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获商汤战略融资,「物灵科技」要加速 AI+ 教育的落地

36 氪获悉,AI 教育公司「物灵科技」近日完成了商汤的战略融资,本轮融资将用于产品迭代和扩大市场。此前,物灵科技曾于今年 7 月完成了 1.5 亿元 Pre-A 轮融资。

基于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理解,结合基于情感计算、注意力系统、行为驱动三大核心交互技术的 LingAI ——伙伴关系式 AI 交互,物灵科技切入了家庭机器人场景,目前已经上线了三款绘本阅读机器人 Luka、Luka Hero 和 Luka Baby。在早幼教之外,物灵也在筹备面向年龄层更高的 K12 阶段的 AI 教育硬件产品

在渠道上,物灵科技已拓展了大部分的传统线上电商平台和线下经销商渠道,包括京东、天猫、垂直母婴购物平台等,以及线下的家电卖场、母婴购物店、机场、高铁站等,此外;物灵科技会核心关注内容电商、微电商、小程序电商等目标客群聚集的线上平台,线下则会通过类似零售店的会员体系形成社交裂变,促成产品的多次销售。

除了 C 端零售,运营商等大 B 客户集采也是物灵产品主要出货途径之一。物灵联合创始人顾嘉唯曾告诉 36 氪,一般大 B 客户集采量可达到 50 万台 / 年以上。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渠道未来都有复用空间。在物灵推出新产品后,既有渠道可以帮助迅速上量;此外,在海外渠道里,物灵科技已经进入了墨西哥、韩国等地,预计 2019 年会进入北美和欧洲。

本轮的资方商汤科技认为:

商汤科技在 AI 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引擎上有一定积累,会在算力和算法上将对物灵科技在持续建立图像识别和深度学习上的技术壁垒。同时,物灵科技在 AI+ 教育领域的挖掘,也会在应用场景上对商汤科技的 AI 引擎带来垂直纵深 " 教育 " 领域产生商业应用协同效应。

以下是 36 氪 7 月对物灵科技的报道,记者:希大

36 氪独家获悉,面向消费级市场的 AI 科技公司物灵科技已完成 1.5 亿元 Pre-A 轮融资。本轮融资后,物灵也会完成从东方网力全资子公司向独立商业化运营的转变。物灵科技联合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顾嘉唯告诉 36 氪,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底层算法和技术上的持续投入、内容壁垒的扩建、新产品品类的拓张以及市场营销和渠道建设。

将目光集中在消费级市场,物灵从家庭场景下的学龄前教育垂直领域切入,研发生产了绘本阅读机器人玩伴 Luka。根据物灵提供的数据,2017 年 9 月 Luka 正式推向市场,至今总销量已超过 10 万台。7 月 5 日,物灵将发布两款新的 Luka 产品,今年总销量预期可以达到 50 万台。

说起消费级 AI 硬件,总是避不开智能音箱这类产品。智能音箱作为第一代 AI 硬件浪潮,也开始向少儿垂直市场拓展。在少儿早教市场关注度逐渐提升,巨头纷纷入场的背景下,物灵要如何建立自己的技术产品和市场壁垒,并实现可持续的营收增长?

巨头入局、资本火热,物灵的机会和优势在哪里?

智能音箱已呈现白热化竞争态势,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瞄准了儿童娱乐及教育大应用场景,纷纷推出了儿童版音箱。除了先行者亚马逊,阿里、出门问问、喜马拉雅也紧随其后。

在顾嘉唯看来,物灵具备的第一个优势是产品定义能力。公司核心团队此前在微软、百度尝试过大量人机交互产品的开发,比如自动驾驶汽车、智能自行车 DuBike、智能眼镜 BaiduEye、DuLight、脸优 FaceYou、Surface 和 Kinect 等。

顾嘉唯表示,语音识别和语义理解技术尚不成熟,且单纯基于语音的交互并没有带来内容的增值。再加上智能音箱本身缺乏一个高频的应用功能,因此现有的智能音箱类产品很难打动用户并保持高使用黏性。对于成人用户如此,对于儿童用户也不例外。物灵选择从绘本阅读需求切入,首先瞄准了高频应用的问题。

