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异功能的起源
特异功能现象,古今中外都有。但是科学家重视它、研究它的历史并不长,起源于19世纪的英国,大约只有100多年的时间。特异功能研究在国外初期使用的名词为心灵研究,到了20世纪后半期,广泛使用超心理学这一词。
19世纪,英国的科学取得辉煌成就,法拉第在1831年发现了磁可生电,麦克斯韦在1873年建立了电磁理论,1859年达尔文创立进化论。崇尚科学是当时社会的风尚。就是在这个时代,英国出现了几个著名的巫师式特异功能人,出现了著名科学家研究心灵现象,并产生了心灵学。
二:特异功能是真实存在的
美国斯坦福研究所成立于1946年,1970年从斯坦福大学里独立出来,其经费主要来自政府和军方。从事遥视研究的科研人员是普瑟夫和塔格。普瑟夫的专业是激光物理,曾获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发明了可调谐红外激光器,著有《量子电子学基础》一书,该书被视为教科书,他被列入《美国科学名人录》和《西方名人录》。塔格的专业也是激光。他们曾与特异功能人斯旺、普赖斯等人合作,从1972年至1979年,作了大量特异遥感实验。他们的实验与莱因实验不同,具有明显的国防和安全方面的应用价值。
例如,给定经纬度的坐标值,或者在地图上任意指定一点,特异功能人斯旺就能遥感出当地情况。有一次指定某组坐标,在不看地图情况下,斯旺回答,那是一个岛,岛上有高山,有井然有序的建筑物,其中一座是黄色,还有两座白色巨形圆罐。斯旺所描述的是南极的克盖仑岛,岛上有苏联和法国的气象站,其中建筑物都说对了。斯旺还曾遥感过苏联设施,将建筑物和铁路画成草图,几个月后间谍卫星的照片证实了他的遥感报告。
功能人普赖斯曾任警官,在任职期间曾用特异功能跟踪可疑的人。当寄给普赖斯-组坐标值后,3天后收到回信,他详细描述了该地建筑物情况,并具体描述了室内设备,还描述了一些放在保险柜内的文件名称。这是一个机密的军事设施,受试者根本不可能去那里,事实上他的描述完全正确。
普瑟夫等人还设计了在潜艇内的遥感实验。让功能人在潜艇内,潜艇潜入几百英尺深的海中,然后遥感500英里外的目标区。功能人可以准确遥感到指定目标区的建筑、道路、树木甚至人的活动。他们的论文《潜艇上远距离远视研究》1979年提交给在休斯敦召开的全美科学进步学会第145次学术会议;1979年还公开出版了《意念范围》一书,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
了解了以上的内容后,那么我就来说说我对特意功能的理解
特异功能的产生机制包含有两个内容。一个是:这种功能如何由潜在的功能转化为可控的功能,另一个是:特异感觉和特异致动是由怎样的原理构成的。在当今的特异功能研究中,这两个问题都未被解决,所以下面介绍的观点是我个人的观点。
特异功能之所以在正常状态下呈隐性状态,这是生物体在进化上适应自然的结果。是为了使生命体更有效地处理好其周围的环境信息。时间长了我们就保留了这种功能,而这种功能的保存,也是为了以防机体需要跨跃时空时的信息的处理。那么我们的机体就必需有一种对这种功能给予控制的机构,否则这种功能的保留就毫无疑义。这种能对特异感觉进行控制的机构,绝不是我们那种具有自我意识的意识机构即(显意识)所以我们可以把这种能对特异功能进行潜在控制的机构,称之为潜意识机构即(潜意识)。潜意识能对特异功能加以控制,但显意识就不具有这种功能。这种差别是来自两种意识机构对两种感觉功能(外在的器官感觉和内在的特异感觉)控制的分配不同,主要体现在它们间的神经联系。当显意识机构兴奋高过于潜意识时,就呈现出显意识的状态,相反也一样。
特异功能的自身原理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引进一些新的概念,否则这类现象将很难被接受。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特异功能才这样令大众难以接受。假如现在你打开一本人类的发展史,你会清楚的看到人类对每个新领域的认识,都将导致许多新概念的产生。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新的领域其本身就蕴藏着新的机制。新的机制当然要由新的概念和新的理论来说明它。特异功能它远远超出了我们旧有的认知范围,所以如果我们要对它的一切作出合理的解释就必须引进一些新的概念。我认为想要了解特异功能就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特异功能的信息传递媒介是什么呢?
