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注意保密了吗?”
近日关于军人私人信息泄露的消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28日以“美军正通过慢跑来暴露敏感和危险的信息”为题报道称,由GPS追踪机构Strava公司发布的软件,利用13万亿个GPS信息通过“照亮”运动地区的方式,勾勒出近两年使用该公司健康服务的2700万用户的日常运动轨迹,而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等战区和沙漠地区,热图几乎全部变暗——除了一些零星活动之外。然而如果放大这些零星活动,就会发现已知美国军事基地以及其他未知或敏感地点的位置和轮廓,“这大概是因为当地美军和其他人员在运动或者工作时正在使用健身追踪器”。
在我国,普通公民的个人信息都是受到严格的保护的,更何况是军人呢。信息网络自诞生以来,以惊人的速度颠覆了我们的传统观念、改变了我们的行为习惯、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如今,越来越多的官兵联通互联网,享受网络带来的各种便利。然而,网络却是把双刃剑,它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小到个人信息泄露,大到网络攻击、网络诈骗、网络恐怖主义等可能给国家安全带来威胁的违法犯罪活动。
对于民众来说,泄露个人信息,可能会被他人利用从事诈骗犯罪活动、推销广告、伪造其他文件证件、盗窃他人网络财产等等;对于军人来说,暴露军人身份信息,可能会使其成为别有用心者的“目标”,造成军事秘密泄露,危害军队建设和军事安全利益。
较之传统的情报收集、侦察、攻击、渗透、策反、窃密、颠覆等活动,通过互联网展开显然要比传统手段更加快捷、廉价、隐蔽和高效。尤其是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产生后,很多有价值的情报都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从海量的网络数据中一一淘出,甚至个体信息的泄露都可能对国家安全、国防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让人防不胜防。
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诈骗、网络恐怖主义等违法犯罪活动,不同程度充斥在网络空间,随时都可能给国家安全、国防安全和个人安全带来威胁、造成损失。如何发展并治理好这片历史的新疆域,如何维护好网络空间的主权、安全,成了确保国家安全,建设网络强国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针对这些潜在的网络风险和安全隐患,《网络安全法》明确了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提出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技术社群和公民等网络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共同治理的原则,明确国家建立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制度,建立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工作机制,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这为建立统一高效的网络安全风险报告机制、情报共享机制、研判处置机制提供了法律依据,为深化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实现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提供了法律保障。
国防和军队信息安全并非离我们很远,它源自于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公民的信息安全,它需要依靠每一个公民的安全意识作为支撑。所以,我们应当加强信息安全知识学习,提高个人安全意识,注重信息安全防护,把总体国家安全观映射成我们个人的安全观,为国家和军队信息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一系列互联网领域的法律法规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我国对网络安全的重视和保护已上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军人作为国家安全的守护者,维护好网络空间这个全新战场责无旁贷。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