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股市最大共识,是承认A股处于熊市。
很多人一度不想承认这个现实,做了很多无畏的抵抗,用牛市博反弹的策略去操作,浪费了不少子弹。
有了共识作为基础,交流就有了方向。认识问题,才能应对问题。
股市每个阶段,都对应不同的策略。
当我们谈论熊市,我们在谈论什么?
首要任务,是谈论我们现在处于哪个阶段。接着,再说怎么办。
文/数据宝 高兴
数据/数据宝 陈刚
编辑/数据宝 余莉
数据透视A股运行规律
熊市,最重要的是回归常识。
牛市,常识是经常失效的,价值被各种放大。熊市其实是价值回归、大浪淘沙浪淘尽沙滩上一片狼藉的过程。
2017年春节,我写了《辞旧迎新|股市十年未有之大变局》,开门见山这样写
“股市的很多玩法,这些年很多行之有效的玩法,好像逐渐不那么灵光了。
股市十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发生。”
《股市十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了4个观点:高送转失灵、类坐庄模式失效、大扩容等待从量变到质变、重新定义国家队。
这简直是一封预言信——之后,高送转炒作风格在政策引导下遭受极大打击,炒概念的类坐庄模式失效,IPO大扩容导致资金分散,大量个股边缘化,这4个观点的逻辑,也是2017年A股的演变逻辑。
2018年1月1日,我写了《A股史上最大分裂:牛熊共治》,当很多人认为2017年是价值投资的牛市时,该文旗帜鲜明提出:A股其实是熊市变种,这一年大盘上涨,但剔除沪深300的因素(更具体来说是上证50的推动),整个A股市场市值是缩水的、总体下跌。文章明确提出2018年新视角:后股改时代十来年形成的格局正瓦解。这是旧秩序解构、新秩序待立的混沌时光。
一年前的今天,在2018年1月1日,我写下
“很多机构投资者认为2017年是价值投资的胜利年。
我深不以为然。
所谓价值投资只是机构在少数蓝筹股抱团取暖。”
提出“股市每次抱团取暖,最终都是曲终人散。
原因很简单,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当时我进一步解释说:
“要是大盘股行情持续下去,最终会怎么样,大家想过吗?
持续下去,就会成为超越2007年沪指6124点的大牛市。
A股从来没有长期上涨的牛市,牛短熊长。
资金面不宽裕格局下的抱团,最后都会演变成谁先走谁赢。”
《A股史上最大分裂:牛熊共治》其实说的就是大熊市的问题——特别是当人们把大熊市的反弹当作牛市的时候。
2019年1月1日,我写下这篇《当我们谈论熊市,我们在谈论什么》,原本取名《股市2018年总结和2019年展望》,从熊市演变来聊聊股市生存之道,看看2019年。
熊市:命是怎么丢的
“如果你不能承受股价下跌50%,那么你就不适合做股票投资。”这是巴菲特一句广为流传的语录。
但是,我们都知道,跌50%,意味着要涨100%才能回本……这也就意味着,账户基本就呆在拼命“回本”的路上了,要爬起来并走向盈利就太难了。
所以我想,巴菲特的意思,是你所选的股票在跌50%以后还能持有直到它有一天涨回去,是指对选股的高要求和对股价波动的高承受能力——关键在于,没有高超的选股能力,也就没有高承受力——数据的价值,也在于此。
熊市后期最残酷
熊市特征就是行情重心不断走低,虽有反弹,但每一波反弹很难超过前一波高点,每次反弹都引发一些人更多资金套在里面。
熊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熊市初期,就是上涨市道末期的黑化,所以当行情下跌并且再也涨不回以前的高点时,大部分人仍然认为这种下跌只是上升过程中的回调。
熊市中期,仍然有获利盘,但套牢盘极大增加了,这一阶段博弈最为激烈,不太傻的资金意识到状况了,一些在个股上控盘的资金更警惕,比的是谁跑得快,容易触发“恐慌性抛售”。熊市中期最大的诱惑,是一般会有一轮中期反弹——或者说下跌幅度过大之后的报复性反弹,由于牛市的梦还在,这种反弹行情将使大量的人站岗(这是一年前《A股史上最大分裂:牛熊共治》的逻辑基础)。
熊市后期,中期反弹结束后的不断杀跌,新低又新低,市场信心已经丧失,人们都认识到熊市是真的来了——是的,普遍认识到的熊市,其实到了熊市后期。熊市后期是最折磨人的,不光是股票账户的亏损,还在于很难看到希望,杀跌、低位是主流词汇。
熊市末期最要命又最有命
四阶段分法,则可以分出一个“熊市末期”。
我向来使用四阶段分析法。熊市末期这个阶段对熊市策略而言是关键点(按理是熊市初期最重要,初期逃顶,后面一切都好办了,但绝大部分人做不到),熊市后期抄底的人死得最快。
举例,一个逃顶的朋友,在一只股票跌了80%后去重仓抄底,结果熊市末期跌到90%,只多跌了10%——但是对他而言,抄底的损失是50%,极其恐怖!
