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被遗忘的中国银幕女主角

“对不起,我没什么要证明给你看的。”

面对曾经导师的“蔑视”,《惊奇队长》中技能超群、能量爆棚的女主对他说道。截至3月19日,这部以女性为主角的电影以9.3亿的票房成绩,拿下了漫威系列单人电影在国内的最高票房。

《惊奇队长》推出背后,漫威近几年来不断加码系列电影中女性角色的重要程度。相比之下,我们不仅很难在近年的华语电影中找到这样一个“大女主”,女演员甚至开始逐渐消失于近两年的爆款影片之中。毒眸统计数据发现,男演员当中已有三位票房破百亿、八位票房过70亿,而女演员票房最高的也只有白百合的74亿,排名二、三的卢靖姗和林允累计票房则在五、六十亿上下,卢靖姗的戏份也难称“女主”。

在银幕表现上,《战狼2》《流浪地球》《红海行动》等票房大片中的男演员大放异彩,而几乎所有大档期的爆款——暑期的《我不是药神》、今年春节的《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等,男性都是绝对的主角,这些戏里几乎找不到女演员的身影。一些影片中女演员即使出演了女一号,戏份或许也不如男三、男四的多——似乎除了和男主角搭配演感情戏外,女演员只能负责 “貌美如花”。 

与吴京、黄渤和沈腾三位百亿先生“大男主”的风光无限不同的是,大银幕女主角的“消失”已经被观众习惯、甚至无视,很多人几乎忘记在十几、二十年前,曾有过一个女主角们光彩夺目的时代——1988年上映的电影《红高粱》中,巩俐饰演的“九儿”对着一群光膀子的糙汉子们发出“是男人,把这酒喝了,给罗汉大哥报仇”的命令,即使是在这样一部以抗日战争为大背景、雄性荷尔蒙强烈的影片里,九儿这一热烈勇敢的女性角色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红高粱》中的巩俐

而这部影片,不仅是中国电影在柏林国际电影节的首次擒熊之作,也成就了张艺谋在国际的崭露头角,更为当时只有二十三岁的巩俐电影生涯打造了一个的梦幻开局。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巩俐出演过多部经典影片、横扫过众多国家电影节大奖,成为外国人眼中除了天安门、长城之外的另一个中国印象。

除了巩俐,张曼玉、章子怡、周迅等都在大银幕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无论她们塑造的角色妩媚动人、坚韧有力,还是清新脱俗,都成为观众记忆里重要的银幕形象。而放眼当下,电影中留给女“主角”们的机会似乎并不多,从当年的大放异彩到如今的黯然“无光”,大银幕女主角的故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电影女演员的“花样年华”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化市场迎来全面复兴,有关部门重申要坚决执行“双百”方针、扶持文艺事业发展,各级政府纷纷开始拨款支持电影生产。一时间,百废待兴的电影产业在极短的时间里重新焕发了生机,大量注重艺术表达、强调个人思想的优秀影片开始涌现,以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们开始走上历史舞台——而也正是在这段黄金的岁月里,一个女演员光芒大放的时代也随之到来,“她们”增色了电影电影也成就了“她们”。

巩俐、张曼玉和章子怡同时出演电影《2046》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红高粱》之后的巩俐出演了张艺谋早期包括《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和《秋菊打官司》等在内的多部作品,尽管影片的视角仍是男性视角,但在这一视角之下,无论是九儿、菊豆还是四姨太、秋菊,都有很强的记忆点。虽然带着命运的悲剧色彩,但面对着封建制度和高高在上的男权,她们反抗着,成为电影里不输男性角色的存在。

“张艺谋电影的世界是一个倾斜的世界,向女性那一面大幅度地倾斜。”在那个开放程度并不高、男女平权的声音还不似现在这么强烈的时代,大银幕里的女性即使处在弱势地位,也在努力寻求冲破束缚的自我拯救,女性意识的觉醒成为当时张艺谋电影的光环所在。

也正是这些作品,让戛纳、威尼国际电影节、奥斯卡等国际目光看到了中国电影,巩俐的名字和面孔也走出东方、走进西方人的视野。五年前的一次采访中,杨澜问巩俐去国外走红毯参赛是否紧张,巩俐显得自信且骄傲,“我为自己感到骄傲,因为我拍了很多好电影。”