物灵第二个优势主要体现在基于场景数据正循环的 AI 技术,不断优化用户体验。相比于智能音箱类产品, Luka 增加的视觉识别功能需要大量的绘本数据和用户行为 ReID 来训练算法模型。物灵现已覆盖百万级绘本类和儿童内容图像类真实数据,相比于其他的创业公司或是互联网巨头,在训练数据量和算法正循环积累方面有一定的先发优势。除了计算机视觉,物灵还对面向少儿人群的语音识别类和自然语义理解技术类 skills 进行了大量优化创新。

产品落地方面,物灵也具备从云端算法转向嵌入式前端所需的模型优化压缩、剪枝等 AI 硬件向优化能力。

作为一家消费科技产品公司,物灵如何做大规模和收入?

物灵已拓展了大部分的传统线上电商平台和线下经销商渠道,包括京东、天猫、垂直母婴购物平台等,以及线下的家电卖场、母婴购物店、机场、高铁站等。另外微信生态和线下新零售也为 2C 产品的销售带来了新的流量红利。物灵会核心关注内容电商、微电商、小程序电商等目标客群聚集的线上平台,线下则会通过类似零售店的会员体系形成社交裂变,促成产品的多次销售。

除了 C 端零售,运营商等大 B 客户集采也是物灵产品主要出货途径之一。物灵联合创始人丁衣告诉 36 氪,一般大 B 客户集采量可达到 50 万台 / 年以上。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渠道未来都有复用空间。在物灵推出新产品后,既有渠道可以帮助迅速上量。据悉,物灵科技已和 3、4 家代工厂建立了合作关系,总体产能足够支撑今年预期的产品销量。

就 Luka 系列的产品,除了硬件销售,物灵还可以通过后向内容消费合作盈利。比如现在家长选绘本是比较盲目的,物灵科技可以基于孩子读书的交互大数据,反向向家长推荐绘本及教育内容类产品

根据物灵观察到的一些初期销售转换数据,在没有任何推广和运营的基础上,平均 100 个家长中会有 21 个家长通过 Luka App 进入到绘本购买商城中。不过在早期,物灵收入主要来源依然是硬件产品的销售。预期今年收入可达 2 亿元。

物灵的终局形态是什么?

顾嘉唯告诉 36 氪,物灵在 AI 语音交互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针对不同的垂直应用场景,加入了需要针对性训练的自然语义理解、计算机视觉和多传感器输入输出技术,形成了一整套可以复用输出的多模态输入输出交互系统。这套名为 LingUI 的多模态输入输出交互系统,加上物灵的产品定义以及对供应链和销售渠道的把控能力,使得物灵可以快速输出新的产品,形成面向消费级市场的产品矩阵。顾嘉唯预期物灵未来大概会每半年出一款新品。

除了依靠团队自身的人力物力去完善技术,物灵也会考虑投资孵化相关的技术、内容和渠道相关的公司,建立物灵的 AI2C 业态。

而物灵科技关注的消费者终端场景,总结下来主要有三类——人、车、家。物灵从环境相对稳定、人群相对固定的家庭场景率先切入,并选择了家庭场景下对教育需求强烈的未成年人群,定义和开发了 Luka 系列学龄前教育机器人。今年物灵的业务重心会在早教产品和市场上,但物灵也在筹备面向年龄层更高的 K12 阶段的 AI 教育硬件产品,预期于明年可以发布。

除了瞄准 " 人机共生智能时代的原住民 " 未成年人市场,投资了消费级机器人鼻祖 Jibo 的物灵对 " 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 " 家庭成年人垂直市场的规划是开发和智能家居和主动交互信息流相关的家庭助手产品,相关产品预期也将于明年发布。

来源:36氪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商汤  商汤词条  落地  落地词条  融资  融资词条  加速  加速词条  战略  战略词条  
科技

 Uber 公布 2018 年业绩...

Uber 是美国最具价值的初创公司,去年亏损超过 10 亿美元之后,正在进行备受期待的首次公开募股。根据周五发布的 2018 年财务业绩, 公司 2018 年全...(展开)

科技

 Tech Soft 3D宣布为H...

软件开发工具与3D PDF解决方案供应商Tech Soft 3D宣布为HOOPS Visualize增加AR/VR支持。这款标准图形引擎现在支持用户通过 Ocu...(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