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微信下一个八年,张小龙想好了没?

张小龙在2019年微信公开课

微信年度报告显示,微信已经陪伴了用户2000多天。在八年间谨慎的迭代中,这款坐拥10亿用户的产品已成长为一个独立王国, 从最初的沟通工具,成长为庞大如"操作系统"的微信生态。

就在12月22日,微信完成了四年来最大的一次改版。但用户的质疑声也不绝于耳。张小龙笑谈到:"在中国,每天都有五亿人在说我们做的不好,每天还有一亿人想教我怎么样做产品。"

每年的微信公开课上,"微信之父"张小龙都会对微信这款产品进行复盘。腾讯刚迈过弱冠之年,微信也面临着用户增长滞缓的现状。外界亟需微信给出答案。

微信的本质是什么?微信是怎样利用朋友圈帮用户立人设、完成社交任务?曾风光无两又被"唱衰"的小程序要怎么做?微信生态上的各个功能,如微信公众号、微信支付未来要如何演化?C2B战略下,企业微信的新方向在哪里?

针对这些备受关注的问题,在1月9日的"微信之夜"上,张小龙通过长达4小时的演讲,围绕微信的出发点,详解了微信做产品的方法论,以及未来各个业务的演化路径。

每天有5亿人在吐槽微信,有1亿人教我怎样做产品

今年是微信的第八年,在2018年8月份,微信的日登陆量超过10亿,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大的里程碑,这可能是国内互联网历史上第一款达到10亿DAU数量级的APP。

我有个朋友朋友圈里说,微信是一个互联网界的异类,所谓的异类就是跟其他所有的产品都不一样。我看了这一句话,觉得惊讶而自豪,因为异类代表与众不同。令我惊讶的是,微信的与众不同,不在于想特别的办法去与众不同,而是守住产品的底线,就能达到与众不同。

更多的产品不把产品当产品,也不把用户当做用户来看待。而微信只是做到了这样一些基本的点。每天使用微信的过程当中,确实看到微信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比方说,春节快到了,很多app为了迎合春节运营的大潮流,甚至连app图标都换了,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手机屏幕上出现了很多番茄炒蛋,但这么多年微信从来没变过。

为什么微信在坚持一些不可理解的事情?很多人认为微信很克制,其实微信并不克制,微信只是在坚持一些好的原则,好的产品和设计。我们必须要让我们的产品不停往前去适应这个时代。而不是说我们因为害怕用户的抱怨,我们就不去改变它了。

我们意识到,其实对于像微信这样十亿用户量级的产品来说,任何一个改动都可能有5亿人站出来。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能按照用户投票来决定什么能改什么不能改,我们只会按照自己的专业判断。

微信做产品的思路:十条"好产品原则"

第一点,好的产品是有创意的,它必须是一个创新的东西。

第二点,好的产品是有用的,一定要对人有用。

第三点,好的产品是优美的,它必须有美感,很美丽,你会喜欢它。

第四点,好的产品是非常容易使用的。没有说明书,一看就会。

第五点,好的产品是含蓄而不招摇的,含蓄的大家体会一下什么是含蓄的。

第六点,好的产品是诚实的。

第七点,好的产品会经久不衰,它不会随着时间迅速消亡掉。

第八点,好的产品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第九点,好的产品是环保的,不会浪费太多资源。

第十点,好的产品会尽可能少的体现它的价值,或者说少即是多。

这十点是工业设计大师拉姆斯提出来的,苹果就深受其影响。微信在做产品时也对上面十点做了很深刻的思考。

微信启动页为什么没有广告?因为有些朋友用了微信大约2900多天的时间,如果微信是你最好的朋友,启动页上的广告就像是你每次和最好的朋友说话还要先看他脸上的广告,把广告取下来才能说话。

在刚启动微信时我们坚持的原则是,如果一个新产品没有获得自然增长的曲线,我们就不应该推广它。所以前5个月都没有推广,只是想看微信对用户有没有吸引力,用户愿不愿意自发传播它。我记得从微信2.0开始时,我们看到我们的曲线有了一个增长。虽然还不是很快,但它是自然往上走的。这时候我们才决定推广微信。