有的朋友可能没反应过来,算一下:股票10元,熊市跌80%股价为2元,跌90%为1元,2元时抄底,跌到1元时亏50%。熊市后期的无量杀跌,近乎无解,因为要是能拉起来,就不会跌那么惨了。
怎么熬到牛市
什么是牛市?有很多定义。
在我看来,牛市的真正定义,是“一个有持续赚钱效应的市场”。
赚钱效应引发的良性循环意味着,你的股票有机会大幅上涨,即使现在没涨,也总有机会轮到你。不光场内的人赚钱,股市之外的人看见了发财机会,也涌进来把资金往里堆,堆高了之前拿着股票的那些筹码。
牛市是泡沫发酵并持续膨胀的过程。
熊市,就是挤压泡沫的过程,还会连带挤压各种有意义但暂时不够现实的未来愿景。
熊市最好的操作,是现金为王,离场等待机会。但很多人没这个机会,已经套着了,除非割肉,没法离场。
上两轮熊市,熬到春天的人,一般是三种做法,一是不断做波段,高抛低吸,摊低成本,减轻被套幅度;一是躺地装死,等待几年后牛市解套;三是换仓,把已持有的觉得下跌风险大的品种换成觉得低风险能过冬的品种。
我这十几年见过上述三种模式的投资者无数,就结果论,大跌眼镜的是,躺地装死的人大面积结局最好——套几年,牛市来了,解套了。保留部分底仓拿部分仓位做波段的,大部分死在熊市;调仓换股的,大部分死在熊市;原因是,熊市是一个大面积股价抵抗式下跌的过程,只有少数个股能在熊市有机会,从概率上说,大部分高抛低吸的现实结果是不断割肉,换仓的结果是换一只股票来割肉。
但是,从成就上说,见过的从熊市到牛市活过来、活得最好的一批人,是做波段、做调仓换股的,踩对了节奏,熊市和牛市一样赚钱。
也见过很多牛市还亏钱的,选股就像掰了玉米又丢了西瓜,赚指数不赚钱。一个道理。
顺送一个数据:数据宝统计了上证指数所有年份的12月涨跌幅与次年1月份涨跌幅的对比,28年来,收官月一共16次下跌,这16年的接下来次年1月份有8次是上涨的,2018年12月收跌,与2019年1月份是涨是跌,没有大概率上的逻辑关系。
均值回归与估值中枢
左侧交易法,是在熊市末期抄底。
右侧交易法,是在牛市初期抄底。
熊市末期、牛市初期,会有交叉重叠,对于有弹药的人来说,在这轮熊市的局势比之前几轮熊市还复杂的情况下(2018年市场信心为什么会崩溃,远不仅仅是经济因素,不可言说的原因咱们就不说了),判断熊市末期太难,在牛市初期交易是上策。
上证指数、深证成指,继续比标普500、道琼斯工业指数的估值低,这其实是正常的,因为美股之前处于超级大牛市——牛市回调之后,估值仍然高,而且,看似近期道指跌得多,截至2018年12月30日道指全年跌幅为6.7%,比跌24%以上的上证指数、沪深300、深证成指都好太多。
更有价值的,是跟自身比,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指数各年估值,可用来看目前估值在整个估值中枢的位置。
数据宝统计了上证指数每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的估值,与2018年12月28日最新估值进行对比:
上表可以发现:上证指数的年底市盈率,目前是第二低,最低的是2013年。
市场走出来之后,才知道是熊市后期还是末期。
对比估值所处的历史位置,主要是为了面对不可控风险下的预期空间,也就是说极端情况下杀跌到什么程度你还能扛住——毕竟这个点位进去的人是抱着播种的想法去的。
熊市末期的最大价值在于,经过漫长的下跌,大量将来有机会爆发的潜力股完成了均值回归,甚至严重低估,这时候播种,才能在熊市结束后取得丰硕的收获。
熊市末期也许还没到来,但挑选布局未来的品种正是这个时候,不断观察公司质量、前景和筹码变动,等待良机。熊市做的所有功课,都会在将来兑现成果。就像脑子里进的所有的水,都会在熊市甩干。
2018年,你也许收获了正收益,也许不如意。
2019年,数据宝团队全体小伙伴祝愿你财运大涨。
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