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2021企业发展5个关键词:读懂一个,你就掌握了先机

作者/刘春华

还有几天,就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也是国家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开局之年。

站在这个历史的坐标点,相信有必要从企业家的视角,来盘点和预测一下2021年企业发展的关键词。

2021年,企业家需要关注以下的五个关键词,在不确定和即时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更加笃定地经营好自己的企业,守护好自己的平台。五个关键词,背后却是五道颇具挑战的“坎”。

这五个关键词是:长期主义、系统安全、需求侧管理、生态链接、数字化节奏。(本文涉及大量干货,共计5292字,阅读时间大约12分钟)

1、长期主义

“新常态”在五年之前就已经告诉我们,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发生了三个重要的转变,我再简单地总结一下:速度到质量,产品到品牌,制造到创造。

无论哪一个行业,“野蛮生长”带来的短期暴利阶段无论是在宏观或者微观层面,都已经不再允许。从最近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我们不难发现:“反垄断”的说法第一次这么正式和高调地提出,投机主义者被当头棒喝。

关于企业的创新,我们原来的理解至少有两点:一是创新可以解决新问题,老难题;二是创新可以带来相对稳定的短期高收益。现在,我们需要修正一下,创新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新问题,以期未来有相对较高的收益。

长期主义思维必须在2021年企业经营层面作为重要的经营价值观写入到十四五规划中去。

例如:

产品的创新更注重使用场景的迁移,而非技术的彻底颠覆;

技术的升级需要有经历技术驱动阶段的沉淀,而不是直接从需求侧盲目驱动,获得短期的效应,而让消费者沦为了试验品。

这就要求企业企业经营过程中必须储备好资金、技术和人才,准备打一场“持久战”,增加组织的韧性,提升市场的弹性。

与此同时,有长期主义特质的行业开始崛起,投机主义的行业没有了生存的环境。

为了说的明白一些,我举两个例子:

海尔卡奥斯互联网平台就是长期主义的平台型产品(企业),它在短期内不可能实现很好的利润报表,但是未来可期,因此,也只有头部企业海尔能支撑和实施类似的产品和业务转型。

再如中国化工集团旗下的诸多科研院所,他们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原本在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他们对技术的高标准和高精尖要求,对技术产业化定型和成熟度的苛刻要求一度让他们在市场上很被动。但是,国内大循环的战略,长期主义思想的崛起,国家要求“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号召,让他们在橡胶制品的国产化替代中找到了无限商机。

长期主义需要耐心,需要经得住诱惑。我非常欣赏《百年孤独》里面的一句话:“生命中曾经拥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

2、系统安全

2020年,因为疫情的影响,世界的经济一片萧条,而中国成为了世界范围内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风景这边独好”让我们需要更加谨慎。自带“危机意识”和“悲苦主义”的中国企业家更能理解“居危思进”的道理。

在说明“系统安全”这个关键词之前,我们先普及一个知识:系统性金融危机:

它是指主要的金融领域都出现严重混乱,如货币危机、银行业危机、外债危机的同时或相继发生。它往往发生在金融经济、金融系统、金融资产比较繁荣的市场化国家和地区以及赤字和外债较为严重的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破坏作用。

也是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会议提出要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这是国家层面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宏观策略。

和系统性风险相对应,系统性安全应该是企业家在2021年绷紧的一根弦。

从2018年以来,诸如富贵鸟、精工控股集团的倒掉,都是和金融风险息息相关,金融风险的防范不是仅仅是一个国家的事,更是一个企业的事。2020年,我每个月都能听到某个大型的企业倒掉了,在扼腕痛惜的同时,我们不难发现:企业在安全面前是脆弱的,表面看来是资金链条的断裂,而背后却是一个系统安全防范链条的丧失。

2020年12月15日,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发表主题为《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存款:数字金融和金融监管的一个产品案例(续)》的演讲。在这个演讲会上,他提到了地方银行的“全国化”带来的风险。

近几年,多家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平台推出了存款产品,加大揽存力度,拓宽获客渠道,很多消费者也非常便利地享受到了存款服务。这种模式突破了地方法人银行经营的地域限制,部分地方银行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得以从全国吸收存款,从负债业务看已成为全国性银行。

