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是饲养人数最多的宠物之一,相对于热情的狗,在都市生活的人来说,养一只猫相对来说会省心多了。养过猫的朋友或许都干过这么一件事儿,那就是当我们要把猫移开某个地方的时候,除了会赶走、抱走之外,最常用的就是用手捏住它的后颈皮,然后提起来,会发现:当我们用手抓住猫咪后颈皮的时候,它们仿佛就被点了穴一样,蜷缩着身体,一动也不动任人们“处置”。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比如当我们带猫咪去宠物店的时候,宠物医生们为了让猫咪乖一点,有时候会用夹子夹住它们的后颈皮,而此时的猫咪就跟被我们提起了一样,变得十分乖巧,让接下来的除虫、打针等事项得以顺利进行。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想,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猫咪的后颈上真的有什么穴位吗?只要被捏住,就能让它们丧失所有的行动力?
在学术界里面,猫咪的这种现象其实有一个很专业的词汇,叫做: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这是一种后天形成的条件反射。
关于条件反射,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小时候老师带我们做过的这么一个小实验,用锤子轻轻敲膝盖处,腿会不自觉地向前踢起来,这其实就是我们身体的条件反射,但是与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不同的是,膝盖的这种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只要是健康的机体,都具备,不需要后天的训练。
猫本质上是一种独居的猫科动物,虽然经人们驯化之后许多方面都已经脱离了野生动物的习性,但是在某些方面,却是依然保留着的。比如挪窝,在这件事情上,家猫依然保留着与野猫一样的行为。
农村的朋友可能会更常见,当人们发现了猫窝中的幼崽时,过不了几天,母猫就会将所有的幼崽转移到新的窝里面去,在整个转移的过程,母猫需要移动幼崽,用的就是叼住其后颈皮提起来搬走。
只要是需要移动小猫,母猫基本上都用这种方法,长此以往,小猫们都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即便是长大之后,当它们的后颈皮被捏住的时候,猫咪也会误以为是像小时候被母猫移动自己一样,所以它就会蜷缩着身体。
当然,有些小猫可能会没有那么乖,当母猫叼住它的时候,它会拼命挣扎,但是这也给它增加掉下去摔伤摔死的风险,所以久而久之,那些“不乖”的个体就渐渐地被淘汰了,能够健康活下来的,基本上都有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现象。
这招对老虎管用吗?
我们观察到,自然界的动物里面,有许多用这类方法搬运幼崽的动物,那么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在它们的身上也适用吗?
事实上只要是采用这类方法搬运幼崽的动物,基本上都会出现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现象,比如说蜜獾、豹子、狮子、老虎等,当然像猴子、猪等采用其他方式搬运幼崽的动物,捏住后颈皮就不会触发它们出现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现象了。
曾经我收到过这样一个问题,说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现象,在老虎中也适用吗?如果像抓猫一样抓住老虎的后脖子,它会变得像猫一样乖吗?这个问题让我联想到了“武松打虎”的故事,在原著里面施耐庵是这样描述武松打虎过程的:“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大致意思就是武松左手揪住了老虎的顶花皮(跟后颈皮很近,难免有牵连),腾出右手拼命打,难道说武松之所以能够制服老虎,是因为恰巧抓住了后颈皮,引发了老虎的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现象,才让老虎这么老实被按住?
