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深度解析魅族手机是如何从准巨头走向衰落的

这段时间,手机市场上最令人瞩目的无疑是两款产品,一款是“崭新回归”的三星Note8,另一款就是与之同天发布的魅蓝Note6,不过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对于魅族来说,flow耳机双标事件显然令消费者再次领略了国产品牌的“表里不一”。

尤其是这种采用死不承认为优先选择、草草道歉了事作最坏打算的应对之法,几乎成了一众手机品牌的共识,前有三星、华为,后有今日的魅族。如果说前两者的做法多多少少算是大公司病的某种表现,那么对存在感逐渐减弱的魅族来讲,无视消费者权益无疑是在丢弃企业仅剩的一些立足点。

其实魅族在我国智能手机行业一直维持着独特的存在地位,可是近两年它就像一个因某个零件错位而失控的机器,不仅损伤自己还可能“祸害”他人,究竟何时魅族开始一步步丧失了自己的调性?

步伐错乱,魅族自降格调导致品牌形象大跌

今年年初,魅族将2016年的一切归于两个字—失误,这种直白式的自我剖析,透露出对机海战略的不合时宜进行了沉重反思,与之相应地,聚焦就成了今年魅族的整体步调,不过这不仅是一种纠正,更是迫于财报难堪下的无奈。

但是仅仅用机海战术来解释去年魅族的种种行动,未免有些浅薄,其实这一策略的选择只是将魅族某些根深蒂固的问题,集中爆发在去年之中。比如演唱会式营销产品线混乱和手机本身缺陷等,背后都直指魅族近几年来错乱的步伐,正在消耗最初的产品特色和定位。

简单举例来讲,当消费者已经无法从千篇一律、大同小异的手机中,感受曾经自持的“侘寂”美学,某种程度上这已经说明魅族趋向平淡。

我们可以拆分来看。其一,魅族激进的营销策略已经覆盖了其曾经对产品的重视,本身又由于不深谙此道反而只落得个模仿者的印象。魅族对营销的态度转变,其实可以追溯到小米开始崛起的那年,据相关人士透露,短短时间内魅族的营销成本已高出之前几十倍,到现在更是乐不知彼。 

但是整体来说它还是没有摆脱一些固有形式,从对标小米进行互联网营销,到去年跟随蓝绿兄弟进行明星营销,到最后无外乎是做得更频繁而已。更为关键的是,营销本身没有过错,较为失误的一点是,魅族在一些口水战和炒作中,原本的品牌气质逐渐被拉低,并直接影响到对产品打磨的关注。

而之所以说这是一种退步,在于不同品牌的最初定位,像小米,因为自身的起点就是互联网营销,因而无论怎么使用营销手段都没有违和感,一旦利用性能向中高端进发,显然就是一种上升。而魅族不同,由依赖产品获取认知度到凭借营销争取认知度,怎么解读都是一种下降,这是其步伐错乱的一层表现。

其二,产品线混乱导致两个明显问题。一方面,低中高端手机相互冲击、左右互博,基本上在任何一个品牌中都极为罕见。举例来讲,魅族在去年自家旗舰Pro6上首发了Helio X25,仅仅两个月之后,配置相仿、价格还要相对低廉的MX6就成功将Pro6拉下旗舰的宝座,诸如此类,还发生在魅族的多款机型之中。

而另一方面,更为直观的影响就是为了维持走量的需求,魅族的手机大部分出现了名不副实的状况,尤其是配置不符合定价,加上前面所讲的产品无序更迭问题,简直是在正大光明地“坑”消费者及粉丝。就像刚刚发布的Pro7,居然让P25这种连中端都谈不上的芯片搭载在筹备多时的旗舰机上,无疑是打脸高端定位。

从上来看,尽管魅族以减少机型来印证聚焦策略,但仅此一点并没有触及到核心问题,它不曾找回打磨产品的工匠精神、连基本的品质保证都无法做到,也不曾重拾偏高端的产品定位和独有品味,甚至连一些过时的营销手段都没能放弃,因而,魅族依旧没能走出迷失状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衰落  衰落词条  巨头  巨头词条  深度  深度词条  解析  解析词条  走向  走向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