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怎样面对烦恼
佛法把烦恼总括为贪、嗔、痴三大类。用一位禅师的话解释:贪就是需要,嗔就是拒绝,而痴就是没有观察到贪和嗔的出现和离去。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觉得自己有烦恼。但多数人说起“烦恼”的时候,说的仅仅是不喜欢的东西或者不想要的情绪。而佛教讲的烦恼是指我们的心有一种执取的特征,这使我们经常凝固在某种不良状态中,浑浑噩噩,难以自拔。
(一)识别烦恼
在《念处经》介绍心念处的章节中,阐述了怎样用正念观心:
诸比丘!比丘如何于心随观心而住耶?于此,比丘有贪欲心而知:有贪欲心;无贪欲心而知无贪欲心;有嗔恚心而知有嗔恚心,无嗔恚心而知无嗔恚心;有愚痴心而知有愚痴心;无愚痴心而知无愚痴心;摄心而知摄心;散心而知散心;高广心而知高广心;非高广心而知:非高广心;有上心而知:有上心;无上心而知:无上心;定心而知:定心;非定心而知:非定心;解脱心而知:解脱心;非解脱心而知:非解脱心;如是,于内心随观心,于外心随观
心,于内外心随观心而住。于心而随观集法,于心而随观灭法,于心而随观生灭之法而住。彼现心存在之念,如是资其慧、资其思念。彼无有依止而住,不执著世间。如是,比丘于心随观心而住。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对自己的每个心念都要保持觉知,并且能够识别是何种心念。这样,当烦恼出现,我们才可能在第一时间辨认出来。
佛陀教导我们,如果有贪欲,要知道有贪欲,如果有嗔恨,要知道有嗔恨。这就是对于烦恼的识别。不能识别烦恼,就根本没有办法真正转化烦恼。
我经常遇到有人来寺院向僧侣求助,他们希望化解痛苦。他们这样对我说:“师父,我好难受啊!”然而,尽管我反复启发,他们却仍然说不出具体是怎么难受、什么地方难受。他们往往只会非常笼统地表达,反复说“好难受”、“很郁闷”。这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跟烦恼保持距离,已经被烦恼淹没了。
对于烦恼,我们要知道它是生命中的一种现象,而不要认同烦恼就是我们本身。
你说“我很痛苦”和“我体验到我很痛苦”,这是意义不同的描述。
佛法告诉我们:色不是我,受不是我,色受想行识是五蕴。对于这样的道理,我们可以用今天的话来说:“想法不是我,我不是想法;感受不是我,我不是感受;情绪不是我,我不是情绪。”想法和感受只是经过我,它们是我的客人。
不知道用这样的方法去看待烦恼或者心念,我们就会认假为真,把经过身边的“客人”留下来,与它长期相处,甚至让它反客为主。
如同有些做股票的人,每天都关注股指的升跌,我们执著什么样的念头,什么样的念头就会多次出现。比如,我们对于一种贪或者一种嗔产生了执著,不停地抓取它,它会逐渐成为生命的核心。这样,我们就无法与烦恼保持距离,烦恼也就一直掌控着我们的生活,这是
一件非常尴尬的事。
(二)接纳烦恼
对于各种感受,我们往往在识别的基础上,刹那间就会产生回应,有时是抓取,有时是排斥。比如,我们会对乐受生起贪爱,对苦受起嗔恨,对不苦不乐受缺乏觉知。因此,我们的心念摆脱不了烦恼的相续。
正念的修习则是以一种不评判的态度,温和而放松地观察此时此刻在我们身心上发生的一切,不介入任何预设,也不企图进行加工。这如同在观看一场电影,却不需要入戏。
可是在这场演出中,我们早已习惯于入戏太深,甚至进入戏中戏。我们对于喜欢的拼命发展,对于讨厌的使劲抗拒。于是,我们在获得所谓快乐的同时却一再被快乐伤害,在遭遇痛苦的同时一再沉溺得更深。
修习正念就是改变这种习惯的时候了。我们要学会运用观察的力量,接纳烦恼,但不去执著。否则我们就会不由自主,总是被烦恼牵着鼻子走。
在正念禅修中,除了不评判,不排斥的态度也是很重要的。
《杂阿含经》中说:
多闻圣弟子,身触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夺命,不起忧悲称怨、啼哭号呼、心乱发狂;当于尔时,唯生一受,所谓身受,不生心受。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毒箭。
当人们的身体遭遇痛苦的感受,凡夫和圣者的差异何在?
