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笔记在最近的更新中,加入了一个中国区独有的新功能——印象笔记 · 剪贴板。印象笔记的剪贴板功能是一个新增的 iOS 小组件,帮助用户在网页或其他应用中快速捕获需要记住的内容,并上传到笔记中。此次更新回应了印象笔记在今年 6 月完成独立重组后," 针对中国用户增加功能 " 的承诺。
印象笔记的独立发展之路启示我们去思考国内笔记软件的生存状况。
纵观国内笔记软件商业模式,其大多立足于单一产品,依靠付费用户勉强生存。面对着现存商业化问题及产品创新困局,国内笔记软件出路何在?
国内笔记软件面临着盈利困境
国内在线文档编辑软件百花齐放,多足鼎立。有道云笔记功能全面,覆盖云协作、语音识别、网页简报等功能,采用 " 三备份储存 " 技术以防资料丢失,解决了个人资料和信息跨平台跨地点的管理问题。印象笔记移动端应用便捷,可以手写、录音、拍照、截屏,还能在笔记内对文字、图片进行标注,付费版还支持对 pdf 和 office 文件的搜索。为知笔记胜在笔记功能多样性和代码管理性。
但纵观国内主打的几款笔记软件,我们发现,盈利困境普遍存在。除了腾讯文档尚没有付费版本,有道云、印象笔记和为知笔记的盈利模式都采取的是付费高级账户,从而获得更大内存、更多模板、去广告、更好的搜索功能等附加功能。
面对盈利困境,早在 2012 年估值就超过 10 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印象笔记,也曾探索尝试新的商业模式,比如开发周边产品:笔记本、T 恤等,然而,在经历短暂繁荣之后,消费者们失去了对周边商品的热情。最后,印象笔记又回到了通过产品本身获利的方式,即首先是收缩免费用户使用条件——从原本支持 5 台设备变成了只允许在 2 台设备之间同步笔记;其次是提高了会员价格,普通会员从每年的 25 美元上调至 35 美元,高级会员价格从 50 美元上涨至 70 美元。
此举遭到了早已习惯了免费软件或者是低价软件的中国消费者的强烈反感。产品需要生存和发展而进行商业化本无可厚非,但如何在商业利益和用户利益之前取舍平衡则更能看出一个产品对待用户的态度和做好的决心。
石墨笔记的盈利主要通过个人收费版和企业版实现。据石墨创始人吴洁曾在采访中表示,石墨目前拥有千万个人用户和 12 万企业用户,收入来自于个人收费版和企业版,付费用户续费率为 70%。同时,石墨正在尝试给大企业客户做一些私有化部署和定制的项目,以及通过 SDK 输出产品收费。虽然石墨笔记目前收支仍未平衡,但在吴洁看来,文档、表格这类工具还不是真正关注盈利的时候。
毋庸置疑,产品经营的最终目的便是盈利,是商业化,然而面对着现存的盈利困境,国内笔记软件在商业模式上能够有什么突破途径?
笔记软件的商业模式
首先我们先探讨一下什么是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不单纯是赚钱模式,或者是说盈利模式。它还包含了产品模式、用户模式、推广模式,最后才是收入模式,也就是怎么去赚钱。换句话说,商业模式就是你能提供什么样的产品,给什么样的用户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在创造用户价值的过程中,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得商业价值。
首先,所有的商业模式都要建立在产品模式的基础之上。没有对产品和对用户的思考,公司不可能做大,走不了多远。所以,你提供的产品是什么?能为用户创造什么样的价值?你的产品解决了哪一类用户的什么问题?你能不能把贵的产品变成便宜的,甚至是免费的?能不能把复杂的变成简单的?
