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的红外特征和飞机发动机红外特征不一致呀。
目前大部分机载导弹采用的是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说白了就是铝热剂填充的一个大炮仗。在燃烧的时候尾焰温度高达2000-3000度。而战斗机大部分采用的是涡扇发动机,其工作状态下的尾焰温度只有700-900度,甚至有些发动机尾焰温度只有500度左右。
这样两种火焰在红外导弹的导引头上的特征是不一样的,因此导弹是可以识别到哪些是飞机尾焰哪些是导弹尾焰。
既然说到了红外导弹,那么咱们就细致的说下红外导弹的原理吧。有时候一提到导弹大家就很主观的认为导弹是一个高科技的武器,其实不然。红外导弹的的技术原理实际上并不复杂。
大家可以注意到AIM-9A导弹的头部是一个近似于黑色的罩子,这个罩子是红外线滤镜,可以使特定波长范围的红外线进入,而滤除可见光。红外滤镜后面则是一个透镜组,可以在感光元件上成像。当一架飞机的尾焰在红外导引头上成像的时候,感官原件上就只有一个红外线汇聚的光点,这个光点所在的位置电平提高,导致导弹舵面联动,引导导弹飞向目标,而如果光点落在成像元件的正中央的话,那么多面就呈现摆正状态。 按照这种原理导弹就可以向目标飞去。
而可以使特定波长范围的红外线进入的设计则是尽量将范围缩小,使导弹可以有效的区别目标。
当然这种AIM-9A导弹是相当原始的导弹设计,现在的AIM-9X采用的是红外成像技术,去捕捉视频信号而不是只捕获一个红外光点。因此抗干扰能力就提高了几个数量级。
在导弹应用在空战中的早期,有一个躲避导弹的战术叫做——向着太阳飞行。太阳是一个复合型的光源,从远红外到可见光到紫外线全频谱的发光,而且光线强度很大。在躲避红外线导弹的时候飞行员一般的情况下会拉起战机向太阳方向飞行,飞机几秒以后脱离路径,这样红外导弹的导引头会被强大的太阳红外特征所吸引,脱离正在追踪的目标。
当AIM-9X这类红外成像导引技术出现后,向着太阳飞行的策略也就失效了。
话说,飞机上不是有红外诱饵吗?红外诱饵就是模拟飞机发动机尾焰的红外特征的,专业用途用专业产品。
为什么飞机被导弹瞄准后会响警报?
准确的来说应该是飞机被敌方雷达扫描直至锁定的发出的警报。雷达的工作原理简单的就是发射雷达波碰到障碍物之后返回……现代飞机机身一般都装备有数个不同方位的雷达告警装置,更多的是在机腹,侧面,机身后部等机载雷达的盲区。因为机头方向飞机自身安装有雷达系统,所以大部分不会在机头方向安装雷达告警装置!
雷达告警装置可以很笼统的理解成雷达波接收器!就是当敌机的雷达波扫描到机身的时候,哪个部位的雷达告警装置就会接收到信息,并且发出警报。这样你就能知道自己大概被哪个位置的雷达锁定了(目前的科技水平还是无法精确锁定雷达位置的),这也是隐身战机为什么喜欢雷达静默,接收到敌机雷达信号以后,在按大概的方位搜寻敌机,并且击落。
因为如果隐身战机开启雷达,敌机的告警系统会提示隐身战机大概的方位,这样容易失去了隐身战机的优势。而且一般导弹在发射的前期都是需要:
▼
探测到目标,
▼
然后锁定目标(锁定目标就是火控雷达持续照射,机身雷达告警装置会按接收的雷达波频率发出相应频率的警号声,如果雷达是一扫而过的发出的警报声相应不会是紧急情况,如果飞机雷达告警装置持续接收雷达信号,那就是被火控雷达锁定了),
▼
然后导弹发射,
▼
飞行至导弹自导距离,
▼
▼
锁定飞机并且追击。
如果敌机使用红外观瞄设备锁定飞机,雷达告警系统这时候是不发挥作用的。但是如果发射的导弹属于雷达制导导弹(一般中远程空空导弹,地空导弹,舰空导弹都是雷达制导),导弹自导头还是会激活雷达告警装置……
唯一例外的一种是属于近程空空格斗导弹,这种导弹大部分属于红外制导,锁定飞机的红外信号,也就是发动机位置。这种导弹雷达告警装置是无法发挥作用的。不过这时候两机距离太近了,敌机雷达早已经锁定你了,你回头就能看见敌机了……
那么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或电影中看到,在战机被导弹锁定后,危机急时刻来个翻转,假动作等等就可以躲避敌方发射来的导弹,使敌方打了个空枪,对于观众来说,这也是见怪不怪的剧情了,所以在很多人心里,只要花招够多,躲避导弹的发射不是问题,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首先,攻击战机所发射的导弹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防空部队的地对空导弹,它是从地面发射攻击敌方来袭飞机,导弹等空中目标的一种导弹武器。地空导弹比高炮射程远,射高达,命中率高,比截击机反应速度快,火力猛,威力大,且不受攻击目标的速度和高度限制,是地面攻击战机的最好武器。
而第二种就是敌机超视距发射的空对空导弹 ,空对空导弹是从飞行器上发射攻击空中目标的导弹。与第一种导弹地空导弹相比,它反应速度更快,机动性能更好,尺寸小容易隐蔽,使用灵活等多种优势,在空中攻击战机的武器中,空空导弹射程最远,命中精度最高,威力也最大,所以空空导弹也是空中攻击战机的最好武器。
一般地空导弹发射后的速度最大可以达到4马赫,空空导弹最大可以达到6马赫,而世界上最快的战机米格25最大速度也只能达到3马赫多点,这样的速度怎么躲得过导弹?说出来你肯定不信!就算你可以侥幸躲得过第一发导弹,那接下来的第二发,第三发呢?而且现在很多导弹都带有诱骗功能,发射虚假导弹,战机根本无处可躲。专家也表示,一旦被空空导弹锁定,战机被击落的可能性是八九不离十。
飞机被导弹锁定之后该如何逃脱?
