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氏既然掌握天文历法知识,他们最初是如何确定历法的?“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说法虽然有道理,但太概略,无法复制操作。史料记载,传说伏羲氏立天竿为“柱”,用以测日。
在远古人知晓时间概念的过程中,天(日)是最早最容易被认识的。太阳的升起或降落标志一天的开始或结束,同时白天和黑夜组成一天(日)也顺理成章。天是我们计数时间的基础单位,从古至今都是。天往上累计有月、年、世纪等,往下细分有昼夜、小时、分钟、秒、毫秒等。月的产生也不是难事,漆黑的夜空中明亮的月亮是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最大天体,月亮的月相圆(望)、缺(朔)变化自然地标志了时间界限。可是标识确定年的周期难度要大得多,人们可以观察到每年的花开花落、果实成熟,感受到冷暖交替,本能地意识到时间循环的客观存在,《说文》就说:“年,谷熟也。”但是要明确分割这种循环,即确定年的准确周期,难度却很大。年的确定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确定年是不违农时的基础。
我们现在知道一个回归年是365.25天(0.25天叫岁差),如果古人直接用数天数的方法纪年,几十年、几百年数下来积累起来的偏差非常大。后人是通过置闰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就象前面提到的《尚书▪尧典》中规定一年是366天,然后设置闰月来调整。在远古缺乏天文知识的时代,还不懂置闰,显然单纯数天数的办法行不通。另一个办法是数朔望月,但一个月是29天13小时,年和朔望月也没有整数倍的关系,单纯数月误差更大。还有就是观天象,这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甚至仪器的辅助,在早期难度也不小。纪年的难度这么大,伏羲氏是如何解决的?伏羲氏是利用设立“天柱(竿)”,巧妙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下面我们模拟复制这一过程。在这过程中,八卦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并使我们理解它本来的含义和用途。
现代天文学知识告诉我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转一周即是一天,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自转时,朝向太阳那面是白天,背向太阳那面是夜晚。地球自转的中心轴与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面并不垂直,有23.5°的倾角。这个倾角造成造成太阳光直射地球表面点在南北之间不停的移动,使得地球表面的温度也不停的波动,在部分区域形成了四季变化。阳光直射点在北半球最远处是北纬23°26´,叫北回归线;在南半球最远处是南纬23°26´,叫南回归线。阳光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不停的移动,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夏至,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冬至,直射赤道时是春分或秋分。
阳光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不停移动的天文规律,在地球上呈现出一种现象:阳光下的物体阴影长度不停的变化。我们的视角放在北半球(下文同),以正午时刻为标准(一天当中正午时物体的阴影最短),夏至时阴影最短,冬至时阴影最长。古人当然不知道地日的相对运动,但可以观察到这一现象,并利用这一现象。接下来我们模拟复原伏羲氏立“天竿”(后来进化成圭表)测日授时的过程。
在开阔的高处平地上立一竹竿或木杆作为测量用的“天竿”,天柱从底到上记为OH,见图1-3-04。OP为正午时天柱OH在地面的阴影,在冬至时OP最长,到达A点,在夏至时OP最短,抵达B点。每年天柱的阴影长会在OA—OB间变化,即P点会在A--B间移动。