据一些研究人员报告,它们是电磁波。因为它遵循着光的反射性、折射性、偏振性及金属对它的屏障作用,而且还有所谓的缝隙性即(完全封死的容器,特异功能者往往难以辨认其中的字)。但显然这一猜测是错误的,因为前面介绍的美国人的几个信息屏蔽实验证明金属根本不能对信息的传递起到阻碍作用。那么信息传递媒介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这是一种全新的物质:它非常微小并带有极性,由于它非常微小,因此物质的东西对它而言完全是通透的,常规的物理和化学的方法难以将它检测出来,这样一来它也就难以被人们所认识。我在这里把这种物质称为超微极性物质,呵呵,下面简称为极性微质。极性微质充满整个宇宙中。它是暗物质或是暗能量?或是反物质?我也不知道,但它在物质的内部和在空间中的分布,因为极性的存在显然是不一样的。在物质的内部和它的周围分布状态和物质的内外电子分布状态是一致的,只是极性是相反的。这样它在物质的内外分布状态就表现出一种规律性。由于这种极性的有序性,也就体现了物质结构的状态。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虽然表面看起来它们没有向外施放什么信息,但由于物质的热运动,物体在向外发出红外辐射时,也将导致极性微质的震动并产生一种波,我把它称为微质波。这种震动不受物质的阻碍,所以它们传播的比红外辐射还远。所以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他们可以看穿物体了。所以我认为特异功能中信息传递媒介就是物质热运动所产生的微质波。
2:这些信息又是如何在大脑里成像的?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特异感觉组织。通过它具有透视和心灵感应等现象,我们可以得知,这种感觉组织不是我们的体肤,也不是我们的其他部位,它只能是我们的大脑。而且神经生理学家和神经心理学家过去的研究表明:人的前额具有预知事态的功能。另外据特异功能儿童们的报告,他们的图象呈现部位也是在前额。所以我推测特异感觉组织就存在于我们的前额皮层。
那么,这种特异感觉组织又是如何通过微质波来感觉外部世界的呢?我们知道,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的质量是很小的,由上面所说的还知道它的周围也布满了极性微质,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当外部的极性微质产生震动时,也导致它周围微质的震动,由于蛋白质周围微质的分布和蛋白质内的电子分布状态是对应的关系,由于电场力的关系也引起膜蛋白的震动,从而使机体能接受到这类信息。我们的眼睛可以通过调节焦距来控制视夜的远近,也可以通过转动眼球来控制我们的视觉方向。那么大脑里的这种特异感觉组织即(特感组织)是如何控制它的“视觉”状态的呢?我想这可以借用我们的耳朵原理来说明。虽然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但我们的大脑并未让我们的感觉出现混乱,因为我们的大脑可以让那些对我们而言有意义的信号进入我们的意识,把那些无意义的声音引起了我们的耳中,但却被隔绝在意识的门外,大脑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在于那些无意义的信号未得到主体的放大。特感组织虽说能接收到外界各种物质所发出的微质波,但主体可以通过放大那些有意义的信号来完成它的选择过程。我们的耳朵不会动,但我们知道声音发自何方,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通过对声音在两个耳中的分布量的不同分析得出的。在我们熟悉的东西里,只要声音出现,我们能很快地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的东西具有不同的音质。我们的特感组织对信息来源方向的分辨,只要通过控制不同方向上的神经细胞的感觉过程来判断的。而对物体的辨别,是可以通过这两种途径来实现:一个是通过物体发出的微质波的性质来分辨,另一个是根据微质波信号在大脑里的成像来辨别。对“视夜”远近的控制和判断可以通过对微质波在特感组织上的分布情况的分析得出。
生理学表明,视神经在它的上行过程中,在经过了丘脑后,便投射到了我们大脑的后部—枕叶,在那儿完成成像过程。我认为在我们的前额内也存在一束神经纤维直达枕叶。所以我们的前额皮层内的特感组织在获得了有意义的信息后合成图象,再将它转变成电信号,然后投射到枕叶。这就是我认为的特异感觉功能的成像过程。
3:人的意念是如何作用于外部世界的?