这是任何一个创业者在研究商业模式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笔记软件的核心功能是什么,编辑 + 管理 + 安全。笔记软件的发展更新应该围绕着可以反馈其核心体验的新功能。在 Evernote 上线的 2008 年, Evernote 是 Apple Store 里不多的记录工具之一。无论是灵光一现的想法还是复杂繁琐的课堂笔记,无论是不可错过的工作日程还是要随手记录的电话号码,Evernote 志在帮你记录一切。
然而,当 Evernote 为了满足各个细分用户不断深化的需求,功能不断叠加,清单、日程、等各种分类工具开始层出不穷,渐有臃肿之虞。对于一般用户来说,最具 " 可用性 " 的功能仍是,note-taking,而新增的标注 PDF 文件、智能名片扫描、一键演示笔记等功能不过是锦上添花。Evernote 前 CEO Phil Libin 曾经承认 Evernote 存在 "5% 困境 " —— " 很多人都只用到了 Evernote 5% 的功能,问题在于每个用户用到的 5% 功能都不一样 ",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95% 的功能并无太大吸引力。
其次,在产品模式之上,还要讲用户模式。这就是说,作为创业公司,一定要找到对产品需求最强烈的目标用户,并针对目标用户制定产品战略。对于今年 6 月 6 日刚刚独立于美国母公司的印象笔记来说,他们需要制定符合中国用户习惯," 接地气 " 的产品功能。
中美市场用户有着不同的消费习惯,比如美国用户习惯于使用邮箱登录,但中国用户习惯使用微信来登录;美国用户会使用信用卡支付,而中国用户则更倾向于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印象笔记要做到彻底的本土化,则需要基于国市场不同于其他市场的特性,加快本土研发的实力,重新构建产品。
据印象笔记 CEO 唐毅透露,自印象笔记独立之后,其技术团队规模已经翻倍,产品研发思路不再是 " 针对中国用户增加功能 ",而是为中国用户开发和设计功能,且其新功能亟待发布。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在创建完善的用户模式的基础上,我们对印象笔记的发展前景抱有期待。
红杉宽带数字基金合伙人徐全利称," 印象笔记几年之后有希望超过 Evernote 的整体估值,没准还能反向收购,这就是中国市场的潜力。"
再次,商业模式的成功需要真正的推广模式,即如何跟用户打交道。推广模式要根据特定的用户群和产品,研究市场,去设计相应的推广方法。在推广的过程中,要了解用户使用产品时的需求,以及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再反馈到产品上不断调整和完善。
为知笔记因其功能多样性和代码管理性深受用户喜爱。为知笔记功能较全,免费 Markdown、各种插件、桌面便签、各种模板,有问题沟通反馈及时,跟用户有良好的互动,也开发了团队版。但是截止到 2017 年 1 月 1 日,为知笔记变更了服务规则,宣布自试用期 100 天结束后全面收费,如果免费用户不升级成 VIP(付费)便只能使用本地笔记功能,无法同步云端。虽然价格便宜,个人 VIP 价格为 6 元 / 月, 60 元 / 年。
但是为知的这一做法遭到了诸多用户的批评,认为这一决定太过霸道。对于深度用户来说,尽管他们愿意付费支持,但是不交钱就中断基本的云功能,他们不免担心下一年是否还要涨价。对于免费用户来说,连基本的云功能都不能使用,不能同步笔记,肯定会转向其他免费的笔记软件。
为知的做法完全抛弃了免费时代的众多免费用户,这让为知笔记的用户群体只能维持在一批忠实的老用户,而其他潜在用户为什么选择为知呢?想必是要基于为知维系用户的能力和强大的 VIP 功能开发,否则没有用户增长的为知也就没有发展。
难道云笔记不用考虑盈利么 ? 当然是需要,只不过一款产品,特别是工具类产品,如何处理商业利益和用户利益之间的平衡,需要慎而又慎。尤其在中国互联网市场,用户已经习惯了免费模式。
回答如何盈利这个问题,国内笔记软件已经做出了尝试与思考。
打造笔记软件生态系统
互联网产品更新迭代日新月异,竞争激烈,靠单一产品存活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式,而通过打造一个与核心用户连接的入口级产品,再构建一个独有生态系统,才是现代互联网产品成长壮大的必由之路。
所谓入口级产品之于生态,于滴滴,滴滴打车是入口产品;于阿里巴巴,淘宝是入口级产品;于腾讯,QQ 是入口级产品;于百度,网页搜索是入口级产品;于 360,安全卫士是入口级产品;于小米,手机是入口级产品。反观在线笔记软件,无论是印象笔记还是有道云笔记、为知笔记,都停留在做单一产品阶段。我们该如何围绕着在线笔记入口级产品打造生态系统呢?
