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观察家》的最新调查显示,美国富人的幸福成本是 1 亿美元,只有达到这一门槛, 美国人才不会感到焦虑和恐慌。
中国家庭的幸福成本是多少呢?相信每个人心目中的数字都不一样。
2008 年以来,伴随着房地产等资产的泡沫化发展,中国家庭财富积累经历了 " 黄金十年 "。2018 年," 拐点 " 悄然来临,房地产黄金时代结束,股市则 " 跌跌不休 ",这次可能真的不一样。
如何打赢新时期的财富保卫战,走出 2018 年国民普遍面临的 " 财富慌 ",是中国家庭 2019 年必须面对的挑战。
中国户均财富规模已达 161 万元
首先我们来看中国居民到底有多富?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CHFS)发布的《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2018)》里,有几个关键数据值得关注:
基于预估的数据,2018 年全国城市家庭总资产规模达到 428.5 万亿元;净资产规模为 408.6 万亿元,可投资资产为 147.6 万亿元;其中,户均总资产预计为 161.7 万元,净资产为 152.2 万元,可投资产 55.7 万元。
从实际增长情况看,2011-2017 年,中国家庭户均资产总额从 97 万元增长到 150.3 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7.6%;家庭户均净资产从 90.7 万元增加到 142.9 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7.9%;家庭户均可投资产从 28.9 万元增至 50.7 万元,年均复合增速为 9.8%。
由此可见,中国居民的总资产、净资产、可投资产始终以高于 GDP 的增速快速增长,普通家庭也分享到了房地产等资产泡沫化发展带来的财富效应。
从横向对比来看,瑞士信贷银行发布的《2018 年全球财富报告》显示,2018 年中国进一步巩固了 " 家庭财富总规模全球第二 " 的地位,中国家庭财富总规模达 51.9 万亿美元,与美国家庭财富总规模(98.2 万亿美元)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同时扩大了对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领先优势(参见下图)。
在此,值得重点关注的是,中国富裕家庭的财富水平已与美国富裕家庭的财富水平不相上下。
瑞士信贷的数据显示,2018 年美国有 1.025 亿人进入全球最富裕的 10% 人群,中国有 8940.2 万人,中美两国富裕人群的总规模差距不大,并远在其他国家之上(参见下图)。
从富裕家庭的财富规模看,西南财大 CHFS 的调查数据同样验证了这一现象。我国最富裕的 20% 城市家庭的户均总资产为 454.5 万元,与最富裕 20% 的美国家庭的户均总资产差距(530 万元)不大,两国最富裕 20% 家庭的平均净资产分别 435.6 万元和 467.2 万元。由此可见,中美两国在全球富裕家庭的总规模、户均总资产、户均净资产水平方面都相当接近。
当前,中国城市特别是富裕家庭的财富规模已十分庞大,如何进一步实现财富保值增值、合理配置资产结构,却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这种挑战在近年来表现得尤为明显,具体来看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首先,中国家庭财富结构严重不合理。近年来,我国房地产景气繁荣和房价的快速上涨,使得居民财富配置中房产的比例高企,2017 年我国家庭总资产中住房资产占比高达 77.7%,远高于房地产市场同样十分发达的美国家庭的比重(34.6%)。高房价形成的住房资产占比高企,挤压了中国家庭金融资产的配置比例。2017 年,中国家庭金融资产在家庭财富中的比重仅为 11.8%,而美国的这一比例为 42.6%。
中国家庭财富中金融资产的比重,与其他国家的差距更大。例如,2017 年日本家庭财富中金融资产比例高达 61.1%,新加坡、瑞士、英国相对较低,但都超过 50% 以上,加拿大和法国分别为 48.6% 和 39.8%,都远在我国家庭金融资产的水平之上(参见下图)。