特异功能者仅仅通过意念的作用就能改变外物的位置或它们的形态,这已是令人费解了,而通过意念的作用使外物突破空间障碍,就更是让人不可思议了。但这些现象的确是发生了。对这类现象,我们用旧的世界观来看是无法接受的。显然这也是令特异心理学研究进展缓慢的原因之一。但如果我们用超微极性物质来分析它们的话,这就变得是个顺理成章的事了。
我们知道任意两块钢铁是不显磁性的,是因为它们中的磁筹呈无序排列。但当它们中的任意一块被磁化后,它就可以吸引另一块钢铁,这是因为当它在接近对方时磁化了对方。这样一来,原本不显磁性的两块钢铁经过磁化之后,使得它们内部的磁筹排列有序,从而可以相互吸斥了。自然状态下的物质虽然它们的内部充满极性微质,但这些微质的排布和它内部的电子分布一样对外不显磁性。假如有一种方法,可以使得物质内部的微质极性有序化,那么这个物质将对外显出某种磁力特征来。人作为高级的生命体,她时常可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生理状态。常人在常态下,她们的脑电、肌电及肤电都处在无序状态中,但特异功能者和气功师却可以通过调神调息的做法,使得上述三种电变得同步有序。当这三电变得同步有序后,自然将促使体内的微质极性有序化。特异功能者体内微质极性的有序化,将让他和目标物之间的空间里的微质极性变的有序化,并再进而激化目标物内部微质极性的有序化。这样一来,在特异功能者和目标物之间就形成了一个“磁力”的联系,她们当然也就可凭了这种力来搬运物体或改变物体的形态了。
对突破空间障碍,我们可以做同样的类比:有两组人相向而立,他们都向两侧平伸出自己的手臂,紧紧拉住自己左右同伴的手,这样,这两组人就形成了两个整体,这时如果我们令他们相向通过,是绝不可能的。但如果我们令她们都松开并放下她们的手臂,再令她们相向通过,那就是件非常容易的事了,因为她们的身宽要远小于她们的手臂长度。我们由此可以想到,两个物体所以不能相互通过,那是因为两个物体之间发生了相互抵触。假如这种抵触一旦消除,相互通过也就不是问题了,这是宏观现象。在微观世界中,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抵触并不是来自原子核,而是来自它们之间的电场力。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把两个原子(不是原子核)紧紧排在一起,而让第三个原子从它们之间通过的话,可以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因为那两个原子将抵触它的通过。显而易见的是,这种抵触并不是来自它们的原子核的接触,而是这三者核外的电场所造成的阻碍。就象将两个条形磁铁放在一起,使它们的同一极性(如N极)相对,并让它们的间距保持在相互排斥开的程度,这时如果我们拿另一块磁铁(宽度小于前两者的间距)使其N极朝向它们,用绳子吊着它使其缓慢下落并通过间隙,可以想见这是不可能通过的。但是,假如把这三块磁铁改换成电磁铁,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因为在第三块磁铁接近间隙时,只要断了它们的电,使它们失去磁性,那有什么不能通过的呢?我们由此可以想到,两个并排的原子若要让第三者通过,只要它们任意的一方失去电场力,那么,通过就是件简单的事了。极性微质充满在整个宇宙中,原子的内部也不例外,它们在物质的内部的极性状态是由物质内部的电场状态决定的。但因特异功能者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生理过程的方法,激化他和目标物之间的微质状态来影响物质内部的微质极性状态,从而有可能短暂地消除或改变原子内部的电场状况。这样,一个内部原子被短暂地消除或改变了电场作用的物质,要通过另一个完好的物体有什么不可能的呢?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特异功能者正是通过这一途径来实现突破空间障碍的。在一物穿过另一物时,运动的一方它的内部虽然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变化只是极短暂地破坏了它们原子内部的电场排斥力,并没有改变它们内部原子与原子之间的相对位置。所以,外力一旦消失,原有的电场将再度恢复。那么,物体在通过障碍后,将保持原状,而不发生结构改变。
关于我们:
“人有两套生命系统”系李卫东先生通过多年解读《黄帝内经》,首创提出的建立在中医文化体系下的学说。李卫东:作家、历史学博士、史前文明研究专家、外星 生命 研究专家、潜心研究国学,中医,梦学,生命科学多年。代表作有《生命终极之门—黄帝内经谜局大揭底》、《梦到底预言什么》、《人类曾经被毁灭》、《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素书》等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