观察到了A点—B点之间的阴影变化,其实就可以以A点或者B点作为年与年的界限了。虽然靠这种观察计时有一点误差,但不会产生累计误差,总体看是准确的。
知道了划分年与年显然是不够的,实际生活中是要把这一年再详细分下去才有更大的用途。为了方便讲解将图1-3-04换成俯视图,见图1-3-05。
A点是冬至点,当阴影顶点P从A点向B点移动时,OP的长度趋短,白昼越来越长,黑夜越来越短。当P到达B点时,OP长度达到最短,此刻便是夏至,之后P点又开始掉头向A点移动,OP开始逐渐拉长,白天开始变短,黑夜逐渐加长。直至P又回到A点,开始下一个循环。这一过程对应的时间便是一年,A→B和B→A各是半年。在A→B的过程中温度升高,植物开始发芽生长,称为上半年,(先秦称为“春”),另一半最终变冷,植物枯萎,称作下半年,(先秦称作“秋”)。
在一年中重要的时间节点除了冬至和夏至外,还有春分和秋分。太阳光每年有两次直射在赤道区域,在上半年叫春分,在下半年叫秋分,春分和秋分的特点是白昼和黑夜一样长。春分和秋分也可以通过物体的阴影观察到。当初升的阳光和日落的阳光在一条直线上时,就是春分或者秋分。春分和秋分在正午时,柱影长度是一样的,P点重合,在此处划一条线,记为L,见图1-3-06。
由上我们看到一年被分成了四段:A→L,L→B,B→L,L→A。这四段时间可以称为四时,请注意,这个四时与我们现在说的四季是有区别的。四时是按天象来划分的,这样划分的结果与气候变化带给人的感受不太一致,人们直观感受到的气候变化要滞后。四季是在四时的基础上,根据气候的变化进行了调整,使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的感受相一致。
将一年分成四时,已经可以大致告诉人们气候的变化规律,但是要指导农业生产还是太过粗糙。我们沿着前面的思路再进行一次时间划分,分别在A--L和L--B之间划时间分割线L1和L2。
这两条分割线可以用数天数(大约45天或者46天)确定,亦或采取划中线的粗糙的方式。这样一年就分成了八部分:A→L1,L1→L,L→L2,L2→B,B→L2,L2→L,L→L1,L1→A。
这八段时间,每段45天或46天,对早期的氏族社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尤其在刀耕火种的年代,在需要的时候看看“柱影”所在的位置,就大致知道接下来的气候变化趋势。自己知道的同时,还要告诉别人指导别人,这就得给每一段做标记起个名字,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如何做标记?我们尝试一下。
既然A--B这个阴影区域是用三条线来划分的,不妨就用三条线来表示:☰,最上面的线对应L2,中间的对应L,最下端的对应L1。规则:当柱影头部运行超过某条划分线时,视为该划分线被冲断,记为- -,其它线记为—。我们从夏至柱影最短开始看变化,并作标记。
(1)当柱影在B→L2和L2→B区间运行时,没有触碰任何分割线,分割线是完好的,记为☰,见图1-3-08。在这个区间,柱影分别有两个趋势,B→L2变长,在下半年;L2→B变短,在上半年。
(2)当柱影在L2→L和L→L2区间运行时,柱影越过了L2线,没有触碰L线,视为到达L2线位置,L2线被视为冲断,记为☱,见图1-3-09.在这个区间,柱影同样分别有两个趋势,L2→L变长,在下半年;L→L2变短,在上半年。
(3)当柱影在L→L1和L1→L区间运行时,柱影头部越过了L线,视为到达L线位置,L线视为冲断,其它线视为完好,记为☲,见图1-3-10。在这个区间,柱影还是分别有两个趋势,L→L1变长,在下半年;L1→L变短,在上半年。
(4)当柱影在L1→A和A→L1区间运行时,柱影头部越过了L1线,视为到达L1线位置,L1线视为冲断,其它线视为完好,记为☴,见图1-3-11。在这个区间,柱影依然分别有两个趋势,L1→A变长,在下半年;A→L1变短,在上半年。
至此,一年划分出的八个部分都有了标记,见图1-3-12。
这八个标记其实只有四个记号:☰、☱、☲、☴。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四个记号不难发现,前三个记号的最下一划都是—,如果第四个记号的最下划也是—,那么就可以省去这一划,进行简化。将☴变成☳,即与前三个相区别,又可以满足简化的要求,简化后这四个符号变为:⚌、⚍、⚎、⚏,见图1-3-13。