现在的导弹能够实现精准制导,而且还具备变轨技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飞机就没有生还的可能。那么一旦飞机被导弹锁定之后,该怎么操作才能够摆脱呢?
如果这架飞机拥有电子作战能力, 那么就可以对导弹进行电子干扰,从而摆脱它的锁定。不过我相信大家更加关心的应该是,一架普通的战机该怎么摆脱导弹的追踪吧。
①
利用周围的环境,如果旁边正好有高山,那么就可以利用山体挡住对方的雷达探测线,一般的导弹还没有达到射线穿过山体进行追踪的能力。
②
让导弹无法接收目标信息,一般导弹都有一个不可逃逸区,一旦进入这个范围,想要逃跑是非常难的,但是除了机动性之外,还可以利用各种干扰装置。飞机可以向外扔出干扰箔条与热诱弹,以此来误导导弹的目标。
其实导弹的瞄准率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高,之前美国在测试自己的aim9“响尾蛇”时,曾经说过,这些导弹还不如扔石头来的准一些。一般导弹的最大射程都是比他真正工作时的射程要大得多的。
战斗机飞行员逃避导弹的战术
导弹比你2-3倍,比你大3-4倍的g,又难以视觉跟踪。规避导弹取决于发现来袭导弹的早晚,不同情况你有不同规避手段,导弹来袭警告有多种不同来源。你的雷达警告接受器可能会告知你正被跟踪或看到。一大股烟或者是长长的导弹发射尾迹,不过导弹燃料耗尽就不会再产生尾迹,远程空空导弹般都是先行爬高,然后朝目标扎下去,所以也要特别注意向你延伸的形如彩虹的尾迹!
导弹和飞机一样有相同的物理法则。他们具有比飞机多的多的能量,但同样消耗能量,在导弹击中你之前耗尽它的能量是最好的技巧,如果导弹以相对稳定的位置并且不断慢慢地变大,那么,它正在追踪你:如果导弹以非常快的速度掠过你的舱盖,它可能已经失去目标了。导弹和飞机一样,需要能量做机动,并且在机动的同时损失速度,你做的机动越大,为了指向你,导弹也要作相应的机动并且消耗越多的能量。这样做迫使导弹飞出一个弧形路径,从而消耗他的能量和速度,在座舱里看来,它会在水平方向上保持相对稳定。而采用纯追逐路径的导弹将会保持指向你,但是,在座舱里看来,会慢慢飘移到你的尾部。
在导弹击中你之前的几秒来一个高G急转弯并不会奏效,导弹的视角是有限的,类似从手电筒中照出的一束光。如果你在那束光中持续拉9g的转弯,“手电筒”就会追上你,所以朝向光束的边缘飞,尽快飞出导弹的视野,通过飞向视角边缘迫使导弹作最大的修正机动,远距离上,要拉最小的g,随着导弹的不断靠近,增加g值以使导弹稳定保持在3/9线。如果导弹看起来正向机头移动,那就是你拉的太大了,并且正朝着“光束”中心移动如果导弹在你机功之后没有做修正动作,它可能正在追踪别人做机动的时候。
当导弹发现他将要错过敌机的时候会引爆。正确的方法是迫使它持续转弯,并发射一系列箔条/红外诱饵,尽管诱饵会随风移动,如果你施放诱饵之后,保持稳定而持续的转弯,你又会飞回来诱饵中,所以离自己释放的诱饵越远越好。释放红外诱饵之后关掉加力,这样会使诱饵在导弹的视界里更明亮,电子主动干扰是通过发射特定波段的电波来掩盖正常的雷达回波。ECM通过发射欺骗信号让导弹误以为它已经离目标很近了,通过细微调节欺骗信号的频率,还可以产生多普勒位移,进一步迷惑导弹。
干扰设备都是根据特定威胁而有所调整的。成功的电子干扰取决于确定合适的干扰频段。针对多频段威胁,也应该有多个干扰也有一个缺点:在方圆几英里范围内,他会让每一个人都觉察到他的存在。干扰也许会阻断当前的威胁,但同时也会吸引注意力,战机携带干扰系统可以发现并识别照射源并以相同的類率发射干扰。如果地雷达关机,该系统也会自动停止干扰。总结没有一个单独的方法(机动、诱饵或干扰)能够百分之百的欺骗来袭导弹。只有在有干扰情况下,正确地结合机动与适时地释放诱饵才能对来袭导弹形成有效的防御,生存的关键在于尽早发现来袭导弹,发现的越早,你有越多的时间对付它,你生存的几率越大。
来源:特战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