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90 后“秃如其来”引爆千亿市场 投资人:敢看不敢投

90 后正成为植发千亿市场的绝对主力军。

" 一天下来,掉的头发比地上的猫毛还多。"28 岁的吴莉自嘲称。

近日,央视财经报道称,中国每 6 人中便有 1 人脱发。出乎意料的是,90 后人群成为了此次 " 受难 " 的重灾区。2019 年初," 健康 160" 发布的医学数据显示,咨询脱发问题的 90 后用户比例已超过 50%。90 后正走在成为植发千亿市场的绝对主力军的路上。

" 秃如其来 " 的 90 后并不掩饰自己的焦虑。" 颜值太重要了。再过段时间,我会去植发。" 吴莉告诉投中网。

然而,在居高不下的行业热度下,资本市场却显得异常冷静。近一年半内(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8 月),植发行业并无一例融资消息传出。

数位关注医美的投资人对投中网表示,即便近年来植发市场需求激增,但仍不会作为其重点关注的方向。除去行业乱象外,投资人的核心顾虑在于,植发机构的商业模式不够性感。

正因如此,有投资人将 " 进入植发行业 " 比作 VC/PE 的一场豪赌。" 陪跑的几率很大。但是,获胜者的收益是不可估量的。"

90 后 " 出征 "

" 从身边人的发量变化看,我觉得这不是个小生意。" 初入职场一年的孙磊半开玩笑地说。

MarketResearch Future 于 2019 年发布的《全球植发市场报告》显示,预计 2023 年全球植发市场规模将达到 238.8 亿美元(约合 1709 亿人民币),未来 5 年的年复合增速将达到 24%。

千亿市场规模下,90 后成为了这场 " 战斗 " 的绝对主力军。

碧莲盛董事长尤丽娜对投中网表示,近年来植发患者年轻化趋势明显。目前,90 后已成为在碧莲盛就诊的 " 主力军 ",比例高达 50%-70%。

植发业内人士李敏称曾接诊过大量 "90 后 " 脱发病人。除少量因心理问题、感染、药物中毒等原因引起的斑秃病人外,饮食、熬夜、频繁美发成为了 90 后脱发的主要原因。

" 虽然基因诱发是脱发的首要诱因,但是当下 90 后生活压力大、饮食不协调、作息习惯差,会导致脱发时间提前,病状也更加严重。" 尤丽娜解释称。

与吴莉类似,26 岁的王林也选择直面自身的脱发问题。" 我会认真地考虑去医院或正规机构植发。" 王林告诉投中网。

根据新氧大数据,2018 年双 11 期间,全国正规医院卖出了 13300 个植发项目。如果把一根头发比作一根秧苗,则可遍种的稻田面积相当于 124 个足球场(每一个标准足球场面积按照 7140 平方米计算)。

对于植发行业热度的激增,新氧科技创始人兼 CEO 金星向投中网表示,行业爆发在情理之中。

他解释称,第一是由于医美行业本身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第二是因为植发这个品类更垂直、更标准化、更易复制,因此出现了一批连锁型机构。

" 中国市场广大,虽然在医美总体消费量上仅占 1%-2%,但各地需求汇集到一起就相当可观了。植发品牌机构的出现,给其他医美品类打造了一个很好的样版。品牌机构越多,医美的服务会越规范。" 金星表示。

然而,仍有大量需求等待被挖掘。

" 目前 100 个脱发人群中,选择植发的不到 3 人。" 专注于医疗领域的投资人梁章告诉投中网," 但是,植发的市场需求不比整形市场小。"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除植发机构本身,植发全产业链也已得到投资人的关注。" 比如为正在泛植发化布局的植发机构提供用户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工具,或者为上游的器械耗材厂商提供的服务平台,类似的项目我们都在看。" 梁章告诉投中网。

" 快钱 " 诱惑

" 如果选择植发,机构和医生的口碑是我会首要考虑的。整体来看,这个行业太不规范了。" 王林对投中网表示。

他的担心不无道理。经过了数年的野蛮生长,植发行业乱象丛生。

一方面,植发医生鱼龙混杂。由于植发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公立医院开办的科室数量不够,因此近几年来,非专业人员大量涌进植发行业。

尤丽娜同样表示,在需求的攀升下,很多街边小店开始贸然开展植发业务。这些所谓的 " 美容院 " 不仅没有医疗资质,也缺少专业注册的医护人员及规范的医疗器械。

" 很多所谓的医师根本没有行医执照,甚至三天速成就能上岗。" 李敏向投中网透露称," 大家都是一心为了赚快钱。"

