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字塔与飞轮,这是飞轮在头条发布的第5篇原创图文
逻辑学,是探讨思维的科学,用科学来讨论哲学,会使得哲学理论更加的实用,同时哲学又能引导科学的方向,哲学与科学的融合,就称为哲科思维。利用哲科思维来解释《道德经》,可以让《道德经》中的内容更加生动与鲜活,便于理解,从而读懂这本经典,并对自己的思想,行为做出进一步的促进作用。我本人就通过《道德经》感悟出了飞轮模型的三个核心,我称它们为天之道,人之道,和商之道。在进一步分享这三个核心思维之前,我想先分享一下我个人对“道”的理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道德经 第一章》
《道德经》中对于“道”最直观的解读,莫过于开头的第一章。我很幸运,找到了一本不错的《道德经》读本,里面含有宋代道法大家紫清真人白玉蟾的注。就是这本注,让我找到了《道德经》和逻辑学的关系。于是我在逻辑学的指引下明白了《道德经》中说的内容。
“道”是对人类思维的进一步解读
紫青真人注解道德经第一章
紫清真人的这个注解,对道做了一个解释,道,就是一个圆圈。这与逻辑学中对概念的定义不谋而合。而我对道德经的理解,也由此开始。
思维练习1:一个苹果
请大家靠想象力在脑中画一个圆圈,然后在圆圈内塞满苹果。
代表苹果的概念的圆圈
这样的想象力,任何正常人都能够具备,它就存在我们脑海中,它是大脑一种很自然的能力。在逻辑学中,这样的一个圆圈,表示一个概念,每个概念都可以映射一个实物。就像代表苹果的圆圈一样。
在苹果的这个称为概念的圆圈中,苹果的颜色,大小,味道,构成了的内涵,而圆圈的大小,即包含的范围,就称之为概念的外延。苹果的概念可以框住多少个苹果呢?只要你愿意想,数量是无穷尽的,甚至品类都可以是无穷尽的,红富士,糖心,envy等等…。
我们的思维可以快速的圈住世界上所有的苹果,即便我们对这些苹果并没有所有权,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思维将它们框起来。这就是自然界赋予人们的最大的礼物-思考的能力,小到苹果,大到宇宙万物,只要你想,你就能用一个圆圈把它框起来。从太阳到冥王星,甚至框住银河系,也只需要几秒钟而已。
思维练习2:概念的替换
现在,在脑海中把苹果抹掉,换上香蕉,猕猴桃,樱桃,石榴等不同的水果。这个圈依然能够像圈住苹果一样,把这些不同种类的水果圈起来。每种水果的内涵不一样,外延也可大,可小,可以有限,也能无限,就看你怎么想了。
接下来,把水果替换成其他的东西,一个人,一群人,一个公司,一个国家,地球,太阳系,银河系,等等等等…
好了,现在,把圈内所有的东西全部移走,就是一个圈,里面啥也没有了,但这个概念的圆圈依然存在。
道,指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概念,它可以囊括万物。你怎么去解释好呢?所以,道,可道非常道:一旦把道说明白了,它就不再是常道(可以指代万物的道)。道的内涵指代了万物,无论怎么说都不是整全的,只能用“道”这个字来指代它。名,可名非常名,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代表“道”的概念的圆圈
在没有进行任何思考的时候,道的概念中空无一物,一旦产生思考,道的概念中又诞生了万物。因此,无,名天地之始,有,为万物之母。思想的有无,就在人的一念之间。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檄。
心中的大道无形,我们只能在脑海中放一个圆圈,想要了解这个圆圈里面的奥秘。而一旦在脑海中构筑出一个概念并框住了实物以后,又想要看看它的边界在何处,它的范围有多大。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无和有,只是其名称不同。其本质是相同的,万法归一。将无和有放在一起看,玄妙无比,智慧由此而生,故名,众妙之门。
“道”是宇宙的代名词
由于道可以指代万物,因此,所有的创世之神,都属于道的范围。我们的宇宙也如此,古时候的人们没有天文望远镜,无法一窥宇宙的形态,但是,根据周而复始的日夜循环,老子得出了对宇宙的猜想。
一. 老子对宇宙的猜想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 第二十五章》
紫青真人注解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对宇宙不断的探索,都支持了这个观点。我们可观测的宇宙大约形成于138亿年前,远远早于我们的太阳系(46亿年)。而且,宇宙本身是在运动中的,宇宙中的万物,都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周而复始的运转
二. 万有引力与道
宇宙中物质的运转,依靠的是四大基本力的相互作用,其中,属万有引力最为的神秘。近代物理学家已经通过超级粒子对撞机证明了产生其他三种力的基本粒子,但是唯独没有找到引力子。
万有引力是一种宏观力,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我们知道了我们所能感知的时间和空间,会在大质量物体的作用下进行的弯曲,进而形成引力效应。而宇宙间的万物,就是通过引力而产生循环运动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道德经中所指的道,指的就是万有引力所产生的运动规律。