从新增财富的结构也能印证这一点。2008 年以来,美国 2/3 的增量财富来自于金融资产,特别是美股经过长达 10 年的超级大牛市,给普通家庭带来的财富效应十分显著,而中国的家庭财富增长,主要来自于非金融资产,其中房地产市场和房价上涨贡献了 75% 的新增财富。
其次,一般家庭金融知识和财富管理较为匮乏。尽管国人已经形成了 "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 的观念,但是具体如何理财、如何实现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财富有效管理,中国居民的金融知识储备仍然较为匮乏,在各种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等案件中,一方面有监管不到位的原因,另一方面也与国人金融知识匮乏形成的贪婪、赌性和冒险等特性不无关系。
具体来看,以下几方面因素对居民的金融知识和财富健康水平的影响甚大:
从教育水平看,学历或教育水平越高,金融知识和财富健康水平越高;
从行业差异看,科研、金融、教育三大行业的金融知识和财富健康水平在所有行业中遥遥领先;
从不同城市看,一、二线城市居民差距不大,金融知识较为丰富,财富健康水平较高,且远高于三四五线城市家庭;
从不同年龄段群体看,25-40 岁群体金融知识最丰富,年轻人和老年人金融知识最匮乏,老人养老钱被 P2P 和各种金融骗局收割的不在少数。而 16-25 岁年轻群体财富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最低,这一群体成为现金贷等金融产品的主要借款人,财富健康水平低、负资产现象较为普遍。
最后,新一轮的 " 资产荒 " 是居民 " 财富慌 " 面临的主要挑战。春节前,一张 2018 年各类资产收益图被朋友圈频繁转发刷屏(参见下图),许多媒体人士调侃 "2018 年本是可以‘躺赢’的一年,只要不买股、不买基、不买币、不买 P2P…… 躺着不动就是赢家 "。各类资产的普遍性下跌,是普通家庭新时期能否打赢财富保卫战的主要挑战。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市场作为中国家庭创富的发动机, 在 2018 年迎来了二十年 " 蒙眼狂奔 " 的终点,一二线城市房价连续两年阴跌,三四线城市房价在棚改退潮之后也迎来了拐点。
更让房地产投资者焦虑不安的是,二手房价格持续回落,市场交易低迷,严重影响了住房投资的流动性,前期高杠杆的房地产投资客正在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在房地产投资 " 黄金十年 " 渐逝、股权投资时代即将来临的背景下,普通居民如何走出财富保卫战的恐慌和焦虑情绪,标准普尔提供了一个相对合理、稳健的家庭资产象限图。
具体来看,家庭资产中的短期消费支出、医疗保险支出、股票基金房产等高风险投资和固收、信托等保本增值投资的比例分别为 10%、20%、30% 和 40%(参见下图)。当然,这一比例结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家庭的风险偏好不同、年龄存在差异,赋予不同资产的消费支出的比例也会存在差异。
具体到 2019 年,以下三方面金融市场趋势,或许值得普通家庭和投资者在资产配置过程中加以注意。
首先,债市和股市或双双走牛。为了应对经济下行,2019 年的货币环境将持续宽松,这无疑会助推债券市场走牛。年初以来,股市触底回升的趋势确立,主要有四方面利好因素:长期下跌之后的 A 股估值洼地优势凸显;货币宽松、资金充裕和稳增长政策频出;外国资本、保险机构、社保基金等长期资金纷纷增持 A 股;中美贸易谈判曙光隐现。
其次,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将低位徘徊。资金供应的充裕,必然会带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回落,此时此刻,投资者不妨考虑适当增加 1-2 年长期理财产品的配置比例,提前锁定收益。
最后,房地产市场将重现分化走势。就目前而言,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热点城市经过两年的调控,房价已经出现企稳的迹象。鉴于一二线城市住房的金融属性,货币宽松将助推一二线城市房价的企稳甚至回升。相反,在中央层面房地产调控不可能实质性放松的背景下,三四线城市将进入下行通道。此时,购房者需根据形势的变化相机抉择。
来源:钛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