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近 200 家 P2P 机构集体爆雷,让不少个人投资者一夜之间成了 " 金融难民 ",损失资金从几千到数百万不等。这其中的众生百态令人唏嘘:有拿着自己多年积蓄 " 一掷千金 " 的博弈者;也有在亲朋好友怂恿下懵懂入局的盲从者;更有一些撺掇别人入场,以换取自身利益的掮客 ……
" 四年来运营得好好的平台,说跑路就跑路,一点征兆都没有。"P2P 投资者李迪告诉懂懂笔记,他在 P2P 平台上所投资的 50 万元里,有父母的 20 万,姐姐的 10 万以及朋友的 5 万,剩下的 15 万才是他个人的积蓄。
但自从上个月初,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 P2P 平台出现提现困难、实际控制人 " 失联 " 之后,他每天都不敢接听好友打来的电话,甚至每晚都主动要求留在公司加班,减少与家人接触的时间,避免被问及此事。
" 感觉这也是个割韭菜游戏,或者说是个蓄谋已久的骗局罢了。" 李迪无奈地说,不少看似背书实力雄厚的平台,都在短短的一个月内集中爆雷,不免让投资者怀疑,P2P 从一开始就是金融机构设下的圈套,是赤裸裸的庞氏骗局。
那么,面对众多投资者们的质疑与恐慌心理,这些 P2P 平台幕后的核心管理层与所谓实际控制人,又有怎样的看法呢?
行业野蛮生长,P2P 平台坏账频发
" 一开始并不是骗局,这点我很肯定。"
青岛一家 P2P 机构负责人吴松告诉懂懂笔记,平台创立至今已经快五年了。在这一次爆雷潮中,平台受到了一定的波及,申请提现的用户数量不断增多,公司一时难以一一兑现。
他回忆说,早在创业之初,P2P 机构数量并不多,竞争也不激烈。平台上线不久后,不少个人借贷需求便接踵而至,让他和团队看到了行业前景与希望。
" 最早都是抵押借贷,做的最多的是车贷。" 吴松表示,无论何种借贷方式,只要有价值相当的抵押品,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投资者的资金安全与投资回报,增加信任度。
然而不久之后,P2P 迎来了井喷期,大大小小的平台诞生,让借贷者有了不少新的选择,行业竞争也变得十分激烈。于是,许多平台便开始打出 " 免押借贷 " 作为卖点以快速抢占市场。
" 从这个时候开始,就乱了套了。" 李迪告诉懂懂笔记,包括他在内的大部分 P2P 平台,都在这时推出了针对个人用户的小额免押审查的借贷业务。只要通过手机、身份证或第三方信用产品授信,简单的核实之后便可开始为其在平台上募集借贷资金。
没有了抵押,个人信息造假自然层出不穷,即便信息完全真实,也有可能在借款标定期限到达之后拒不还款,成为 " 老赖 "。和不少网贷机构一样,P2P 平台也面临着催收难的问题。
" 催收现在也要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数额小起诉也十分繁琐。" 同样身为 P2P 平台高管的黄嘉浩也表示,虽然免押借贷数额只有几千、几万,但小数怕长计,一群 " 老赖 " 加起来,总的借贷金额就十分庞大了,这也是拖垮不少 P2P 机构资金流的主要原因。
为了按标的期限偿还投资者本息,不少 P2P 机构只能寻求融资、贷款,以维持平台的正常运作。但有限的资本并不能填补越来越大的资金窟窿。部分抗风险能力较低的金融机构,也因为难以维系支撑平台正常的运营,而早在一两年前就已经退出行业。
" 不想让平台完蛋,就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将新用户的投资用于偿还老用户的利息,并游说他们不提现做循环投资。" 嘉浩说,这样一来,部分好端端的 P2P 项目,就被迫成了彻头彻尾的 " 庞氏骗局 ",陷入不断补窟窿的死循环中。
那么,因为坏账所引起的窟窿,真的能靠拆东补西补起来吗?