简化后的记号还存在另一个问题:八个记号是两两重复的,这仍然不够明确。接下来再做最后一步标记,就是将记号标识分上下半年。做法更加简单:在柱影左侧表示上半年的记号下均加一划—,这四个记号变为:☰、☱、☲、☳;在柱影右侧表示下半年的记号下均加一划- -,这四个记号变为:☴、☵、☶、☷。这样八个记号各不相同,可以一一对应的表示八个时间区域,方便标识、使用,见图1-3-14。
略微仔细观察一下图1-3-14中的八个记号就会发现,它们与伏羲八卦惊人的一致,不仅符号相同顺序也完全相同,只不过我们今天认为伏羲八卦图是个圆形,而推导出来的却是两列。
伏羲八卦的圆图其实是宋朝以后才出现的,《易经·系辞》说:“八卦成列,像在其中矣”。可见,以前古人看到的伏羲八卦也是成列的。圆图只不过是对两列八卦的拉伸变形,其基本的相互位置关系没有改变。那么,能不能说伏羲八卦就是这样,通过划分一年的时间区块,并做标识记号而创造出来的?从方法上看,是可能的。用“天竿”测日的这个方法自古就有,不但在传说中,实物也有。通过测量日影来标识全年时间的仪器叫“圭表”,立柱叫表,地面的刻度叫圭。北京故宫天安门前有两根华表,华表的文化根源就是圭表。图1-3-15是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保存一件圭表文物,图1-3-16是汝阴候墓出土的圭表实物,图1-3-17是圭表测日的演示。
前文讲的测日过程就是按古法进行的,只不过我们又进一步“模仿”古人做了标记。仅此当然不够,还需要两方面的进一步证明,一是考古证据。考古证据是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明,但很遗憾,到目前为止还未看到这方面的考古信息。伏羲时代距今至少在7000年以上,遗迹很难保留下来,还有可能是在考古发掘远古遗迹时,没有注意到相关信息。另一个是实际使用验证,看伏羲八卦中的各卦名称与对应的气候是否相符,找出伏羲八卦与后代历法的相关联系。并且按这条思路去解释,在伏羲八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周易64卦,看是不是能够解释得通。下面开始的验证之旅。
从图1-3-14中我们可以知道,A点是冬至,L点是春分(或秋分),B点是夏至。那么以冬至作为起点的话,伏羲八卦按一年时间的顺序是:震☳、离☲、兑☱、乾☰、巽☴、坎☵、艮☶、坤☷。伏羲八卦是首尾相接循环往复的,任何一卦都可以作为开端,只要方便人们生活就行。八个卦对应一年365(366)天,每卦45或者46天,下面逐卦看一看。
☳,震卦。
伏羲八卦中任何一卦都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卦符,三条横线☳就是卦符;二是卦名,汉字震是卦名。每卦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示时间,震卦所在圭表中的位置对应冬至后的45(46)天;二是表示自然环境随气候变化的物候,也叫象,象可以理解为景象、图画、状貌等,用卦名来表达。
震表示冬至后的45(46)天,用现代使用的公历来说,期间在12月22日左右到来年的2月4日左右。此期间,太阳光的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物候表现为白昼开始变长,黑夜开始变短,黑夜长于白昼。气温虽然是全年最低的时候,但环境接受的阳光热量已开始增加。大地在悄无声息中发生变化,《逸周书·时训解》说此时:“冬至之日,蚯蚓结。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动。”“小寒之日,雁北向。又五日,鹊始巢。又五日,雉始鸲。”“大寒之日,鸡始乳。又五日,鸷鸟厉疾。又五日,泽腹坚。”动物处于萌动之中。
震卦的震字,以前我们解释做“雷”,其实雷是文王八卦中震卦的含义。伏羲八卦的震卦包含有震动、万物开始骚动的意思,“水泉动”“雁北向”等就是这种动的表现。同时,震字还有孕育的含义,如《诗经·生民》有“载震载夙,载生载育”。而“鹊始巢”“鸡始乳”等则正是这一景象的表现。
