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 学霸 " 到 " 爆发 " 的拼多多
22 岁本科从浙大毕业的黄峥,顺利申请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就读,一所在美国位列 " 常春藤大学 " 系列,并以计算机专业出名的全球顶级大学。
2004 年,当谷歌公司还在争取获得雅虎收购的早期发展阶段时,已经在美求学两年的黄峥,很快决定毕业后前往谷歌公司就职。
当年就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谷歌公司,给黄峥早期的财富积累,奠定了坚实的个人基础。这也为他后来回国创业不为自己赚钱的底层价值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名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专家,黄峥和当时同在谷歌的李开复,2006 年一起受命前往中国开展业务。就在当年,黄峥通过另一个浙江同乡丁磊,认识了在美定居的段永平——步步高系(OPPO、VIVO)的幕后老板,参与了段永平竞拍下的 " 股神 " 巴菲特的午餐会。
段永平受巴菲特的启发和鼓励,从此转身投资,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顶级投资人,并在个人身价上,一直享有中国隐形首富美誉。段永平也被黄峥视为人生的贵人之一,拼多多发展至今,段永平不仅提供资金解决了黄峥早期创业的第一笔融资。对于黄峥来说,每到关键时刻,为其指点迷津、出谋划策的人生伯乐,一定就是段永平。
" 好公司,动作越少越好 ";" 快就是慢,慢就是快 ";" 用平常心做事情会更好 "。这些话即是段永平说给黄峥听的,也是能让中国众多创业者受益匪浅的金玉良言。对比黄峥自己常说的商业思考:" 要怀有平常心,选择做正确的事,并想办法把事情做正确 ";" 创业就像打高尔夫,我们始终在重复同样的动作,但我们希望把动作做得更标准 "。不得不说,黄峥不仅深受段永平的影响,也颇得段永平的真传。
26 岁的黄峥,已经在彼时完成了留学顶级名校、加入顶级互联网公司、完成个人财富积累、融入顶级商业圈子(最新名单还有从百度离职的陆奇,以及新加坡前外交部长杨荣文)、找到事业伯乐的人生高度。
绝非 " 池中物 " 的黄峥,很快在 27 岁那年,选择自主创业。同一时期的王兴,已经将校内网(人人网前身)做得风生水起。而 27 岁的雷军,已经被提拔为金山软件的总经理。这三人的公司在 2018 年的今天,被外界统称为中国互联网的 MMP,以飞速的增长向传统的 BAT 地位发起挑战。
细数 2015 年前黄峥创业的 7 年经历,他在游戏、电商代运营、社交电商领域的扎根前行,一点没有浪费。拼多多带给外界的游戏版体验的社交裂变,不正是他创业早期一步步经历打下的基础么?
这是黄峥人格里非常有特点的一面。他可以在个人兴趣上不喜欢一个事物,但他可以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将他经历的事物底层逻辑,思考透彻,并在彼此关联的内在势能上,协同打通。这是一个懂技术、懂商业的理工男人格,才有的商业建构思维。与之类似的商界人物,还有马化腾。
都说从成立到上市的拼多多,创造了中国互联网企业最快成长记录,黄峥本人的身价也超过刘强东,成为人人津津乐道的 80 后 " 新首富 "。很多人不知的是,快速上市的拼多多背后,是目前仅次于阿里的 3 亿多用户数,以及阿里、京东之外,第三家打破 " 电商难以突破千亿大关 " 魔咒的另一种快速。
快,分两种。一种是赶上雷军常说的 " 风口论 " 的快,这个风口,黄峥赶上了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微信的爆发。
就像黄峥在上市当天对外一再强调的那样:
" 拼多多一大半靠运气,这源于深层次的底层力量推动,很像三、四十年前深圳改革开放的推动力,我们在上面开花的人,做什么就会有爆炸式的增长 "。
另一种快,是理解了商业的底层逻辑,打通了不同资源的内在联系,打下了前期良好基础的快。黄峥的技术背景、大公司经历和早期创业的领域,以及他独有的思考方式,带来了拼多多的第二种快。
联系上文所述的 " 快就是慢,慢就是快 ",对于黄峥和拼多多的快,理解起来就豁然开朗了。
很快,现行出炉的拼好货和拼多多合并。一年之后的 2016 年 9 月,订单量已经超过唯品会的拼多多,开始正式宣布转型社交平台型电商。在当时,这是一个打着灯笼在全球都不到对标物的全新模式,并在随后启发了众多效仿拼多多,开始在社交、拼团、游戏体验中掘到金子的创业者。
在拼多多正式转型社交平台型电商的前两个月,黄峥敲定了腾讯、高榕资本的入股。前者带给拼多多在微信端的 " 入伙 " 身份,后者则让拼多多开始在上市前,弹药充足地放手快干。
黄峥站在社会角度的 " 打假 "
微信,现在已是腾讯集团用户量最庞大的产品。它的发起人张小龙曾有句对微信和产品的精准定义,深得马化腾的认同:" 抓住用户的人性基本需求(贪、嗔、痴),培养用户对产品的粘性 "。
一路攀升人生和事业高峰的黄峥,做的拼多多也是从人的基本需求出发,再回到人的基本需求。他做游戏是这样,做社交电商是这样,做有着游戏版体验的社交电商拼多多,同样是这样。
2015 年 9 月,新零售诞生的前一年,黄峥的面前有着阿里、京东、苏宁、唯品会等众多电商巨头。他能选择的每一步动作,都必须建立在人的基本需求之上,做开辟一个新市场的新公司。如果贸然、急于地切近巨头垄断的成熟 B2C 市场,他和他的拼多多,最多成为昙花一现的过客。
好在黄峥是一个擅长在人性基本需求,并从底层逻辑上建构商业势能的人,这个底层逻辑,还包括整个社会在前后 20 年的总体走势。
新零售至今对外打出的价值定义,也不过是大数据驱动 " 人、货、场 " 的重构。就在新零售诞生前一个月的拼多多,之所以要转型社交平台型电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解决拼多多的 " 人、货、场 "。
翻译成零售语言,就是流量在哪里?供应链怎么做?交易链路怎么搭建?
