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F格致论道/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张双南VS中科院人文学院教授孙小淳/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吴国盛主持
最近有三件事情让我对“科学”有了新的认知和思考,所以决定写下来分享给大家,并与大家探讨。
一是,近一年来在学习混沌大学,李善友教授的哲科思维让我对创新这件事有了新的认知,顺带吸收了从欧几里得的几何到当下复杂科学之涌现性的思想精华。让我体悟到“成功是方法,创新是习惯”这句话的妙处。这个暂时不提,咱们以后再详说。
二是,《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明确将“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作为其132个基准点之一,在网友之间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立场鲜明的互怼,最近重燃战火,在中科院SELF格致论道讲坛上引发“内讧”,科学家激辩阴阳五行。
三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殿堂——中国社会科学院将“《易经》与预测学”纳入2019年博士生(全日制)招生计划,一石激起千层浪。
究竟什么是科学呢?
有人说,当下的中国“科学”易经成了一个新的宗教,叫“科学教”,言必称科学,凡是科学的都是对的。
首先我要说,凡是绝对了的、只能相信、不能怀疑的你都要提高警惕。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吴国盛的一篇公开课中对科学的由来进行了详细的讲述,“科学”只是一个名词,最早是日本人翻译的。因为历史的原因,西方的知识最早传入日本,然后传入中国,这样日本人定义了很多西方名词的中文称呼,科学、工会等都是如此。
追本溯源,科学的英文单词science,它的词根是sci,源于拉丁词scire,意思是知道。所以,science就是“人们所知道的东西”的意思。因此,有人认为,science比较正确的翻译应该是“探索、求知、识别、认知”,这和中国古代的“格物致知”的意思相近。翻译成“科学”, 造成的恶果就是让老百姓远离了真理,科学成为了一种新的“宗教”式的东西,也产出了很多的“砖家”似的人物。
因此,科学就是探索、求知、识别、认知,然后那些相对正确的被以“思维模型”的方式固定下来,用于指导人们继续探索新的认知。所以,科学这东西,西方有、东方也有,古代有,今天也有,科学家有,普通人也有。绝对不能神化,探索、求知才是科学的态度。人们以科学判断对错,我们常说的“这个科学不科学”,其实是以“思维模型”——人们之前探索求知的成果,来做出评判。
那么什么是思维模型呢?详细的阐述我们以后再说,简单来讲,牛顿力学是思维模型,相对论是思维模型,几何原本是思维模型,进化论也是思维模型。同样的,五行八卦,天人合一也是思维模型。
思维模型是我们对经验的总结,是我们通过实践、思想实验对未知的探索,用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几千年来,中国人用五行八卦行军打仗,选择建房的风水宝地,天人合一的理念更是深入每个中国人的灵魂之中。这不就是思维模型吗?这为什么不是科学呢?
对阴阳五行需要更多的维度,比如哲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尤其是要增加自然科学的维度。
阴阳五行为什么会成为玄学?
主要那是因为现代人都讲不清楚,说不明白,所以就成了玄学。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况呢?这与中国思维模型的结构以及传承的方法有关。
首先,中国人对思维模型的总结会概括的越来越简洁,比如我们中国人把复杂的万事万物概括为八卦,进而再进一步简化为阴阳。
其次,我们中国人做学问的方式都是用文字表达,缺少严密的推理的过程,或者对这些推理的过程不进行完整的记述。后人通过文字进行解读的时候往往不能百分百的还原真实意图。
再次,由于这种文字记述的习惯,很多知识都是以秘籍这种结果来显示。这也导致了知识传承的师徒制,也存在很大的弊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一些创造力不强的师傅在传承时会有所保留。这样原有的知识不仅未能进一步发展,反而会有所降低,久而久之,有些知识就失传了。
最后,《易经》《道德经》当初的发生未必是哲学,也许是很实用的经验的总结。但是千百年来,都是文人在研究这些东西,最后主要的研究方向延展到了哲学这个层次。当然,也有王东岳所说的中国本质上是农业文明,因为生存需要对文明关注的重点不一样也是原因之一吧。
所以,从复杂到简单是我们的思维方式,但是,再从简单进行还原的时候由于上面四个原因的制约,就存在问题了,逐渐就成为了玄学。那么,如果要把这些知识我们为什么不借鉴西方科学的探索未知的方式呢?反观西方,用逻辑一步一步严密的推导出来,任何人在任何时候看都能够很好的进行还原。这都有利于知识的传承。
老子当年想告诉什么?而今天,我们从自然科学的维度又能解读出什么?未来的道德经2.0版3.0版又能发现什么?
传统“科学”向何处去?
我觉得东西方的科学最终会殊途同归。
对《易经》《道德经》等传统科学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哲学层面。长久以来,都是文科生在研究这些经典,现在需要理科生出来贡献了,要从复杂科学、数学、心理学等维度重新解读。同时运用逻辑推理等方法进行研究,这样成果就能很好的还原了。
科学总是暂时的正确,永远正确的肯定不是科学。所以,有什么道理说几千年前的东西现在完全正确,甚至还可以再管上几千年?
东西方的科学尽管研究方法不同,但是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个奇点交叉,殊途同归。现在总的来说,西方科学的解释力还没有超越易经、道德经。我有一种感觉,这个奇点正在快速的临近。所以,为什么我们不从这些传统经典中去寻找灵感?
因此,我们也不能总是停留在易经1.0版,道德经1.0版,我们要发展出2.0版,甚至3.0版。
最后想说的是,以上研究方法对佛教经典也同样适用。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曾说“科学的尽头是佛学”,虽然有许多人有不同意见,但是为什么不用数学、复杂科学等新的维度去探索、去求知呢?
耗散结构
比如《道德经》在国外也很有名,许多科学家对此有不同的解读。耗散结构理论创始人,比利时学者、诺贝尔获得者普利高津就曾指出:“耗散结构理论对自然界的描述非常接近中国道家关于自然界的组织与和谐的传统观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果用分形几何又能做何解读?三生万物如果用涌现性解读又能有怎样的发现?
有一个朋友在做教幼儿背易经这样的工作,有一次聊天说起他做这件事的意义。我说,现在研究易经的人,绝大部分都是文人,或者没有多少西方科学素养的人,他们把易经研究成了玄学,我觉得这些可能都是浅层的应用而已。我觉得这个朋友的工作的意义在于,若干年后,这些会背诵易经的小孩长大了,他们上了大学有的是数学专业,有的是生物专业,有的是量子物理专业等等,也许到那时候,因缘际会,有一些人再回过头来用数学、物理、生物学等新的维度来研究易经、道德经,可能才会真的有所突破,才能真的会有新的突破。
还有一次,遇到一个喜欢国学的朋友,我们一起有一个讨论。我也说出了我的观点,我说:现在研究国学的人文人居多,大家发掘的都是做人做事做企业的道理,这个道理不是“道”,它只停留在“术”的层面,也就是方法的层面。其实,我们需要对真正的“道”——更底层的追问和解读。我们需要在研究方法上进行改变,同时用新的维度来重新研究,才能发现更底层的真理,才能将我们的国学里最有价值的营养挤出来。
当然,即使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思维模型总是要服务我们现实的生活,如果对我们有用,我们又为什么要排斥它们成为科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