1993年《霸王别姬》主演张丰毅、巩俐和张国荣在戛纳

而就在内地电影市场刚刚开始起步的阶段,较为成熟的香港和好莱坞电影市场上,也有越来越多女性华人演员开始放射出光芒。

不同于巩俐出道便一帆风顺,另一位影后张曼玉则在拍摄了《旺角卡门》和《警察故事》等近二十部电影后,还被舆论用“花瓶”、“没演技”定义。直到1993年,张曼玉凭借人物传记片《阮玲玉》获得第1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她在颁奖礼上霸气回应:“每次拿奖事后都会有人说‘不该她拿’,以前我很介意,现在我学会你们讲什么我都不理,反正奖在我手里。”

从那之后,张曼玉用《东邪西毒》里的“大嫂”、《甜蜜蜜》中的“李翘”和《花样年华》里的“苏丽珍”等多个经典动人的女性角色证明着自己的实力,并且在2004年凭电影《清洁》摘得当年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成为首位将这一奖项收入囊中的亚洲女演员

同一时期,“打星”杨紫琼也在1997年因007系列电影《明日帝国》出征好莱坞,并主演了李安的奥斯卡获奖影片《卧虎藏龙》。在那个年代,女演员们不仅凭过硬的演技塑造角色而扬名海外,也因此让东方女性的面孔被国际看到。

三年后,以周迅为代表的新一代银幕大女主崭露头角,她因主演娄烨的《苏州河》而开始被观众和各大导演关注。随后几年里,周迅的演艺事业也是一路青云直上,并在2009年凭借《李米的猜想》中精彩的表演摘得金鸡奖影后,成为国内首位金鸡百花奖、金马奖和金像奖“三金”影后。她用自然、不落痕迹的演技塑造了许多鲜活、灵动的女性角色,而这些角色,也让非科班出身、曾被诟病“没文化”的周迅摆脱了负面标签,成为很多导演口中“老天爷赏饭吃”的代表人物。

当时,媒体习惯将赵薇、章子怡、徐静蕾,与周迅合称为“四小花旦”,这其中另一位在大银幕走红的女演员是章子怡。1998年,章子怡一出道就凭《我的父亲母亲》中的“招娣”一角,摘得金鸡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两年后,她又在斩获奥斯卡四项大奖的《卧虎藏龙》中塑造了武艺高强、桀骜不驯的“玉娇龙”。

章子怡《卧虎藏龙》剧照

但真正让章子怡大放异彩的,其实是2002年后由《英雄》为开端的商业大片时代。无论是《十面埋伏》里的卖艺小妹、还是《夜宴》里追求权力的婉后,都让章子怡成为了当时风头最劲的女演员。只不过,章子怡并没有一直这般顺风顺水下去,2009年“诈捐门”“泼墨门”等一系列负面新闻出现,随之而来的媒体指责、观众的恶语攻击和代言品牌的流失,让年轻气盛的章子怡瞬间跌至谷底。

2013年,章子怡迎来了另一个转机——因在《一代宗师》中出神入化地塑造了宫二的角色,让她横扫各大华语电影最佳女主角,在拿到12座奖杯后,章子怡在微博中说道:“第12座奖杯恰好代表了我与宫二这个角色的一次轮回与涅槃,它是一个结束也更是一次崭新的开始!没有王家卫导演、梁朝伟先生,没有数以亿计的观众与影迷就没有这沉甸甸的12座奖杯。让所有繁复归于简单,让所有喧嚣归于平静。”

非议和质疑因《一代宗师》而成为过去,有人说“宫二”拯救了章子怡,但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章子怡在塑造“宫二”时的敬业与拼命完成了一次自救,正如电影中宫二的那句台词一样,“话说清楚了,不是你还的,是我拿回来的。”

章子怡《一代宗师》剧照

商业大片时代的到来,虽然成就了章子怡,但其实也为女性演员在中国电影产业里的式微埋下了伏笔。当商业大片取代文艺片、故事片成为市场的主流,当艺术表达的重要性被票房和商业价值所取代,当需要自负盈亏的民营企业开始站上舞台,一些原本属于女性演员的空间,也慢慢开始因为“商业价值太弱”而慢慢被挤占。

被遗忘的女主角

2011年,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获国产电影票房冠军,在影片战争时期南京大屠杀的大背景下,以倪妮饰演的玉墨为首的女性角色不仅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而且电影中女性边缘群体爱国意识的觉醒和为拯救同胞献身的精神,充分地表达着女性思想和行动的震撼力。这也是张艺谋的电影最后一次获得年度的票房冠军。