我特别庆幸当时我们做了两个现在看起来很正确的决定。

第一个,我们没有批量的导入某一个好友,包括手机通讯录或者QQ的好友,没有导入关系,而是通过用户自己手动的一个个的挑选。

第二个,我们没有在一个产品未经验证是否能自然增长时就去推广它。

这两个事情做对以后,虽然时间花的长一点,但微信在真正开始起飞时是很健康的。

微信的本质是"工具",背后有两大源动力

我更愿意用源动力来取代初心这种说法,源动力是内心深切的期望。

我把微信产品的源动力总结为两点:

第一点,作为工具,微信希望作为好的与时俱进的工具性的产品。

我提过工具很多次,可能大家还是理解不到它。出于自己的偏执和对工具的热爱,热爱到什么程度你可以想象一下,我刚毕业时会自己码代码写完整个Foxmail,亲手做工具会有很强的成就感。

微信就是一个工具,做工具本身已经很有挑战,并且是很难做的一个事情。为了做到一个特别好的、让我们满意的工具,因此最初设立的目标就要高些。

为什么大家现在做不出或者说不去想做那么好的工具?我觉得跟用户有关,中国十几亿用户,大部分已经习惯了一种很糟糕或者是被强迫的用户体验,比如说开屏广告、比如说推送的营销、诱导链接,这样的案例非常多,大家会认为很多事情都是正常的。回到短信时代,你会发现短信里面垃圾短信一定比正常短信要多。我认为垃圾短信变多不是可怕的事情,最可怕的事情是你认为这个事情是正常的。

对于微信来说,我们有这样一些底线——要做一个好工具,而且可以陪伴你很多年。对于用户来说,这个工具应该像是一个老朋友一样,我们并不愿意破坏你跟这个老朋友之间的关系。

微信有一个口号——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为什么不是一种生活方式呢?。因为"一种生活方式"是很普通的一句话,而"一个生活方式"会变成微信专属的一句话。

当我们说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的时候,其实微信还不是一个生活方式。它只是一个通讯的工具。但是如果在当时,我们只是定位为微信是一个沟通工具的话,我认为牵制了微信将来的想象空间。

当时我觉得有一个念头,如果微信能够深入到每一个人沟通里面去,他好友都在里面,能够跟好友每天频繁的交互。那么他应该可以深入到一个人的生活里面去。我们其实会影响一个人,他是怎么样跟朋友沟通,怎么样社交的,怎么样打发它的时间的。

从这一个角度来说,我们是应该引导一种潮流,就像当时微信做了一些很大胆的突破,我认为它并不是一个功能的突破,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突破或者一点潮流的突破。

就像当你扫一扫获得信息,去支付时,其实是一个生活方式,一个支付的方式。当你通过摇一摇,摇到一个人,它也是一种接触到一个人的一种方式。还记得当时我们发布附近的人的时候,其实我们自己内心里面特别忐忑不安,因为在微信之前,并没有什么样的一个工具可以帮你一下子看到周边有哪些人在,我们有一种恐惧,恐惧是什么呢?就是你不知道这个功能放出去以后,所有用户突然发现原来周边人像站在你面前一样,可以立即跟他打一个招呼,不知道他可以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因为这是一种对于未知的恐惧。

但是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微信因为生长在手机端,它是伴随人的。所以可以做到很多PC时代做不到的事情,比如找到附近的人。它必然会贯穿到一个人生活里面去。所以我很庆幸当时能够说把我们的标识定义为它是一个生活方式。当然更加庆幸是后面这些年里面,微信真的开始卷入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里面去,所以我们会看到大家会用它群聊,会有朋友圈,会有红包,会有公众号,小程序等等。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说,微信把自己的定位是一个生活方式的工具,这样是比较合适的。这是工具层面来说的,但是本质上微信还是一个工具。

第二个源动力:帮助真正创造价值的人体现其价值并获得该有的回报。

微信公众平台在微信的第二年发布,公众平台出发点是什么样的?做完第一个版本大概一年多的时候,就想到一个问题,我们会取代短信。它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又拥有了一个新的市场,就是当年的SP(移动网信息服务业务)时代,它留下了一个各种厂商需要跟用户发短信这样一个机会。如果我们只是取代短信的通讯市场,(用户)怎么通过信息收到服务通知,这部分内容会成为空白。

