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从阿里云的新边界,看到阿里巴巴的新模样

聚光灯下,穿着宝蓝色西服的张建锋(行癫)侃侃而谈。

十年,足够让一个饱受质疑的产品,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表。阿里云开创了中国的云时代,从第一行代码开始研发了飞天云操作系统,开发了城市大脑 AI 平台,拥有各行各业数百万的客户,以及通过连接而产生的更多的化学反应和创造的价值。

这些是过去十年的成绩单。四个月前,行癫接手了阿里云,阿里云随之升级为阿里云智能。人们知道改变即将发生,但并不知道他带来的礼盒里,有哪些新的东西——直到四个月后的昨天,他首次以新的身份公开亮相。

在国家会议中心的舞台上,阿里云换了一种方式与其他友商比较,「我们跟 aws 不一样,跟微软的云也不一样,我们跟其他中国各式各样的云不一样。」行癫的开场白,重新定义了阿里云智能。

什么是云智能?

从云到云智能意味着什么?又如何定义云智能?张建锋将阿里云智能的整体能力框架,或者说核心能力,总结为三个关键点:

首先是 IT 基础设施的云化,这也是所有云计算厂商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阿里巴巴的云计算之路就起步于此。从 IOE 的路线忍受着扩容的高昂成本和巨大容量浪费,最终义无反顾的走向云计算之路,这个痛点在企业是普遍存在的,也是云计算的基本商业逻辑——比起自建 IDC 和运营维护,对大部分企业来说 IT「买不如租」,成本低廉,而且降低了数字化的门槛。

第二点是核心技术的互联网化。云计算出现后,新的技术体系随之产生,廉价的 PC 机通过大规模分布式调度,能实现更优秀的计算能力。新的体系也需要新的系统来运营,从原本基于大型硬件设备到基于互联网技术改造,扛过了「双十一」海量数据的阿里云就是用互联网技术武装起来的云。

实际上,这两点也基本上是主流云计算厂商的共识,业界更习惯称之为 IaaS 服务。而阿里云智能区别于其他云的地方,在于张建锋提出的第三点:「阿里云跟别的云有一个非常大的不一样,我们的云上做了数据化跟智能化这两大比较关键的基础设施,这也是我们今天从 IaaS 层走向智能化最大的不同。」

IaaS 层主要提供的是算力,对一家企业来说,实现数据智能就像驾驶,不能只有发动机,却没有导航、后车镜和方向盘。这一部分能力,也就是数据处理、分析和应用的能力,算力固然是基础,但智能化的算法才是真正实现的途径。从 Oracle、SAP 到各行各业的 ISV(独立软件开发商)开发的软件,都可归入此类,在云时代,一般被称作企业服务 SaaS。

张建锋为阿里云智能规划的未来是「我们认为在基础设施的云化、核心技术的互联网化以及在之上叠加大数据 + 智能化的平台和能力,完整地组成了阿里云智能的整体能力框架」。

第三个关键点要怎么做?他给出的答案是做生态,被集成,以及坚决不做 SaaS。

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

为什么不做 SaaS?

是否做 SaaS 对云计算厂商来说并非存在唯一答案,老牌软件巨头甲骨文在转型云计算后,就以可以提供从 IaaS 到 SaaS 的全栈服务作为重要的宣传口号,市场上主营 IaaS 的也有部分 SaaS 业务,主营 SaaS 的也可以提供 IaaS 服务的情况并不少见。

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产业互联网受到重视的大趋势下,崛起中的企业服务 SaaS 市场更像一块肥肉,为什么要选择不做呢?

不同于注重底层技术的 IaaS,SaaS 更需要对行业的深度了解。阿里云智能数字政府事业部总经理许诗军打了个比喻,人在自己家里做饭会觉得非常顺手,工具和材料都知道在哪里,但是去朋友家里做饭就会觉得很别扭,哪里都不对。尤其是每个行业都有自身个性化的需求,只有深入了解行业的 ISV 才能真正满足。

「你仔细观察一下,每一个商家在自己领域都是非常牛的。」新零售在过去几年是阿里巴巴重点投入的领域,对于这块业务,阿里巴巴也放开,推出了服务新零售行业的零售云。阿里云智能新零售事业部总经理肖利华在采访中说:「中国的中小微企业加起来是 4300 万,我们全都覆盖过去吗?光靠我们自己的人是不够的,我们做好这些底层的事情可能会更好,赋能更多的合作伙伴做这个事情会更好。」

阿里云智能全球生态部总经理沈涛将这个战略称为在内部深度的思考和争论后,在必然趋势下做出的必然选择。必然的趋势是,随着云计算市场的持续增长,客户群体不可避免地从(泛)互联网行业转向传统行业,这意味着更细分的市场和更高的行业壁垒;另一方面,这是一个增量市场,这意味着速度很重要。如果分散精力去做 SaaS,阿里云的技术优势有可能会被追赶,但如果不做 SaaS,市场占比就有可能被追赶—— ISV 作为合作伙伴的重要性都在凸显。