善于从社会总体走势和商业底层逻辑想问题的黄峥,看到的一个新增量市场,是中国还有下层的 "5 亿人口 ",以及长期伴随他们的商品供应。直到拼多多注意到之前,没有任何公司曾想过把他们电商化。
按照黄峥自己的话术来说,就是拼多多要为 " 五环外 " 的更多人口,提供服务。这是拼多多的商业基石,也是让这个全体中国消费者全面拥抱社会发展成果的好办法。
很多人一边享受着各种关于拼多多段子带来的乐趣,一边又对关于围攻拼多多 " 假货、山寨、仿品、傍名牌 " 的问题区别不清。调侃、批评拼多多,好像成了一种不用动脑子的 " 零成本 " 政治正确。
正在热映的电影《我不是药神》里面,周一围饰演的办案警察,拿着徐峥饰演的 " 药神 " 从印度买回来的 " 假药 " 对局里领导说:这不是假药,这是真能治病又便宜的仿制药。说这句话时," 警察 " 的表情很矛盾、很纠结。
很多人将中国特有的阶段性假货问题,与拼多多打上因果关系,是一件特别令人匪夷所思的 " 零成本 " 思维方式。也因为这样,MMP 阵营的王兴才提醒黄峥,很多人质疑拼多多却不质疑淘宝,说明这个社会太健忘。
多次被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列入 " 恶名市场 " 黑名单的阿里巴巴,直到 2017 年 3 月,还被各界讨伐其假货问题。马云对于外界的回应中,除了一再强调阿里的打假措施,也多次提到,假货是社会问题,他们只是集中在阿里而已。
一直以品牌自营正品标榜的京东,这两年在跨境进口、茅台酒、iPhone 手机等昂贵商品上,出现的假货、二手货纠纷,已经让京东深陷社会舆论的讨伐。
围绕在拼多多的段子中,除了 " 小米新品 " 这个傍名牌之外,其余给很多人茶余饭后提供乐趣的那些段子、图片,没有一件是事实。
山寨,往往并不是假货。有人买到外观、商标同 iPhone 一摸一样的安卓手机,那叫假货。可是有人买到和外观、商标和戴森都不一样,只是吹风技术原理一样的吹风机,那还能叫假货吗?
所以围绕着拼多多的段子里,也会有这样一句流传甚广的评语:
"
" 有人花 2000 元买的戴森用 2 年,而有人花 20 元买的‘戴森’却要用 20 年 "。
黄峥近期和媒体的沟通中,反复强调过:" 外界不能把山寨问题和假货问题混为一谈 "。对假货,他和拼多多的态度一贯都是鲜明的,投入重金持续打击。对于山寨白牌问题,他和拼多多看到的是,中国产能过剩的疏解问题。所以他才会说:" 就像大禹治水,不能靠堵,要疏解 "。
众多容易引发公众品质敏感的商品中,黄峥挑选了难度最大,敏感程度最高的奶粉,作为拼多多整治升级平台供应链的突破口。
黄峥在写给拼多多的员工信中说到:" 我们有一个强烈的意识,我们自己要扎扎实实去看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而不是被炒作的问题 "。
也因为这样,从拼多多去看全社会的假货问题,黄峥不仅要打击治理假货,还要在全社会假货问题最突出,行业现状最复杂,消费者最敏感的临期奶粉问题上,和全社会一起解决。
临期奶粉在市场上非常多。别看中国妈妈到处被人嫌弃地抢购奶粉,实际上,国内市场上临期奶粉多到超出一般人想象。没亲自卖过货、做过零售的人,有时候总会容易靠拍脑袋想问题。
中国著名的社交视频网站 B 站里面,有人将抢在拼多多下架前买到的临期奶粉,做了全程开箱测试的视频录制,视频里的测试结果显示,他买到的是一款各种验证码齐全,原装德国爱他美进口,到了消费者手中刚好过期一日的正品德国爱他美婴幼儿奶粉,售价 30 元。比起保质期内的爱他美奶粉,同样的正品,因为保质期的先后,价格可以相差 10 倍都不止。
临期奶粉问题,黄峥投入他惯常看问题从社会趋势、从底层逻辑去看的习惯,发现临期奶粉的价差,让这个社会问题的供给和需求都很旺盛。" 临期的奶粉能不能卖?用什么样的规则让这块变得更安全?很多人跟我说,还有一个半月到期的奶粉是安全的,但我要求全部扔掉"。黄峥认为,这是一个关乎商业性质的问题。
雷军在小米赴港上市的招股书里说到:" 小米永远把利润定在 5%"。那些因为品牌方制定的高溢价商品,因为改变了品牌方的渠道管理,出现了两种数字悬殊的价差。这种情况,在拼多多又该不该仅从价格上,就认定是假货?
