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数据公司 IDC 公布了最新的手机季度跟踪报告:2018 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 1.03 亿,同比降幅 9.7%。排名前五的厂商分别为华为、OPPO、vivo、苹果以及小米。
虽然总销量上中国手机市场已初现颓势,但排名前三的华为、OPPO 和 vivo 依然保持了正向增长。华为 2018 年第四季度出货量达到 3000 万台(包括华为 + 荣耀),占据市场份额 29%,同比增长 23.3%,排名第一。OPPO 和 vivo 通过深耕主流价位段产品与线上市场的开拓保持稳定,位列第二、第三名。但从数据里能挖到的绝不止这些,还有一些从数据中不容易看到的事情,更值得关注。
2018 年 Q4 季度中国前五智能手机厂商数据(图片数据来自 IDC)
华为(含荣耀)逆势上扬,增幅明显
华为通过自身长期以来的技术积淀和创新已经逐渐形成了自身独有的技术壁垒,再加之 Q3、Q4 季度诸如 Mate20,Magic2 等重磅机型接连发布的影响,在 2018 年市场份额与同比增幅均位列前五大厂商之首也在意料之中。
余承东和他手中的 Mate20 RS 保时捷设计
在 2019 年初,我们又能看到华为的两款新机——于 MWC 上发布的折叠 5G 手机和将在巴黎发布的华为 P30。如果华为的技术领先仍能继续保持下去,那么 19 年的华为无疑将会走的更远。
OPPO 稳中有升,品牌提升明显
对于 OPPO 而言,今年是它品牌形象加速提升的一年:从 Find X 的惊艳亮相再到 R17 Pro 的发布——双轨潜望结构、Super VOOC 快充、ToF 摄像头等让 OPPO 的科技力呈井喷式增加。另一方面,R17 Pro 新年版发布时与众不同的发布会设计,与诸多知名艺术家、设计师的合作都进一步提高了 OPPO 的品牌形象,也让 OPPO 成功超过 vivo 跻身第二名。
Find X 和 R17 Pro 是 OPPO 今年推出的两款重点机型
比起销量,OPPO 今年更大的收获可能是品牌形象的提升。Find X 和 R17 Pro 两款产品让我们见到了 OPPO 在技术上的积淀以及创新能力。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调查显示,2018 年 OPPO 的手机平均售价为 275 美元,比去年增幅了 15% 左右,位居所有品牌的第二名,仅次于苹果。在平均售价提升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销量正向增长,无疑是品牌形象提升成功的体现。
过去的一年里,我们能看到 OPPO 所做的改变,从重回高端市场的 Find 系列重启到专攻线上性价比路线的 K 系列,还有一直以来的拳头产品 R 系列的迭代升级。OPPO 凭借着对自己的变革和更新成功抵住了手机市场的颓势,依然保持了不错的增长。
产品运营和用户维护一直以来都是 OPPO 的传统优势,而 18 年它则让我们看到了以往所忽视 OPPO 力量:包括上游技术积淀和创新能力。19 年将会是 5G 生根发芽的一年,物联网技术、AI 技术也纷至沓来,没有足够的技术基础的厂商无疑将会更加被动。或许今年,我们才更能发现 OPPO 这座冰山底下所隐藏能量。
苹果小降,小米大跌 产品决定一切
值得一提的还有名单中的第四五名,苹果以及小米。
我们知道,苹果在第四季度已经开始用降价换取销量。但从出货量上来看,目前苹果降价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销量反弹,如果 19 年 Q1 季度的 iPhone 销量依然没有起色的话,那么苹果降价的策略恐怕就可以断定是失败了。
据小米称红米 Note7 出货量已破 100 万,当然最终的成绩单还要等 19 年 Q1 结束
小米从去年的第四名跌到了第五名,同时它也是榜单上同比下降最多的。从 17 年的接近 1400 万台到 18 年的 1030 万台,小米 Q4 季度出货量同比下降了 34.9%,市场份额也从 13.9% 降到了只有 10.3%。这和它今年产品力不足,尤其是下半年新品表现不佳无疑有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匆忙拆分的红米在 Q4 季度对于销量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且看 19 年趋势如何。
虽然今年可能有 5G 初至的红利所在,但目前消费者的换机欲望并没有特别强烈。从宏观上来看,今年的手机市场可能仍然不是特别乐观。但如果细分到各个品牌,手机市场的洗牌仍在继续,新格局的形态却已初露端倪:
1、消费者并不是 " 傻白甜 ",如果没有持续性的创新产品,早晚会被用户抛弃,即便是苹果。
2、简单粗暴的 "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 并不能揽住更多用户,拼硬件、对配置的时代已经过去。
3、保持增长的厂商有四个共同点:持续创新力 + 核心技术 + 清晰的品牌定位 + 成熟的线上与线下渠道,这也将会是未来手机品牌占领市场的关键所在。
【来源:中关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