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AI、VR、物联网等前沿科技与教育场景结合,会有怎样的市场风口和潜在风险?6 月 20 日下午,中国主流财经全媒体每日经济新闻 C+ 系列活动之 " 教育突围与科技赋能 " 主题教育沙龙在北京举行。参会的众多一线教育企业高管均认为,科技赋能将给教育带来增量市场,但不会颠覆教育。
在这场汇聚一线教育企业高管、知名投资人、行业专家的沙龙上,教育与科技融合的难点和风险成为最受关注的议题。多位参会嘉宾提醒,理念融合是科技赋能的难点,而面对 " 诱惑 " 也不应为技术而技术,更应回归教育本质和场景来做战略平衡。
iTutorGroup 首席运营官汤峥嵘、创新工场高级投资经理孙国府、英语流利说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林晖在沙龙上对共享教育、市场下沉及自适应学习等主题进行了分享。精锐教育 | 佳学慧联合创始人兼总裁赵江华、百年英才 CEO 姜百祥、三好网总裁余敏、英孚青少儿英语中国区副总裁许振华、嗨学网副总裁崔浩波、学霸君副总裁宋超、美吉姆投资总监周文等一线教育企业高管参与圆桌对话,共同探讨科技赋能下教育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谈机遇:AI 赋能催生教育新市场
5G 元年里,AI、VR、AR 等前沿技术到底如何与教育结合?教育企业将选择什么样的科技为教育赋能成为关注焦点。
对此,iTutorGroup 首席运营官汤峥嵘在沙龙中带来了一套 "AI 赋能,教育共享 " 新商业模式分享。" 共享经济其实在出行和住宿两个领域都非常成功,那教育是不是一个可以成为共享的领域?我们认为教育是可以做共享的,而且它可能是一个万亿级的、更大的市场。" 汤峥嵘说道。
他认为,教育共享的实质就是将老师的碎片化资源利用起来。那些某一方面能教得很好的老师在汤峥嵘看来,并没有被充分发掘利用起来。但现在 AI 算法、大数据能做到这件事。技术能让系统依照学生的自身情况和老师的资源进行动态匹配,不再是过往学生争夺所谓头部 10% 的老师,而会像滴滴打车选司机一样,依照目的、资源、用户评价给学生进行自动分配。
除了新颖的共享教育市场,随着 AI 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入应用,自适应学习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英语流利说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林晖认为,自适应学习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技术根据学习者自身情况提供个性化学习,这也是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在教学上,将人类老师能做到的诊断+交互式反馈过程,转化成 AI 的自动反馈及交互系统,提供更精准的教学服务。
此外,技术赋能带来的另一大机遇,则是通过在线、面部捕捉、大数据等技术令优质的教育产品能够下沉。创新工场高级投资经理孙国府在沙龙中指出,目前时间节点上,教育培训机构应把目光投向二线、三线、四线城市,这个市场的需求增长非常旺盛。同时,他认为新技术在催生新业态,未来,在教育的 to B 端会有很大机会," 我们都能感觉到这个行业在开始产生所谓的产业链分工 "。
谈痛点:科技与教育联姻,理念融合最重要
尽管科技与教育的融合显示出了庞大的新市场和新机遇。但一位技术出身的教育企业高管提出,风口在很短时间内就会消失,对于教育企业来说,最大的风险还是理念融合问题。
另一位进行过多次技术融合探索的教育企业高管也认为,尽管科技与教育的联姻看起来十分诱人,但对于教育企业来说,最后的战略思路还是取决于老板最擅长的。" 如果我擅长的不是技术,但是我要把技术当成主打去做,放弃个人优势,可能企业会有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但是长期来看,掉坑是必然的。" 上述高管称。
实际上,多位一线教育企业高管都认为,科技和教育的融合是一个极大的碰撞。一位教育企业高管也提及自己遇到的挑战," 我们的老师基本上都有 8 到 10 年经验,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当你给他一个新东西的时候,他的执行力特别低,老师就说‘我原本这东西就挺好的’。而实际上我们经过几年的探索,做的这套系统在我们看来内容是比较完善的,可现实普及率还是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
对此,一位老牌教育机构高管则认为,可能五年前教育企业还会把自己定义为一个传统产业,现在却都说自己是一个要和科技拥抱的产业," 怎么样去拥抱得彻底,直接取决于科技对公司的价值和能量 "。同样的,技术在不同的公司效果完全不一样,他认为要用科技去匹配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教育理念,坚持自己核心的东西,教育企业才能长远地发展。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