平台高返利吸引新投资,拆东补西的方式填窟窿
" 想要堵窟窿,前提是让窟窿越来越小。"
曾在深圳一家 P2P 机构担任运营总监的何旭告诉懂懂笔记,为了避免遇上 " 老赖 ",造成资金上的坏账,不少平台对于个人贷款的审核也都严格了不少。甚至有部分机构 " 一刀切 " 停掉了平台上的个人借贷业务,取而代之用虚拟 " 人物信息 " 以及高额返利,吸引新的用户投资。
也就是说,在部分平台上所看到 " 黄先生,借款 5.5 万元,还款期限 24 个月,用于购车首付 " 的借贷人介绍,有可能是平台凭空捏造出来的,并非真实存在的个人。而投资人只要能够按期拿到利息,也不会求证信息的真实性。
" 没有真实的个人借贷,遇上老赖的风险就降低了,窟窿也就不会继续变大。" 何旭说,想要堵住原来的资金缺口,光是这样做是远远不足的,还需要将投资者 " 托管 " 在平台的资金,进行增值,以填补坏账、支付利息。
虽然在 P2P 概念上的两端,分别都是个人,平台仅仅是以借贷中介的身份存在。但在现实中,却有不少 P2P 机构将用户的钱用于投资创业项目、理财产品,甚至借给了工厂、企业当周转金,以获得比个人借贷更高的回报。
" 金融理财也好,借给企业也好,比个人靠谱。但大环境不景气,理财投资回报低,借给机构的钱也难以回笼。" 何旭坦言,这是让不少 P2P 机构都感到十分苦恼的问题,而且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也不知道类似拆东补西的方式,能够维持多久。
那么,为什么数量如此庞大的 P2P 机构,会集中在短短的一个月内接连爆雷呢?他告诉懂懂笔记,那是因为用户产生了恐慌心理,导致平台出现大量提现申请。
" 只要用户不提现,平台所需支付的利息并不高,完全可以挪用新用户投资的资金用于支付利息、运营开支。" 即便有少量用户提现,也完全影响不了平台的兑现能力。何旭表示,平台最担心的就是有大量用户同时申请提现,而一时之间拿不出这么庞大的现金流予以兑现。
只要有一家 P2P 平台出现类似的提现难问题,舆论势必就会不断发酵,其他平台的用户也会害怕出现风险而申请提现,从而波及到了整个行业。
" 前几年陆续小规模爆过几次雷,但今年的规模太大了,太多投资者恐慌了。" 在他看来,虽有不少 P2P 平台在几轮行业洗牌之后依旧存活下来,但实际控制人的心态却与创业之初大相径庭,试图利用吸引新投资维系平台运营的过程,为累积并转移个人资产争取时间。
而最近大量 P2P 平台突然爆雷的事件,也不难看出实际控制人早有 " 逃跑 " 的计划。只等东窗事发,所有投资人发现平台无法兑现利息甚至申请提现时,他们早已溜之大吉。
爆雷危机早就一触即发,控制人多预谋 " 跑路 "
" 一开始并没有发现问题,只是以为他们纯粹有钱。"
在涉外行业从事顾问工作近十年的陶小华告诉懂懂笔记,她过去几年经手的数百个涉外居留业务中,金融界人士几乎占了一半,而其中有近八成是 P2P 行业机构中的创始人、核心管理人。
据她透露,早期办理涉外居留业务的 P2P 高管大多还是指定美加澳地区,随着政策变化,后期办理的大多更倾向于等待时间比较短,满足投资金额即可获得居留资格的希腊、匈牙利等欧洲 " 穷国 "。
" 早就知道有危机的了,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一位不愿意透露真实姓名的 P2P 平台高管 K 表示,早在五年前创业初期,平台就已经陷入了不断融资 " 堵窟窿 " 的死循环中。
加上大投资环境不景气,实际控制人索性将部分新进投资者的钱,以大量莫须有的名目占为己有,当成 " 私人资产 " 进行转移,并给高管们发了所谓的 " 分红 ",把大家都 " 拖下水 ",成了 " 共犯 "。
据他所知,实际控制人在转移资产的同时,也委托了第三方涉外机构,办理了全家的海外永久居留业务。但让他没想到的是,P2P 平台爆雷潮居然在今年七月份就集中爆发了。按照估算,这距离控制人拿到正式海外居留权时间还有不到三年。
" 全部申请提现,他有钱也不可能给呀,都已经成骗局了。"K 告诉懂懂笔记,控制人虽然暂时没有拿到该国的居留权,但还是在爆雷潮的初期,选择抛下团队以及部分高管,独自逃离国境就此失联了," 这个锅我们不想背,也没那个能力背,只能找准时机脱清干系。"
面对大量扬言要提现、维权的平台投资者,他坦言,目前的解决方法依旧是以官方口吻发布安抚公告,好让投资者们看到希望,行为上保持克制,并为公司高管集体 " 跑路 " 争取一定时间。
当被问及 P2P 平台爆雷之后,被实际控制人 " 抛弃 " 的高管是否都有类似的想法时,K 始终三缄其口,并反问了懂懂笔记:" 仅剩那么点钱都让控制人卷跑了,(高管)除了配合调查之外,难道还能还钱不成?"
结束语
从 P2P 行业本身来看,过于野蛮的生长方式,让许多平台经营粗放,缺乏正规的资金管理,抗风险的能力较低,为了抢占市场而忽视信用审核、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经过了几年的运营,投资者数量增加的同时,坏账也在不断增多,资金流断裂的风险逐渐积聚,使得 P2P 平台危机进入了一触即发的阶段。
除了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于 P2P 行业的监管力度之外,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平台时,也应该理性,不要盲目相信平台宣传以及背书,更不要被高返利所蒙蔽。除了平台资质查询之外,更要考虑自身承受风险的能力,尤其借钱投资的方式,更是万不可取。
来源: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