国家给这类银行的定性是:属“无照驾驶”的非法金融活动,也应纳入金融监管范围。

“风起于青萍之末”,对于企业家而言,系统性风险包含金融风险,更包含了其它各方面的风险:环境安全、生产安全、信息安全等等。

因此,“深挖洞,广积粮”,学学澳大利亚那些田鼠的做法:保护好自己,审慎对待各种危险隐患,让天敌无奈地坐观春草葳蕤季节的到来。

3、需求侧管理

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提出的了“需求侧管理”的概念。

原文如下:

“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

在5年之前,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刚刚提出之际,我就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是在需求侧的牵引之下。供给侧管理的提出,再次验证了一个道理:市场规律之下,必须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的需求为驱动中心,倒逼供给侧的资源再配置。否则,供给侧的改革就是闭门造车,是生产库存的无效运营活动。

当然,企业家还要认识到:供给是可以创造需求的,因为技术的升级,可以让客户的潜在需求和兴奋点需求得以满足,新型供给就能创造新需求。

2021年企业发展关键词“供给侧管理”的含义还有一层被忽略掉了,那就是客户消费习惯和消费理性的正确引导。

管理学术界普遍的观点是,需求只能满足,不能被迫改变,否则就是“卖梳子给和尚”,是无效的供给。这个观点我们姑且不再深化,认为是正确的。但是,消费者在选择供应方时的甄别方法,就需要正确的引导。

例如,辛巴网络上售卖有质量问题的燕窝事件,一方面确实是辛巴有问题,已经被罚款90万,快手被封号60天,但我们也要反思:消费者为什么会选择辛巴?除了平台的供给侧问题之外,消费者本身的问题呢?

盲目跟风、极度追求性价比而忽略了自己的真正需求、过度享受虚拟产品带来的暂时快感等等,让消费者在产品的选择面前丧失了理性,被浮云遮住了眼睛。

一些网红为了博取眼球,采取语言过激、行为不端(例如辱骂粉丝)、秀底线等,这些行为就足以让人怀疑他推荐产品的可靠性和一致性,这个还需要购买产品后“以身试法”地去验证吗?

这就是2021年“供给侧管理”命题:企业家们可以发动脑筋,看看如何在市场上牵引供给侧,如何让消费者有更好地选择产品的心智和方法。如此,你就不是在供给,而是在引导人们的消费方式,就是在提供一种美好生活的新方案。

4、生态链接

“生态链接”这个关键词有点抽象,比较难以理解,但是作为企业家必须要理解这个关键词的底层逻辑。

华为是践行这个关键词的榜样企业。华为从ICT(信息通信技术)行业的生态化值得我们借鉴:从硬件基站、到智能终端,到云端数据和人工智能,又到工业互联网,再到汽车制造,华为的行业拓展不是多元化,而是生态链接,他所做的这一切,都依赖于他的主航道产业——信息通信技术,华为把这种生态链接的方法总结为“1+8+N”战略。

腾讯利用其天然的社交平台优势也开始生态链接,微信的第三方链接(小程序等)、视频号的嵌入、腾讯医疗、人工智能等等,都是腾讯的生态圈,只不过腾讯生态链接的方式依赖于其社交平台和海量用户大数据。

阿里巴巴自然也是生态链接的优秀标杆企业。蚂蚁金服的金融,淘宝和天猫商城、犀牛智造的精密制造,居然之家的建材超市,盒马鲜生的海鲜,钉钉办公的软件……

圈人、圈层并成生态,彼此发生链接,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更高阶层。

海尔集团认为:未来生态消灭生意。你不进入生态,未来就无生意可做。如果你能让你的生意上升到生态的层面,无疑你就在新时代踏准了时代的节拍。

华住酒店集团的创始人季琦的丛林法则新解,就解释了生态链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很多人以为“丛林法则”仅仅是你死我活,弱肉强食,但他们忽视了丛林法则的另一面——“共生法则”:就是大树会和苔藓、小草、灌木丛、鲜花一起生长。没有这些,大树的营养就没法来;这些东西没有大树的庇护,也没法存活。