但短信其实不可控,垃圾短信很多,不会带来有效市场,因为一定会劣币驱逐良币,会使整个市场变得非常混乱。如果我们有一种方式可以避免垃圾信息,而且可以让你接受你需要的信息,一定会让整个秩序变得非常好。这样的方式可以把用户端和服务端连通起来,通过一种基于订阅的关系。当时我非常兴奋的发消息给马总,他说垃圾信息怎么办?我说没有垃圾信息,都是公众自愿订阅的。

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出发点,我们可能会像当年的运营商一样,把它做成一个流量分发平台,然后就很乱。我们并不想把自己做成一个SP的核心平台。

如果平台只是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的话,我认为可能是比较短视,不会太长久。如果一个平台可以造福很多人的话,这样可能它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当时一直想这个问题,我们到底要帮到什么样的人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前期肯定通过一种信息有效触达,替换掉之前因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一些弊端,这本来就是互联网优势。之前像传统的商业上,要做一个生意,开一个店,必须要在一个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租一个很好的铺面,利用这个人流量来卖东西。用互联网地理限制并不重要,服务质量才是你的优势。

所以我们的目的是要帮助那些真正拥有好的服务的人,去触达他的潜在用户,使他的用户更容易连接到他们,这是互联网带来的一个最大的目的。

不以"用户停留时长"为目标和价值标准

因为很多公司的目的是要做流量变现。大家的KPI是如何产生流量如何变现。一旦围绕这样一个目标,大家的工作就已经不是做最好的产品,而是用一切手段获取流量而已。所以大家很多人会在微信这里碰壁,因为你的目的只在微信这里获取流量的话,这并不是我们倡导的一个原则,我们更倡导要做出好产品出来,跟我们分享我们的用户

现在业界的一些现象是违背常识的,很多应用和APP变成了争夺用户的停留时长,这是违背我的常识。因为用户每天的时间有限,最主要是互联网的使用是帮助人类提高效率,而不是让人耗在应用里。作为沟通工具,要高效帮助用户完成任务。微信从第一版就没有标明发送状态(如信息已发送、发送成功),而当时的同类软件都有这样的状态。

什么是最有效的信息发送方式?就是你输入完一行,一句话,一条信息,然后点一下发送,不用看他,离开手机把手机放在兜里面,就可以做别的事儿了。

资讯类工具就需要让用户在最短时间获得最有用的信息。搜索引擎最高效得就是,让搜索的第一条就是用户要的。

我觉得不能以"增加用户停留时长"为目标。2000年互联网刚起来时候强调"眼球经济",当时看到的现象是,文章会被裁成很多页,用户要经常翻页,每页后面都有广告,广告曝光量大,整个网站的PV量很大,这到现在还在被很多网站使用。这并不是帮用户提高效率,而是制造障碍。

关于停留时长还有个有趣的例子。朋友圈从刚发布到现在,用户的好友越来越多。理论上好友多了在朋友圈的内容多了,用户停留时间更长。结果不是如此。数据表示,用户朋友圈里的时间没变化过。不管是10个还是1000个好友,平均每个用户每天花半个小时看朋友圈。这是因为人会自我调节时间,用户不会依照内容多少来分配要花多少时间。

如果我们非要让用户在这里停留时长变长,反而意味着社交效率变低。一旦变低,发现有让他社交效率更高的地方,他可能就要到哪里去了。所以我们不会拿一个停留时长作为衡量一个APP有没有价值的体现,这跟我对互联网的认知其实很背离。

小程序的使命:让创造价值的人得到回报

我并不担心各家公司都做小程序带来的竞争。虽然代码的接口可能一样的,但对我们并不构成很大的威胁。

除了平台和团队不同,更重要的差别在于,做产品的源动力是什么。如果只是借用小程序载体做流量的生意,我并不看好。和公众号一样,小程序的使命是想让创造价值的人得到回报。

小程序为什么要"去中心化"?如果不"去中心化",比如自己垄断了头部小程序和游戏,看起来腾讯能垄断头部流量,但外部的生态就没有了。哪怕是腾讯自己投的公司也要遵循规则。我看重的是平台的健康度,而不是扶持自己的流量。目前大家觉得我们对投资的公司有所倾斜,这是我们平台的保护做的还不够好,未来会投入更大人力和资源,使得所有公司都一视同仁。

