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多数战术导弹,都安装有卫星导航系统,增加攻击的准确性。偏偏任何大国,都不敢轻易的把作为最后看家大棒的洲际导弹,用上卫星导航提高精度。
因为几乎所有大国都认为,如果真的爆发大规模战争,甚至发展到核战争,那么卫星导航系统一定是第一批被干掉的军用系统。而卫星导航的出现比洲际导弹晚的多,后来卫星导航非常好用了。
在各国的洲际导弹上也基本没有采用,反倒是惯性陀螺和激光陀螺是洲际导弹最基本的制导手段。后来又有星光和惯性复合制导方式。那么这个洲际导弹的星光制导,又是怎么回事。
难道真的是靠看星星来实现洲际精确打击吗?
实际上天文星光导航。并非是洲际导弹最早应用,地球人在上万年前,就发现了北极星可以准确的指示北方。虽然北极星本身在上万年的时间内更换过,但是指示北方还是一直非常准确的。
到了大航海时代,天文星光导航日益丰富。甚至首次航行到南半球的航海者发现了过去从来没看到过的星座。而航海星座图的日益完善,也极大的促进了人类天文学和物理学的发展。
比如开普勒三大定律,基础就来源于完善的行星和恒星的观察记录。看星测量经纬度,仍然是当今海军的一项基本技能。那么洲际导弹又是如果利用星光导航的呢?这是由于几乎所有恒星在天空的基本相互位置是大体固定的。也就是星座不会轻易变化。
因此可以利用恒星作为固定参考点,飞行中用星跟踪器,观测星体的方位,来校正惯性基准随时间的漂移,以提高导弹的命中精度的制导方式。也就是把星光和星座,作为纯惯性制导中途的修正点。
北半球,北美大陆和欧亚大陆之间互射洲际导弹。其实基本都会越过北极点,或者接近北极点的弹道,这样就可以用北极星作为基本的经纬度校准。
星光一惯性复合制导方式,比纯惯性制导更精确,原因在于在惯性空间里从地球到恒星的方位基本保持不变。所以,使用星光一惯性制导可以克服惯性基准漂移带来的误差。这是该制导系统的主要优点之一。
对陆地机动发射或水下发射的弹道导弹来说,星光一惯性制导的优点更为突出。因为它们的作战条件使发射前不会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初始定位瞄准,也难以确切知道发射点的位置。
这些因素给制导系统带来的突出问题是发射前建立的参考基准有较大的误差。这种误差称为初始条件误差,包括初始定位误差、初始调子误差、初始瞄准误差等。
如在弹上采用星光一惯性制导系统,则可允许在发射前粗略地对准、调平,飞行中依靠星光跟踪器进行修正,若再与发射时间联系起来,就能反推确定发射点的经纬度。
由于这些突出的优点,加上系统的自主性和隐蔽性,使这种制导方式对机动和水下发射弹道导弹特别有吸引力。这段话的意思基本是说,水下潜艇发射或者陆地机动发射导弹,初始发射点的坐标可以不用测定的很精确,可以等导弹出大气层后,通过星光反推发射点,最终实现精确制导。
星光制导系统以选定的恒星为参考点,自动测定载体的方向和位置。选定的恒星不一定是北极星,也可以是其他恒星。整个系统包括星光跟踪器、陀螺平台、计算机、姿态控制系统等组成。
核心的星光跟踪器通常安放在洲际导弹的陀螺平台上,利用光学或射电原理接收星体的光辐射或无线电辐射,识别和跟踪预先被选定的单个或多个星体。
并以这些星体为固定参考点,借助陀螺平台所建立起来的水平基准面或基准垂线,测量这些星体的方位角和高低角,形成电信号,输送给计算机。
计算机按预先装定的星历表、标准时间和制导参数等进行实时运算,得到飞行器当时的坐标位置和航向,并与预定值比较,输出修正量,加入到自动驾驶仪中,控制发动机的推力,即推力矢量和推力终止,实现按预定轨道飞行并导向目标。
星光制导系统不受人工或电磁场的干扰,自主性强,稳定性好,定位精度高。但一般不单独使用,通常与惯性制导系统组成复合制导系统。在大气层内,一般只有彻底天黑后,才可看到星星。
其实一旦导弹飞出稠密大气,即使白天有强烈太阳光干扰,也是可以清晰的看到星星的。因此星光制导不论白天黑夜都可以确保洲际导弹的飞行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