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积木盒子董骏:这不会是 P2P 行业的最后一次危机,洗牌后终将剩下 100 多家

P2P 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几乎没有一家平台可以完全幸免。

这已经不是这个行业第一次面临危机。从 2013-2014 年数千家 P2P 成立,到 2015 年进入配资热,再到 e 租宝事件爆发,使得到了 2016 年 P2P 行业面临的监管环境的急剧收紧。2017 年行业回暖,互金公司开启了一轮上市潮,现金贷也狂飙突进,但监管再次手起刀落使得到了 2018 年全行业骤然陷入流动性危机。

过去 5 年间,这个行业经历了数次起落,一直在疯狂和摇摇欲坠之间来回摇摆。而同样是 5 年历史的积木盒子,也在这个过程中与行业一起经历考验。作为公司的创始人,董骏明白,现在大家所经历的是一次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过去 5 年,积木盒子绝不是行业里发展最快的那几家。截止发稿,平台的累计交易总额约为 521 亿元,贷款余额为 76 亿元左右。对比成立时间相近的宜人贷,后者的累计交易总额为 972 亿元,贷款余额 492 亿元。

但如今,这种看起来相对保守的策略其实可以让一个 P2P 平台在这个时候更好的调整姿势来应对危机,因为保守意味着平台上的资产更聚焦、现金流管理更稳健以及在面临风险的时候能够后退一步,控制规模。

最近,36 氪与董骏聊了聊这一次 P2P 行业爆雷潮的原因与后果,以及一家 P2P 平台应该如何应对这次危机。以下是对话内容,经 36 氪整理编辑。

36 氪:这一波 P2P 集体爆雷的原因出在哪?

董骏:这个危机其实跟战争一样,是有比较深层次的原因的,然后突然遇到一个 trigger,就爆发出来了。

大的环境是整个市场在去杠杆,某种情况下去杠杆也是在去流动性,这是个大背景。在去杠杆的过程中,各个垂直的金融体系里的风险调控也是很重要的一块,去杠杆的目的就是风险控制。

其实我们大半年来都持续在经历这个过程,比如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发声,各种各样条令的出台,其实都是在收缩,他要求你把你的流动性放在整个金融体系结构里最优化的地方,并不是简单的说控制规模就可以了,包括你原来做了很多你不应该做的业务,这是需要去泡沫的。郭主席(郭树清)说过一番话:任何非标资产,如果它的收益率达到一定的点位,你都要预期它有一定的风险,这是很对的,因为中国本来就处在从刚性兑付到风险回报的转换过程中,这是一个更加市场化的趋势,需要市场教育。

P2P 行业正在经历爆雷危机,焦虑的情绪就像感冒病毒,在四处蔓延。就连正常运作的平台,也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影响。

36 氪:现在到处风声鹤唳,你对行业的态度是偏乐观还是悲观?

董骏:这是行业体系性的问题。理性看待的话,所有的调整其实都有好的和不好的地方,不好的地方大家都有体会——整体市场的交易量会降低,甚至可能一段时间内行业整体的规模会压缩;但是好的地方在于,行业本身一些固有的问题,如果你没有这样的调整你是修复不了的,比如说单一客户的过度信贷、比如流动性错配的不规范,这些东西在金融体系里如果积累太长时间是会有更大的体系性风险的。如果能在调整过程中把这些问题适当的戳破,其实对长久来说对行业是更健康的。

36 氪:既然已经成为了行业层面的问题,那集中性的挤兑会发生在越来越多的平台上吗?

董骏:挤兑也分体验问题和实质问题。

体验问题是所有人都受到的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市场在前面几年发展过程中,整体流动性都特别好,客户都是想投就投,想卖就卖,甚至有的平台因为他的流动性特别好,所以设计出来了活期的产品,因为他认为他总是有一个很活跃的二级市场在那支撑。但这个二级市场一旦面临流动性下降,肯定会出现体验的问题,想进就进想出就出的体验会消失掉。

实质问题就比较复杂了。绝大部分合理的平台都不是真正的期限错配,只不过通过一些产品的设计,一些智能化的设计,让客户能够更好的管理他在某个期限里的投资,这种设计需要基于底层流动性非常充分的前提。如果流动性没有了,在技术上就会使投资人原本三个月期限的投资,变成六个月、九个月,这不是一个实质的风险,只是一个技术上的风险

36 氪:那么这样的产品设计你觉得是合理的吗?