可以看出,震卦所表现的自然景象与实际的气候特征是一致的。
☲,离卦。
卦符☲,卦名离。离卦标识的时间是春分前45(46)天,大约相当于公历的2月5日--3月22日左右。太阳光直射点向赤道移动,但是黑夜依然长于白昼。气温明显升高,给人的感觉温暖舒适。
这段时间正是我们熟悉的春天,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就在此时。此时节万物复苏,草长莺飞。《逸周书·时训解》说此时:“东风解冻,鱼陟负冰。”“獭祭鱼,鸿雁来。”“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离”我们过去解为火,其实这是阴阳五行的说法,在文王八卦中是转义为“日”“绚丽”等,在《易经·系传》中解为丽。这些解释都有一定道理,春天温度明显升高是气候的一大特征,解为火也可理解;春天景色焕然一新,解为丽也对。但离的原意却不是这样。
离字的甲骨文是
表现的是草长莺飞,正切合于离所表示的季节。八卦所代表的是一个景象,这个景象不一定只有一种事物,离卦便是这样。如果非要具体的讲离的原意,离其实指的是草,离通蓠。屈原的《离骚》有诗句“扈茳蓠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茳蓠也写作江离,是一种香草,蓠是一种草。在远古人的视野里,最直接看到的春天变化就是草长枝发,所以他们也用最直接的方式来标识这一季节。汉朝时有个皇家园林叫“离宫”,是皇族春游的地方,这里离就是春的意思。离卦用草的生长来代表春天,多么富有诗意!古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其中的“离离”的解释莫衷一是,通过对离卦的认识,诗句可以解释为:原野上的野草蓠蓠,每岁一枯一荣。语句通畅,合情合理。
离卦所标识的时间和气候也完全对应。
☱,兑卦。
卦符☱,卦名兑。兑卦标识的时间是春分后45(46)天,大约相当于公历的3月23日--5月6日左右。太阳光直射点从赤道移向北半球,白昼开始长于黑夜。此时气候温暖湿润,雨水丰沛。对于农业来讲正是播种的时节。
农业生产需要完善的灌溉系统,灌溉系统是人类主动利用自然的水资源,修筑的引水工程。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有很多,如都江堰、郑国渠、京杭大运河等,现代的三峡工程、葛洲坝、南水北调等等。在原始农业社会之初没有大型的水利设施,那就得靠天吃饭。只能在天气、地面符合种植要求时,开始播种。在雨水的滋润下,土地潮湿,甚至到处是深浅不一的积水,正是这个时节的状态。
对于兑的解释历来是没有争议的,“兑为泽”,泽是沼泽,沼泽是地表有水,但水又不太深的状态,沼泽用现在的概念讲就是湿地。沼泽这种土地状态,正适合远古人类的低级农业种植。兑卦代表的开始出现沼泽这一土地特征,符合这个时节实际情况。
☰,乾卦。
卦符☰,卦名乾。乾卦标识的时间是夏至前45(46)天,大约相当于公历的5月7日--6月22日左右。太阳光直射点移向北半球的北回归线,即将达到白昼最长,黑夜最短。此时气温走向炎热,雨水已没有春天那么丰沛,晴空暴雨交替发生,空气的湿度虽然大,但气候给人的感觉却是干热,并且经常会发生干旱的情况。对于农业来说,此时作物进入旺盛的生长期,充足的水分非常重要,因此是农民期盼雨水,进行田间灌溉的时节。
这个季节,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期。远古的原始农业生产缺乏灌溉系统,对天然的降水依赖程度大,古人则对干旱非常敏感。
在中国,“乾为天”是深入人心的概念,但这个概念却不是伏羲八卦乾卦的含义。“乾为天”是春秋以后天地对立的哲学思想产生的产物,“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系辞》)深深根植在我们中华文化的血脉中,这种思想是对周易文化的发展。我们现在讨论的是这个文化的直接根源,所以不能拘泥于固有思维模式,否则我们无法前进,包括后面对六十四卦的解读都要打破条条框框。文王八卦中“乾”的含义也不是天,在六十四卦中乾卦的解释为“龙”。龙其实就是人,我们中国人都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将乾理解为天与这种思维一脉相承。