正如我前面所说的那样,只要是出现了此类搬运幼崽方式的动物,都适用,但是有时间限制的,并且与个体的感受有强烈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随着时间的增加,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反应会减弱,甚至是消失。同时,每个个体的感受是不一样的,那么表现出来的结果也存在差异。
大多数猫咪之所以一直保留着这种反应,是因为猫咪即便是长大之后,也有人类来代替母猫做出这种行为,导致它们对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印象深刻,而对于老虎来说,母虎会经常叼着它们走的情况只会在出生后的3个月内,而老虎长大需要2-3年的时间,寿命大约是20-25年,所以长大之后的老虎基本不大可能记住这一感觉,所以自然也就不大可能会出现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现象了。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学者曾用活页夹对31只猫咪进行了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实验,他将这些猫咪按照年龄段、性别进行分组,然后用活页夹夹住它们的后颈皮,发现只有67%的个体出现了该现象,而且年龄越小越明显,那些没有出现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现象的猫咪,大多数年龄都偏大,说明这种条件反射的现象会随着个体年纪的增加而减弱。所以武松打虎的过程,我们只看一个乐呵就行了,都长到吊睛白额虎地步了,这种现象基本也消失了吧。
日本神经学家在2013年的时候也做过一个关于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的实验,实验者将一组的老鼠后颈局部麻醉,然后捏住后颈提起来,发现麻醉之后的一组相较于正常组来说,出现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现象的个体较少,而且效果也较弱,说明这种后天形成的条件反射,跟机体的感受强烈挂钩。所以如何模拟母亲叼住幼崽的力道,也是激发这一反应的关键因素,太轻可能没感觉,太重可能会弄疼它们。
有时候我们看到电视上、网络上会出现一些宣称能够对动物催眠的人,而且他们的确那样做了,利用的原理是不是也是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呢?实际上不是的。
我们看到的动物催眠视频,基本上都是用鸡、青蛙、鸟、蜥蜴等等,显然这些动物不可能捏住它们的后颈肉,催眠者利用的其实是另外一个原理,学术界叫“强直性静止”,虽然与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有点像,但强直性静止是与生俱来的,是动物保护自己的一种本能机制。
简单来说就是当动物受到惊吓时,会马上进入一种假死的状态,用以躲避天敌,这种反应不需要训练,就如同我们敲击一下膝盖,腿就会弹起来一样。动物催眠者就是利用突然给动物一个惊吓,导致它们触发强直性静止反应,从而达到催眠动物的目的。
这种表演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要训练一下演技,然后找一只鸡,先慢慢晃动它,接着给它来一个突然惊吓,然后一切行动暂停,这只鸡便双脚一蹬,就像是真的死亡了一样,唤醒它的方法也很简单,轻轻拨动一下即可。
捏住猫咪的后颈皮,产生的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现象,虽然与动物受到惊吓触发的强直性静止现象差不多,表现在外在上面都是让它们一动不动,但是本质上还是有差别的,总之,前者是后天的遭遇,或者经过训练所形成的,而后者则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现象。
强直性静止受个体差异的影响更大,一般来说,越处于食物链底端的动物越明显,越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动物越不可能产生,这跟它们所处的生态位有关,毕竟像老虎这样的猛兽,长大之后就没有天敌了,它自然不需要用到这类反应来自我保护。
人类婴儿的类似现象
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现象不仅仅出现在动物之中,在人类的身上也同样发现了,但不是简单地捏住我们的后颈,而是有更温柔的表现形式。可能妈妈们感受更直观,当婴儿哭泣的时候,将他们抱起来走动走动,婴儿可能很快就不哭了,这可能与他们之前习惯了在母亲身体里面听心跳声的感觉有关。
当孩子出生之后,他就来到了陌生的环境里面,会表现出没有安全感,而当人们抱起他们,贴近心脏,能听见心跳,这种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所以也可以解释为人类的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现象。当妈妈们发现“抱起来”这种方法很管用的时候,以后基本上都会采取这种手段来“止哭”,无意中又加深了这种反应。
有些猫咪之所以一直会保持这种现象,其实跟人类有一定的关系,在小的时候被母猫“提”,长大之后人类代替母猫加深了这种反应,所以即便是长大、变成老年猫的时候,这种现象也不会消失。
而有些猫咪却不会存在这种现象,这类往往于在猫舍购买的猫咪中,因为从小到大,它们基本都没有被这样对待过,所以自然也就不会对“捏后颈”这个行为产生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现象了。
对于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对老虎有没有用?取决于老虎在小的时候有没有经常被母虎“咬后颈”搬运过,而且与年龄段有关,如果在老虎小的时候,这种现象可能很普遍,自然就管用,但是当老虎长大之后,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现象可能就消失了,除非一直有持续这个动作。
(原创用心的作品,喜欢请给个赞,关注我,看更多有趣的野生动物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