傲游浏览器突破了我们的想象,做出了有益尝试。傲游浏览器将云笔记与浏览器有机融为一体,纳入自身的产品生态。其他在线笔记的一个功能障碍是在于,要在浏览网页的同时记笔记需要安装浏览器插件,但问题是无论浏览器升级还是笔记升级都可能导致插件失效,无法剪藏,此时需要用户重新下载插件并安装才能重新恢复功能使用。
问题的根源在于浏览器与云笔记是独立的两个产品,从而导致这一问题无解。但傲游云笔记与浏览器一体化的产品设计让用户无需插件就能剪藏,完美解决了这一功能障碍。目前,遨游笔记完全免费,但又有高于其它云笔记收费版的产品功能,这无疑能够让遨游笔记突出重围,获得消费者青睐。
今年 6 月 6 日,独立运营近六年的印象笔记完成重组——在 Evernote 开放全部源代码以及其他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印象笔记成为一家由 Evernote、红杉宽带跨境数字产业基金和中国管理团队三方均衡持股的合资公司,并引入中方资本红杉宽带数字基金数亿元人民币投资,开启了印象笔记 " 新时代 "。
独立之后的印象笔记,规划打造围绕着知识付费的内容平台。Evernote 首席市场官 Andrew Malcolm 表示,中国的印象笔记会与 Evernote 存在很大的产品策略区隔,中国有很好的知识付费环境,印象笔记要做的是发展成一个平台,和更多中国合作伙伴联合共赢。
根据这个策略,用户在印象笔记中可以记下从不同渠道获得的知识,在更多的分享使用后变现,从而提高用户粘性和活跃度。据印象笔记 CEO 唐毅介绍,印象笔记本土化的一个重要体现便是会做知识付费相关的事情,成为一个内容聚合平台,也就是可以让用户用存在印象笔记中的内容赚钱。
而于今年 4 月 18 日推出的腾讯文档来说,其出生基因就带着 " 生态 " 的标签。腾讯致力于打通旗下多款产品,而腾讯文档依靠着微信和 QQ 的庞大用户群,未来可期实现多个场景下的应用。腾讯文档作为一款多人协作式免费文档工具,目前入口支持全平台覆盖,一键登录,包括微信小程序、QQ、TIM、Web 官网、App。
从平台覆盖来说,腾讯文档基本做到了极致,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在各类设备上创建和编辑 Word 和 Excel 文档,并分享给微信或 QQ 好友,授权对方共同编辑,修改动作将实时同步到全部平台。此外,腾讯的社交优势在腾讯文档上也发挥得淋漓尽致。拿最简单的登录界面来说,其他同类产品,一般需要输入账号密码,而登录腾讯文档,只需要用微信或手机 QQ 扫一下二维码即可。
腾讯即时通讯产品部总经理冼业成表示:" 腾讯文档打通 QQ、微信社交关系链,真正做到办公社交无缝衔接。接下来,还将持续接入腾讯内外部能力,通过提供最佳办公体验,培养中国数亿白领用户使用在线文档的习惯。" 腾讯文档的另一大杀手锏是基础版本免费,而目前也没有推出其他收费的版本,这势必会吸引来不少对文档产品有兴趣的用户下载使用。
在中国互联网市场,用户已经习惯了免费应用,因此,在线笔记软件的商业模式还是要从打造产品生态的角度去挖掘。当基于一个做到极致的产品,围绕着用户需要构建出一个独有生态,云笔记软件才有资格去探讨盈利的问题
【来源: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