“乾”又写作“乹”,它又是“干”的繁体字。作为字形“乾”它除了代表乾卦外,只有一个含义“天”。作为“干” 的繁体字,它表示干燥、枯竭。对天气来说,干燥、枯竭意味干旱,干旱正反映了古人对“乾”这个季节的关注点。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不难理解六十四卦中《需》的卦名“水天需”的来源了。伏羲八卦所反映的天象是围绕农业社会生活的需求,目的是观象授时指导生活。
乾( qián)字还没发现甲骨文,古解是“天气火热,水汽蒸发 ” 。《说文》解释是: “乾,上出也。”其实它们说的就是干的意思,换个角度而已。
乾(qián)和干(gān)的现代读音相差很大,什么时候发生变化的留待语言学家来解释吧。
☴,巽卦。
卦符☴,卦名巽。巽卦标识的时间是夏至后45(46)天,大约相当于公历的6月23日--8月8日左右。太阳光直射点已到达北半球的北回归线,达到白昼最长,黑夜最短,开始白昼渐短,黑夜渐长,但白昼依然长于黑夜。此时段气温前面炎热,后面转凉。
《逸周书·时训解》说此时:“小暑之日温风至”“立秋之日,凉风至”。这个季节也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间,尽管空气炎热太阳炙烤,有时一缕清风飘来就会使人格外惬意,印象深刻。6、7、8月也是我国受太平洋季风影响明显的时间,我国发生的台风多是在这几个月从东南方向而来。
“巽为风”古今理解一致,与巽卦所代表的季节也相符合。
☵,坎卦。
卦符☵,卦名坎。坎卦标识的时间是秋分前45(46)天,大约相当于公历的8月9日--9月23日左右。太阳光直射点又开始移向赤道区域,白昼和黑夜趋向相同,此时已进入传统意义上的秋天。气温白天炎热,晚上转凉,早晚温差大。这时东亚地区开始进入旱季。
《逸周书·时训解》说:“秋分之日,雷始收声。又五日,蛰虫培户。又五日,水始涸。”其实在秋分前就已经开始雨水减少,天气干燥了,我们常用秋高气爽来形容秋季,这是空气日趋干燥造成的,
坎字的含义是浅洼的水坑。《易经·说卦传》解释为“坎,陷也”,阴阳五行理论解释为“坎为水”,这两个解释都准确的说对了一半。坎是有水的浅坑。在满是积水的湿地,随着秋天的到来,雨水减少,水分蒸发,原来看似平坦的地面开始显现出大小不一的一个个水坑。水坑出现这种环境的变化,对远古人来说是一个明显季节标志。在六十四卦的卦象中,对这个有水的坑--坎的变化,描述的更加细致。
☶,艮卦。
卦符☶,卦名艮。艮卦标识的时间是立秋后45(46)天,大约相当于公历的9月24日--11月7日左右。太阳光直射点从赤道区域移向南半球,白昼和黑夜达到等长后,黑夜开始变长,此时进入传统意义上的深秋。这时叶落草枯,虫兽蛰伏,气温持续下降,渐趋寒冷。
《逸周书·时训解》也说:“草木黄落”,“蛰虫咸俯”。从观察者的视角看,深秋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草木黄落”。当“草木黄落”时,原本郁郁葱葱植被覆盖的山峦显现出灰暗的固有形态,这个季节山的变化凸显出来。
艮字的甲骨文是
表示一个人睁大眼睛看,在看什么?从八卦理解为:一个人在远望群山,惊愕于自然界的巨大变化,显露出无奈和畏惧的心理。
“草木黄落”“蛰虫咸俯”说明动植物停止了活动或生长,所以艮具有停止的含义就不难理解了。
☷,坤卦。
卦符☷,卦名坤。坤卦标识的时间是冬至前45(46)天,大约相当于公历的11月8日--12月23日左右。太阳光直射点移向南半球的南回归线,白昼将达到最短,黑夜将达到最长,此时进入传统意义上的冬季。雪花飘落,河湖冰封,气温低,气候寒冷。
坤也写作堃,表示广袤的土地,这与冬季银装素裹的大地景象相一致。《逸周书·时训解》说此时“水始冰”“地始冻”。地上的草木早已枯败,北雁南飞,动物进入冬眠期,人也闭塞门户,减少活动。所以坤代表万物收藏的意思与气候环境相一致。
甲骨文中没有坤字,申字古通神,所以坤也被解为土地神。《说文》解释是“坤,地也,易之卦也。”坤字的来源还不能完全确定,但它代表的时间与物候是相符合的。
至此,从震卦到坤卦完成了一年的周期,然后开始一个新的循环。所谓八卦皆为象,这个象就是景象,或者称作画面,是自然界的景象。伏羲八卦描述的象与一年之内气候变化的景象相一致,今天看来略显粗犷,但在人类的蒙昧时期已经是巨大的进步。