倪妮在《金陵十三钗》饰演玉墨

张艺谋在市场上的“乏力”,并不仅仅只是他个人创作生涯的转折,也是整个中国电影产业转变的起点。2011年后,中国电影产业的话语权开始逐渐发生转移,原本以宏大叙事为主的“大片”也开始式微,取而代之的是更符合年轻人口味的新导演、新类型和新视角。(点此阅读:张艺谋寻找张艺谋)

这一过程中,中国的类型化影片开始崛起,喜剧、动作、奇幻、军事、公路片等类型的影片不断涌现。这样的变化,给中国电影市场注入了更多的活力,2012年后中国票房市场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但与此同时,由于这些影片的切入视角都更加男性化,以至于在高票房的刺激下,男性视角开始越来越多受到重视,相反女性的发挥空间则在不断缩小——2012年后,每年票房前十的国产影片中,都很少见到有女性来担当主要角色。

白百何是这一过程中位数不多的“幸运儿”,当年的黑马影片中《失恋33天》也以女主角的视角展开故事,令她能凭借这一影片中的抢眼表现,摘得金鸡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在随后的几年里,白百何成为了电影女演员中最“卖座”的,她接连参演了《分手合约》《被偷走的那五年》等爱情电影,到了2015年《捉妖记》24.4亿的票房高居当年票房榜冠军,白百何一时风头无两。

不过,除了《捉妖记》,白百何主演电影的主要来源还是爱情电影;不止白百何,林允、舒淇和杨颖等高票房女演员的身影也大多出现在爱情电影中;女演员票房第二的卢靖姗则沾了《战狼2》和《李茶的姑妈》的光——尽管票房成绩不错,但戏份远不如男主出彩,被质疑空有女主角的头衔,更像是一个配角。

除了这些年轻女演员外,另外一些“小花旦”则脱离了大银幕和电影的“出身”,如杨幂、刘诗诗、赵丽颖等人都凭电视剧而走红,电影创造实力女星的故事越来越罕见,即使有在今年柏林电影节凭借《地久天长》获得最佳女主角的咏梅,其在影片中角色也是一位集所有悲剧于一身的母亲、妻子,这位女性的角色特质没有“大女主”式的不屈反抗,只有隐忍和承受。

电影《地久天长》

女演员的光芒黯淡不同的是,在不断被放大的男性视角下,男性角色、男演员在大银幕中越来越抢眼——

2014年,国产电影票房冠军《心花路放》徐峥和黄渤二人是整个故事的核心人物,连《同桌的你》和《匆匆那年》等高票房影片也只是男女主搭配的青春电影。随后的《港囧》《寻龙诀》和《老炮儿》等高票房影片中,男性视角、男性故事和男性角色越来越强势的趋势开始显现。

到了2017年,国产电影最高票房56亿的《战狼2》出现,作为典型男性题材的军师类型,影片中以吴京扮演的军人冷锋为主的男性们不管是生死逃亡还是浴血奋战,都展现着“直男”的气魄和理想,相比之下,卢靖姗饰演的医生一角的话语权和光环则少了许多。

2018年春节档的《红海行动》、暑期档的《我不是药神》和《一出好戏》等档期票房冠军影片都是属于“直男”的,而海清、舒淇等女演员所扮演的角色更像是男性“战争”和“现实”“游戏”中的点缀,她们不决定故事的走向,也不会成为影响影片票房的决定因素。

2017年获得56亿票房的国产电影《战狼2》

当今年的春节档将吴京、沈腾和黄渤三人送上“百亿先生”的耀眼宝座,那些曾经凭借电影角色扬名的“老牌”女演员们,也随着时间流逝、年龄增长而越来越少地出现在大银幕中。

大银幕中的“女主角”为何风光不再?

2014年,巩俐曾在采访中说道的:“女演员是常青树,只要想演就可以一直演下去。”但是现实情况却不似巩俐想得那么乐观,在男演员豪取票房、火力全开之时,巩俐则少有新作品出现,其他女演员的光芒也正在黯淡,这背后的原因与国内商业片的类型化单一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换言之,适合女演员的影片类型越来越少了。

“从票房冠军也能看出来,排名靠前的电影类型以动作、奇幻、科幻、喜剧为主,这些都不适合大女主,连好莱坞方面都认为《神奇女侠》和《惊奇队长》是一招险棋,‘黑寡妇’到现在也没开发出来。当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迸发出一个大女主的电影。”一位电影行业数据分析师对毒眸说道。