我们做小程序,并不是因为对它乐观而要做这个事情,而是觉得这个东西很难,但是我们一定要做到。小程序应该是在这样一个年代里面,出现的对用户来说最友好的一种服务界面。

举例来讲,为什么公众号阅读比网页阅读体验好?因为公众号里面,我们其实用了一些办法,比如说版面的限定,使得任何一个业余排版人写的文章,都有一定的版面的质量。

小程序我们还要花两到三年的时间来培养它,因为我们经历过公众号的过程。我们不希望看到(小程序)作为一个流量红利来用。

作为流量红利用的我们认为并没有创造价值,我们的用户并没有好处,这对平台来说是一种损伤。我们宁愿这个口是逐步打开的,然后让那一些对于它的用户,或者微信用户来说,是有价值的应用小程序,能够慢慢的进来。所以即使到今天小程序还不能说非常成功。

举几个特别好的体验案例:

1、线下扫描获得,线上通过搜索获得。搜索还不够。目的是通过搜索直达小程序内部数据,现在还没做到,但是团队已经投入资源。小程序和APP特别大的区别点,你是没有(得)到APP里面的数据。APP之间是孤岛,连不起来。但是小程序体系里面,我们是有去搜到一个小程序内部数据去的。我们自己也做一些小样,比如说有很多新闻资讯网站也用小程序来提供内容。通过搜索我们可以直接搜到这个小程序里面的文章内容。

2、另外,我们正在完善小程序的评价体系,比如搜土特产,可能出来一批土特产小程序,但是你并不知道哪个可信,这时候需要有用户评价体系,最好有好友曾经访问过,买过或者留下评价一个体系。否则没有办法对真正的搜索结果做一个更好排序。这一块儿也是我们的团队在做的一个事情。

3、小程序的找回和重复访问。所有小程序都去发通知就不好了。发通知的能力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会在用户愿意接受的情况下发通知。在用户点击"我需要"时能允许推送三条通知。虽然有下拉和星标,但有些地方值得优化。这个思考并不是从B端和开发角度考虑,而是从C端。

不拿现金收入高低衡量小游戏平台,应该是承载创意的平台

小游戏做到现在从商业角度来说很不错,现金收入也超出预期。但我个人不是很满意,离期望还有差距。

我们不是要更多的现金汇报,而是高质量的原创游戏。目前,大部分的游戏还是互相考来考去的,就在一轮一轮洗用户流量。

小游戏的源动力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做小游戏这样一个平台?我们希望小游戏平台最终走到哪里去?

小游戏其实是一个关于创意的平台。我理解的小游戏,应该是体现创意的地方,而不是所有人都在玩天天爱消除这样一个游戏就是小游戏了。小游戏只是一个载体,承载着各式各样的创意。

比如说对小说的创意,我们发现有些小游戏,就像一本小说一样有情节,玩家要一步步按情节去完成游戏。

我希望看到一年以后这里面特别多游戏,是从来没有做过游戏的人做的。我用这样一个维度衡量小游戏平台的成功,而不是现金收入有多少。

只有我们游戏里面充满各式各样的创意时,并且让创意得到它所应该有的回报。那么我们这个平台才能真正变得很有价值。

公众号是被自媒体利用最好的平台,但改版是围绕着用户

公众号平台确实是被自媒体应用最好的平台,但确实不是为自媒体准备的。公众号的流量红利并不是我们考虑的范围。

简单回顾下公众号的历史,在公众号刚发布时,确实又很多人利用这样一个流量口获得巨大的粉丝。当时有这样一个现象特别好:公众号阅读量有70、80%来自朋友圈分享。这符合"二八定律",就是有20%的人挑选信息,80%的人获益。

那么我们改版的方向,只是帮助用户重新梳理他的阅读方式,也就是说让他找文章更容易找到,或者浏览文章更方便。因此对于内容生产者来说,数据的好坏并不是改版的问题,本质还是要提升内容的质量。否则我们不管怎么样把版面改来改去,用户也不会在这里停留。

那么从平台角度来说,一个好的平台,应该自然的会鼓励到更多的内容创造者来创造好的内容。如果没有更多优质内容产生一定我们的平台做的不够好,对人才吸引力不够大。最近微信公众号平台也在打击洗稿,就是这样一个目的。