李敏提到,在一些小型植发机构,向患者兜售高价药物、天价手术已成为行业人尽皆知的 " 潜规则 "。她曾亲眼目睹一位患者在医护人员的 " 连番轰炸 " 下,接连借款,手术结束后欠下了大额债务。

另一方面,植发行业的营销手段较为传统,竞价广告仍为最主要的手段之一。艾瑞咨询发布的《2018 年中国植发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植发机构营销费用中,搜索类广告占比 60%,信息类 5%,其他如健康网等占 5%。这其中自然也存在许多虚假宣传的案例。

" 高昂的广告费用又会使机构更加看重盈利,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消费者不得不为其买单。" 梁章对投中网表示。

联合丽格医疗美容集团董事长李滨在其发布的《中国医美的 2.0 版本》一文中提到," 互联网 20 年的飞速发展,流量红利消耗殆尽,人们的目光转向‘留量’的价值,如何加强存量数据的粘性,成为所有目光的焦点 "。

对此,他提出的建议是医美行业应由 " 销售主义 " 向 " 患者主义 " 转型。这样一来,机构方可获得更大且长久的经济效益。

医美细分市场的植发行业又何尝不是如此?

谁愿豪赌?

" 据我了解,市面上的很多植发机构都在寻求融资。" 尤丽娜对投中网透露称。然而,资本对于植发行业的入局甚是谨慎。

CVSource 投中数据显示,近一年半内(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8 月),植发行业并无一例融资消息传出。截至目前,业内获得 VC/PE 青睐的植发机构不超过 5 家。其中,数额较大的投资案例仅为 2 起,即华盖资本 5 亿元独家战略投资植发机构 " 碧莲盛 ",以及中信产业基金控股企业 " 雍禾植发 "。

尤丽娜将头部植发企业获得资本青睐的核心优势总结为 " 合规 "," 这是 VC/PE 最为看重的。"

然而,仍有数位医疗投资人对投中网表示,即使业内头部企业合规性提升且市场需求激增,植发依旧不会成为其重点关注的方向。除去整体的行业乱象外,投资人的核心顾虑在于,植发机构的商业模式不够性感。

" 做做生意,分分红挺好的,但大规模资本化会遇到瓶颈。" 道彤资本创始合伙人孙琦告诉投中网。

首先,植发行业的核心商业壁垒完全在于医生,不可复制性明显,这为其未来的规模化发展设下了阻碍。

其次,由于业内医生话语权过强,资本入局后,会导致医生个人分成比例逐步攀升。这样的现象对于一向将 " 盈利 " 放在首位的资本极为不利。

然而," 在我看来,植发行业现阶段所谓的‘医生强权’会被手术机器人瓦解。" 梁章对投中网表示。

但是雍和植发 CEO 张玉却认为寄希望于手术机器人的想法过于 " 天真 "。2017 年,他曾引进售价超 600 万元的美国植发机器人阿尔法。" 每开机一次就要花费一万多元支付一次专利权,但是与熟练的中国医生相比,阿尔法机器人的速度并没有明显优势。" 张玉表示。

此外,入股植发机构后,VC/PE 的退出也成为了一大难题。

截至目前,A 股以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投资运营等为主营业务 IPO 的仅有爱尔眼科一家,而之前康宁医院的 IPO 被否事件也进一步说明了医院在 A 股 IPO 之路的艰难。

" 选择港股或美股的话,此类项目的估值会大打折扣。" 梁章对投中网评论称。

不过,投资人并不否认这一行业暗藏机遇。

华盖医疗基金主管合伙人曾志强曾表示:" 植发业务兼具医疗的刚需性和医美的消费升级属性,很像 5-10 年前的整形行业,整个行业正处于爆发的临界点。"

除去行业需求的提升,梁章认为,作为现金流漂亮的行业,植发领域对于 VC/PE 有着天然的吸引力。

与此同时,植发行业高度分散,虽有几家头部企业,但行业格局尚未完全固化,新入局的玩家仍有空间。因此," 一些资本愿意去赌一把。" 孙琦对投中网表示。他相信,若企业本身复制能力足够强或可以形成良好的医生分成机制,也不失为一桩值得资本押注的好生意。

然而,总体而言," 在目前阶段,进入植发行业可以算是 VC/PE 的一场豪赌。" 梁章对投中网评论称," 陪跑的几率很大。但是,获胜者的收益是不可估量的。"

来源:投中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其来  其来词条  投资人  投资人词条  引爆  引爆词条  不敢  不敢词条  市场  市场词条  
科技

 为与亚马逊AWS一决高下 阿里拟...

9月29日消息,据外媒彭博社报道,中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目前正在欧洲选址,为再建一个数据中心,增强在云计算服务市场跟亚马逊竞争的能力。目前,伦敦跟瑞典已经在潜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