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睨走过的求学之路,远而模糊。翻阅叠叠的书,页页的文字,似品酒,沉浸于心,留甜于嘴。转身,突然发现从未对读书思考过,如风,不会停息,更不会回头!
<一>左手勇气,右手恒心
读书需双手捧着,左手轻轻地翻页,右手牢牢地握住剩下的页数,缺少了其中一只手,一本书就永远读不完,哪怕再薄。迄今,都为自己读书甚少而自惭。年少之时,基本没有读课外书的概念,不过,那些无忧的玩耍与嬉戏,积累下来,也就成了一本厚厚而珍贵的书。到了中学,经常看见身边的同学拿着书在默默地看,心里像涨满水的堤坝,蠢蠢欲动。清晰记得,看的第一本课外书是日本一个有名的作家写的,至于书的名字以及作家的名字早就像残破的落叶化为泥土而消失不见。
对一本书产生了兴趣,并不意味着你就能把它看完。首先,在潜意识里是你有没有勇气看完这本书,而后才是源源不断的恒心为动力。或许你会书的厚度而胆怯,会因故事情节的复杂难以理解而滋生放弃心里。会因故事的发展不符合自己的愿望而厌烦;或许你没有时间,把它放在书架铺上厚厚的一层灰。结果就是你没有看完这一本书,所谓的借口都是个人世界的麻醉与安慰,就是你没有勇气和恒心自欺欺人的表现。
一本好书,捧在手上,记得是双手,左手勇气,右手恒心。
<二>书山书海,边读边写
写多于看的人,叫作者;看多于写的人叫读者。也许这样说有些牵强,但写完一篇文章的满足感远远大于看完一本书。看得再多,也是别人的,写得再少,却是自己的。
即使你的文采不好,文字不够细腻,导致没有温度而不能催人泪下;即使你的思想过于落后或肤浅;即使你会写到一半而放弃。但,不要忘了,你正在一天天的成长,一天天的接近书的作者。
大部分的人都不喜欢写,而且常常对别人炫耀自己看了好多好多的书,可写作水平还停滞在一个很不成熟的阶段。书太多了,似山如海,是永远看不完的!
当你陶醉于书香之中时,不要忘了,把笔提起来,在洁白的纸上,留下一段或者一句属于你的足迹。当你看完一本好书大发感叹时,不要忘了,把笔提起来,那将是最宝贵的见解与认识。当你觉得书中的故事不够完整,不是自己希望的那样美丽,不要忘了,把笔提起来,唯美的故事因你的笔墨而完整。
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我们往往膨胀了自己的欲望,拼命地写,希望能像梦境里一样,发表一篇文章,出版一本书,享受一夜成名的喜悦。但,却忘了多看一点书,借鉴和学习别人的思想。最后的结果是,希望迟迟不来,苦死了等着的人,青春就这样流走了!
书,看一些,写一些,这才是学习,书山书海,边读边写!
<三>渠道如网,唯有书香
现在,书就像大街上的光碟,无情地被遗忘。科学的发展,技术的突破,看书的方式和渠道数不胜数。网上看书,手机看书,广播听书......这些方式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读书的质量。
每每看见室友们躺在床上,拿着手机,眼睛死死地盯着小小的屏幕,就像一个小孩子把目光放在了琳琅满目的玩具上。眼睛变近视了,度数一天天的增加似中国的计划生育搞了那么多年,人口还是在不断地增多。而且,最关键的问题是看完了书,也就全部忘记了,说不出书的作者以及里面的主角。只是在走马观花,只是在藐视文字的力量。
拿书本看的人少了,买书的人更是寥寥无几,这也许就是社会的趋势吧!
看书如品茶,唯有一次又一次的喝,才能闻到茶香,才能品到常人品不到的意境,悠远而宁静!
树荫下,一本小书,一盒饼干,一瓶水,便成了一幅画。
灯光下,一本小书,几个书伴,一股书香,便为图书馆增了一处亮景。
生活就像一部厚厚的书,生活着的人就是故事里的角色。有的人成了主角,有的人只是一个配角,再怎么美丽也不会大放光彩。
一页页的书不就是我们一天天的生活吗?一个个有温度的文字不就是我们一天里的所有行为吗?
我们之所以看书,是因为书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做人道理,是想通过看书后而变得聪明不重蹈覆辙。可生活里,书无处不在,那个同学考试考得好,那个明星因过度郁闷而跳楼自杀,地震里涌现了那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这些不就是书吗?我们在生活里也可以看书,而且启迪深远!
大凡为了读书而读书的人是愚蠢的,为了生活而生活的人是很累的!读书只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生活也是在读书。
来到了大学,有着充足的时间和旺盛的精力。可每当走向图书馆时,总觉得它是那么的寂寞与孤独,总觉得它在呼唤,它在等人。以前听到别人常说,图书馆是学生的一大财富,觉得离我们很远很远,而今就在身边了,变得那么的陌生不可接近。
关于读书,以及其它!
关于大学,以及其它!
关于生活,以及其它!
一切的一切都有个其它,不要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