董骏:平台要给投资人好的体验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种体验应该也需要能够匹配投资人所能承担的风险,不单是承担投资风险,也应当承担流动性风险。投资人不能永远预期这个市场像原来一样,大家只比收益,且要求期限是非常灵活的。所谓的挤兑,在真正合规的 P2P 平台上是不存在,但是对体验会有影响。

36 氪:所以也有些平台把计划类产品、债转类产品都砍掉了,剩下的都是能和投资人一对一的标的。

董骏:体验和风险在有时候是个平衡关系,体验特别好了可能你就忽略了一些风险,比如活期体验就很好,但如果用活期的意识来投资,其实就是完全忘记了底层资产,实际上很难是活期资产。

所以前面从体验上出发的这些创新,现在都需要做调整,你需要更加透明,还需要提示给用户,让他们意识到好的体验背后是可能有风险的。今天这个市场是披露风险的市场,整体市场可能会偏向于直接让你体会到底层到底是什么样的资产,我觉得这是个合理的过程,先让大家直接面对底层一一对应的资产,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慢慢的找补,慢慢的用一些技术上的创新优化用户的体验。

36 氪:在危机发生的这段时间里,积木盒子上的交易情况有没有发生一些变化?

董骏:我们有两种主流的产品在市场上:一种我们叫做项目直投,这个无论从资产本身还是体验上都是标的与客户一一对应的,客户自己去选择要投的标的,等额本息,借款人到期还款你才能取出来;第二个是一个基于自动投标工具的项目叫做 " 轻松投 ",他底层资产不是错配的,但是我们会给客户一个期限上的预期,比如三个月、六个月之后能退得出来。

现在我们的流动性完全可以支撑客户在以上两个产品的到期提现,但是我们有个债转市场受到了比较明显的影响。在危机发生之后,债转市场充斥着大量的债转需求,但想要卖的人很多,买的人却很少,会对整个平台的交易活动产生影响。

36 氪:你觉得市场上投资人恐慌性的体现,会逐渐传递到头部平台,影响头部平台的流动性吗?

董骏:其实已经影响了。我们也在观察所有的数据,其实大概第一周的时候头部平台都有影响,现在应该没有任何平台没有受到影响。甚至说都不仅传递到 P2P 的头部平台,现在已经传递到整个儿非标市场了。

36 氪:面对现在投资人对行业的集体失信,你觉得那些健康的 P2P 平台要怎么做才能避免被拖下水?

董骏:市场现在的危机看起来是一个技术性的、流动性危机,如果你底层是一一对应的资产,资产是扎实的,其实问题不太大。但是如果这个情况持续,就会产生两种问题:第一,很多平台可能收入开始枯竭,虽然他既有的产品是一一对应的,但现在的市场情绪他很难再去做新产品,那么就面临收入开始枯竭、流动性开始枯竭的状况,这是一个潜在的伤害;第二,你的品牌和投资人、甚至团队的信心遇到挑战,这对公司的影响也会很大。

最基本的应对方法其实就是尽量能够保证自己的现金流在一个可持续的水平,你不要说 P2P 行业,很多互联网创业公司一直有一个黄金戒律,起码你要保证有 9-18 个月可支配的资金,在这个时间段里你烧不死,我觉得 P2P 行业也不例外。如果公司之前对这个事考虑的太过乐观,那他可能在这方面做的不够保守。

对于市场和自己团队信心的建立也很重要。现在最有效的东西就是真诚的把你到底做了什么样的资产、你的风控怎么样,打开给客户看。

36 氪:积木盒子怎么样控制自己的现金流?

董骏:我们早期几轮的资本运作做的还算比较成功,最近大概两年的时间也一直维持营利的状态,相对比较安全,而且集团公司还布局了一些牌照(比如小贷牌照),这也使得我们有自有的资本金。

36 氪:现在看来投资人的信心还有可能重新建立吗?

董骏:这首先需要我们完全打开自己,让投资人看的清清楚楚。

P2P 表面上是一个交易撮合的服务,但其实理财只是冰山在水面上的 10%,身下 90% 才是平台真正的能力所在:你到底怎么样获客、怎么样做风控、怎么样管资产、你资产数据是什么样的等等。

在过去这几年市场欣欣向荣的时候,没有人注意水面下的东西。现在可以做的很直接很简单,打开自己让投资人看——你到底投的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你投的这个东西我们认为风险那么多,为什么一定范围内的风险我们是可以持续管理这样的等等。

36 氪:你们接触到的投资人,大多是怎样的投资习惯和心态?都不会去研究自己投资的标的吗?

董骏:我们投资人大部分还比较理性,很多很理性的投资人特别支持我们这种 " 打开 " 的尝试的,虽然体验比以前要麻烦了一些,但对自己的投资心里会更有底。

对于很多小白投资人来说,他投一个 P2P 平台和投一个货币基金,从体验上来看觉得可能差不多,他的认知就是 " 货币基金比 P2P 收益低一些 ",他不会去考虑风险上的偏差。现在投资人必须要开始考虑到这个风险的问题了。

36 氪:你刚才说到水面下的那部分,具体是指哪些能力?