关于怎么样能够鼓励产生更多优质内容,这是公众平台下一步要面临的特别大的任务。但对于内容的形式,可能大家也会做一些尝试,比如视频化展现这一些内容。

微信的本质是社交本质,而朋友圈是一个立人设的地方

本质上,微信是一个社交工具,这是微信最基础东西。微信能够有十个亿的用户,本质上是因为它是一个社交工具。

谈一谈我自己对社交的理解。

首先什么是社交的起源,如果人是一个个体独立生存的,其实是没有社交的,当人变成群居动物时,最原始的社交就产生。那么人在一个群体里、社区里最大的诉求是什么?最大的诉求就是不要被群体所排斥,所以必须要有语言,要交流。那么,他要跟别人说什么号?她说的话必须要体现他有价值,能够对这个社区带来价值,所以才会有一些夸张的色彩,这是我对院士社交的一个想象。所以这一个习惯延续到现在,大家在朋友圈里面必须要发一些很夸张的旅游照片等等,就是延续当时习惯。

那么沟通的本质是什么?我觉得从一个社交产品角度来理解它的话,我觉得沟通就是一个把你自己的人设强加给对方一个过程。如果用这一个去引导到关于发朋友圈的话,其实发朋友圈是把自己的人设带给所有人,强硬把自己的人设通过朋友圈这样一个方式,再到所有朋友脑袋里面去的这样一个过程。

还会有人问,朋友圈为什么只能(直接)发照片不能发文字,发文字会比较曲折一点。因为如果你要推你人设的话,你需要一个更方便,能够帮助你达到这个目的的一个工具。我们为了帮助他能够表现好它的人设,让他选取一个最清晰的工具拍一个照片就可以。所以说,我们并没有一个工具记录每个人最真实的状态。这是为什么我们做一个新的功能叫做时刻视频。我们后来把这个时刻视频名字改了,最新版本里面叫做视频动态。

那么朋友圈的功能是什么?朋友圈发布有6、7年了。每天进入朋友圈的人数,一直在增长,到现在是7.5亿,每个用户十几次,每天是100亿次。它其实是每一个微信用户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这个任务帮助用户完成社交任务。所以说朋友圈很窄,是中国人线上的社交,也可以说最高效一个社交工具。

另外朋友圈里面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大家只能看到共同好友。这是三个人以上的讨论,是比单聊,更加丰富的一种社交体验。

但我们也发现了朋友圈带来的社交压力,这样一种高压力社交工具并不代表未来趋势。未来大家需要一种更轻松方式,既能够勇敢表达自己,又能获得社交好处。而视频动态或者说时刻视频就是这样的工具。

视频动态出来以后,很多人说微信要大力做视频。但我不认同,这只是朋友圈之外的另一种社交模式,聊天领域视频一直很大。对于产品来说,微信视频最终的走向是,让一个用户在压力最小的情况下,很自由地去拍一些东西,去记录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关于备受质疑的新功能"好看"

关于阅读,微信本身已经有公众号了,我们希望的是用户可以看到更多精彩的文章。做一个大众的阅读产品其实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难点不在于用户数可以达到多少,而在于人的本质是不愿意阅读的,或者说是不愿意学习的。

为什么朋友圈阅读行不通?

最开始朋友圈是允许用户分享其他app连接的文章,但对于朋友圈来说只是展示用户提示的地方,或者说是推广符合用户人设的地方,而不是适合阅读的地方。因此,这几年来可以看到公众号文章来自朋友圈阅读次数越来越少。对于"阅读"这个行为来说,是需要有空闲时间的,但一般人停留在朋友圈的时间只有半小时。其实朋友圈就是最初的信息流,但我们并不考虑什么是信息流,我们只会考虑用什么样的形式来展示信息。

微信改版后上线了"视频动态"

朋友圈里面,需要领域开辟一个圈子,不为了分享而是为了阅读的地方,这就出现了"好看"。通过社交推荐阅读,通过社交推荐来获取信息,其实是很符合人性的。(注:微信7.0版本在原「看一看」功能中,新开辟出了「好看」频道,并将公众号文章中的「点赞」功能替换成「好看」,为优质内容提供了在熟人圈内的信息流二次曝光机会和想象空间。)

但现在"好看"还是用一个web的形式存在,其实体验还很粗糙,也方便迭代。

微信一直在做AI,AI是要落地到场景里面的

AI在过去几年特别火,我们也特别重视AI这项技术,就像现在大家在视频动态里面拍一个视频,会有智能匹配的音乐。当然我们也考虑到人的想象力,也会有一些随机的音乐提供。微信其实一直在做AI,很多人都认为微信的语音识别是第三方团队做的,但其实一直是微信内部团队做的,用户也会觉得准确度越来越高了。其实微信在做语音识别的时候,业界对AI语音识别并没有很大的关注。因此并不是说某项技术成为热潮了我们都要用,AI是要落地到场景里面做的。

