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作战与时机

1.战机的描述

战机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因为作战过程中的各种主观因素(指挥员的指挥、作战人员的战斗精神等)与客观因素(地形、武器装备的效能等)会对作战系统的功能不断地产生着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使作战系统的功能释放并不是保持某一不变的速率,而是会在整个过程中有所波动,这就导致了某些时刻或某一段时间内对于双方来说都存在着此消彼长的时机。

如果我们以作战能力Y作为作战功能的度量,并且将其看成是一个由指挥要素X1、攻防要素X2、保障要素X3所构成的一个函数的话,即:

Y=f(X1,X2,X3)

那么,作战系统的演化则可以看成是该函数在时间坐标轴上所有值的集合。理论上可以用一条连续曲线或有限条断续曲线表示。由于作战双方的作战系统都是在同一时间内演化,我们可以将二者置于同一时间坐标系内进行比较。那么,我们通过常识就可以得知,时间坐标轴上的各点所显示的系统状态不同,则说明时间对于作战系统的演化来说,各点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此时,我们就把那些可能或已经引起双方作战系统状态变量之差开始呈现出巨大变化的那些点称之为战机。如图所示。

在图中,我们用纵坐标表示作战系统的作战能力,用横坐标表示作战系统演化的时间。假设有甲、乙两个对立的作战系统进行作战。我们就可以用一条或若干条曲线对双方演化过程中,各自作战能力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加以描述(在本图内,各用一条连续的曲线进行说明,其中虚线部分为甲方,实线部分为乙方)。那么,在此图中,我们可认为以下三种时刻可以称为作战的时机。

一是双方作战能力都在上涨,但一方上涨得更快。如,双方都投入预备队,但一方的预备队的作战功能较另一方的更为强大。如图中所示的A点。

二是一方作战能力在增涨,另一方在下降。这种情况如图中的B点。

三是双方作战能力都在下降,但一方下降的速率明显低于另一方。这种情况如图中C点所示。当然,也可能有这样一种情况,一方基本保持不变,但另一方却在不断降低或增长。此时我们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战机

虽然我们称战机为一个时刻,即体现在时间坐标轴上应该是一个点,但事实上它也很可能(更准确地说是大部分情况下)是一段时间,只是这一段时间与作战系统的整体演化过程所有的时间来说,其所存续的时间通常是很短,其原因是处于不利的一方可能很快进行调整,以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因此,在军事上才有“战机稍纵即逝”、“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样的名句警言。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战机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如果在作战过程中能够在战机出现之际(甚至之前)对己方的作战系统进行有效地调整,就能够使作战系统的演化朝向进一步扩大与对方作战系统优势的方向发展,从而加快对方作战功能的丧失并保持己方作战系统的相对优势这一趋势。这也就意味着在作战中争得了主动,并为取得最终的胜利创造了条件。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从古至今的许多军事名家,才会十分注重对战机的捕捉与把握。我国古代兵书《六韬》中在“兵胜第十二”一章内就指出:“兵胜之术,密察敌人之机而速乘其利,复疾击其不意。”意思就是说,用兵制胜的要诀就是在于密切查明敌人的可乘之机,迅速抓住战机给敌人以迅速而猛烈的不意打击。毛泽东在其著作《论持久战》中也指出:“例如进攻某一运动之敌,打早了,暴露自己,给敌人以预防条件;打迟了,敌人已集中驻止,变为啃硬骨头。这就是时机问题。”

2.战机的创造与捕捉

既然战机对于作战进程来说如此重要,那么,对于应该如何去把握它呢?作者认为主要应该从两个方面加以研究。一个方面是相对主动地创造战机,另一个是相对被动地捕捉战机。之所以说二者都是相对的,主要是因为作战本是双方作战系统的对抗过程,一方采取的某种行动往往会引起另一方的相应反应。但是,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即对方的反应是否正确。如果对方反应正确的话,那么,战机通常很难出现,此时作战的胜负取决于作战系统原来的作战能力,否则就会容易出现。这正如两个棋手下棋,如果双方应对都正确的话,其结局则只能是和棋,但现实生活中最终握手言和的棋局并不占多数。

相对主动地创造战机是指通过己方的努力,造成敌方“打击”与“抗击”能力的急剧下降。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达成。一是突然增大对敌作战系统攻防要素的“输出”(通常是意味着突然对对方实施猛烈的火力打击),致使其短时间内遭受重大伤亡,这样就意味着对方作战系统对我方作战系统“打击”与“抗击”能力急剧降低。例如,对于进攻一方的作战系统而言,其冲击发起前的炮火准备,就是力争创造出这样一种战机的具体体现。二是采用某种方式通过破坏对方作战系统的结构导致其在短时间内由有序状态转向无序状态。其最常见的途径是瘫痪对方指挥要素与其它要素之间的联系。具体的方法可以直接杀伤对方的指挥要素,也可以通过切断指挥要素与其他要素之间的联系,即采用火力打击,电磁干扰、压制、冒充等方法,破坏其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如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首先实施的“斩首行动”,其意图就是通过直接打击伊拉克军队的上层指挥要素而使其整个作战系统陷于“群龙无首”的状态,进而促使伊军由相对有序很快地向无序状态演化。三是通过切断或限制对方保障要素功能的发挥,使其作战系统的整体功能或者难以持续发挥,或者难以在足够我方作战系统采取相应行动所需要的时间内进行有效地恢复。曹操在官渡之战过程中,以奇兵突袭并烧掉袁绍位于乌巢的粮草基地,即是采用这一方法的典范。四是通过瓦解对方作战人员的战斗精神。在第5章内我们曾论述过,参战人员的战斗精神是作战系统中相对稳定的结构,也正因为如此,这种目标一旦实现,则可以迅速导致对方某一部分或全部作战能力的崩溃。它主要是通过心理战、用间、宣传等方式进行。五是通过采取一定的行动诱使对方作出错误的反应,从而破坏其作战系统的结构或秩序。事实上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使用谋略。谋略使用的成功与否,一方面在于使用者能否创造出逼迫或诱使对方不得不采取相应行动的方法,另一方面还取决于对方的应对是否正确。

相对被动地捕捉战机主要是指在战场上及时发现双方作战系统演化过程中所出现的有利于己方、不利于敌方的战机并能加以有效利用。它取决于在战机出现时能不能及早发现和发现之后能否来得及做出正确的反应这两个方面。正如孙子所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意思是说,从前善于用兵作战的人,先要做到不被敌人打败,然后才寻求战胜敌人的机会。不被敌人打败的主动权操在自己手中,而战胜敌人则要看他们是否有可乘之机。

对于及早发现这个问题,主要是依赖于战场上的情报保障。其中包括:一是能否相对准确地预测双方作战系统演化过程所可能出现的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时机,而这一点主要取决于指挥员及参谋人员对作战过程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二是当战场上出现战机是能否及时发现相应信息并及时进行传递和进行正确的处理。从纯粹的军事研究角度去看,在人类战争史中,对没有发现的战机人们往往不会心存惋惜,而对于发现的战机却没有牢牢抓住,则会留下深深的遗憾。可以说,战机成就了无数的名将的荣誉,也为众多将领带来了终身的悔恨。

对于能否来得及做出正确的反应,主要是取决于执行单位的反应速度。如果保障机构能及时发现相关信息,指挥机构也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但相应的执行单位在执行指挥要素命令过程中其速度慢于对方作战系统为恢复、改变其被动状况所进行的反应速度,则这一战机也不能够得以利用。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作战与时机  作战  作战词条  时机  时机词条  作战与时机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