阿里云对拓展市场的激情,同样体现在神州数码和伟士佳杰中国成为阿里云的全国总经销商。这两家总经销商都有着过万级的 2B 渠道,是对当下时间节点阿里云试图拓展 2B 市场的重要补充,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也都与华为云存在合作关系,而在 2B 市场传统 IT 出身华为云也在逐渐发力。「他们(神州数码和伟士佳杰)的渠道全部都是 2B 渠道,和我们现有的渠道有区分,给我们带来的是量上面的变化,是 2B 渠道的量变化。」沈涛说。

因此建立一个被集成的生态,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更快地拓展市场,就有其必要性。而建立一个良好生态,阿里云就不能亲自下场做 SaaS ——谁也不会在巨头的院子里和「亲儿子」打上一架。同出阿里系的钉钉就曾遇到过这个问题,通过巨额补贴,钉钉吸引了近 10 万的 ISV 入驻,但随着钉钉开始尝试亲自做产品,不少 ISV 都逐渐产生业务被涉足的担忧,致远、红圈营销等厂商更是选择逃离钉钉。

在当天的阿里云智能大会上,不做 SaaS,做集成,做生态的战略被反复提及。沈涛将其描述为一个共赢的场景——企业客户需要的是贴合自身业务需求的解决方案,行业 ISV 合作伙伴做好 SaaS,提供有自主知识产权、成型、标准化的端到端的服务,有自主可控的 IP 和品牌,而阿里云智能提供稳定、高性价比的基础服务,以及在数据和智能上的技术输出,通过被集成让 ISV 的产品更加丰富,也让客户更满意,从而良性循环。

不碰合作伙伴的最后一公里,是阿里云给出的承诺,在主论坛的舞台上,张建锋和 20 余位合作伙伴代表一一握手,里面包括中国联通、德勤、西门子、埃森哲、毕马威、SAP、用友、方正、百胜、明源、中科软、东软、万国数据等行业巨头,对阿里云来说,这些合作伙伴在拓展市场上的价值远超放弃 SaaS 业务的损失。「每个生态伙伴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和独特的优势。通过练好内功被集成,理清了和生态伙伴的边界,确定了着力的方向。」沈涛表示。

张建锋和 20 余位合作伙伴代表

阿里云智能并没有打算放弃对 SaaS 的影响力,行癫所说的第三个关键点,数据化与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即大数据 + 智能化的平台和能力,将会是阿里云智能的重要发力点。对阿里云智能来说,有三个重要的战略性行业:零售、金融和数字政府。在这三个领域,阿里云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场景经验,也被视为未来阿里云打「标杆」的行业。

沈涛解释「打标杆」的意思是,阿里云先进的技术,将通过标杆客户积累阿里云智能的最佳业务实践,从而建立整个领域的标准,而他们的先进技术也将赋能给合作伙伴,被集成为其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再交付给企业。这类似于,合作伙伴提供给客户的解决方案,就像品牌手机,有独立自主的品牌,但不被消费者感知到的芯片等,却是高通的——解决方案中被集成的关键技术,可能就来自阿里云智能。

合作伙伴做品牌,卖产品,阿里云智能则通过最擅长的部分——基于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建立了行业 SaaS 的标准。

阿里云到云上阿里

十年前阿里云还只是阿里巴巴的一个实验产品,目前阿里巴巴 60%-70% 的业务都已经跑在了阿里云上,而在未来的 1-2 年内,行癫表示,阿里巴巴将 100% 上云,成为云上的阿里巴巴。

云智能升级之后,阿里巴巴的技术将逐渐跟阿里云的技术完全拉通,阿里巴巴集团的整个技术都变成云上的技术。所有技术、2B 产品的输出,包括金融云、钉钉的协同办公系统、新零售核心技术等,也都将会通过阿里云智能平台输出。

三年前成立的达摩院,在底层技术上的不断投入,包括量子计算、机器智能、嵌入式芯片、数据库等,成果也将体现在阿里云智能上,来扩大云技术的代差优势。而对外,阿里云智能成为全集团唯一的技术输出平台后,可以更深度、集中化地去赋能产业。

「我们希望阿里云的产品技术变成他们(行业合作伙伴)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这是我们非常认真思考做出的一个重要转变。」行癫说。

对于第一次明确界线的阿里云来说,看似边界收缩的表象后,是这家云巨头,乃至整个阿里巴巴集团强烈的扩张欲望。巨头也许温文尔雅,却不会缺乏野心,克制的选择,来自对长远利益的冷静抉择。

来源:极客公园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词条  阿里  阿里词条  边界  边界词条  模样  模样词条  看到  看到词条  
科技

 Leap Motion创意总监重...

上个月,Leap Motion的设计副总裁兼全球创意总监松田庆一(Keiichi Matsuda)突然离开了公司。几天后,一则泄露的消息显示,Leap Moti...(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