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公司内部,CTO的作用不言而喻,阿里巴巴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他们的CTO王坚。
马云对王坚自然是十分欣赏,但外界对王坚的评价却是一边倒地强烈批评。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背负骂名多年的王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应了那一句老话,“挨骂也云计算,吸粉也云计算。”
对于王坚来说,一年一度的云栖大会正是他的“封神”场所,而投入超过1000亿的达摩院也将会是他再一次征服“质疑声”的航空母舰。
枯燥乏味的世界需要传奇故事,风云诡谲的互联网世界更是如此。一个偏执到近乎癫狂的“骗子”,突然有一天成为万人敬仰的英雄,这是何等的荡气回肠,下面我们就来听听王坚的故事。
刚到阿里的那几年,“博士”的称呼里透露出的更多是对王坚的嘲讽与戏谑。但实际上,在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和阿里巴巴之前,王坚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博士。不过,是与互联网技术“风马牛不相及”的心理学博士,这也成了他日后进入科技圈饱受诟病的根源。
王坚出生在60年代,有着那个时代独特的烙印,一直有着强烈的技术自主情结。从小,他就是一个航空航天迷,到了后来,他也常常会给手下讲,过去中国没有办法造自己的大飞机,那么多优秀的工程师一辈子连造飞机的机会都没有,痛惜之情溢于言表。
但是,很奇怪的是,大学的时候,他并没有选择科技强国之路,反而进入浙江大学选了冷门的心理学,而且一口气从学士读到博士。
那时候的王坚,每天背着一个土里土气的黄军包游走在校园里,不跟人主动交流。曾经跟王坚说过话的人说,“跟他说话,他不搭理你。”于是,慢慢地,大家觉得这个人是疯子,不敢再接近他。
行事如此异于常人,自然收获了“怪咖”的外号。其实,只有极少数真正熟悉他的人才知道,王坚之所以不爱跟人交流,是因为他无时无刻不在思考,有时候思考的太认真了,连别人喊他都听不见。
但是,人大多数都是喜欢用眼睛去感受一个人的,第一印象的误解一旦存在,难以消除,除非后期有足够的时间去接触。
“怪咖”王坚也许是没有意识到外界的高压,也许是太忙了,以至于一如既往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不但要钻研自己所修的工业心理学,还在学校旁听计算机课程。结果等到学期结束,他已经比讲师懂的还多了。
于是,学霸王坚洋洋洒洒写了一篇《人机交互和多通道用户界面》作为硕士论文,这是中国首部讨论人机交互的论文,后续航天工程上轨道对接的人机交互程序都受此影响。
1990年,博士一毕业,王坚就被浙江大学留了下来。两年后晋升为教授,随后仅用一年时间又成为了博士生导师,又一年,他直接当上了系主任。1996年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聘为心理系访问教授,讲授研究生必修课认知心理学。
在教育界春风得意的王坚却高兴不起来,一心只想搞科研,做系主任他不顺心也不喜欢。说白了,他不喜欢管别人也不喜欢被别人管。直到后来加入阿里巴巴担任管理层,马云对于他的管理能力直摇头,还不留情面地打了零分。
所以,没干多久,王坚就递交辞职信从学校走人了。这时名气也有了,当时正在筹备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李开复第一个找上门。他多次邀请王坚加入进来,终于在1999年成功说服动了王坚。而加入不久之后的他就给微软带来了新产品——数字墨水。
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王坚,也保持着一贯的脾性,死活坚持不发表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