电影《惊奇队长》

在中国电影商业化的进程中,国产电影高票房影片中动作片的比重极高,而在性别认同上、动作片的直接视觉感受上,男性更具备力量和说服力,“直男”“硬汉”的形象也符合观众对动作片中男性气质的要求;喜剧片在传统经验上,大多数情况下女性也不能在搞笑、形象自毁上像男性一样外化。

“在很多关于幽默的研究中会强调幽默是一种主体性的体现,相当于角色处在一个主动的位置,用智慧主动把对方兜进他/她编织的世界里,而在喜剧电影中这个主动的位置通常是男性,”一位文化分析人士对毒眸说道,“一旦女性处于主动位置,就会被认为缺乏女性气质,是‘女汉子’,因为在男性话语主导的传统性别观念里,女性被认为是被动且矜持的,是聆听者和被观看者。”

不仅是目前国产电影类型上对女性角色的需求并不高,电影创作者在创作层面对女性角色意识的缺失也是女演员越来越弱势的原因——拓普数据显示,国产电影票房榜中前20的影片中有19部的导演都为男性。“电影拍摄在精力、体力等生理层面的高强度要求给了男性创作者优势,所以男导演会多一些。”某影评人对毒眸说道,“即使在好莱坞也有过很多电影女性创作者对不公平的抗议,但短期来看也是无法解决的问题。”

而在创作层面上,男性占主导地位的当下,男性视角之下对女性角色的塑造往往会“先天”无意识地缺失。某近期大热影片的导演就曾在被毒眸问及“为什么影片中没有一个强势的女性角色”时坦言,“我还没想过这个问题,下一部影片可能会重视一下。”在电影类型和创作方面女性角色的缺失,让很多女演员的“归宿”的选择变得只有爱情片和文艺片。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女演员的生命周期也很难如男演员般长久,曾有电影从业者撰文表示,在国产电影中基本只存在少女和老太太两种角色。周迅也曾在采访中表示自己有过一个无法接受已经变老了的时期:“有人告诉我说,东方的女性就是这样的,不会变得成熟,不会变得艳丽,只会直接变老。”

貌美如周迅也曾难以接受变老

女演员一旦告别“少女”时期步入中年,其害怕衰老的很大一个原因在于,适合中年女演员的角色少之又少。“银幕上‘年轻’的女性往往才是可以被呈现、被需要的女性,在工业大片和喜剧片这样被男性统治的‘重灾区’更明显。”上述文化分析人士对毒眸坦言。

此外,电影市场中观众的需求变化,也让女性角色和女演员的地位逐渐下降。在过去不同时期都有调研机构的样本调研结果显示,女性观众在电影市场中的比例远高于男性观众,有分析人士指出,这部分数量庞大的女性群体中,男性银幕角色对她们来说更具备吸引力,因此当观众产生“消费”男性角色的需求后,男性角色的票房号召力便很容易体现。而在这一点上,女性角色往往不及他们,长此以往,越来越多的“女主角”被大银幕遗忘甚至抛弃。

不过,女演员们并未停滞不前——近年来,许多好莱坞和欧洲的女性影人都发出过对行业不公平的抗议, “电影行业内的不公平现象太多了,很多有才华的女导演根本得不到执导电影的机会,观众也将因此错过多样化的影片,”曾有欧洲电影工作者公开表示,“如果我们看不到多领域人群执导的电影,比如说女性、少数民族以及出身贫困背景的人,那么电影就无法拥有更加宽泛的表现力。”

抗争之下,女性电影人在电影市场的地位似乎有所上升,《惊奇队长》和《神奇女侠》等“大女主”影片的出现也释放了一种向好的信号。在国内,也有很多曾被贴上花瓶标签的女演员积极寻求转型,如去年杨幂“扮丑”地出演了电影《宝贝儿》、又将主演路阳导演的《刺杀小说家》......这些尝试,也被视作“小花”们寻求角色上的突破、摆脱旧标签上的转变。

杨幂出演文艺片《宝贝儿》

上一代“小花”转型的同时,新一代大银幕女演员也在成长,如文淇和张子枫等年轻女演员开始在部分影片中崭露头角,她们的实力也逐渐被各大电影奖项上看到。而她们的出现,也让观众对她们下一步在大银幕的表现有所期待,或许未来某天,她们也将为“女主角”们赢回曾经的荣光。

【来源: 毒眸            作者:张颖】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被遗忘的中国银幕女主角  银幕  银幕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女主角  女主角词条  遗忘  遗忘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