伏羲八卦是远古时期中华民族创立的历法,属于太阳历,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历法实据。这种历法所使用的圭表一直沿用几千年。伏羲八卦将一年分成八时,并创造出八个符号作为标识,用以标记一年的时间变化。尽管当时没有文字,但它有名称,有符号,非常方便记忆和使用,对早期的农业社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起到了观象授时的作用。
伏羲八卦是配合圭表使用的,圭表详细具体的使用方法最早记载在《周髀算经》中。《周髀算经》大约成书于西汉时期(公元前1世纪),它用测日的方法提出盖天说宇宙观,书中说:“日中立竿测影”“周髀长八尺”“髀者,股也”“髀者,表也”。立的“竿”也叫“髀”,髀有两个意思,一个指人的大腿,另一个指表。远古人以“身为度”(《史记·夏本纪》),开始时用腿作表,后来用竿代替。《周髀算经》说:“周髀长八尺”,意思是立的竿八尺高,这是与人的身高一致,依然是以身为度的思想体现。《周髀算经》对日影长度也有记载:“夏至之日晷一尺六寸”“冬至晷长丈三尺五寸”“春分七尺五寸五分”“秋分七尺五寸五分,小分一”。在《周髀算经》中并没有把圭表和八卦联系起来,否则我们今天也不要费周章了,但它记载了这个方法的来源:“昔者周公问于商高曰:窃闻乎大夫善数也。请问古者包牺立周天历度。夫天不可阶而升,地不可得尺寸而度。请问数安从出? ”大概意思是:“古时周公(即周公旦,周易爻辞的作者)向商高请教说,我私下听说先生擅长天文计算,请问远古时伏羲氏是如何测天量地制定历法的?天不可能沿台阶而上,地也不可能用尺丈量,那么天地的大小尺寸是如何算出来的呢?”在这段话里表达了一个意思,最早观测天文制定历法是来源于伏羲氏。商高接下来讲了伏羲立表测日的方法,也就是《周髀算经》的内容。
在观察竿影变化时会有些小问题:竿影头部的边界会有模糊的现象。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在竿顶放一体积大的重物,或者绑一横木,以重物或横木代替竿头作为标志物。例如当悬挂物阴影落在离的区域时,就可以告诉大家“挂(盘、木)在离”,大家就知道季节了,非常方便表达。在古代的圭表上是设置一个小横木(见图1-3-15),这些特征在华表上也遗有痕迹,华表上的圆盘和横牌都来源于圭表测量标志。“华表”顾名思义,它原本就是作为历法工具的表--“天竿”。
古时,掌握了天文历法就是掌握了通天的权力,它当然要立在氏族居住地内重要的地方,成为一个标志。当观察手段进步,逐渐标定夜空天象后,“天竿”历法的作用逐渐降低,但它依然代表庄严威势,它的制作也更加精美,用途更加广泛,演化成文化权力的象征。中国古代在所有重要的建筑中都会设立华表,宫殿、祭坛、墓地、广场等。
周公测景台,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史载西周时周公姬旦在菅建东都洛阳时,在这里垒土圭,立木表来测量日影定节气。唐开元十一年(723年)天文学家一行命南宫说仿周公的土圭木表,建成现在看到的石圭石表,遗迹距今约有1300年的历史。
在长沙子弹库战国帛书中,记载了伏羲立圭表测定四时分日月的事迹。四时都有名字:春叫青干(绿叶繁茂),夏叫朱单(繁花似火),秋叫黄难(黄叶凋落),冬叫黑干(枯枝兀立)(《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主编,第4版)。这四个名字其实也是四季的象,并且与八卦的象及其类似:青干(绿叶繁茂)—离(蓠,草长)和兑(沼泽出现);朱单(繁花似火)—乾(干热)和巽(风云变幻);秋难(黄叶凋落)—坎(秋旱少水)和艮(叶枯枝落);黑干(枯枝兀立)—坤(荒凉死寂)和震(万物待发)。帛书中的这部分内容与伏羲八卦同样是基于对太阳(日)变化、环境变化的观察,在对物候的表现上手法一致,可以说是一脉相传。
现代使用的公历一年有12个月,即将一年分成12个时段。中国传统农历一年则有12个月或者13个月(包含闰月)。中国农历也称为夏历,传说是夏朝时制定的。历史上是不是只有12个月的历法呢?不是的,前面提到的“楚帛书”中就有“未有日月,四神相代,乃止以为岁,是惟四时。”大意是:“伏羲时还没有日月纪时,用四个神灵代表各个时段,神灵转轮一周便是一年,这就是四季。”何新先生考证《夏小正》是10月历,刘宗迪先生解读《山海经》也得出中国上古曾使用过10月历,《山海经》中也有八风八季的描述。那么中国历史上是否曾有一个阶段,或者某个氏族,使用过以伏羲八卦作为八分一年的历法呢?这还需要进一步考证,但从“楚帛书”中的四神、伏羲八卦、《周易》、廿四节气这条脉络看,应该是有可能的。