所以,我们认为:同类竞争,但异类共赢。如果你能搭建一个异类共赢的平台,无疑你就延长了产业链,也强化了产业链。

当然,生态链接需要杜绝“垄断”,尤其是大数据垄断,杜绝在热带雨林中出现类似“薇甘菊”一样的侵略性的植物。《人民日报》在评论大的网购平台进军社区团购现象时,这样提醒:“别只惦记着几捆白菜,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更令人心潮澎湃。”

马斯克正在把未来世界的幻想一步步变为现实,而国内的互联网巨头正在忙着抢市场小贩们的饭碗。

垄断者戒,侵略者止。生态链接拥抱平衡和理性,拒绝单元和失控。

5、数字化节奏

不论你接受不接受,数字化时代都扑面而来。

云端出勤打卡,选取的交通工具网上预订并扫脸乘坐,第三方支付数字化,你的财富也变为了一个数据,未来你的健康也逐渐变为了几个参数并在医院留存。这些都是数字化的具体表现。

数字化节奏”这个关键词是个合成的词汇。它包含了数字化和节奏两个内容。

我们先来说数字化企业家要主动拥抱数字化,而数字化也没有那么“玄乎”,也非高到不可触及,它需要准备,尤其是企业家思想上的准备。数字化至少包含了四个重要的新一代技术:AI、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和信息技术,这些技术驱动了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根据中国信通院的统计报告,数字经济整体规模在2019年已经占到GDP的36.2%,数字经济本身已经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未来所有的企业要么是数字化原生企业,要么是数字化转型的企业,那些没有数字化能力的企业将不再存在。

再来说“节奏”的问题:数字化的转型需要企业的节奏,更需要企业的场景。

不同的场景,所需要的数字化转型是不一样的。我举个例子,天生互联网+企业,其工作场景是在线上,需要数据的积累,因为所有的客户行为都必须是数据或者数据组合,这样的场景就决定了企业数字化节奏要快,这样的企业就是天生数字化企业

如果你天生不是互联网+企业,那么你必须要借助于四类技术(上文已经提到),让自己的运营过程、产品销售、市场渠道等数字化,以便于进行数据分析,做出决策。并把做出的决策以数字化的方式导入到业务流中,提高效率,增大产出。这个数字化的节奏就需要有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整体的节奏会慢一些。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数字化能力更容易实现,其数字化节奏也相对较快。数字化的基因萃取难度和企业的规模相关,越小的企业,其决策流程相对简单,数字化的转型受到的思想层面阻碍就小,企业更容易实现数字化的升级。

因此,数字化节奏是企业家在2021年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生产的数字化就是“智造”转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借鉴;财务的数字化更容易一些,因为这个部门的数据积累让数字化变得有抓手;品牌的数字化则表现在媒体矩阵的选择和投入产出比的核算上。

节奏的选择企业的发展阶段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你的企业规模不大,是实体企业,那么客户关系的归档和客户分级的做法本身就是数字化的节奏,只不过你所用的工具是EXCEL表格还是OA软件而已。

再举一个例子,有个城市要学深圳,但是百学不得其法,原因就是没有先把节奏调到深圳频道。深圳的创业节奏和奋斗者的高效是主流,而非旅游的过客经济或者是颐养天年的养老产业为主流,最后学的只能是表面。

我之所以把数字化转型改为数字化节奏,就是提醒企业家朋友务必从实事求是的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实际来确定自己的节奏,而非邯郸学步和东施效颦式的浅层模仿。

一代艺术大师齐白石老先生对关门弟子许麟庐有句经典告诫:学我者生,仿我者死。而“学”与“仿”的本质区别就在节奏的不同。学是从我出发,加入他的工具,而仿是从他出发,加入我的想法。最后自然殊途异归。

2021年的五个企业发展关键词,其背后是五个难以逾越的“坎”。但“忱则不艰”,只要“力出一孔”,热爱学习、准确识变、科学应变和主动求变的企业家一定能在2021年实现新突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先机  先机词条  关键词  关键词词条  掌握  掌握词条  发展  发展词条  一个  一个词条  
科技

 无印良品的「中国式」崛起与溃败

无印良品在中国的地位岌岌可危。连续降价十一次,还是没能挽回颓势。这种溃败,和品牌曾经的风光相比,有点儿惨淡。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消费文化的盛行,无印良品在进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