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TMT 杨亚茹
前几日,刘强东对着员工高喊“宿迁还有苏宁、国美,甚至OPPO,简直就是京东的耻辱”,掀起一场口水仗。苏宁COO侯恩龙随即在微博隔空劝解,“世界那么大,看了又耻辱,不看又难受,刘总还是好好活着吧。”
虽然只是在员工大会的说辞,但刘强东的一番话却不能认为是肾上腺素飙升的激情宣言。对怼平息了,刘强东的“搞事”言论其实透露着慌乱,也表达着决心。
要把苏宁、国美、OPPO赶出宿迁,刘强东就这么着急垄断宿迁?
三四线城市被OV占领是电商的痛
蓝鲸TMT调查发现,被刘强东瞧上的小城已经在开店专家OPPO、vivo等手机品牌的带动下博了不少眼球。在小城里,每隔200米左右就有蓝绿兄弟的身影,开店开到近乎疯狂。
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OPPO线下门店有20多万家。而vivo2016年底的统计是线下零售店数量达25万家,售后服务中心达430余家。对比全球拥有近17万员工的华为,2016年9月的一组数据显示,华为的零售店数量在全球超过3.5万家,渠道合作门店达到了14.9万家,但是,这都比不起OPPO和VIVO两家的门店数量。
在不久前,华为消费者事业群负责人余承东表示,预计2017年华为的实体销售门店将会覆盖到中国将近2000个县。另一边,热衷于互联网思维的小米也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脉,宣布为加码线下渠道,小米去年建立了近60家线下直营门店——小米之家,接下来,小米要用3年开1000家实体店。
小城就这么被手机带火了,毕竟在这个时代,手机至少人手一支,不管是企业大佬还是农民伯伯,一方要工作谈生意,一方要问媳妇做好饭没,好收了锄头回家吃口热乎儿的。
但反观电商呢,小城的土壤究竟是不是适合其成长?
去年7月份,刘强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到,“你就那么笃定说,我把它开到网上去一样能成?一定能成为比线下店卖得好的家电卖场?”他在回答中说:“我们分析了国美、苏宁的财报。那时国美、苏宁大家电毛利高达35%。当我们算的时候,我觉得电商来卖大家电,成本能降低60%-70%。”
降低成本,在低毛利率下实现京东盈利,一直是刘强东口中的“核心竞争力”。
再看苏宁,关闭门店已经成常态了。苏宁2015年业绩快报显示总利润额8.38亿元,同比下降13.7%,当年置换或关闭各类店面共217家。
早在2010年,体量庞大的苏宁开始转型互联网之后,就不断有“劝解言辞”——苏宁实体店销售增长乏力,应马上立刻关闭大部分实体店,以弱化企业内左右互搏的尴尬。
事实是,苏宁近几年也确实没有停止过关闭门店的动作。
作为电商巨头的京东选择在这个时候垄断三线开外的小城似乎跟风,但其实并非如此,死对头苏宁的之所以需要关闭大量线下门店,只因为其将门店开错了地方——大多集中在二、三线城市,笔者在兰州就看到过很多的苏宁门店。
反观京东,却与苏宁不同。苏宁是从线下往线上转,而京东是扩充线下;苏宁是退出二、三线城市,这些城市一直出奇平庸,京东是入驻三线开外的小城,这些城市现在炙手可热。
有大数据就显示,京东超市用户增长幅度与城市级别已然形成反比,尤其是在2016年下半年快速增长,用户量接近一二线城市,发展潜力很大。
“小城要火手机先行”套路即将打破
手机业务下沉到小城已经形成规模,但看看电商,却还是大片的空白,京东这个时候迅速补位是在抢占先机。当然不可否认,在小城发展电商有些先天的弱势需要京东一步步解决。
不比手机人手必备的属性,连国家推行家电下乡政策至今都反响一般,这很能说明小城的电商购买力是首要门槛。
同时,电子商务有流量为王的属性,即使开设门店会减少对流量的依赖,但小城的流量覆盖确实成问题,这就变成纯拼线下销售来盈利,成本巨大不说,苏宁门店就是最好的例子。
正如刘强东自己所说,在宿迁,能说普通话的都被招进了客服中心,显然小城中的青年劳动力非常有限,大多涌在一二线城市,缺乏人力,别处再招,进行业务培训,无疑成本账又厚了一叠。
虽然有如此诸多的不利因素,但依着小城要火手机先行的套路,三线外城市会是未来各行业的重点开发领域,电商自然不会排除在外,只是京东做了第一个“下乡”的电商,想仿着OPPO、vivo来个小城门店轰炸,也需要拿出最强的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