董骏:做金融其实有两个核心能力,一个是资产管理能力,一个是交易撮合能力。P2P 平台把交易的撮合能力体现得淋漓尽致——你有一个金融资产,我怎么样能够把你高效的、以合理收益跟各种各样的资金对接起来。但其实资产管理能力才是更加核心的,我觉得水面下更多讲的是你资产管理能力——你也许可以把这些资金放出去,但怎么样把风险管理好更关键,包括你的获客、风控、贷后管理和催收,这一整套的流程,其实是非常非常长的一个链条。

36 氪:在整个行业出现挤兑的情况下,积木盒子在流动性管理上有没有做一些调整?

董骏:我们主要还是压缩资产端的需求,不能做以前那么多的项目,起码在最近这几个星期是这样。原则是让资产那一端的需求能够跟我们现在的资金能力匹配起来。现在看起来我们这两三周基本上保持住了一个这样的平衡,刚刚开始发生的那一两周是挺难的,因为会有很多的借款方在那等着,但我们一下子提供不了那么多的资金,需要快速调整好这个平衡。

36 氪:说到借款端,你观察积木盒子的平台上有没有一些恶意不还款的借款人?

董骏:说实话我们这方面看到的案例不太多。行业里确实是听到有这样的情况,这也是行业里比较有特点地方,特别有一些资产端如果是通过某种渠道接进来的就更容易发生。因为你触及不到你的借款人,借款人反而跟中间的渠道有很强的联系,这个中间商一旦在这里作恶,其实对于平台来说是很被动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比较坚持做直客,因为我们希望降低这种交易对手风险,我们希望自己能管理单个借款人的风险,不想依赖于某个第三方去管理风险。因此,积木盒子后来也尽量避免跟第三方做这种类型的合作。

36 氪:回头看这个行业过去的 5 年,可以说是野蛮生长,其间也发生了好几次危机,这几次危机对你来说有没有改变你对行业的一些认知?

董骏:这些危机让我们看到的东西越来越清晰。我们认定金融服务不是赢家通吃的市场,他的市场规模足够的大,壁垒足够的高。尤其在市场波动的时候,看的是你的风险管理能力,这些东西其实不是一朝一时可以积累起来的。我们最近两年采取了相对比较稳健,甚至可以说保守的打法,因为我们认为保守的打法才是最具有竞争力的打法。前面两三年我们特别闹腾,什么都在试,今天看起来觉得自己挺可笑的,确实经历了那个过程让自己可以更成熟一些。

36 氪:那也就是说这两年做的更聚焦了?

董骏:完全不在乎那些诱惑,因为知道那些诱惑后面的风险其实是非常大的。

36 氪:现在行业动荡,还有继续融资的打算吗?上一次融资是 2015 年了。

董骏:我们可以暂时不做融资,因为手上留的子弹足够让我们扛过一次周期。如果做的话,肯定要考虑对方能提供的战略价值。另外,我们 2016 年的时候在香港买了一个香港上市公司,也是希望能够长期建立一个资本通道。

36 氪:有人算过 P2P 这次危机算是第三次了,你觉得会是最后一次吗?不够资格的平台会在一次完全出清吗?

董骏:我觉得肯定不会是最后一次。更宏观一点来看,整个金融市场会不断出现危机,这个行业本身就是这样一个泡沫被不断戳破的过程,所以我认为往前走肯定还会有一次又一次的调整。

36 氪:你觉得到到备案出来的时候,目前近 2000 家 P2P 平台最后能剩下多少家?

董骏:我觉得长时间来看,最后可能会剩下 100 多家。

36 氪:如果说要存活下来,对于现在的 P2P 平台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能力?

董骏:未来三到五年的关键是资产管理能力。在经历了几次调整周期后,大部分平台在投资人一端的产品能力其实都还不错了,但是市场会越来越重视你的资产端的管理能力。我认为后面这三年,最重要的东西恰恰是是我们前面两年在关注不足的东西。

36 氪:你觉得这次行业危机算是行业最大的一次挑战吗?如果把你经历过的挑战排排次序,你会怎么排?

董骏:我觉得对行业来说这次一定是最大的挑战,这肯定要比当时 e 租宝出事的时候对行业的挑战还要大得多,没有人能独善其身,给我带来的震撼甚至超过了我当年亲身经历过的美国次贷危机。

对我个人来说,这次危机考验的其实是让我学会怎么样平衡一个创业的团队在积极把握机会的冲动和谨慎判断风险之间的平衡,其他的挑战其实都是技术问题。你如果看眼下这次危机,在半年时间里,确实是挺大的挑战,但如果你看一年,你开始觉得有点机会,看两年绝对是大机会,因为这次挑战会让整个行业里蕴含着长期风险的东西浮出水面,他其实是一个疫苗。

来源:36氪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积木  积木词条  洗牌  洗牌词条  终将  终将词条  盒子  盒子词条  多家  多家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