我们内部还在做一个功能,现在还不方便透露。

好的技术是要为产品服务的,向语音识别一样躲在后面为用户服务。成熟的工具是人来驾驭的,而AI工具本身,很多情况下反而我们成为了它的工具。我对AI未来的应用也有些担忧。

微信支付已经做得非常好,还要在强调情感的联结

因为微信支付已经做得特别好,所以我没有特意提到,因为润物细无声是一种最好的产品体验。提几个大家不知道的点:

1、微信红包

在春节期间,企业可以在企业微信里申请红包封皮。就像传统企业里的红包封皮,可以用来送给朋友。现在,企业微信的红包也可以发送给微信好友。

我看到现在发红包变成了金钱交易,而不是情感的联结,这是不对的。所以我们会在红包里加入情感化的因素,会更体现心意。

2、亲属卡

微信支付里面有个特别好的功能很多人没用过,这就是亲属卡。我给父母开了亲属卡,体验特别好,每一笔消费都是尽一份孝心。

微信支付里的"亲属卡"功能

3、微信卡包

微信的卡包能力我们做得不够好。卡券是很大的品类,我们一直想改变钱包里放很多卡的现状。现在用户不用怎么带银行卡,但是线下店的卡还要带着,这是卡包想要承载但一直没做好的部分。最近我们想做一次新的改变,希望通过消费的行为,把用户和店的关联做自动的联结。希望这次改变作为线下消费联结的通道,取得一些突破。

企业微信新方向:"人就是服务"模式

企业微信如果只是作为内部沟通的工具,场景会小很多。如果延伸到外部,会产生很大的价值。

企业微信正在想要尝试的方向:人就是服务的模式。举例而言,去某个APP订机票,退订、延期很复杂,需要电话客服。比如微信加了很多快递员,联系一次之后却没有身份背书。

微商这种现象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它基于现实中线下的社交关系获得了人的背书,所以人在交易里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企业希望通过企业微信把里面的人作为重要资源,作为服务提供出去。如果店员是企业微信的用户,那么店员应该是包含了企业的服务在后面。就像是公众号的对话窗口,菜单可以点公众号服务,企业微信未来的方向是,让每一个员工都可以直接提供服务。

下一个八年,微信的目标并非扩大用户,而是为已有用户提供更好服务

微信的目标不在于扩大用户数,用户数的增长是自然而然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对现在的用户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务。

人口是有限的,服务才是层出不穷。

时代更迭更快,催生的需求更快,围绕这种快速变化,我们不用顾忌还有多少人口可以用,而是如何应对更多的需求。所以找到并面对未来的需求,才是微信10亿人口要做的事情。

我们给广州用户开通了"附近的餐厅"这样一个功能,类似这样的尝试会越来越多。下一阶段,通过不同APP,尝试与微信关联的其他的服务形态。就像微信读书,作为独立APP独立进步才是更合适的。

微信为广州用户开通的"附近的餐厅"功能

(注:"附近的餐厅"是微信在广州范围内测试中的新功能,该功能希望能帮大家在朋友的推荐中找到心仪的美食。开启体验后,用户将在"发现"页中看到"附近的餐厅"新入口,在这个功能下,用户可以做很多和美食相关的事情。比如,随手将喜欢的餐厅通过"发印象",推荐给自己的朋友。同时,陌生用户也能看到你对餐厅的印象,一起分享种草心得。)

微信下一步要做什么?微信要开始面对下一个八年新的对手。这一挑战不是来自竞争对手,而是面对新的用户时代产生的新的需求。

以微信的做事风格,始终以做最好的工具,"让创造价值的人体现价值"这一源动力去做,我们不会走的太偏。微信团队从成立到现在从没瞄准KPI工作,但没妨碍团队越做越好。

从平台来说,我们希望建立一个新市场,而这个市场是让每个创作者体现价值的市场。我很少觉得威胁来自对手,所有的威胁其实都来自自己,那就是能否继续保持创新和突破的能力。

来源:钛媒体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张小龙  张小龙词条  一个  一个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