普通人受伤或者生病了,就会忧愁啼哭,没办法接受,于是不但身体痛苦,心也开始痛苦。对于苦受,越是排斥,就会越发痛苦。而圣者只有身苦,没有心苦。
有的居士对我说:“师父,你们都出家了,你们怎么还吃药?”似乎只要出家了,就可以立即不食人间烟火了,这是一种误解。佛陀在世的时候,他有时候也生病,也看医生,但他
的心不会因此继续追加痛苦,这就是圣者与凡夫的根本区别所在。
(三)处理烦恼
识别出烦恼,并与烦恼保持恰当的距离,然后我们怎样处理和转化烦恼呢?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组:1、保持观照;2、理解领悟。
在《中部怖骇经》中详细记载了佛陀在修行中,如何使用正念帮助自己转化恐惧怖畏心理的过程。
婆罗门!彼时,我又生如是思念:“然!我于特定之夜,即半月之[第]十四日、十五日及八日之夜,于闲林之墓所、森林之祠堂、树下之祠庙等甚恐怖、身毛竖立之处,不停止设座,然而亦见其畏怖惊骇。”于是,我于其后特定之夜,即半月之十四日、十五日及八日之夜,于闲林之墓所、森林之祠堂、树下之祠庙等甚恐怖、身毛竖立之处,不停止设座于其时,我住某处,有野兽靠近、有孔雀打落木片或风吹动落叶声。其时,我如是思念:“其畏怖惊骇从此方来也。”彼时,我又生如次思念:“何故我于此,等待希望抑制畏怖耶?不如我如实[于何种姿势]如有向我而来之畏怖惊骇,则我如实如是排除其畏怖惊骇。”
于是,在我经行时,畏怖惊骇之迫来。其时,我只要正在经行,不停止、不生、又不横卧,而[如实地于经行]排除彼之畏怖惊骇。
婆罗门!又我于站立时,畏怖惊骇之迫来;其时,我只要正在站立,不经行、不生、又不横卧,而[如实地于站立]排除其畏怖惊骇。
又我于端坐时,畏怖惊骇之迫来;其时,我只要正在端坐,不横卧、不站立、又不经行,而[如实地于端坐]排除畏怖惊骇。
又于我横卧时,畏怖惊骇之迫来;其时,我只要正在横卧,不坐、不站立、又不经行,而[如实地于横卧]排除其畏怖惊骇。
正念禅修的目的是学习和理解。当我们通过观察觉知发现身心的变化规律,我们会明白烦恼本身并不可怕,对于烦恼的执著和恐惧才是问题的关键。通过这样的修习,我们有可能逐步理解佛陀开示的真谛,最终走向生命的自由。
我们可以从今天开始观察自己:内心出现了哪些念头?其中是善念多,还是恶念多?是正念多,还是妄想多?有没有哪个念头经常出现?
