医院或家中照顾。
在瑞士,用“时间银行”养老已蔚然成风,许多民众都非常赞成这种养老方式,瑞士政府还专门立法支持“时间银行”养老。
这个方式非常值得我们借鉴推广。
如果养老问题从年轻人就开始未雨绸缪,就会让全社会都来重视养老问题,都来承担起社会责任。毕竟,每个人都会有老去的那一天。
今天的老人就是明天的我们,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善待自己,尊重老人,学会感恩,储存明天的幸福。
敬老爱老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扶老养老传家久,尊老敬老世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