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

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继续给大家连载20年前解放军出版社的专著《战争离我们有多远:张召忠点评军事革命》

科学技术发展促进武器装备的发展

从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必然要促进武器装备的发展和改进。最新的技术成果往往要物化为最先进的武器装备,这种先进的武器装备投入作战使用后,必然使传统的战役战术、条令条例、编制体制和军事战略理论面临挑战。新的、能够最大程度发挥这种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军事学说、作战样式和编制体制将逐渐形成,然后再指导武器装备的发展和改进,从而使武器装备发展构成一个新的良性循环周期。

例如,坦克出现后的“闪击战”使步兵的“方阵”式战术显得过时,航母和舰载机出现后的“航母战”、“两栖登陆战”和“远距离投送兵力作战”很快淘汰了“线式作战”和“舰队决战”样式,核导弹出现后的战略核大战,飞机、导弹和坦克相结合的“空地一体战”以及神奇的“电子战”、“信息战”和“计算机病毒战”更为这场新的军事革命注入了无穷的活力。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应该把军事技术做为历次军事革命的基础和诱因,没有军事技术的革命性进展就不可能引发一场革命。

军事革命的实质是军事技术革命,军事技术革命的核心是信息技术和与之相关的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海洋、航天和生物技术等共用性、基础性高技术。这些高技术应用到军事领域之后,又产生了一系列特殊的、支柱性的军用高技术,如目标探测、精确制导、C3I系统、电子对抗、隐身反隐身、航天、核武器和先进防御技术等,这些军用高技术的作用是直接物化成军队所需要的高技术武器装备。所以,军事技术革命实际上应该认为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以高技术和军用高技术为支撑的一场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的技术革命。

军事技术的进步,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往往优先运用于军事,引起军事技术的变革。军事技术的发展必将首先物化为新型的武器装备,继而对军事思想、军事理论、战略战术、编制体制和军队建设等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促使其产生一系列重大变革和革命。

科学技术进步推动军事技术革命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仅靠这样的革命是无法酿成一场军事革命的,真正的军事革命必须是全面改变战争形态,同时改变战争与社会的关系。军事技术革命必然引起武器装备的革命,但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的这种革命却未必能够引起真正意义上的军事革命。

在克里米亚战争和美国内战时期,虽然已经出现了线膛炮、改进型火炮和散兵坑,但却没有与之配套的战术和军事学说,部队只好继续使用老式滑膛炮时期那些过时的纵队进攻战术,致使新型武器的作战效能受到限制。机枪从发明到在一次大战中应用、认识它的重要性、意识到这种武器对战场的影响并采取适当对策,先后经历了30年时间,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机枪和班用武器仍在影响着陆军班以下的编制体制和作战样式。

1940年法国已经拥有数量可观的坦克,在技术上也居于领先地位,但却没有正确使用坦克的作战理论和军事学说,使坦克技术革命发育不良。本来应该用于机动作战的坦克,却被法国均匀撒布在东起瑞士、西至大西洋的宽大前线正面,使坦克这一高技术武器丧失了它应有的技术特长。而后起之秀德国从机械化战争预言家富勒等学术权威那里学习到很好的经验,把它的闪击战和快速推进的机动战学说运用到战斗小队,使机械化革命结出硕果。

萨达姆·候赛因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虽然花费上千亿美元装备了包括化学武器、先进战斗机、弹道导弹和地空导弹等在内的大量高技术武器,但并没有创造和使用与之相应的作战理论和编制体制,相反,却依然套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线式防御战术,结果遭到惨败。这些例子说明了一个道理,高新军事技术和高新武器装备的获得是比较容易的,有钱就能够买到,但获取、购置和装备了这些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并不是说就在自己的军队中引发一场所谓的军事革命,如果不改变传统落后的指挥体制和作战理论,不要说不会引发什么军事革命,甚至根本就不会提高部队的综合作战效能,搞不好还会起到相反的负面作用。

伊拉克坦克席卷科威特城

海湾战争

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人不是武器

先进技术和新型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但过分强调它们的决定性作用是错误的,因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人不是武器。单纯的技术和装备优势是一种短暂的优势,单靠这种优势并不能夺取战争的胜利。