我们依然回到伏羲八卦产生这个问题来,伏羲八卦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八时,确定的基础是冬至、初秋分、夏至这三个点。这三点除了用日圭测量的方法外,
还可以通过观察日出得到。当确定一个观测点后,在清晨会看到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在空中划一个圆弧,晚上又徐徐落在西方。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的点是不同的,冬至时太阳的升起点在最南方,太阳在空中运行的轨迹圆弧离观测者最远。夏至时太阳的升起点在最北方,太阳在空中运行的轨迹圆弧离观测者最近。这两点之间的中间点便是春分和秋分点,太阳的升起点同样在冬至点和夏至点之间循环往复。冬至、春秋分、夏至这三个点,就是远古说的“三正”、“三恒”“正”含有勘正、矫正时间标准的意思。
在冬至点和夏至点之间再划两条线,将夏至和冬至之间均匀的分成四份,也就是太阳的轨迹有五条,太阳一年往复一次,自然分成了八个时段,即八时。这五条圆弧形的太阳轨迹,古人称之为“五行”。
在《尚书·甘誓》中,夏启讨伐有扈氏时谴责说:“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其中的“五行”“三正”指的就是这个天文历法。历法荒废导致农时混乱,影响百姓的生存,当然是其罪可诛。夏启的这个理由光明正大,无可辩驳。
战国以后认为正是“正(zhēng)”,是“正月”的意思,“三正”是代表夏、商、周三代历法建元的意思。又将五行解释为 “金木水火土”。《尚书·甘誓》的内容证明早在商、周以前就就有“三正”和“五行”的说法。从早期历法看,“三正”和“五行”是对太阳轨迹的观察,与先秦所说“三正”“五行”不是一回事。“三正”可以划分四季,“五行”可以对应八时。如果观察点增加两个变成“七行”,那对应的就是十二月了。
将“三正”的这三个圆弧补画成三个同心圆,这三个同心圆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典型标志。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墓地堆成三环;陶寺遗址的观象台也是三级台阶;北京的天坛更是这样,不但台阶是三层,建筑也是三层。春秋以后三环又扩展出“天、地、人”的人文含义。
“三正”是中国古代历法的基础。举个考古的例子,陶寺遗址被认为是尧舜的都城,距今有4000多年。遗址中有一个古老的观象台,由一个观测点和13根立柱组成,用来观察日出点。13根立柱形成12条缝隙,其中有3条缝隙可以在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时的清晨分别看到初升的太阳,可以用来标定这三个时间节点。其它缝隙还可以确定农时:小米、黍子、水稻和豆子的种植与收获;气候变化:春时、秋时、上冻、解冻、初霜、中霜;祭祀:春祭、秋祭。伏羲氏时代比 尧舜时代还要早几千年,他们使用的观象授时手段还要更原始些。
“三正”是中国古代历法的基础。举个考古的例子,陶寺遗址被认为是尧舜的都城,距今有4000多年。遗址中有一个古老的观象台,由一个观测点和13根立柱组成,用来观察日出点。13根立柱形成12条缝隙,其中有3条缝隙可以在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时的清晨分别看到初升的太阳,可以用来标定这三个时间节点。其它缝隙还可以确定农时:小米、黍子、水稻和豆子的种植与收获;气候变化:春时、秋时、上冻、解冻、初霜、中霜;祭祀:春祭、秋祭。伏羲氏时代比
尧舜时代还要早几千年,他们使用的观象授时手段还要更原始些。
《山海经》中的这12月可能是太阳历也可能是月亮历,因为古人认为日月出入点相同。
《周髀算经》中的“七衡六间”与《山海经》的这七对山本质是一样的。
用日出的“五行四间”也可以推导出伏羲八卦,但这与传说不符。伏羲八卦是以观测圭表为手段,而《山海经》是观测日出点,《山海经》中的观测方法要更原始一些。