这样观察下去,就会获得理解与领悟。
在密集禅修中,我有这样的体会:我的某种感觉与我的童年经历有关。
把这样的修习方法应用到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什么呢?比如你在人际交往中遇见某个人,觉得特别喜欢,这不是无缘无故的,它是有背景的,其中包含着你的设定。那么你就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自己的身心,而不只是追逐这个人,或者追逐这种喜欢的感觉。
有一点要说明的是,禅修中的这种理解是瞬间实现的。我们只管保持观照,它就会自然产生。这与日常的思考不一样。如果你没有理解,却一直想要理解,那就是在胡思乱想了。
四、正念在人际关系中的运用
我们也可以使用正念帮助我们和他人建立健康的关系。
相关的具体内容,我推荐大家读一本书《正念之道》(Ronald D. Siegel著)。这本书里介绍了现代心理学应用正念的很多技术,其中特别讲到了“正念对话”和“正念相处”。有了正念,我们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别人,并且更好地表达心声。
关于“正念对话”,我个人的体验是:说话时不能只是跟着感觉走,与此同时要观照心念,知道自己的心态如何。是平常心吗?是平等心吗?还是想控制别人?或是需要别人?出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变化?也可以观察自己说话的声音高低、语速急缓,并且关注两个人在对话中
有没有产生良好的链接,等等。
佛经里经常出现一个词:“谛听”。这是佛陀对于弟子们的叮咛。谛听就是如实地倾听。我们在闻法的时候要谛听,在沟通中也应该有这样的态度。还有,我们与人交流时要说正语。正语有三个特点:第一,它是真实的话;第二,对别人有意义;第三、当下会对别人产生好的影响。谛听与正语,就是“正念对话”中非常重要的方法。
除了在对话时,我们在与人相处时随处都可以运用正念,这能帮助我们达成人际关系的和谐。
五、结说
我一直想把自己对正念禅修的理解和心得与大家分享,这次戒幢论坛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目前正念的方法不仅存在于佛教徒的宗教实践里边,越来越多的社会民众也通过其它方式了解与实践正念。大多数民众的具体诉求并不具备宗教意义,而是出于一些具体的动机,诸如改善情绪、减轻压力、治疗心理问题,等等。
正念的功能不仅仅是心理治疗。治疗只是在心理问题出现之后进行对治和解决,而正念更重要的价值在于预防心理问题。正念给了我们一条通往心理健康的大道。
在未来的二十年内,正念的修习很可能成为一项新兴的心理保健活动。现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我们在维护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注意心灵的健康。一颗健康的心是慢慢培养出来的,这需要正确的态度、明确的方法与持续的训练。
佛法里包含着生命的规律和身心的规律。实践生命的规律,你就会因为符合规律而受益。
如果你是佛教徒,你相信佛法,相信缘起,相信三世因果,你可以得到现世和来世的利益;如果你不是佛教徒,目前不接受佛教的信仰,那你依然可以通过佛法帮助自己改善此刻
的生命。
以上我讲的内容,简单阐述了正念对于人生的积极意义和价值,其中的核心内容出自佛陀的教言以及当代大德的开示。我想借这个机会表达对他们的感恩,他们的开示让我有机会探索自己、了解自己,走向解脱。我也愿芸芸众生能够通过修习正念远离痛苦,究竟安乐!
参考书目:
《正念之道》,向智尊者著
《正念之道》,Ronald D. Siegel著
《炎夏飘雪》,焦谛卡禅师著
《仅仅觉知是不够的》,德加尼亚禅师著
《别轻视烦恼》,德加尼亚禅师著
讨论
听众A:怎样才能放下烦恼呢?
成峰法师:当人们讲到“放下烦恼”的时候,往往有一个预设:想把烦恼彻底放下。可是要知道:能够彻底放下烦恼的人必是证了圣果的人,而且果位不低,在声闻四果中要证到阿罗汉果才行。
普通人在修行中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与烦恼同行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面对烦恼、识别烦恼、处理烦恼。在处理的当下,某个烦恼可能消失,接着它可能还会再来。
平时我们在生活中面对内心产生的烦恼,一种正确的态度是——“我们不怕你来,我们知
道你来。”譬如墙上挂着一面镜子,有人经过镜子,镜子里就会出现影像;人走开了,镜子里的影像也就消失了。我们的心要像这面镜子一样,烦恼就是其中映照出来的影子,它来了,去了,来了,去了……
听众B:用感恩的态度对待烦恼,这样是否合适?
成峰法师:我们可以感恩烦恼,因为它让我们的生命有了成长的机会。
谈到感恩,我觉得我们可以感恩生命中出现的一切。生命是不断变化的,不会有两个刹那完全相同,也不会有两个念头完全相同。我们与每个念头都是一期一会,这些念头都是我们的朋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