宇宙周而复始的运动源于引力的作用
有一物(引力),浑然天成,早在天地诞生之初就已经存在了。它寂静又无形,独自运行不依靠外力,循环运转不会停止,而它是万物诞生的源头。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只能把它叫做“道”,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它广袤无边,周转不息,它延伸的范围非常遥远,遥远到回归了本源。宇宙中的“道”,源自万有引力。
三.自然的平衡带来万物的衍化
我们的世界,是如何来的?其实,我们之所以能存在这个世界上,完全是因为,我们是位于银河系相对平静的边缘地带。太阳系本身位于银河系的第三悬臂的边缘,由于离银河中心比较远,所以避免了各种宇宙高能量射线的侵害,太阳系也因此能在这个平静的区域安稳渡过46亿年。从而衍生出各种行星。
其中,地球又是最幸运的一个,它离太阳不近也不远,而且轨道近似圆形,这使得地球能够在整个公转周期中都处于宜居带。同时,地球内部不断运动的铁核心,产生了周而复始的磁场,抵御了太阳风对地球大气的侵袭,使得地球能够形成稳定的大气层。最后,木星,土星,利用自身的引力屏障,把有可能撞击地球的行星引向自己。这些综合的因素,使得地球可以在一个平衡稳定的环境中孕育各种生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就是引力核心
二:创造与毁灭的双生态
三:平衡态
宇宙的法则创造了地球,于是我们能够看到天,看到地,因此,道很大,天很大,地很大,人们的治理也有大。我们这个世界可以分为这样的四大,而人王(统治者)属于其中一大。人的道来自于大地,大地的道来自于天空,天空的道来自于道,而道就是这样自然而然的规律。
老子的这段话其实是想告诉我们,人类以及人类社会,都是自然界的产物,我们应当与自然一起和谐发展。这才符合我们这个世界的规律。
“道”指代了万物的自然规律
当老子领悟到了宇宙运转的规律之后,他将“道”的概念衍生到了自然界的各种规律。这些规律,虽然朴实无华,但是,谁也无法控制它。比如,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天要下雨,雨后有彩虹,农作物的春耕秋种,等等等等。
一. 老子对自然规律的感悟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老子·道德经 第三十二章》
紫青真人注解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统治者如果能善用这些规律,守护这些规律不被人肆意破坏,那么,万物都将自行繁衍生息。天地之间的阴阳之气调和,那么就会降下甘露,从而利于人们的繁衍,人们并没有对大自然下任何命令,但是大自然自己会去调和均衡。当开始治理或者管理它们的时候,也就会给大自然的各种现象起个名字,尽管给它起了名,但也需要知道适可而止,知道了适可而止,就能让它永不停歇。就好比江河归入到大海中一样,自然界的规律也是这样覆盖着整个星球。
澳洲山火过后植物的新生
二.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老子早在2500年前就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这不得不说这是一种远见。思维延伸到当下,我们就明白,过量的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过量对动物捕杀造成的物种灭绝,这些都是不符合道的。
大自然迟早会报复人类,这也是由自然界的规律所决定的,人们无法控制只能守护。即便现在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了解到创世的力量,但是我们还远远达不到控制它们的能力。核能就是其中一个代表,切尔诺贝利的核泄漏事件,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件,证明了人类想要控制创世的力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值得一提的是,为什么杨振宁教授反对在中国造超级强子对撞机,也是这个道理,不但需要海量的投资,而且就算真的得到了创世的力量,人类如何能控制,也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课题。所以,要懂得适可而止,这样才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小结:
利用逻辑学和自然科学来解读道德经,就能将道德经中抽象的概念变得鲜活,从而易于理解。
《道德经》中所提到的道,可以解读为以下三种概念
人类的思维,逻辑学中的概念
万物的自然规律,包括人自身的规律
只有天地的平稳,社会的平稳,家庭的平稳,市场的平稳,才有职业的平稳,个体的平稳,这一环扣一环的循环,即为道。
金字塔与飞轮模型:
金字塔源自逻辑思维,飞轮来自商业模型与道德经。它是一个升级过的思维模型,利用这个模型,看清职场,提升能力。关注本头条号,带你玩转各类思维模型,做一个走心的职场人。
知识是一种讯息,而讯息的本质需求就是传播,欢迎收藏和转发本文章,谢谢品鉴,你们都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