从以上对伏羲八卦的来源分析可以知道,伏羲八卦代表时间和物候,它起源并非是基于对阴阳的认识而创造的,符号 “—”和“- -”原本也不是代表阴阳。伏羲八卦是整体创造出来的,不是由卦划“—”和“- -”累加而成,直至六十四卦同样也不是一划一划累加的。
《系辞》等十翼的内容产生于孔子之后,即春秋以后。在《系辞》中还是以刚柔来解释易蕴含的哲学道理,而用阴阳来解释易还要更晚一些。无论刚柔也好,还是阴阳也好,都是用来理解易的工具,同时阐发自己的哲学理念。阴阳理论不但用来解释易的内涵,也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根植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阴阳理论用来解释伏羲八卦和六十四卦都用有明显的缺陷,无法弥补的漏洞。
伏羲八卦代表的是一年时间、气候的变化,八卦是无首无尾封闭的一个环,是一个循环体。借用邵康节画的圆看,它是顺时针运行的环。如果我们以冬至作为一年的开始,它的顺序是:☳震→☲离→☱兑→☰乾→☴巽→☵坎→☶艮→☷坤⇒☳震。这与阴阳理论的理解是有区别的。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段表述非常精彩,从“天竿”圭表的使用看,也是符合这一描述过程的,但怎么具体理解就出问题了。阴阳理论对它了理解就不一样,见下图。
这样推导出来的顺序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这也是我们以前一直认可的顺序。这个顺序从符号笔画的变化上看是符合逻辑规律的,也符合现代数学中二进制规律,但这却不是伏羲八卦的实际顺序。
前面讲了,伏羲八卦的每一卦都是整体创造的,并非一划一划累加上去。更重要的是,如果用这个顺序去看伏羲八卦图会发现,从乾卦逆时针运行
乾→兑→离→震;然后跳到巽又顺时针运行:巽→坎→艮→坤。最后要从坤再次跳到乾才能开始一个新的循环。按这个顺序,伏羲八卦形成不了首尾衔接的封闭环,违反了伏羲八卦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的基本含义,体现不出阴阳鱼的旋转状态。
事实上,伏羲八卦原本没有什么圆图,这一点《系辞》说的也很清楚:“八卦成列,象在其中。”伏羲八卦是时间和物候的代表,所以它也没有方位。不过,将伏羲八卦画成圆图却有利于人们记忆,外观更加好看。
在中国,无论长幼,无论是否识字,几乎每个人都听说过“八卦”,都知道“八卦”具有神奇的能力:预测未来。那“八卦”到底能不能预测未来呢?
能!在蛮荒时期,人类处于蒙昧之中,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是极其有限的。氏族中,能够掌握气候变化规律的人,就会成为其他人的导师、领袖。远古的某个人,他低头看一眼卦的位置,就知道接下来的天气将如何变化,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古人说“知天者为圣”,难道他不就是在预测未来吗?八卦不就具有预测未来的功能吗?现今,我们通过分析卫星云图来预测天气,在方式上与看八卦预测气候是一致的,同样都代表了各自时代的先进技术。
伏羲八卦代表的时间、物候变化,也反映了自然界万物从孕育、生发、成长、旺盛,到减退、衰落、残败、死亡的发展历程。人类自身,以致人类社会的万事万物也终在这一规律中。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所处的人生阶段,那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同样也会不言而明了。懂得了万法归一的道理,用八卦所蕴含的哲学规律对照诸事诸物,同样会具有所谓的预测功能。这就是古人说的八卦可“通神明之德”(《系辞》),因此八卦自古被用于卜筮就不足为奇了。远古人观天,授时是最终目的,但这一过程却具有神秘性,具有同样神秘的仪式,“观天”的人更是被人视为通天的人。这也是为什么巫都是懂天文的,反过来,懂天文的人也会被看成神人。如今,八卦在巫上的作用被传承下来,而作为天文历法的功能却被遗忘了。
(本文作者公众号:春行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