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英国 纳尔逊级

名称:

纳尔逊

现状:

1948年罗德尼号被拆卸,1949年纳尔逊号被拆卸。

前型:

复仇级

同型:

纳尔逊号,罗德尼号

次型:

乔治五世级(1936年)

满排吨位:

10000-50000吨

纳尔逊

技术数据

乘员

编制:

1,640人

舰长:

216.5米

型宽:

32.3米

满载排水量:

38,000吨

航速:

23.8节

武器装备

装备: 

3座三连装45倍径16英寸主炮; 

6座二连装50倍径6英寸副炮; 

6门单装4.7英吋高射炮; 

8门40毫米机炮; 

2门622毫米鱼雷发射管。 

二战时: 

3座三连装45倍径16英寸主炮; 

6座二连装50倍径6英寸副炮; 

6门单装4.7英吋高射炮; 

6座8连装40毫米机炮; 

4座4连装40毫米波佛斯机炮; 

2门622毫米鱼雷发射管。 

装甲: 

水线装甲带:356毫米(倾斜18-22度); 

甲板:152毫米; 

炮塔(正面)406毫米(第三炮塔457毫米); 

  (侧面) 229毫米; 

炮座381毫米; 

舰桥330毫米。

纳尔逊级英国

  纳尔逊战列舰是英国在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下建造的一型35000吨级、装备16英吋主炮的战列舰。也是过去放弃的N3级战舰之缩小改良版,该型共有纳尔逊号、罗德尼号两艘。

结构特点

纳尔逊级采用平甲板船型,不再是以往英国战舰常用的艏楼船型。根据日德兰海战的经验教训着重提升装甲防护水平,首次采用倾斜布置水线装甲带,是当时舷侧装甲最厚的战舰。受条约规定35000吨的限制,纳尔逊级采用3座三联装主炮炮塔全部在舰桥之前,而动力机舱集中配置在舰体后部这种非常规的布局,目的是将有限的重装甲防护区最大限度集中在重点部位,但是这样的设计造成主炮存在后方死角的缺陷,且密集排列的主炮一旦下方弹药库失火,连锁反应也令人担忧。受条约规定排水量的限制,决定在一定程度上牺牲动力性能,航速较慢(比较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

纳尔逊级安装16英寸口径主炮,全炮塔化的双联装6英寸口径高平两用副炮。但其高速轻弹在实战中被证明效率低下。并且该舰23节的最大速度在二战中不合适伴随高速部队如航母编队等行动,适航性、稳定性也不理想。因而在英国海军中地位不高,甚至低于一战前动工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

研制历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曾计划建造N3型战列舰,因《华盛顿海军条约》签定而夭折。1922年英国在条约规定的吨位内开始建造纳尔逊战列舰。同级舰:纳尔逊号(Nelson)、罗德尼号(Rodney)。两艘纳尔逊战列舰1927年完工。

使用情况

纳尔逊战列舰与日本的两艘长门级战列舰、美国的三艘科罗拉多级战列舰等7艘拥有最大口径火炮的战列舰,被各国海军人士称为“七巨头”(Big Seven)。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除罗德尼号参加了围歼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的海战外,该级舰大多是执行护航和为登陆行动提供火力支援的任务。1944年纳尔逊号参加了诺曼底战役。1945年纳尔逊号开赴印度洋参加针对日本的作战行动,纳尔逊号见证了日军在印度尼西亚群岛的受降行动。战后,两艘纳尔逊战列舰先后退役拆解。

型号演变

同型舰

纳尔逊号(HMS Nelson)以英国海军上将,特拉法尔加海战的英雄霍雷肖·纳尔逊(1758-1805)命名。

罗德尼号(HMS Rodney)以英国海军上将乔治·布里奇斯·罗德尼命名。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英国 纳尔逊级  纳尔逊  纳尔逊词条  英国  英国词条  英国 纳尔逊级词条  
政治

 超邪恶的美军越战霰弹飞镖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别说国内朋友,即使是国外也了解甚少的在越战中被美军使用的超级邪恶的霰弹战斗部飞镖弹头。这是一种违反日内瓦公约的不人道的武器,也许这是为什么老美...(展开)

政治

 孙武在战争控制中的思维流程6

孙武在战争控制中的思维流程作者:韩明林 来源: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2日ash;速战孙武认为,降低战争消耗,减少战争损失,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快战争进程,缩...(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