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消息说,在日本,整个产业工人队伍的高级技工占比40%,德国则达到50%。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5%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全国高级技工缺口近1000万人。而社科院的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也指出,我国高级技工缺口千万。2015年全国共有技工院校2545所,其中,技师学院434所,在校生322万人,就业率达到97.4%,骨干院校就业率达到100%。
一方面是技工缺口巨大,另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起薪一再被压低。到底是哪除了问题?我们一直在弘扬的工匠精神,为何又离我们越来越远?
其实什么是工匠精神,我们第一时间联想到了瑞士的钟表匠,他需要在工艺上精雕细琢,以艺术的心态投入到工业生产之中,每一个产品都当成作品。那么工匠精神与之对应的必然是产品的精细化,高端化甚至是奢侈化。对应的是品牌的价值,文化的价值。这需要两个条件才能达成。
第一,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传承。往往工匠精神是传承下来的,一家企业世世代代都用一个方法制造产品,这种技艺也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往往产量很固定,产品很有限。制作者更愿意精雕细琢去制造每一个产品。不是他们有多么的高尚,而是历史本就如此,他爷爷就告诉他,东西就只能这么做。还是手表,本可以上流水线,但真正的瑞士制表匠对于工业化流水线上的手表自然不耻,那不是艺术品而是工业品。而我们虽然也有很多老字号,但多集中在餐饮制药企业领域,而且随着几次战乱,产品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文化出现了断层,产品也就比较尴尬,比如北京的内联升布鞋,马聚源帽子,这东西只能沦为了旅游产品和文化产品,由于与现代商品特征不符,整个品牌并没有上升到奢侈品的地步。所以尽管有工匠精神,但却得不到广泛应用。形不成大的产业。其他的轻工产品,本就是贴牌制造加工起家,流水线和标准化都是别人的,所以也很难有传承。这些产业起步就是工业化的,而不是工匠化的。所以自然就是赚钱吃饭,并没什么传承可言。
我们的产业变迁快速,世界需要什么我们生产什么,而在这种快速的变迁中,需要的是劳动力,对于工匠来说根本不可能有积累。一个技术工人,几天前还在另一家工厂生产衣服,没几天就回到另外一家工厂生产手机了。简单的重复再劳动,不会产生工匠精神。
第二,工匠精神需要社会安定,收入平均为先提条件。我好好打磨产品,是为了我喜欢,我就爱好这个,而不能把它当成吃饭的职业。就拿中国制造紫砂壶来说,工艺美术大师们纷纷登上电视购物的舞台,一出手就是十几把壶十几把壶的卖,很难说这些紫砂壶还能有什么质量的保证,或者干脆就是他带着徒弟们做的,为的就是销售收入。而不再是为了制造精品。在社会严重分化,贫富差距扩大的情况下,很难想象一个技工,能够在一个技术领域里面干一辈子。
有人爆料,金属材料热处理,纯工科专业,高考五百四十五以上。大学平均成绩八十左右。属于优秀技术人才,竞争这么激烈,上岗后怎么样呢?
毕业以后月薪2900,涨到高级人才也不过万,所以这样的技工岗位面对动辄几百上千万的房价的时候,自然想到了转行。不是不热爱,实在是热爱的成本太高。代价太大。换句话说,实在热爱不起,工匠精神的机会成本太大。看着同学们转行大把大把赚钱,看着别人买房买车,你还能踏踏实实的在技术工人的岗位上精雕细琢吗?显然很难。
技术工人虽然好就业,但大家都知道,他的上升空间有限,你进入一个工厂,很容易就看到了天花板。知道即使干到了高级技工也就那么点收入,更何况那是需要时间作为积累的。需要一步一步的走过去。相比于互联网IT又或者金融从业者,动辄工作几年就月薪几万,这让技工们实在是有点眼红。非常容易泄气。而且企业在成本上升,经营环境变差的情况下,自身也会相应放弃质量,扩大产量,以量补加,追求新时代的步伐,将老的技艺工业化,只有工业化了才能迅速复制扩大经营,才会有效益。比如全聚德烤鸭,同仁堂这样的老字号,也基本上都工业化。还有酿酒产业,坚持古法酿酒的越来越少,用基酒勾兑的越来越多。先不说好与不好,只是说适者生存这样的时代这样的环境,不发展就只能被淘汰。快速变化的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很难让某家企业一直固守原来的业务以及生产方式。
所以,工匠精神需要两点,第一是我们慢下来,真正踏踏实实的做好品牌,做好产品,第二是少一些浮夸,少一些贫富分化。全民炒房的时代,努力一辈子也不如炒房一套,别说工匠精神,现在连踏实工作都已经不易了。
来源:齐俊杰看财经【ID:qijunjie82】