二战中的日本和德国具有明显技术和装备优势,日本以航空母舰、舰载航空兵和鱼雷最为著名,德国的潜艇、战术航空兵、坦克和火炮则声名显赫。这些先进的技术和武器装备虽然曾经在某些战斗或战役中取得过某些胜利,但同盟国依靠某些先进技术、工业基础、人力储备和信息优势却最终获得了战争的全面胜利。在两霸相争的40多年中,前苏联无论在核武器、弹道导弹、核潜艇、航空母舰、坦克、飞机、火炮等各方面,都保持着连续的质量和数量优势,可谁会想到,一夜之间整个国家会突然解体了呢?这种不战而败的结局再次说明,单纯强调技术和装备是多么的可怕。

德国潜艇

然而,某些从事科学研究、装备论证和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往往过高地估计技术和武器的作用,而很少从战略全局上去统筹考虑军事学说和作战理论等方面的问题,这样就容易过分夸大技术和装备的作用,而使军队武器装备的发展永远处于尾随发展和越追差距越大的尴尬局面。他们的眼光通常是紧紧盯着某种技术、某个系统或某型装备,当感到这种技术和装备重要时就会夸大其词,致使决策者误认为这是军队中最急需、性能最先进、一旦发展之后最顶用的杀手锏。其实,局部最佳未必造成全局最佳的结果,单靠一两项先进技术和装备未必就能赢得战争的胜利,如果搞不好,在个别项目上投资过大,还会危及全局和整体利益,甚至痛失良机。

中国古代有个寓言故事,说的是一个人右手持矛,声称其矛尖锐无比,无坚不摧;左手持盾,号称其盾坚固无比,任何锐器都无法穿透。当事者迷,旁观者清。于是,一旁观者上前问之:“用你右手之矛穿击你左手之盾,结果若何”?此公顿时哑然。当初鱼雷问世之后,人们利用几十吨的小艇装上两枚鱼雷构成新型鱼雷艇,在大舰携带下这种小艇居然可到大洋上去活动,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击沉披挂有重装甲而不可一世的战列舰。于是,人们为之哗然,认为战列舰过时了,应该发展鱼雷艇。

1967年埃及用几十吨的蚊子级导弹艇击沉以色列一艘埃拉特号驱逐舰后,有人又表示惊奇万分,认为导弹时代正在到来,大舰、特别是航空母舰已经过时,应该发展这种小型导弹艇,据此还论证出诸如小轻快猛和依托岛岸等许多优点。一时间,导弹艇像蝗虫般撒满海岸。80年代,像泰国这样的小国也开始发展航空母舰,于是又有人坐不住了,认为航空母舰是舰队的核心力量,大国海军不能没有航空母舰,所以应该发展航空母舰,一项投资巨大的计划又在酝酿之中。如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折腾休要说穷国,即便是美金充足的富国也受不了。

乞丐竟敢与龙王比宝,这哪里还有公理可言。军事革命的关键不在于增添多少新装备,更重要的是提高现役装备的综合作战效能,使之信息化、网络化和一体化。军事革命的本质并不是追求技术和装备如何如何先进,技术性能如何如何突破,关键是在战法、作战样式、军事理论和编制体制等方面综合一体化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新技术和新装备的效能,形成综合作战能力,而不是一个一个地去和别人比性能追指标。

——本文摘自《战争离我们有多远:

张召忠点评军事革命》

第一部:潮起潮落。第5章:新军事革命在唇枪舌剑中发展。P75

截稿至:1998年10月。 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次印刷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胜负  胜负词条  因素  因素词条  武器  武器词条  决定  决定词条  战争  战争词条  
军事

 一跃惊天的“飞鱼”导弹

(转载请注明出处)人所共知的引子1982年5月4日,冰冷的的南大西洋,英国皇家海军42型导弹驱逐舰“谢菲尔德”号(舷号D80)与护卫舰“亚尔茅斯”(舷号F101...(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