2010 年前,马云在多个公开场合演讲时,都喜欢举一个他亲自经历的例子,去褒奖淘宝背后促进整个中国社会商品流通的贡献。马云在澳门街头看到一盒售价上万块的赌场筹码,在淘宝上的代工厂家,同一件商品只卖 300 多元。马云认为这是去掉中间环节的消费者利好,是淘宝模式的胜利。
今天的拼多多,也出现了同样有价差巨大的同一件商品,怎么去理解拼多多,就不能再带着 " 零成本 " 的大脑思维了。
回过头来看,黄峥要求拼多多去关心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也就是消费者最容易被伤害的问题。黄峥给拼多多全体上下制定的方案,是 " 钉钉子,一步一步钉下去 "。就像临期奶问题,一旦做了提示,拼多多就要一步步推进下去。而不是简单的做个提醒,消费者买不买,责任概不负责。
思考拼多多的下一步
拼多多对外公开宣称它的业务成功条件,主要有赖于扎根微信端的社交拉新——游戏体验式的裂变和拼团模式。不过黄峥在上市当天的媒体沟通会上,明确表明拼多多大部分交易,其实还是在自己 APP 上完成的。
同样是在 7 月 26 日晚上上市发布会上的致辞,黄峥对未来的拼多多有这样一句定义:" 未来拼多多将成为一个网络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融合的新空间。用户可以用最划算的价钱买到理想的商品,更在过程中收获快乐。这个空间里,供给两端的链条被压缩,批量定制化大规模实现,社会资源的无谓损耗持续降低。如果以传统企业类比,这个空间应该是‘Costco+ 迪士尼’的结合体,它不光提供超高的性价比,更将娱乐性融入每个环节。"
而在拼多多的上市前招股书上还有一句关键信息:" 平台下一步会升级供应链,会利用大数据和 AI 人工智能,为用户做更精准的个性化推荐。"
听懂拼多多说话,需要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利用大数据和 AI 人工智能,为用户做更精准的个性化推荐。等于是在告诉所有人,未来消费者在拼多多的购买驱动力,低价不再是唯一的理由。人的下单决定,主要出自对自我需求的精准满足。
人的需求是多变而多面的。低价的永远有人要,品质人人都不拒绝。什么东西是有品质的低价?或许,最理想的对标答案,可能还真是 Costco(好市多),一家打败了沃尔玛,令全球零售业都佩服、效仿的美国社区超市。
拼团,不出预料的话,将永远是拼多多带给大众的主要体验特色。这并不稀奇,美国 Costco 在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卖场里,处处都是拼团的欢乐景象。几个主妇组团去 Costco 购物,通过联合组团的方式,享受到更折扣的价格,完成批量采购后,几个主妇之间再分配各自出资比例的所需。
这是不是拼团?是不是线下零售常见的购物景象?
为什么要迪士尼一样的娱乐性?很显然,这是拼多多赖以爆发的主要条件之一。拼多多毕竟是线上平台,缺乏线下面对面具备的交互丰富性。没有游戏版的体验,人拉人拼团的转化触发条件,在线上会非常困难。
这就是为什么拼多多说要升级供应链,大数据精准推荐,以及一个 Costco 和迪士尼的结合体的内在意思。
有时候自言不擅长和媒体沟通的黄峥,其实在他所说的每一句中,都清楚明白地表达了拼多多的过去、今天和未来。黄峥的话有时候不仅是站在拼多多说给外界听的,也是站在社会说给自己听的。
" 没有一个伟大的变革和创造会来得那么容易,那么显而易见。一边倒的正面不是我们追求的,一边倒的负面也从来不是真实的拼多多。"
" 我要勇于承担起责任,持续承受质疑甚至冤枉 "。如果要问此时黄峥的内心在想什么?他也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大家。
来源:Z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